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徐晨的金主

天啓5年(1625),六月十六日,米脂縣,高家寨。

透藍的天空,掛着火球一樣的太陽,萬里無雲,連微風都沒有,即便太陽剛剛升起沒多久,卻已經能感受到炎炎的熱浪了。

高家寨的村民,更是早早的起身,大人挑着木桶,小孩拿着木盆,全家老小一起忙碌,把河道里的水澆灌到自己家的麥田當中,現在是小麥抽穗的時間,辛苦一年,是豐收,還是欠收!就看這段時間小麥的長勢了,關乎到一年的口糧,所以高家寨全村人此時都在田間忙碌。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騎着毛驢的青年,擦了自己額頭上的汗,對在挑水的高小四問道:“小四哥,徐爺在家嗎?”

“小五,你又來找徐大哥,他還沒有起來,去他家就能找到他。”

“多謝小四哥了。”小五行了一個禮,然後騎着毛驢來到了徐晨的院子,院落當中一隻公雞帶着5只母雞,十幾只小雞,在地面刨食物,小五的到來引起它們的警覺,逃到院子的角落當中去。

小五推開院門,進入大廳,徐晨此時正在吃早飯,早飯也非常簡單,一點米粥,配點肉鹹菜。

徐晨早上起不來,所以他花了200文,請了土根媳婦自己做早飯的時候,順帶也幫他也做一下。

他看到小五笑道:“小五吃了沒?再來一點?”

入鄉隨俗,加上徐晨自己起不來身,他現在一般也只吃兩頓,早飯一般都是9點鐘左右吃,當然有時候餓的時候也會準備一頓宵夜。

要是沒有明末亂世這根弦掛着,其實高家寨的生活還是蠻愜意的,徐晨現在是牛馬氣息全無,生活壓力也沒有,基本上是睡到自然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小五道:“徐爺,昨天不是俺們約好交稿子的日子,東叔從早上等到夜晚都沒等到您的身影,這才讓俺過來看看,您稿子寫完了,讓俺帶回去。”

徐晨尷尬道:“稿子我就動了幾個字,要不你讓東叔再等幾天?”

小武如同天塌了一般,痛心疾首道:“您知道這一耽擱會影響多少人吃飯嗎,排版的工匠,印刷的工匠,這大大小小沒有100人,也有80人等着您賞臉吃飯,現在這世道能有一個穩定的飯碗多不容易,您這稿子交不出來,這些人就只能等着餓肚子了。”

小五喪氣道:“出門前東叔說了,帶不回稿子,就讓我別回去。”

“要不小五你也在高家寨住幾天?”徐晨尷尬道。

經過上次和村長的聊天之後,他頹廢了好幾天,加上沒人監督,拖延症也上來了,總想着等着約定的最後幾天趕一趕工,把稿子交上去,結果在高家寨沒有太多的時間觀念,過了交稿的時間他都不知道。

小五口中的東叔,是米脂縣書鋪的掌櫃,也是徐晨現在的金主。

徐晨穿越到米脂縣的時候,渾身上下就剩下手機,揹包。揹包裡面有半瓶礦泉水,一包沒有開封的椰子糖,兩個麪包,兩包薯條。

因爲米脂縣太過於出名了,最開始徐晨是不敢待在這裡的,他拿那包椰子糖,當做救命的謝禮,離開了高家寨來到米脂縣,把礦泉水瓶當了30兩,就打算逃到江南去。

但封建社會很快就給他上一課,他還沒走出米脂縣,就被4個地痞堵在一個小巷子裡了,要不是他用手機的強光燈,閃瞎了這些地痞的眼逃了出來,只怕他會成爲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穿越者。

這次的經歷讓徐晨意識到,自己獨自去江南,只怕會成爲道路旁的枯骨,或者是哪家黑店肉包子的主要原材料。

於是他又再次回到了高家寨,並且在這裡建了一棟瓦房,算是定居下來了。

不會種地,也吃不了砍柴苦的徐晨,成爲了村裡的赤腳大夫,幫助四里八鄉那些看不起病的村民治點小病,宣傳一點多喝熱水,飯前要洗乾淨手等等的衛生知識。

不過這個主業的收入算不得高,這裡的村民本就家徒四壁,能拿一兩斤麪粉,幾個雞蛋都算是比較富的,大部分人只能用野菜來衝抵費用,要靠這主業生活,他真只能吃糠喝稀。

眼見着自己手上的錢越來越少,徐晨就想到了寫小說這個副業,一來他在後世本來就是個網絡寫手,這算是他的本行了。

二就是明朝時期,小說行業大爆發的時期,四大名著有三本都是在這個時期寫的,這個時代寫小說,火了是真能賺錢。

就像《西遊記》火了出現了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封神演義》。

《水滸傳》火了之後也出來了同人《金瓶梅》,從這些同人就能看出明代小說行業的發達。

三就是徐晨穿越帶了過目不忘的外掛,以前看的書,網上看的視頻都能在腦海當中回憶起來,這就給他寫小說準備了充足的資料了。

在生活的壓力下,他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在腦海當中反覆對比《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明代的小說,寫了一箇中短篇小說《英雄記》,以曹操爲主角,講年幼時期曹操記憶當中,洛陽的繁華,大漢軍隊的強大,曹操從小就立下要做大漢的徵西將軍,爲大漢平定西涼。

青年入仕,曹操執法剛正不阿,不畏強權,卻遭受到權貴的打擊,同時大漢朝政敗壞,閹黨,外戚門閥三方混戰,黃巾起義爆發,大漢朝廷被打擊的搖搖欲墜。

中年董卓亂政,曹操挺身而出討賊伐董,卻被打的全軍覆沒,不被諸侯理解。

後面曹操自己成爲諸侯,以自己的行動匡扶漢室,迎接天子到許都,曹操和獻帝合作中興大漢,雙方度過了一段蜜月期。

最後衣帶詔出現,曹操和獻帝分道揚鑣,曹操逼死了伏皇后,董貴人,正式成爲了漢賊~~~。

基本上是與他看過仁無愛的小說爲模板寫的。

本就是一個小故事,劇情也不多,再加上他要學習這個世界的寫作手法,刪減了很多水分,也就十幾萬字,要不是毛筆字實在難寫,他基本上半個月就能搞定這些內容。

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43章,發工錢第10章,古今相同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7章,流民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81章,分散投資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47章,上門敲詐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81章,分散投資第64章,改變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63章 ,生存危機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78章 ,公堂對質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43章,發工錢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68章,出征第78章 ,公堂對質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10章,古今相同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10章,古今相同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85章 ,均田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54章,包稅第32章,發展壯大第57章,日新月異第57章,日新月異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26章,組織架構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26章,組織架構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68章,出征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7章,流民第30章 ,半桶水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70章,伏擊戰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70章,伏擊戰第63章 ,生存危機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68章,出征第2章 ,燒烤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32章,發展壯大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70章,伏擊戰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6章,組織架構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57章,日新月異第51章 ,除惡務盡第64章,改變第13章,知易行難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54章,包稅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57章,日新月異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51章 ,除惡務盡第70章,伏擊戰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
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43章,發工錢第10章,古今相同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7章,流民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81章,分散投資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47章,上門敲詐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81章,分散投資第64章,改變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63章 ,生存危機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78章 ,公堂對質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43章,發工錢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68章,出征第78章 ,公堂對質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10章,古今相同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10章,古今相同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85章 ,均田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54章,包稅第32章,發展壯大第57章,日新月異第57章,日新月異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26章,組織架構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26章,組織架構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68章,出征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7章,流民第30章 ,半桶水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70章,伏擊戰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70章,伏擊戰第63章 ,生存危機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68章,出征第2章 ,燒烤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32章,發展壯大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70章,伏擊戰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6章,組織架構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57章,日新月異第51章 ,除惡務盡第64章,改變第13章,知易行難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54章,包稅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57章,日新月異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51章 ,除惡務盡第70章,伏擊戰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