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胡思亂想

張延賞原名張寶符,他爹張嘉貞死的時候,他才三歲。

也算是幼年喪父了。

延賞這個名字,是基哥去年給他取的,大概意思是:賞賜延續到後代。

因爲張延賞是張嘉貞唯一的嫡子,與嚴挺之嚴武一樣,屬於老來子,所以去年剛剛十五歲的張延賞受到基哥召見,改了名字之後,便直接賜了官,左司御率府兵曹參軍,隸屬於東宮。

天下士子匯聚長安參加科舉,只爲混個一官半職,人家剛一成年,就分配工作了。

不要抱怨,你不過是十年寒窗苦讀而已,能比的過人家爹爲國家做的貢獻?

像這樣的安排,沒有人會有意見,甚至會覺得官職低了。

今年十六歲的張延賞,已經遷官三次,如今的大理寺評事是從八品下,掌出使推按,一共有十二個人。

這個位置比較特殊,出使,意味着他經常出差地方,到各地審查案件,所以這個職位必須熟悉法典,品格還要剛健不拔,威武不屈。

最重要的是,這個職位升官,他不是在大理寺內升,而是直升御史臺監察御史。

這是武則天以來的慣例,敕文日:監察御史丶左右拾遺丶赤縣薄丶尉丶大理評事,京畿縣丞丶主薄丶尉,經三任十考以上,不改舊品者,選敘日,各聽量隔品處分,餘官必須依次授任,不得超越。

這些個位子,都屬於大考四善二十七最當中的「判事」,是可以跳級升官的,其它官職不行。

李林甫人情世故通透,在給張延賞升遷的時候明說了,是隋王舉薦的,所以張延賞大婚,給李瑁也發了請帖。

張嘉貞死了十多年了,所以他兒子的婚禮,其實沒有多少人當回事。

再加上他活看的時候,沒有貪污腐敗,也沒有結黨營私,所以眼下的張宅,

比較貧寒。

很多親朋好友曾經勸張嘉貞置辦田宅,而史書記載張嘉貞的原話是:吾泰歷官榮,曾任國相,未死之際,豈憂飢銨?若負譴責,雖富田莊,亦無用也。比見朝士廣佔良田,及身沒後,皆爲無賴子弟作酒色之資,甚無謂也。

他覺得最好不要給兒子留遺產,免得被敗了,可憐的張延賞,身爲宰相之子,窮的一批。

別人都能啃老,他沒地方啃。

李瑁抵達長興坊之後,剛進巷子,便看見院牆外一層層掉落的牆皮,以及稀稀散散的客人,不禁晞噓道:

「好列給子孫留點,誰能看出這裡原本是宰相宅呢?」

「河東候是沒有謀私,但是他那弟弟還不是因貪腐被治罪,把河東候也給牽連了,」武慶在一旁笑道:

「早知如此,還不如多置辦一些產業,給子孫留條後路。」

巷子口,有張府的迎賓,見到李瑁之後,趕忙過來招呼,人走正門,馬走後門。

「客人不多啊,今天都有誰?」李瑁問道。

迎賓恭敬答道:

「回隋王,右相丶左相,還有蓋帥正在府中,其他賓客,隋王應該是不認識的。」

李瑁點了點頭。

李林甫肯定是要出面的,因爲已故宰相家裡的紅白喜事,現任宰相都需要幫忙張羅,等於是現任幹部照顧老幹部家屬。

這是慣例,並不代表李林甫待見張家,

事實上,仇很大,因爲李林甫的舅舅姜皎,就是張嘉貞奏請李隆基,給打死的,後來又要打死裴先,被張說給攔住了,說什麼誰也不能當一輩子宰相,我們開了貴臣受杖的先例,難保將來也有受辱之時。

大概就是說,刑不上貴臣,這個貴臣至少都是三品了。

但畢竟時間久了,又是上一輩的恩怨,李林甫早就不記仇了,我舅舅嘛,死了就死了。

李瑁在後院的貴客廳內,見到了李林甫等人。

諾大的一座大廳,坐了沒多少客人,不過李瑁還是一眼看到了宋晟。

這很正常,因爲張嘉貞活着的時候,有兩個莫逆之交,宋璟和王唆。

宋晟第一個起身道:

「新郎到苗府迎親去了,隋王來的不早也不遲。」

蓋嘉運則是一臉驚訝,完全沒有想到會在這裡見到李,你跟張家還有什麼關係?

「趕緊坐吧,」李林甫招了招手,示意李瑁坐到他那邊去,隨後笑道:

「小輩兒們的喜事,咱們就不摻和了,就在這裡閒聊片刻,便都散了吧。」

確實如此,這座客廳內,基本都是位高權重之人,這些人在,沒了爹孃的張延賞會戰戰兢兢,渾身不自在。

畢竟在座的,大多也就是來走個過場,人死如燈滅,往日的交情早就煙消雲散,不過是人情世故罷了。

李瑁坐下後,看向蓋嘉運,詢問道:

「蓋帥什麼時候離京?」

「且早呢,」蓋嘉運笑道:「我得等楊釗返京就任,帶着他一起回河西。」

宋晟疑惑道:

「從川蜀至京師,最快也要半個月,等這麼久,河西的事情不怕荒廢嗎?眼下可是非常之時啊。」

蓋嘉運微笑擺手:

「不打緊,來之前,大小事宜,我已囑咐犬子蓋擎,他會安排妥當的。」

「虎父無犬子,瀚海侯謙虛了,」牛仙客表情僵硬道:

「大郎子承父業,將來踐任封疆,應可預見。」

蓋擎被調任長安的事情,李林甫和牛仙客都知道,但是他們肯定不能說,否則蓋嘉運一定會設法阻攔。

沒人願意將自己的繼承人,給人當人質。

「蓋帥這幾天返家否?我怎麼聽金吾衛的兒郎們說,你吃住都在進奏院?」李瑁有了金吾衛,對於長安城內的風吹草動,瞭如指掌。

只要是他想知道的事情,很容易就能打聽到。

蓋嘉運笑道:「不着急,處理完公事,再返家不遲。」

他的正妻已經亡故,在長安還有十幾個小妾,四個庶出兒子,至於兩個女兒,都嫁人了,其中一個就是嫁給了被御史臺張利貞嘎了的刺史兒子。

另外一個,就是莫離軍傅光越的妻子。

所以很明顯,長安的家眷,會不會出事,在蓋嘉運看來,是可以承受的,嫡子蓋擎丶蓋威,那纔是心頭肉。

接下來,有賓客陸續離開,廳內的人越來越少。

李瑁是想等到張延賞回來見一面再走的,但是李林甫三人同時起身,他也只能是跟着一起離開。

因爲蓋嘉運給他使了一個眼色。

巷外與李林甫和牛仙客分別之後,蓋嘉運策馬於李一旁,小聲道:

「這幾日我打聽到一些消息,李適之與右相不和,頗爲劍拔弩張,你站那邊?」

李瑁目瞪口呆:「你別害我啊,我哪來的膽子站隊?如果說他們鬧彆扭,聖人只重視七分,那麼我摻和進來,聖人便是十分重視,誡宗屬制還懸在我腦袋上呢。」

蓋嘉運疑惑道:

「我怎麼覺得,誡宗屬制對你不管用啊,我回到長安之後第一時間,便將你出嗣以來發生的所有事情打聽的清清楚楚,很明顯,聖人對你是額外縱容的,你不會看不出來吧?」

在他看來,李瑁能夠擔任隴右道採訪處置使,這已經了破了大例了,聖人這麼多兒子,如今就這一個待遇特殊。

這讓他不免對李瑁又高看了幾眼。

縱容?沒有太子,你看他會不會縱容我,李瑁搖了搖頭:

「那都是你的臆想亂猜,對了,你問我這個問題幹什麼?你不會是想要摻和吧?」

蓋嘉運點了點頭,小聲道:

「韋堅私下來見過我,他認爲牛仙客的身體已經不足以支撐左相重擔,怕不是距離致仕不遠了,他希望我能夠支持李適之,我本來不願意摻和,但我覺得,

這會不會是太子的意思?」

寧王李憲和王李守禮,大限將至,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李隆基之所以對這個事情耿耿於懷,就是因爲這兩人病逝,會讓很多人開始擔心他的身體。

當大臣們都在記掛着皇帝的身體健康,那麼必然就會重視太子,這是規律。

所以李隆基才以皇陵風水漏泄爲由,讓一大羣道士前往齋祈福,這樣一來會讓別人以爲,流失的龍氣風水被補上了,那麼皇帝的身體就不會有事。

李瑁沉聲道:

「不要摻和,除非你想早點死,你身份特殊,是藩鎮節度,與朝臣勾結,就這一條罪名,就能讓你家破人亡,斷子絕孫,你特麼哪來這麼大膽子?」

蓋嘉運皺眉道:

「我這正是爲長遠計啊,聖人已經對我有所成見,想要扭轉絕非易事,太子要是也對我有了成見,我豈不是現在就得給自己找塊墓地?」

李瑁一臉無語,長期在藩鎮,你的腦子真是秀逗了啊。

聖人與太子之間的羈絆,你是一點都看不出來嗎?

但是轉念一想,李瑁似乎也覺得不怪蓋嘉運,歷史上皇甫惟明不也沒有看出來了?

藩鎮節度勾結東宮,取死之道。

「你完了,你絕對完了,」李瑁故意嚇唬道:

「裴耀卿還沒有解決呢,你就想跟韋堅暗通款曲,別找墓地了,你的下場必定是死無全屍,沒有必要浪費那個錢了。」

「有那麼嚴重嗎?」蓋嘉運膛目結舌:

「我這不是找你商量呢嗎,你對長安的形勢比我瞭解,你給我出出主意。」

李瑁挑眉道:「你會聽我的嗎?」

蓋嘉運一愣,猶豫半天后,點了點頭:「只要有道理,我會聽的。」

李瑁呵呵冷笑,你的幕僚真是吃屎的啊,你腦子進水了,他們腦子也進水了?

李瑁苦口婆心勸說半天,算是暫時打消了蓋嘉運的念頭,並且讓蓋嘉運好好的下功夫琢磨琢磨韋堅這個人,思量一下,此人是否是一個靠得住的合作夥伴。

韋堅的名聲一直都不太好,一來是自身原因,總是愛利用別人達成自己的目的,太府寺那邊沒一個不罵他的。

再者,李林甫當政,自然不會說韋堅一句好話,人家控制着中書門下,控制着朝堂輿論,韋堅就算乾淨,李林甫也把他搞髒了。

李瑁另外與蓋嘉運探討的話題,就是關於牛仙客了。

記憶中,牛仙客應該是明年去世,也就是天寶元年七月份,是死在任上的,

但是蓋嘉運分析,牛仙客多少是有點致仕之心了。

牛仙客今年六十七歲,實際上距離致仕還有三年,但是,一個人在這個年紀,仍能一門心思努力工作,是需要心氣兒的,這個心氣兒來自於多方面。

牛仙客的這股氣,沒有了,一個傀儡般的宰相,幾乎沒有改變現狀的可能,

再加上寄予厚望的嫡子死了,白髮人送黑髮人,他那個心氣已經垮了。

至於身體老邁多疾,這都無所謂,因爲牛仙客每天在門下省非常清閒,沒有什麼因素能夠加重他的身體負擔,如果非要說有,也只能是仕途不順帶來的不甘心,嫡子早亡帶來的悲傷情緒。

還別說,李適之的機會真的來了。

李瑁與蓋嘉運分別之後,去了南曲一趟達奚盈盈的小宅依然清幽靜謐,總是能給人一種放鬆的感覺,就像南曲很多酒樓內的佈置一樣,特別能抓住男人的心理。

「至今未能與二顏一見,實爲遺憾,這件墨寶,該就是出自顏真卿手筆吧?

,」

李瑁在達奚盈盈的屋子裡,望着客廳內正中位置掛着的一幅字,寫的真好。

他不懂該用什麼詞彙來形容這幅字給人的視覺觀感,很想說牛比,但別人肯定聽不懂。

顏令賓在一旁點起火爐,笑道:

「二位兄長心知肚明,他們的任命是隋王促成的,只是沒有當面答謝的機會。」

顏果卿的節度判官,顏真卿的掌書記,李林甫已經定了,前者本來就在河北,後者是跟着裴寬一起赴任的。

李瑁望着顏令賓手裡的動作,異道:

「天氣漸涼,但還不至於白日生爐吧?」

大唐這個時期的氣候確實暖和,眼下都快十一月了,其實除了早晚溫差大,

白天並不算冷。

基哥一心想着去華清宮,那是矯情,想泡溫泉呢,也是想躲避煩擾的國事,

好專心致志的戲水偷歡。

達奚盈盈回答道:

「我整日不出宅子,身上沒有氣力,懼寒喜暖,下響轉涼,是該暖暖屋子了,不然晚上會凍的睡不着。」

李瑁離開的這幾個月,她每天除了張羅楊玉瑤的事情之外,偷閒時光便總是在思念着李瑁。

因爲她就李瑁這麼一個異性朋友,女人閒下來的時候想男人,男人閒下來的時候想女人,這纔是正常的,要是反了,那絕對是有問題。

所以火爐生好之後,她便給顏令賓使了一個眼色,後者淺淺一笑,悄悄退出了房間。

「隋王今天來找我,是關於三孃的事情嗎?」達奚盈盈在李瑁對面坐下,爲他斟茶道。

李瑁其實已經喝不下去了,點了點頭:

「一半一半吧,另外一半,是瞧瞧你最近過的怎麼樣?」

達奚盈盈輕桃道:「隋王是在關心奴家?」

李瑁呵了一聲,轉移話題道:

「達奚瑜怎麼會忽然調任?」

對於李瑁的岔開話題,達奚盈盈表情幽怨的輕哼一聲,道:

「我怎麼能知道呢?人家並沒有跟我打招呼,隋王不是想知道我最近過得怎麼樣嗎?你倒是問啊。」

李瑁雙眉一挑:「你過的挺好,能看得出來。」

「哈哈......」達奚盈盈掩袖輕笑:

「你這個人,總是讓人無法生你的氣,可又總是會讓人心裡忿忿不平。」

「你別跟我調情啊,我跟你說正事呢,」李瑁氣笑道,他難道看不出來,對方在跟他搞暖昧嗎?

這並不代表達奚盈盈想跟他發生關係,而是對方喜歡這種調調。

達奚盈盈頓時笑的前仰後合,半響後,才撫着胸口喘息道:

「好了好了,不說笑了,我那個伯父被調走,沒有任何問題,裴寬走後空下了太原尹,夠資格接手的人不多,他呢,近來又在巴結右相,自然便升遷了。」李瑁點了點頭:「眼下似乎依附右相,已經成了升官的唯一出路。」

「那倒也不至於,」達奚盈盈狡點一笑,道:

「現在不是又多出來一家嗎?」

李知道她是在說貴妃家,搖頭道:

「他們還不到那個時候,安排些微末小官還可以,五品以上,做不到。」

楊家最風光的時候,還得是靠楊國忠,眼下楊國忠還是一個小趴菜呢。

接下來,李瑁與對方切入正題,撩起了楊玉瑤的事情,

眼下接手琉璃鋪子之後,生意興隆,訂單太多,加上楊玉瑤又和王元寶勾連,要開闢嶺南驛路,所以沒功夫摻和惡錢的事情。

楊玉瑤的長袖善舞,連達奚盈盈都覺得驚歎弗如,一個寡婦,每每與一衆男人通宵達旦的宴飲,已經在長安傳爲美談。

惦記楊玉瑤身體的男人,肯定不少,但有那個賊膽的,則是一個沒有。

所以楊玉瑤豪放之名遠播,卻沒人有覺得人家放蕩風騷。

「你有機會了,提醒一下楊洄,」天色已暗,達奚盈盈起身掌燈,背對着李瑁道:

「我這裡有一個消息,楊慎矜已經查到了,駙馬的阿孃長寧公主,當年隱瞞了一些產業,打算以這個對付楊洄,家族內鬥丟人現眼,所以真正出面的,會是大理寺。」

李瑁其實一直都知道,達奚盈盈暗中有很大的門路探聽消息,畢竟南曲的客人非富即貴,酒後萬一漏出一點口風,就會被達奚盈盈查個大概。

至於楊洄的家產,李瑁心裡也清楚,因爲咸宜並沒有瞞他,長寧公主確實還私瞞了不少產業。

這種行爲在李隆基那裡,就是欺君,因爲長寧公主當年上交家產保命的時候,說了這是全部,基哥當時驚訝於財產過於龐大,也信了。

如今要是被揪出來,楊洄肯定是要受影響的。

李瑁只知道楊洄在拿平準署的事情,咬着楊慎矜不放,但並不知道楊慎矜還有這個後手。

兩人都依附李林甫,但李林甫卻放任他們窩裡鬥。

「舊隋餘孽,妄想爭奪大宗,這種事情還要看楊太真的意思,楊慎矜費盡心思,終會無功而返,」李瑁沉聲道。

楊洄在楊玉環的事情當中,一直都擔任着重要角色,這也是李瑁在背後一力促成的。

弘農楊的宗長之爭,觀王房佔盡優勢,楊慎矜也是老糊塗,前朝的後代,基哥能讓你主持楊家嗎?

但是私瞞家產這件事一旦曝光,確實影響不小。

所以李瑁還真得想辦法提醒楊洄,還要設法解決問題。

這時候,晚飯送進來了,達奚盈盈爲李瑁留了一碗粥,遞過來道:

「嚐嚐吧,我新聘的一個廚娘,手藝很不錯。」

李瑁擡手去接,結果他還沒有接住,達奚盈盈便放手了,眼睜睜看着一碗稀粥直接摔在桌子上,撒了李瑁滿身。

達奚盈盈一愣,趕忙拿來毛巾,正要幫李瑁擦拭,卻又突然愣住了。

因爲那個位置,有些尷尬。

下人可以過來伺候,但是她來做,感覺有點不太合適。

李瑁斜眼瞪着她,認爲她是故意的:

「我長這麼大,第一次被粥菜污了袍服,你不會伺候人,還不會端盤子嗎?」

達奚盈盈苦笑搖頭,沉吟片刻,還是蹲下來去幫李瑁擦拭,道:

「是不是燙着了?我真不是故意的,碗太燙了,心急之下脫手的。」

燙着倒不至於,隔着好幾層衣服呢,但是李瑁肯定需要換身衣服。

他這個身份,必須要注重形象,即使是晚上視線不好,也不能穿着髒衣服出門。

「趕緊換下來吧,」

達奚盈盈將污衣擦乾淨之後,又將桌子收拾了一下,這纔出去告訴顏令賓,

讓對方給李晟傳話,回王宅帶一身新衣過來。

「王妃知道你在我這,該生我的氣了,三娘跟我提過,王妃不喜歡我,」達奚盈盈嘆息一聲,服侍李瑁將外衣脫下。

結果內衣也溼了。

「你自己脫?」達奚盈盈頗有些慌亂道。

李瑁擺了擺手重新坐下:

「沒事。」

達奚盈盈緊張的呼吸着,她喜歡與李瑁調情,但真到了關鍵時刻,反倒是亂了陣腳。

因爲她清楚,往日調情習慣了,到了某種時候很容易會把持不住,眼下無疑就是那種微妙的時刻,上前一步,今晚說不定就可以與李瑁有牀第之歡。

但是她在腦中掙扎半響,還是放棄了。

聽到對方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李瑁納悶道:

「你在想什麼?」

「胡思亂想,」達奚盈盈笑容古怪。

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257章 離開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61章 田舍郎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51章 鑰匙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77章 李亨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228章 讖書第390章 有喜第127章 服務業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75章 狩獵第298章 國家隊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307章 買房子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228章 讖書第32章 空中樓閣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83章 互毆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78章 別問了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253章 撤軍第38章 356萬戶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78章 別問了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340章 畜......畜生......第348章 三贏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35章 父皇聖明第13章 珍饈丞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262章 撕破臉第342章 天塌了第95章 粟特人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48章 三贏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381章 錢監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354章 大愚若智
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257章 離開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61章 田舍郎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51章 鑰匙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77章 李亨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228章 讖書第390章 有喜第127章 服務業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75章 狩獵第298章 國家隊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307章 買房子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228章 讖書第32章 空中樓閣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83章 互毆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78章 別問了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253章 撤軍第38章 356萬戶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78章 別問了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340章 畜......畜生......第348章 三贏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35章 父皇聖明第13章 珍饈丞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262章 撕破臉第342章 天塌了第95章 粟特人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48章 三贏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381章 錢監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354章 大愚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