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勞務合作

不管東非義務教育普及的如何,都不妨礙特來爾心中的盤算,他對克拉尼斯說道:“克拉尼斯市長,你們東非既然有這麼多中學生,而且不能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就業崗位,這豈不是一種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嗯,我們也這麼想過,畢竟教育投資不是一筆小數目,更何況長達十年的義務教育,不過這件事由中央政府決定,所以我們只能負責執行。”克拉尼斯如實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

如果花費更多的錢,卻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那確實心裡會產生質疑,不過東非這麼做是爲了未來更加方便迎合歷史的趨勢,因爲恩斯特知道隨着時代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像德國現在全國兩萬多名大學生,還不如前世一所普通大學人數多。

恩斯特心裡盤算的是長期效益,但是當前東非確實無力安排那麼多就業機會。

“這就是了,我們奧匈帝國在教育投資上就不會如此衝動,這並不妨礙奧地利成爲歐洲的文明中心之一。”特來爾說道。

奧匈帝國在教育上投資也不小,但奧匈帝國政府和東非政府相比絕對是精打細算,或者說兩者的路線不同,一個是精英教育,更注重質,一個是平民教育,更注重量,不過有一句話說的好,量變引起質變,這也是東非的路子。

不過二者沒有優劣之分,目的上都是殊途同歸的,前提是真心實意的爲國家培養人才,哪怕僅僅是維護國家統治穩定這種功利性目的。

特來爾試探性的詢問道:“克拉尼斯市長,你們東非政府有沒有想過兩全其美的方法來解決中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問題?”

“嗯,特來爾先生,你有什麼想法?”克拉尼斯疑惑道。

“克拉尼斯市長,伱聽我說,是這樣的,你們有面臨就業問題的學生,而我們奧地利有很多就業機會需要稍微高一點的學歷,至少要比小學生強,這樣一來我們兩國之間不就形成了互補麼?”特來爾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他的話確實引起了克拉尼斯的思考,作爲東非官員,克拉尼斯對東非國情還是比較瞭解的,所以心裡也清楚東非的義務教育推廣力度。

而特來爾的話確實也很有吸引力,這就關係到“僑匯”這個詞彙,實際上有很多國家都通過“僑匯”來獲得收入。

就比如中世紀德意志歷史上的各邦國和貴族的僱傭兵,其實也算是類似“僑匯”的一種形式,替外國君主賣命,然後獲得收入。

像前世的埃及,巴基斯坦,印度,泰國等很多國家,“僑匯”都是重要的經濟來源,尤其是埃及,“僑匯”甚至是一種支柱產業,畢竟埃及一億多人口,土地就尼羅河兩岸那麼一點,不出去尋找門路,那真會餓死。

現在的日本也是很依賴“僑匯”來積累國家發展的資金,至於歐洲就更頻繁了,在奧匈帝國境內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奧匈帝國境內國家和地區發展是不平衡的,所以大量匈牙利人,塞爾維亞人和波蘭人進入經濟發達地區打工,如果他們後來選擇回到家鄉,那這些工資也應該屬於“僑匯”,畢竟奧匈帝國內部的國家,尤其是奧地利和匈牙利,完全可以看做兩個國家,其他地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也很強。

“特來爾先生,你的想法很好,不過這不是我一個小小地方官員能決定的,要知道我們東非對人口的管理相當嚴格,流動性和歐洲國家相比都不算強,所以即便我認同,也無能爲力,不過我會把你的建議,向上面反饋的。”克拉尼斯如此說道。至於東非人口流動性差,那就要看怎麼分析了,東非民衆的戶籍制度,把很多人定死在了原地,沒有政府許可,確實流動性很差,但是東非政府組織的大規模人口遷徙卻也不少,這方面對東非內陸的開發效果同樣顯著,與之相反的例子就是美國開發西部,政府幾乎不干預,全靠民間自行發揮力量。

特拉爾問道:“那市長先生,你覺得可能性高麼?”

克拉尼斯當然不知道,畢竟他上面還有省政府,能不能過省政府那一關都還不確定,所以說道:“這就看上級政府怎麼想了,不過你們可以到達累斯薩拉姆市去試一試,畢竟你們奧地利商人的身份可比我這個小市長好使的多,也很容易引起中央政府的重視。”

克拉尼斯給出的這個解決方案,特來爾還是感覺很滿意的,這件事確實由他們自己來做更有效率。

最後話題還是迴歸到投資建廠的問題上,這次奧地利商人們最終還是給了摩加迪沙市機會,那就是先把港口的問題解決,如果年底摩加迪沙市新港能夠完工,那他們可以先試試水,至於後續配套設施,明年再說。

而奧地利商人之所以拖延,完全是爲了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即便沒有摩加迪沙市政府的保證,他們自己也可以出錢完成相關工作,但是能多省下一筆錢,誰會不這麼幹呢!

摩加迪沙市的前景,他們還是看好的,尤其是這裡的果蔬在歐洲確實相當暢銷,所以即便摩加迪沙市不做出太多承諾,他們中也有人會選擇合作,但是那樣達不到摩加迪沙市想要的效果。

摩加迪沙市更重視的是把北方省的產品輸出到海外市場,而這方面自己能力有限,只能交給奧地利商人來做,等他們把相關工廠建設起來,爲了利益,他們自己也會向歐洲積極宣傳北方省農產品的優越性。

……

“勞務合作?”恩斯特聽到手下人的彙報,知道了奧地利商人的想法,在此之前東非也不是沒有國外工作的人,不過主要通過官方途徑來完成,亦或者是黑興根財團的渠道,像奧地利商人這種外國民間團體主動謀求合作的還是第一次。

想了想,恩斯特就同意了下來,這件事對東非沒有什麼壞處,不過也有一些自己的考慮。

“合作可以,不過主動權要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可以仿照留學生模式,來搭建一個類似的平臺,不過這個平臺是跨國勞務公司而不是政府機關,畢竟我們要保證本國國民的安全,至少防止他們在奧匈帝國人生地不熟的。”

恩斯特也僅僅是想搭建一個平臺,而不是控制,這不是危言聳聽,確實有國家這麼幹的例子,那就是當前的遠東帝國政府。

反正奧匈帝國同樣是君主制國家,恩斯特也不害怕什麼危險言論和思想傳回東非,而且這些畢業生出國務工也不怕他們不回來,畢竟他們的家在東非,就算不回來也無所謂,留在東非亦或者是德意志,在恩斯特看來都是肉爛在鍋裡。

第600章 嘗試第1200章 電氣化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431章 居所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60章 革新第774章 搬遷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467章 觀察第515章 狗咬狗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66章 《東桑條約》第861章 分贓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426章 鋁都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27章 地圖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926章 機耕路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96章 鐵路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291章 “偷國”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976章 開始第608章 會面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353章 下一站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389章 定居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758章 331師第1081章 消耗第45章 羅恩羅達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1027章 合金鋼第73章 消化第1437章 徵兵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388章 換師第424章 奔逃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463章 代理人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413章 拉攏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280章 達沃市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494章 假情報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80章 農業第695章 納塔爾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1014章 輕工業第162章 打魚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490章 新成員國
第600章 嘗試第1200章 電氣化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431章 居所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60章 革新第774章 搬遷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467章 觀察第515章 狗咬狗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66章 《東桑條約》第861章 分贓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426章 鋁都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27章 地圖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926章 機耕路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96章 鐵路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291章 “偷國”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976章 開始第608章 會面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353章 下一站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389章 定居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758章 331師第1081章 消耗第45章 羅恩羅達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1027章 合金鋼第73章 消化第1437章 徵兵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388章 換師第424章 奔逃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463章 代理人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413章 拉攏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280章 達沃市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494章 假情報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80章 農業第695章 納塔爾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1014章 輕工業第162章 打魚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490章 新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