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仗義出手

第150章 仗義出手

許敬宗接着道:“太子殿下說了,吳王殿下在這裡的一切事宜都不用太過照顧。”

劉仁軌苦笑道:“還說不是太子安排的。”

“你怎麼想都隨你。”

留下這麼一句話,許敬宗就走了,不是與劉仁軌不能共事,與這種相處很費勁,他會一直問,問到你頭皮發麻。

身爲京兆府少尹,又不得不與這種人來往,許敬宗此刻很爲自己感動,都是爲了關中鄉民,豁出去就豁出去了。

李恪在咸陽縣忙了一天,臨近夜晚的時候,他纔回到了皇城內,腳步匆匆來到東宮的崇文殿。

此刻這裡有不少的人,李承幹就坐在這裡與李靖大將軍下棋,河間郡王李孝恭蹙眉站在一旁看着棋盤上的殺戮沉默不語

李恪快步上前道:“皇兄。”

李承幹看着棋盤此刻神色凝重,面對如此厲害的對手陷入了沉思,回道:“今天做了苦力了?”

“正是。”

“往後繼續,多與坊間的淳樸鄉民相處,少與那些紈絝子弟來往。”

“弟弟領命。”

李承幹擡眼看了看執黑棋的大將軍。

李孝恭感慨道:“沒想到李衛公能夠與太子殺這麼多個來回,精彩呀。”

棋盤上的局勢自然是精彩的,雙方殺得棋子都所剩無幾了。

上輩子在醫院沒少與那些老人家下棋,不論是圍棋與象棋,當初就已練就了老練的棋路。

只是面對李靖大將軍就有些吃力了。

李承幹緩緩將自己的車推上前,道:“將軍。”

李靖只好犧牲自己的相。

李承幹迅速應對,又將馬推上前,道:“再將軍。”

面對太子接二連三的攻勢,李靖挪動自己的將。

如此李承幹又推動另一隻馬,上前道:“將軍!”

李靖想要再挪動棋盤,發現終於被將死了。

眼看棋局上有了勝負,李孝恭朗聲道:“不愧是李衛公,能夠與太子廝殺成這般。”

李靖看着已經被將死的棋局,低聲道:“太子是爲了調離老夫的相,從而讓馬有了進攻的方向,可棋子所剩無幾,疲於應對,這才輸了。”

李孝恭道:“老夫與太子對弈,堅持不過十手。”

李靖還是意猶未盡,頷首道:“難怪陛下從來不與太子下棋。”

崇文殿內傳來了歡聲笑語,李淵抱着小兕子走出來,在他老人家身後還有一羣孩子跟着。

今天就連李泰也在這裡。

李承乾道:“父皇與母后就快到了,伱也留下來用飯吧。”

李恪點頭道:“喏。”

李承幹拍了拍他的肩膀,叮囑道:“你可以多與咸陽縣的劉仁軌走動,現在又被父皇罷去了軍職,等以後有機會了,安排你再入軍中”

聞言,李恪連忙行禮道:“謝皇兄安排。”

“不用客氣,我們都是自家兄弟。”

“母妃交代過,讓弟弟都聽皇兄安排。”

見是父皇母后朝着這裡走來了,李承乾道:“一起用飯吧。”

“喏。”

李泰站在不遠處看着兩個皇兄,也能聽到他們的交談,心中又多了幾分不解。

李淵抱着小兕子道:“青雀怎麼不高興?”

李泰走向崇文殿道:“孫兒沒有不高興。”

李淵笑呵呵道:“你也不要多想,你們兄弟幾個都不壞,現在承幹會幫着李恪,那麼將來,承幹也會這麼幫着你的。”

李泰暗暗點頭走入崇文殿。

父皇與母后到了,衆人紛紛坐下,今天的晚飯很豐盛,東宮上下從早晨一直忙到了現在,才能準備好。

一盆盆菜餚端上桌。

寧兒站在崇文殿外,聽着殿內的歡聲笑語,再看眼前的漫天飛雪,面帶着笑容。

小福凍得臉頰紅紅的,她在爐子邊蹲下身,伸出手掌讓爐子的火讓雙手溫暖一些,她擡頭道:“寧姐姐,這雪真漂亮呀。”

風雪飄得很慢,好像時光在這個寒冬也過得很慢,又傳來了笑聲,與叫罵聲。

雪在地面上越積越厚,當夜色越來越深,這座長安城又恢復了寧靜。

貞觀一朝到了第九個年頭,休沐了一個月的李承干與往常一樣,天還未亮堂,便早早起來練箭術。

箭矢帶着呼嘯聲,直直紮在了靶心上。

李世民早早睡醒,從崇文殿走出來,道:“今天李績沒來嗎?”

李承幹又放出一箭,忽有一陣大風吹過,讓箭矢稍稍偏移,並沒有精準地落在靶心。

“大將軍近來偶爾會來。”

李世民打量着兒子拉弓的身形,低聲道:“那是李績覺得他沒什麼好教你的了,之後只能看你自己的耐心與悟性了。”

習慣了後世精簡高效的學習方式,可接下來要自學,李承幹蹙眉着有些失落。

“你若是覺得對着靶子練箭術沒有成效,也可以出去遊獵。”

“兒臣先把基本功練紮實。”

李世民中肯點頭。

貞觀九年的第一天,長安城各個坊市都有官吏在高聲唸誦着旨意,說着的都是貞觀九年要如何勵精圖治的話語。

長安城的居民紛紛打開了家門迎接新的一天,勝光寺的鐘聲敲響,坊市周圍的村民覺得自己的清夢被打擾,無奈又帶着抱怨地走出家門。

城樓上,也有太監高聲唸誦着今年的旨意。

本來還在休沐,可關中各縣的縣丞又來了京兆府,京兆府尹命他們來稟報今年各項事宜的準備。

以至於京兆府門前等着不少穿着官服的人,在這個新年中許多慵懶又怡然自得的長安城居民,紛紛好奇。

許敬宗腳步匆匆而來,打開了京兆府的大門,將這些縣官請入了還顯得昏暗的堂內。

貞觀九年一月的中旬,皇城內依舊空蕩蕩的,傳聞以前一直閉門謝客的李衛公,現在經常與太子殿下中書省門前下棋。

而就在一月的中旬剛過去幾天,朝野又傳來了消息,東宮太子又罷免了關中兩個縣的縣丞,分別是三原縣與富平縣。

好似所有關中縣丞的頭上都有一雙眼睛,太子盯着各縣的縣丞的舉動。

如今各縣官吏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這還只是東宮太子給各縣的壓力,將來要是太子登基,天知道這大唐的所有官吏,又會面對什麼樣的壓力。

已經有老臣準備告老了。

貞觀九年剛一開始,衆人還在休沐中,太子一口氣罷免了兩縣的縣官的消息,給許多官吏的頭頂上蒙上了一片陰雲。

本來只是兩縣的縣丞而已,人們總是喜歡熱鬧的,這種議論越來越多,人們的傳言也越來越過分。 一處酒肆內,許敬宗,上官儀,郭駱駝三人正在喝着酒水。

忽聽到有人說,“東宮太子行事如此嚴苛,將來朝中各部恐人人自危。”

“對!如今各縣如此,往後更甚。”

郭駱駝重重放下了筷子,他騰地站起身,衝向那個言語放肆之人。

本來郭兄就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他對太子殿下是尊敬的。

難得遇到一個肯重視他的才能的人,三生有幸遇到了當今太子。

郭駱駝不善言辭,因此衝上前就將那個大放厥詞之人撞倒在地。

眼看四周的人都要圍上來打架。

許敬宗拍案道:“郭兄,某家來了!”

上官儀往嘴裡又送了一塊羊肉,衝入人羣中一腳踢開打着郭駱駝的人。

三人面對十餘人的圍攻竟一時沒有落下風。

許敬宗在人羣大開大合,再是踢開一人,舉起凳子砸在另一人的頭上。

上官儀咬着一個人的手腕,又抓着另一個人的頭髮。

郭駱駝幫上官儀擋下一拳,許敬宗上前一腳踢開偷襲之人。

酒肆的夥計急急忙忙叫來了官兵,等李道彥領着人來的時候,這裡的鬥毆才停歇。

許敬宗看着被打趴的幾人,先是用手背擦了擦自己的鼻血,又看向郭駱駝,道:“受傷了?”

郭駱駝的眼角被打出了一個紅印,多半之後還要有烏眼青。

酒肆內平靜了下來,只剩下許敬宗,郭駱駝,上官儀相互攙扶着站着。

等李道彥走進來,許敬宗又踹了一腳躺在地上哀嚎的人。

“都帶走!”一羣人都被官兵拎了出去。

領軍衛衙內,一個接着一個的人被記錄下來名字籍貫,留作案底之後,交了罰錢也都被釋放了。

杜荷與李道宗匆匆而來。

李道彥板着臉道:“問清楚了,確實是他們三個先動的手,這件事要不上報御史臺?”

李道宗板着臉看向三人,又向李道彥笑着道:“道彥啊,你我兩家平素就走得近。”

看在大家都是宗室中人的面子上,李道彥神色有了緩和,接着道:“酒家的店被砸了,要賠錢。”

杜荷連忙遞上兩串銅錢,道:“若是不夠,小子可以再給的。”

李道彥命人收走這兩串銅錢,低聲道:“好在朝中休沐,御史臺多半還不知道這件事,叔叔先將人帶走。”

李道宗領着三人走出了領軍衛的府衙,杜荷也沉着臉跟在一旁。

見到京兆府尹臉色不好,許敬宗道:“府尹是覺得下官不爭氣?”

李道宗指着他,搖頭道:“你呀你……剛被罰了一年俸祿,三年不得升遷,怎麼能做出這種事。”

郭駱駝的眼角起了烏眼青,仗義執言道:“那些人在議論太子的不是。”

上官儀頷首,“正是。”

“你們!”李道宗停下腳步,指着三人道:“怎麼?還頂嘴?你們三人要當這長安城三傑?”

上官儀深吸一口氣,站直了身子。

許敬宗鼻子裡塞着一些布用來止住鼻血,說話聲音很重,道:“下官知道錯了。”

李道宗叮囑道:“以後再遇到這種事給老夫放靈醒些,要不是道彥看在老夫的面子上,換作別人你們三個早就被帶到那些御史面前。”

許敬宗仰頭不讓鼻血再留下來,一邊道:“府尹放心,若有下次,揍了人之後,定當遁走,絕不被人抓現行。”

李道宗嘆息一聲,“這年頭是怎麼了?總是事事不順心。”

杜荷走在一旁,道:“這件事還要稟報太子殿下。”

“老夫會去稟報殿下,你們幾個都回去吧。”

“喏。”

長安城郊外,李承幹正帶着弟弟妹妹滑雪玩,她們每個人都帶着一個布袋子,袋子裡沒有裝任何書籍,而是裝滿了吃食,好似生怕會被餓死一般。

看她們順着高坡滑下去正歡呼着。

李績與薛萬備護衛在一旁,百餘人的兵馬,將這片滑雪地給攔了起來。

東陽還算是文靜一些,她獨自一人正在堆雪人。

李承幹坐在高坡上,正在烤着羊肉,一個木夾子將一塊塊羊肉翻過來繼續烤着。

滋滋冒油的羊肉很是吸引人。

李治與李慎玩累了,就來吃羊肉。

這是東宮的寒假,身爲皇兄還要給他們適度地安排活動,來消磨弟弟妹妹們旺盛的精力。

“殿下,江夏郡王來了。”

李承乾道:“請來。”

等李孝恭到了,李慎遞上一塊自己吃了一半的羊肉,道:“皇叔,吃肉。”

李道宗笑呵呵道:“殿下自己吃。”

李慎嘴裡還費勁地嚼着,道:“嚼不動了。”

李道宗道:“那就切碎一些。”

李慎點頭交給了一旁的薛萬備,讓他將羊肉切碎。

“太子殿下,許敬宗他們出事了。”

“怎麼了?”

李道宗解釋道:“剛剛罷免了兩個縣的官吏,坊間對殿下的議論很多,許敬宗他們仗義出手,被人圍毆,又被領軍衛抓了一個現行。”

李承幹望了一眼還在滑雪玩的三個妹妹,又道:“仗義出手?”

“太子殿下不喜與人講道理,他們也不講道理,就動手了。”

“打贏了嗎?”

李道宗接過凳子,坐了下來,低聲道:“打贏了,人沒事。”

“那就好。”

李道宗思量片刻,接着道:“好在道彥還算是看在太子的情面上沒有計較這件事,老夫先給殿下說一句,擔心事後有人向御史臺報信,就怕牽連了殿下。”

“不是什麼大事,叔叔不用放在心上。”李承幹又夾起一片羊肉,道:“牽連孤的事還少嗎?習慣了。”

李治道:“皇兄不怕,我們也不怕。”

李承乾道:“不關你事,吃你的。”

304.第304章 寒冬第130章 請你道歉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438.第438章 再來西域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第517章 大宛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第35章 越活越平庸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第70章 家事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457.第457章 李義府回朝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第174章 分寸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第55章 認真的一箭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第56章 告老辭官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第536章 成了傳說第146章 早朝缺席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第74章 太子拜師第43章 一朝一夕間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95章 合力撈魚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第321章 臂膀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365.第365章 宴席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323章 新爺孫第176章 唐人的城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第141章 陳倉縣尉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66章 太子的團隊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第512章 倒春寒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第117章 善意的話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481.第481章 山下骨第32章 拜訪舅爺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第326章 蘇亶家事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376.第376章 封禪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第97章 謠言第32章 拜訪舅爺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第60章 秋獵歸來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第115章 各縣彈劾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57章 善終的老臣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260.第260章 談人生339.第339章 議東征186.第186章 杜正倫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
304.第304章 寒冬第130章 請你道歉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438.第438章 再來西域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第517章 大宛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第35章 越活越平庸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第70章 家事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457.第457章 李義府回朝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第174章 分寸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第55章 認真的一箭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第56章 告老辭官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第536章 成了傳說第146章 早朝缺席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第74章 太子拜師第43章 一朝一夕間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95章 合力撈魚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第321章 臂膀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365.第365章 宴席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323章 新爺孫第176章 唐人的城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第141章 陳倉縣尉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66章 太子的團隊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第512章 倒春寒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第117章 善意的話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481.第481章 山下骨第32章 拜訪舅爺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第326章 蘇亶家事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376.第376章 封禪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第97章 謠言第32章 拜訪舅爺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第60章 秋獵歸來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第115章 各縣彈劾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57章 善終的老臣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260.第260章 談人生339.第339章 議東征186.第186章 杜正倫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