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眼神清澈的匈奴人

在確定了漢室未來幾年的對外戰略重心後,劉榮很快便有了具體的盤算。

——匈奴人,曾經是漢家的心腹大患!

說實話,哪怕是現在——哪怕是經過朝那之戰、河套-馬邑之戰,以及高闕之戰後,已經成功扭轉雙方戰略地位的當下,匈奴人,也依舊是漢家不容忽視的首要外敵。

但劉榮清楚地認識到:朝那、河套-馬邑,以及高闕三戰,已經把匈奴人打的眼神清澈,徹底冷靜了下來。

如果說,劉榮即位之前,匈奴人對漢家的態度,是有事兒沒事兒來敲打一番,並日常性南下打秋風,拿入侵漢家當捎帶手的事兒;

那朝那之戰後,進攻受阻,前所未有的沒能攻破漢家國門的匈奴人,卻非但沒有感知到異常,反而還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憤怒。

——朝那之戰,漢家將匈奴人完完全全擋在了國門外,並沒有讓匈奴人認識到過去幾十年的積累,讓漢匈雙方之間的綜合軍事實力差距迅速縮減。

匈奴人更沒有認識到,經過長達數十年休養生息、忍辱負重的積累,漢家已經具備了保衛國家,將所有外敵攔在國門外的實力。

回想一下,漢匈朝那之戰結束後,匈奴單于庭是個什麼反應?

沒有驚愕,更沒有驚慌;

有的,只是憤怒。

對沒能攻破朝那塞、沒能率軍攻入漢家腹地的右賢王伊稚斜,以及‘非但不投降,居然還膽敢還擊’的漢家的憤怒。

伊稚斜在單于庭吃了掛落,甚至在匈奴內部,也遭受了相當嚴重的信任危機和威望受損。

而漢家,也被匈奴人派來使團‘責問’。

是的,沒錯。

朝那之戰後,匈奴人非但沒有半點戰敗國的覺悟,反而還怒氣衝衝的派使團,來長安興師問罪!

就好像在匈奴人看來,漢家遭受匈奴人入侵,就該抵抗失敗,甚至不應該去抵抗;

就好像漢家將匈奴人攔在國門外,不允許匈奴人入侵漢地,馳掠漢家百姓,是多麼不可饒恕的罪孽。

從這一點,其實就不難看出,匈奴人眼中的漢匈朝那之戰,並非漢家變得更強大了、匈奴變得相對沒那麼強大了;

而僅僅只是漢家運氣好,碰上了無能的伊稚斜,才僥倖得保國門不失。

故而,匈奴單于庭內部,將伊稚斜給貶的一無是處——因爲伊稚斜這個無能的右賢王,居然無能到連漢家的國門都撬不開了!

至於對外,匈奴人則一如往常,以超然地位居高臨下,指責漢家‘居然膽敢反抗’,尤其還反抗成功了。

就好像在匈奴人認知當中,漢匈朝那之戰,最終得出匈奴人入侵漢室失敗的結果,僅僅只是本方的伊稚斜失誤了;

伊稚斜的失敗,匈奴人內部自會處理,而漢人的抵抗,更是對匈奴帝國無上威嚴的挑釁!

所以可以這麼說:漢匈朝那之戰,根本沒有讓匈奴人,感受到漢匈雙方之間的戰略格局,早已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匈奴人依舊躺在先祖的功勞簿,以及自身的強大實力之上,居高臨下的對所有膽敢反抗、阻礙自己的人,宣泄着最沒有道理和邏輯的怒火。

到了劉榮即位後的第二戰,情況纔出現了些許改變。

——河套-馬邑戰役,匈奴單于攣鞮軍臣本人,率領單于庭本部主力,南下攻打代北馬邑一線,並失敗!

同一時間,漢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明面上重兵駐守馬邑防線,暗地裡卻調兵遣將,神不知鬼不覺間,把河套從匈奴人手裡硬生生搶了下來!

這一戰過後,匈奴人才終於開始出現正常的反應。

如果說,朝那之戰的失利,還能歸結爲伊稚斜個人的軍事無能,那馬邑-河套之戰呢?

軍臣單于本人掛帥,單于庭本部主力盡出,照樣沒能拿下小小一個馬邑!

這是不是說明,朝那之戰的失利,並不是伊稚斜無能的緣故,而是漢家,果真變得比過去更強大、更難對付了?

這個邏輯很好理解。

——如果漢匈朝那之戰,並非是漢人變得更厲害,而是因伊稚斜個人的無能,才導致匈奴一方失利;

那麼,河套-馬邑之戰的過程中,沒能在短時間內,與馬邑戰場取得進展的軍臣單于,便是伊稚斜第二!

朝那之戰失利,是伊稚斜個人的無能,那河套-馬邑戰役中,馬邑戰場的失敗,便是軍臣單于個人的無能!

再加上河套-馬邑戰役,重點並非馬邑戰場,而是因爲匈奴單于庭被馬邑戰場吸引注意力,從而被漢人輕易奪走的河套戰場!

這也就是說,漢匈朝那之戰和河套-馬邑之戰——這兩場戰役放在一起來看,對於匈奴人而言,就只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要麼漢人變得更強大了,要麼是匈奴人變弱了,亦或二者同時發生,此消彼長之下,雙方實力差距在變小,才導致漢人越來越不好對付了。

而第二種解釋,是匈奴人依舊強大,漢人依舊羸弱;

強弱分明的情況下,朝那之戰的失利,自然是伊稚斜個人的無能;

同理,河套-馬邑之戰的失利,也同樣是匈奴單于:攣鞮軍臣的無能。

而且,不同於朝那之戰,僅僅只是沒能攻破朝那塞的伊稚斜,軍臣單于的‘無能’程度,無疑高出了許多許多。

——手握單于庭本部主力,卻沒能在馬邑戰場迅速取得進展,從而第一時間回援河套,還僅僅只是在前線的軍事指揮過失,只是其一;

在戰役爆發前,沒能看透、沒能察覺到漢人的意圖,最終導致河套被漢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的奪走,纔是軍臣真正的巨大過失。

戰略失誤!

尤其這個戰略失誤,最終不單導致了一場戰役的全面失敗,還讓戰馬奇缺的漢人,得以掌握河套這麼一塊養馬寶地!

僅僅只是一次戰略誤判,影響卻從這一次戰役本身的失利,延展到未來,漢人必定愈發強大,必然越來越不怕匈奴人;

反觀匈奴人,隨着時間的推移,將越來越沒有機會,用騎兵去欺負漢人笨重的步兵。

毫不誇張的說:河套-馬邑之戰,軍臣單于錯誤的戰略預判,最終導致河套易主的惡果,幾乎動搖了匈奴帝國的國運!

如果千百年後,後世子孫回顧這段‘漢家北逐胡蠻匈奴’的歷史,必然會將河套-馬邑之戰後,漢家得以奪取河套,當做重要的戰略轉折點。

所以,在河套-馬邑之戰後,匈奴單于攣鞮軍臣,也和朝那之戰後的右賢王攣鞮伊稚斜一樣,遭受了匈奴內部極爲嚴重的信任危機,並且威望嚴重受損。

雖然最終,軍臣還是穩住了局面,將接連好幾場政變都扼殺於搖籃之中,但這個過程,也將一個殘酷的現實,第一次明明白白擺在了匈奴人面前。

——漢人,恐怕真的變得愈發強大了。

這個邏輯也同樣很好理解。

上文提到,朝那之戰、河套-馬邑之戰二者放在一起,對於匈奴人而言,只意味着兩種可能。

要麼,是漢人變得不好對付了,漢匈雙方的實力差距在縮小,甚至徹底扭轉,從原先的匈奴強、漢家弱,變成了漢家強、匈奴人;

要麼,是漢人依舊很弱、匈奴依舊很強,不過是個別的匈奴人——如右賢王伊稚斜、單于軍臣等人犯蠢,才讓漢人僥倖取得了這兩場戰爭的勝利。

過往數十年的‘優渥’戰略地位,讓匈奴人本能的傾向於後者,而非前者。

所以朝那之戰後,匈奴人一致認爲:伊稚斜不靠譜;

河套-馬邑之戰後,也依舊只是認爲:軍臣單于老了,無法繼續率領匈奴稱霸草原了。但在河套-馬邑之戰結束後,軍臣單于輕鬆穩住局面,並沒有因爲這一場巨大的戰略失利,而被趕下臺,匈奴人又驚愕的發現:軍臣並不蠢!

也並不弱!

攣鞮軍臣,依舊是草原殘酷的叢林法則,所‘選’出來的強大單于!

這就讓先前,匈奴人的一切邏輯都轟然崩塌。

——既然軍臣並不‘弱’,那能打贏河套-馬邑之戰的漢人,必然是變得更強了。

既然是漢人變強了,那當年,在朝那之戰失利的右賢王伊稚斜,也就算不得無能之輩了。

真實的情況,只怕是早在當年的朝那之戰,並不愚蠢、並不無能的右賢王伊稚斜,被早已暗中強大起來的漢人,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而河套-馬邑之戰,進一步強大起來的漢人,更是將偉大匈奴帝國的軍臣單于,給虐了個體無完膚,從戰略層面到戰術層面,都將軍臣單于玩弄的好似食乳稚童。

只不過,雖然隱約意識到了這一客觀現實,絕大多數匈奴人認知中,卻依舊保存着一絲不敢置信,以及僥倖。

——應該不會吧?

十幾年前——甚至是短短几年前,漢人還弱小到需要派嬌滴滴的公主來和親,向我大匈奴祈求和平;

這才幾年的功夫,漢人就強大到這種地步了?

不科學啊……

嗯~

即便不是右賢王、單于無能,朝那、河套-馬邑二戰的失敗,應當也不是因爲漢人,變得比過去強大許多吧?

這實在是太快了啊……

這麼短的時間,怎麼可能……

出於這種心理,匈奴人對河套-馬邑之戰的戰果,其實一直都是有些不服氣的。

在彼時的大多數匈奴人看來,河套-馬邑之戰的失利,僅僅只是狡詐的漢人,有一次在‘陰謀詭計’層面,欺負了耿直,光明磊落的大匈奴。

若是擺開架勢,真刀真槍來過一場,漢人恐怕依舊是曾經,那無比羸弱,無比笨重的模樣。

漢人奪取河套,靠的壓根兒就不是硬實力,而是陰謀詭計!

陰謀詭計得來的東西,必然不能長久!

要不了多久,河套就必然能回到大匈奴的懷抱!

這些話,幕南的遊牧之民相信,河西各部相信——河套地區,那些或真或假臣服漢家的遊牧部族,也同樣相信。

也正因如此,彼時的河套地區,纔會被一股莫名詭異的氛圍所充斥。

——漢家已經通過軍事手段佔領河套,也得到了河套部族的臣服,卻始終無法對河套感到安心,始終無法將河套真正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

而那些個河套部族,在面對漢家時極盡卑躬屈膝,予取予求,絕無二話;

但也恰恰是那無底線的予取予求,讓漢家更加的不安。

道理很簡單。

作爲某地的地主豪強,你和當地官員的關係,必然是寸土必爭。

他讓你繳稅,你肯定是能不交就不交,能少交就少交;

哪怕不得不交,也肯定會挖空心思使壞,交劣質錢幣上去,給那個‘與民爭利’的狗官添堵。

哪怕你倆能維持表面上的和平,暗地裡,也肯定是你罵他狗官,他罵你惡紳;

你做美夢,夢到的是他落馬下獄,他做美夢,是把你當做除暴安良的政績。

在草原,也是一樣的道理。

——在匈奴內部,各部族每年上貢單于庭的物資份額,都是要扯皮,甚至是進行幾場決鬥的!

但凡有點實力的部族,那都是動不動和單于庭叫板,能少交一隻羊羔,就絕不多掏一根羊毛的。

哪怕是和漢室——在代北馬邑一線,那些依附漢室的‘準隸屬’遊牧部族,也同樣會竭盡所能的爲自己爭取。

每當漢家派去官員慰問,他們都會在好吃好喝招待的同時,呵笑着請求漢家許下一些賞賜;

而當漢家提出,要這些部族象徵性的上貢時,他們也會呵呵傻笑着祈求:少交兩頭牛犢行不行、羊羔換成羊皮行不行。

這,纔是這個時代的草原地區,當地部族地頭蛇與官方統治者之間,最合理、最正常的交流方式。

就拿河套來說——當漢家提出,讓河套各部上繳部分戰馬,來供漢家組建騎兵部隊時,這個臣服部族的反應,本該是:哎呀,再等等嘛~

我這馬未來幾年,能生好幾頭馬駒呢……

再少點嘛~

我滿共就幾百匹馬,你開口就是十匹,我還活不活了……

馬駒行不行?

誒,牛也不是不能騎嘛……

而事實上,這些部族的反應卻是:給!

要多少給多少!

我有一百匹,你要一百二十匹,我砸鍋賣鐵,找別人買,給你湊那缺的二十匹!

那個痛快樣兒,怎麼說呢……

就像吃定了漢家,無法在河套撐到當年秋天,無法撐到各部族湊齊上繳的馬匹似的。

篤定漢家在河套呆不久,至少呆不到大家湊齊馬匹的那一條;

無需兌現的諾言,可不就是怎麼好聽怎麼說嘛……

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8章 命可真好第584章 就怕賊惦記第61章 陛下!第498章 轉戰!第380章 魔改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告假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540章 冬第432章 策問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295章 女人心第433章 尚書令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99章 十日?!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292章 蒙王?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13章 家宴第532章 就不!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308章 將戰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9章 執棋者第387章 商賈第584章 就怕賊惦記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495章 原來高闕,這麼難打啊?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435章 稅回家晚了第538章 意外第484章 爆!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551章 曹美人第8章 命可真好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53章 竇王孫第570章 下限更重要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431章 面聖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第567章 滄海桑田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251章 毒蛇!
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8章 命可真好第584章 就怕賊惦記第61章 陛下!第498章 轉戰!第380章 魔改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告假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540章 冬第432章 策問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295章 女人心第433章 尚書令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99章 十日?!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292章 蒙王?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13章 家宴第532章 就不!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308章 將戰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9章 執棋者第387章 商賈第584章 就怕賊惦記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495章 原來高闕,這麼難打啊?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435章 稅回家晚了第538章 意外第484章 爆!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551章 曹美人第8章 命可真好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53章 竇王孫第570章 下限更重要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431章 面聖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第567章 滄海桑田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251章 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