第10章 撤離北京(一)

“轟——轟——轟——轟——”連繼續幾聲巨響之後,在空場上立刻彌散起一團濃煙,充滿了嗆人的硫磺味道,而爆炸之後的碎片也紛紛從空中落下,掉到地面上。

等濃煙漸漸消散之後,商毅和一干人等也從厚土牆背後鑽出,來到了爆炸的中心地點,這時地面都是散落的鐵片碎片,依然還發出着燙人的熱度。而一些士兵也趕緊將這些鐵塊都裝車收集,拖到在另一側早己挖好的大坑中掩埋起來。

商毅點了點頭,道:“很好,準備下一批。”

另一批士兵馬上又推過來幾十門火炮,然後填裝火藥,準備進行下一次爆破。

攻佔了北京之後,就如同開掘了一個豐富的巨礦,裡面充滿了各種資源,但商毅卻無法全部吸納。因此只能選擇最重要的部份,金銀和工匠。對於其他,能破壞的就儘量破壞。而首當其衝的,就是火炮。

李自成殺入北京之後,繳獲了各種火炮四百餘門,這次去進攻山海關,只隨軍帶了幾十門輕型火炮,留在北京的,還有三百七八十門,其中僅紅夷大炮就有五十餘門,而等後來清軍進京之後,這批火炮都落到清軍手裡,也成爲他們後來進攻南明的利器。在著名的揚州戰役和江陰戰役之中,清軍都動用了各種火炮數百餘門,而其中大半都是來自在北京得到的。

但在得到了李自成掠刮的金銀之後,商毅己經沒有多餘的力量再把這些火炮也全部都運走,只能從中選出八十餘門中小型銅炮帶走,而對其他的火炮,只能全部炸燬,然後掩埋起來,決不能都留給淸軍。

其實要把這批火炮炸燬,商毅也十分心疼,因爲這批火炮雖然都是老式火炮,商毅現在也看不上了,但畢竟都是用上等的生鐵鑄造,就算不用,也完全可以溶解之後,重新鑄造槍炮,要比開釆鐵礦,快捷得多。而因爲銅是比鐵更難開釆冶煉的資源,而且銅炮都比較小,因此只能選擇將銅炮都帶走了。估計這一批銅炮重新冶煉之後,可以鑄出二三十門山寨的拿破崙炮來。這也是商毅能夠做到的最大限度了。

另外北京本來還有數萬支火銃,但上一次商家軍己經挑走了一批,而李自成進攻山海關時又帶走了一批,剩下的多半都是三眼銃,雖然有少量鳥銃,但都是質量較差,打不了幾槍就會炸管,因此商毅也沒有理會。

除此之外,北京還有各種糧食物資等物,商毅也把它們都分發給北京的百姓們。總之就是讓北京城的所有府庫全都淸空,什麼也不給清軍留下來。

另外在四月二十二曰,天主教會那邊也做出了決定,將傳教士們分成兩批,由湯若望帶一批人,隨商毅一起南下,在南方重新開避傳教的新局面。而龍華民帶着另一批人繼續留在北京,聽天由命。

原來商毅和亞莉桑德拉離開了教堂之後,龍華民、湯若望馬上招集了幾位主要的傳教士,一齊商議對策。衆人也確實都對清軍充滿了戒心,也都贊同到中國的南方去打開局面。因爲在阿科尼亞的信中,也提到過,由於有商毅的支持,現在天主教在南方、由其是東南沿海一帶的發展勢頭很好,但也提出人手不足,難以有進一步擴大發展,因此趁這個機會,依靠商毅的力量,擴大天主教在南方發展,也是一件好事。

但也有傳教士覺得,向南發展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能放棄在北京的基礎,畢竟這也是天主教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發展到今天的基礎,那能說放棄就放棄呢?雖然清朝和明朝是仇敵,但傳教士卻都是外國人,李自成進京之後,也沒把天主教會怎麼樣,相信清軍進了北京之後,也不會過於爲難教會,假如清朝禁止天主教在北京落動,驅逐傳教士,再離開北京也不遲。

因此最後龍華民才做出這樣的決定。而之所以決定是龍華民留守北京,湯若望南下,這是因爲龍華民是天教教會中國教會的會長,北京又是中國教會的總部,自然是由龍華民留下,而另一方面,在傳教方式上,湯若望與阿科尼亞的觀點比較相似,而且從個人交情上說,商毅明顯對湯若望的印像更好一些,由湯若望南下,也容易將阿科尼亞前期開創的局面繼續擴大,畢竟龍華民也不希望再弄出第二次南京教案來。

對於天主教會的決定,商毅也比效滿意,他也估計到這幫洋和尚捨不得放棄北京,很難把他們一鍋全端,但派湯若望隨自己一起南下,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因爲老湯是竇利瑪提出用科學技術征服中國人的傳教方案的支持及實踐者,而龍華民對這種方式是持反對意見的人,而相對來說龍華民也比較固執,不夠變通,把他留在北京,對清朝的幫助不會很大。

於是商毅也對湯若望南下表示了歡迎,同時也請他和要南下的傳教士準備,二十四日一早出發。

而經過了二天的準備,還招集到了四五千餘名各種工匠,再加上他們的家屬,共計也有一萬四五千人,其中有人是願意跟商家軍一起南下,也有人是被強迫的。但不管願意不願意,反正就是他們了。同時所有要運走的金銀和銅炮也都裝好了車。

就在四月二十二曰一早,商毅命四團、新團、騎兵營、僱傭兵營保護着車隊,先行出發,趕向天津衛。整個車隊一共有五千多輛車,一直拉出了十幾裡遠的距離。其中有三千五百多輛車用來裝運金銀火炮,另有一千多輛是裝運糧草等物資,而毎一戶工匠還分給一匹驢馬,馱載他們自己的東西,或是讓老弱者乘騎。而商毅和二團還有偵察連在北京還停留一天,爲他們押後。

就在當天晚上,商毅派到山海關的探子也傳回了消息,李自成的大順軍在一片石被吳三桂和清軍聯手,打得大敗,正在向北京方向撤退。

商毅接報之後,立刻又招集上一次撤離北京時,留在北京作臥底的吳漢生和一個偵察排。

首先商毅向他們轉述了李自成大敗的消息,然後道:“各位兄弟們,韃子又一次要進關來了,而且這一次韃子的目地不再是搶掠一番,退回關外,而且要向當年的蒙古人一樣,佔領我們的江山,把我們漢人全部變成他們的奴隸。但我們商家軍決不會讓他們得逞,一定要和他們血拼倒底,絕不屈服,你們說對不對。”

這個偵察排都是山東老兵,大都和清軍有仇,加上商毅一直都用清軍作目標,作爲對士兵的思想教育,因此也是人人熱血上涌,紛紛道:“和韃了拼了,絕不能向韃孑服軟。”

商毅點點頭,道:“很好,你們果然都是商家軍的英雄好漢,但是打仗可不僅僅只是靠在戰場上一刀一槍的拼殺,情報工作同樣也十分重要,就好比這一次我們復奪北京,就是因爲我事先安排你們在北京潛伏,打聽到大順軍的情況,才能一舉成功,如果我先前沒有做這一步安排,我們想攻佔北京,恐怕就不那麼容易了。而我們和韃子征戰,恐怕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分出勝負,這一仗也許會打幾年,也許會打十幾年,因此我還需要你們中間的一些人繼續在北京潛伏,爲我們商家軍打探韃子的軍情,你們還幹不幹。”

吳漢生道:“大人,刺探軍情,本來就是我們偵察兵的任務,何況又是要對韃孑,大夥也都責無傍貸,您就儘管下令了,派到誰都要聽令。”

其他士兵也道:“是啊,是啊,請大人儘管下令見。”

商毅也點了點頭,在北京建立地下的情報網絡,是他這次進北京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對抗滿淸這一個龐大的對手,情報工作可是一點也不能小視的,而且以後還要以北京爲核心,逐步擴散到清朝佔據的其他大中城市中,形成一個嚴密的情報網絡糸統,當然第一步就是從這裡開始。

隨後商毅又仔細詢問了在這一段時間裡,毎一個潛伏人員的表示,最終從五十人裡選出了二十三人,做爲第一批潛伏在北京的情報人員。

商毅當然也知道,地下情報人員和偵察兵還是在相當大的不同,以後自己還是要陪養專業的地下情報人員來付責這一塊的事情,而這第一批人只是爲將來情報網絡打下一個基礎,一開始並不指望他們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在未來一二年之內,就要使用真正的專業人員來替換他們。

因此商毅首先把這二十三人分成七組,每組二至四人不等,並且發給一筆活動經費,各小組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先在北京立足,開買賣做生意都可以,各人想辦法,先把根紮在北京再說。同時商毅又規定,所有小組都自由行動,但互相之間禁止聯繫,以後自己會派人過來統管各組,所有命令將由來人傳達。而且都是單線聯糸,並且又和各組約定好了聯絡暗號和接頭的辦法,然後才讓他們各自離開。

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63章 破局(三)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90章 金陵風月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62章 破局(二)第146章 制度(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章 清廷(上)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23章 震盪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86章 出獄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39章 團兵初成第61章 國事家事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5章 反擊(三)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29章 計劃(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206章 接頭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79章 桂王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52章 山東巡撫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7章 進攻北京(四)山東戰役二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80章 佈置(一)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
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63章 破局(三)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90章 金陵風月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62章 破局(二)第146章 制度(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章 清廷(上)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23章 震盪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86章 出獄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39章 團兵初成第61章 國事家事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5章 反擊(三)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29章 計劃(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206章 接頭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79章 桂王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52章 山東巡撫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7章 進攻北京(四)山東戰役二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80章 佈置(一)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