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均田

天啓五年(1625年),十月八日,艾家莊外的田地裡。

這一日,晴空萬里,烈日高懸,天空藍得澄澈,不見半分雲彩。

陣陣微風輕輕拂過,整個艾家莊都被層層疊疊的麥浪所簇擁。

艾家莊的農戶們正忙碌而有序地進行着秋收勞作。

田間,青壯勞力們幹勁十足,手中的鐮刀揮舞得虎虎生風,只聽“刷刷”聲響,一株株麥子應聲而倒。

他們收割的動力格外充足,只因大同社與他們早有約定,只需交出三成小麥,其餘糧食皆歸自家所有。

況且,當初艾家覆滅之時,每戶都分得了三石糧食。

如此一來,即便今年艾家莊遭遇旱災,農戶們手中的糧食非但沒有減少,反倒有所增加。

不少人心裡都樂開了花,想着今年終於能多吃幾頓飽飯了。

田埂後方,婦孺們也在不辭辛勞地忙碌着。

脫粒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只見徐晨站在打穀機旁,一腳快速有力地踩着踏板,打穀機發出“轟轟轟”的聲響。

他手中的麥谷在機器的運作下,迅速完成脫粒。

脫粒乾淨後,他又敏捷地換上另一束麥子,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動作異常嫺熟。

一旁那些有着幾十年經驗的老莊稼人見此情景,無不連連咋舌,暗自驚歎。

此前,因大同社剿滅艾家後,諸多事務纏身。既要理清艾家繁雜的田產、欠條,又要與佃戶重新商議地租之事,還要對受害家族進行補償,這一系列事宜導致艾家莊的秋收耽擱了幾日。

爲了搶回時間,確保糧食顆粒歸倉,徐晨親自帶領 100名護衛隊成員趕來助力艾家莊秋收。

同時,還特意從鋼鐵作坊調來了十臺打穀機。

這打穀機,可是鋼鐵廠的第二個拳頭產品。

隨着大同社將其分發到各個村子,它的便捷高效迅速傳播開來。

比起傳統打穀機,這鋼鐵打穀機的效率足足提升了十幾倍,瞬間在整個米脂鄉間引起了轟動。

哪個農戶要是能擁有一臺這樣的鋼鐵打穀機,那在村裡絕對能成爲衆人矚目的焦點。

當然,這打穀機價格不菲,每臺售價高達十兩銀子。

不過,對於米脂的中小地主而言,這打穀機卻有着不小的吸引力。使用這種鋼鐵打穀機,能省下僱傭好幾個短工的費用,更重要的是能搶下幾天寶貴的秋收時間。

而且,這打穀機用料紮實,光是那幾十斤重的鑄鐵,就足以讓買主覺得物超所值,想着怎麼也能傳上三代。

因此,有條件的地主紛紛下訂單訂購。

九月、十月這兩個月,大鐵錘的鋼鐵廠就賣出了上千臺打穀機,盈利一舉突破上萬兩。

這可觀的銷量,直接打消了大鐵錘先前的顧慮。

如今,他不但不再擔心高爐生產出來的鋼鐵銷路問題,反而興致勃勃地提出了新的高爐計劃——要建造一座一次能煉 5000斤鐵以上的高爐。

就這樣,整個艾家莊幾百號人齊心協力,忙碌了十餘天,終於將所有糧食收割完畢,妥善歸倉。

天啓五年(1625年),十月十八日。

艾家莊的祠堂內,氣氛熱烈而莊重。艾家莊的長者端坐在首位,四周密密麻麻地圍滿了艾家莊的農戶。

徐晨環視一圈後,方纔開口說道:“艾家雖說已然覆滅,可他們留下的田產還在。我大同社自創立之初,便是一心爲百姓謀福祉。今日召集大夥前來,開的便是這均田會。”

“均田會?”在場的農戶們大多面露疑惑之色,小聲地相互嘀咕着。

徐晨見狀,朗聲道:“說白了,就是分田。”此言一出,農戶們瞬間來了精神,原本還帶着幾分疑惑的眼神,此刻都被興奮與期待所取代。

小五趕忙走上前,將自己事先準備好的簿冊遞給徐晨。

徐晨接過,翻開簿冊,仔細查看後說道:“依據我們抗旱會在艾家莊的統計,艾家莊共有田地兩千五百三十畝。其中,較爲肥沃的千餘畝皆爲艾家產業。咱艾家莊總計 78戶人家,大部分人家僅有幾畝到十幾畝的田地,更有部分人甚至連一畝地都沒有,平日裡只能靠給艾家打長工維持生計。我琢磨着,把艾家這上千畝土地拿出來給大夥分一分,以三十畝爲標準,誰家的田地少於三十畝,就補全到三十畝。”

聽到徐晨這均田的設想,艾家莊的老人們激動得紛紛站起身來,眼中滿是驚喜與期盼,急切地問道:“會長,您說的可當真?”

徐晨神色堅定,點頭道:“自然是真的。我的想法是,趁着秋收之後大夥都有時間,把所有土地整合到一塊兒,然後通過抽籤的方式進行分配。”

話音剛落,在場的農戶們頓時歡呼起來。對於農戶們而言,田地便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他們生活的希望。徐晨提出的均田舉措,能讓他們的田地增加一倍以上,這簡直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

然而,就在這時,卻有一人站了出來,大聲道:“會長,某反對!憑什麼只給 30畝以下的人分地,30畝以上的人就沒有份?難道我們就不是艾家莊的人了?”

緊接着,又有五人陸續站起身來。

這六人在村裡算是富戶,手中的土地在三十畝到百畝之間。

按照徐晨的均田方案,他們確實分不到一分土地。

黑娃見狀,當即怒目圓睜,猛地站起身來,手指着帶頭的艾大頭,厲聲斥責道:“艾大頭,你平日裡仗着和艾強的關係,爲虎作倀,沒少欺壓鄉親們。俺們念在同是一族人的份上,沒跟你計較。你倒好,還不知足!怎麼,你是真想和艾強一樣,落個家產被分的下場?”

周圍的村民們也紛紛附和:“對對對,要把艾大頭的田地也給分了!”

以前有艾老爺撐腰,大家對愛大頭的行爲是敢怒不敢言,現在他們也有抗旱會支持,自然要把以前受過的委屈全部發泄出來。

一時間,幾百人將艾大頭等人團團圍住,你一言我一語,氣勢洶洶地叫嚷着要分他們的田地。嚇得艾大頭等人臉色慘白,再也不敢吭聲。

徐晨趕忙擡手示意衆人安靜,制止了這場圍攻,而後朗聲道:“看樣子是沒人再反對了。好了!明日艾家莊便正式開始均田,大夥這就散了吧!”

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54章,包稅第26章,組織架構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54章,包稅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81章,分散投資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49章,輿論攻勢第51章 ,除惡務盡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13章,知易行難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54章,包稅第47章,上門敲詐第48章 ,除惡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1章,神醫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77章,輿論先行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33章,回村打井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85章 ,均田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78章 ,公堂對質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7章,上門敲詐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43章,發工錢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48章 ,除惡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54章,包稅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68章,出征第77章,輿論先行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6章,組織架構第68章,出征第26章,組織架構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53章,重民社第51章 ,除惡務盡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32章,發展壯大第53章,重民社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79章 ,減租談判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43章,發工錢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70章,伏擊戰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43章,發工錢第58章,足餉第32章,發展壯大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55章,準備槍桿子
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54章,包稅第26章,組織架構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54章,包稅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81章,分散投資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49章,輿論攻勢第51章 ,除惡務盡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13章,知易行難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54章,包稅第47章,上門敲詐第48章 ,除惡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1章,神醫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77章,輿論先行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33章,回村打井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85章 ,均田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78章 ,公堂對質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7章,上門敲詐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43章,發工錢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48章 ,除惡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54章,包稅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68章,出征第77章,輿論先行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6章,組織架構第68章,出征第26章,組織架構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53章,重民社第51章 ,除惡務盡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32章,發展壯大第53章,重民社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79章 ,減租談判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43章,發工錢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70章,伏擊戰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43章,發工錢第58章,足餉第32章,發展壯大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55章,準備槍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