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

杜鴻漸上任新豐縣令沒多久的時候,李瑁就給了他一個任務,搞一份詳細的不能再詳細的地圖。

驪山附近,新豐至長安,方圓百里的地圖杜鴻漸是李瑁最早的幕僚之一,是最清楚李瑁出嗣所謀者大,所以他一直都將自己視爲扶持李瑁繼位的從龍之臣。

雖然李瑁從來都沒有說透,但是他的幕僚當中,很多人都清楚,李瑁的目標是什麼,是皇位,當然了,他們並不知道李瑁打算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繼承皇位。

三個地方,大明宮丶興慶宮丶華清宮官道,這是李瑁認爲惟三可以動手的地方。

難度最大的是興慶宮,因爲全部都是禁軍,十六衛進不去,進去就等於造反,目標太明確。

其次就是大明宮,這個地方從李世民開始,便不斷加造宮殿,早已擺脫了從前的格局,要走玄武門,必須有禁軍內應,基哥當年就是佔了這個優勢,但是很顯然,李瑁沒有。

指望郭氏兄弟丶嚴武和王人傑,顯然不太可能。

那麼最優選,其實就是華清宮到長安這條線,再多的禁軍也無法列陣,中央官道是御道,基哥回駕的時候,這條御道不準任何人行走,另外在南北方向兩條道路上,還有兩翼護送的大軍。

也就是說,要想直搗黃龍,你首先得突破外圍的禁軍防線,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那麼要想得手,就得裡應外合,荊軻刺親王,也需近王十步,最容易殺死基哥的,只有可以與他近距離接觸的兒子們。

四大禁軍,兵力最多的是左右羽林,加起來兩方人,左右龍武加起來一方兩千人,李隆基的行軍習慣,就是左右羽林爲側翼,中央軍爲左右龍武。

李瑁一直在想,如果能想辦法調離一部分禁軍,難度自然會下降不少。

他與曹日升這次見面,選擇了十王宅隔壁的長樂坊,就是盛產黃桂稠的徐家酒肆。

「我算是將太子得罪死了,」李瑁主動爲對方斟酒,曹日升連稱不敢,起身接酒,只見李瑁指着外面道:

「如今出行,身邊沒有三五十個人,都不敢出門了,就怕哪天死於非命。」

他這是PUA對方,讓曹日升潛意識裡面認爲,李瑁是受害者,如果李瑁將來出事,那就是太子乾的。

曹日升不敢接這種話啊,你們兄弟的矛盾,別人可以議論,我這個奴婢沒法說啊,他只是一味的微笑。

「今日約見曹中官,實是有一事厚顏相求,你如果覺得爲難,就當我什麼都沒說,」李瑁笑道。

曹日升笑道:「隋王客氣了,您是主,我是奴,但說無妨。」

李瑁點了點頭,道:

「我從未視中官爲外人,只是礙於一些原因,平日不得親近,今有性命之危,只能厚顏相求,太子近日必有所動作,與我無關的,我也不在意,但若與我有牽扯,還望中官提醒,我也好有所防範。」

曹日升嘴角一抽,得......讓我當內鬼?雖然我乾的這個差事,就是當內鬼,但是我只對聖人和高將軍負責,我不能告訴你啊。

對方表現出的爲難,完全在李瑁意料之中,只見他繼續道:

「我若出事,並非聖人與高將軍所樂見,中官權當是在庇護我這個出嗣的可憐人吧,若是聖人在興慶宮,安興坊有禁軍巡視,我絕對不會擔心,但是眼下,

我沒有倚靠啊。」

曹日升趕忙道:「言重了言重了,奴婢尚需隋王庇護,又怎當得庇護隋王這句話,您容我想想。」

他肯定是猶豫的,一來,李瑁還是壽王的時候,就對他非常客氣,出嗣之後,逢年過節的人情往來,從未缺失,人家此番求他,也是擔心太子玩陰的,情有可原,也屬於特殊情況,適當通融也不爲過。

再者,還有個韋妮兒。

他是高力士義子,人家韋妮兒還是高力士義女呢,這不都是自己人嘛。

如果只是提供一些消息,似乎倒也無所謂,何況太子與隋王衝突,他是親眼目睹的,那天隋王離開之後,太子過了很久才從監院的樓上下來,當時那副表情,他印象深刻,那是殺氣。

沒錯,太子對隋王一定是動了殺心的。

沉默半響後,曹日升微微點頭道:「奴婢會見機行事,若有事,會派人知會嚴衡,由他轉告隋王。」

「多謝了,」李瑁鄭重其事的起身,朝着曹日升揖手。

曹日升頓時受寵若驚,起身苦笑道:「當不得的,隋王莫要折了奴婢陽壽。

接下來,兩人又寒暄一陣後,李瑁悄咪咪道:

「我這裡有一件要事,有心告知中官,但是我有前提,你千萬別說是我說的。」

曹日升見李瑁如此賣關子,頓時來了興趣,也壓低聲音道:

「隋王放心,我的口風有多嚴,您是知道的。」

我知道個屁,剛纔你不是還答應給我送消息嗎?可見有些時候你的嘴巴也不嚴,不過李瑁還是道:

「裴寬的事情,中官知道多少?」

「略有耳聞,」曹日升道,他的級別不高,但是地位很高,在內史省也是很有牌面的,何況還有馮神威經常跟他見面。

這兩人是目下高力士留在長安最信任的兩個乾兒子,自然接觸頻繁,大事小事都會在一起商議。

李瑁繼續道:「裴寬的位置多半是保不住,但是朝廷大部分人,並不希望安祿山上任,你是知道的,鬍子嘛,安西那是情況特殊,河北用鬍子鎮撫,反對的人多了去了。」

曹日升點了點頭:「這一點我知道,但是這種事情,最後做主的還是聖人和右相,別人再反對,也是沒用的。」

李瑁壓低聲音道:「有人打算殺掉安祿山。」

曹日升渾身一震,目瞪口呆道:

「現在還是將來?」

李瑁反問道:「人家現在在皇城,怎麼殺?自然是他受命離京之日,從長安至洛陽,任何地方都可能成爲刺殺安祿山的伏擊點,右相早有準備,着領軍衛蓋擎派兵護送,但也只會送出潼關。」

曹日升雙目一眯,陷入沉思。

首先,出於他的立場,誰去做范陽節度使,他是無所謂的,但情感上肯定也是接受不了鬍子的,而且蓋擎會護送這件事,馮神威跟他提過。

當時他沒有多想,因爲大官離京,例行護送是慣例。

如今經李瑁這麼一提醒,確實不對勁啊,要護送,也不是蓋擎這個級別護送的啊?

「是誰打算下手?」曹日升問道,雖然他猜到,李瑁不會告訴他。

李瑁笑道:「這種事情我就不能說了,總之,要安祿山命的人,很多,實力也足夠,我之所以告訴中官,是因爲不希望蓋擎涉險,我與蓋擎的關係,中官應該是知道的。」

曹日升當然知道,韋妮兒相當於他的小師妹,生的兒子要跟蓋擎結親家,呂夫人跟他說過。

「那隋王的意思是?」曹日升問道。

李瑁道:「能夠安全護送安祿山返回河北的,只有禁軍,而禁軍當中,吳將軍是最佳人選,他在,別人肯定顧忌,也許就不敢動手了。」

曹日升明白了,看樣子要殺安祿山,必然是十六衛出兵,否則過不了蓋擎那一關。

也就是吳懷實的身份,會讓十六衛投鼠忌器,可保安祿山平安。

但是話說回來,這也是冒險啊,你捨不得蓋擎涉險,就樂意吳將軍去冒這個險了?

當官和當兵的,這是兩回事,當官的怕吳懷實,當兵的可就未必了,一旦有哪個愣頭青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衝擊吳懷實,危險係數也是不小的。

除非多帶點兵馬....

亂套了,全亂套了,今年這纔剛開頭,怎麼就這麼多事?

「隋王的消息保真嗎?」曹日升猶豫道,他總覺得不能因李瑁一家之言,就上報華清宮,得有事實依據啊。

難道就因爲李瑁一句話,吳懷實就得帶兵出關中?

李瑁正色道:「絕無虛言,我今後還有倚仗中官,你覺得我會騙你嗎?」

曹日升內心掙扎很久,還是不敢全信,與李瑁敷衍幾句後,他便離開了長樂坊,進皇城去尋馮神威。

這種事情,他得跟馮神威商量一下,將來若是消息有誤,兩人一起捱罵,總好過他一個人捱罵。

「可能性非常大,」馮神威斬釘截鐵道:

「而且多半就是左相那幫人,他們是容不得胡人執掌藩鎮的,因爲胡人都是聽右相的,對了,你聽誰說的?」

曹日升聽到這句話,放心不少,道:

「下面的奴婢有所風聞,我不敢確信,這纔來找你商量,茲事體大,你覺得,咱們應該如何呈報高將軍?」

馮神威思索一陣後,道: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連高將軍都沒有提過安祿山一句不是,可見聖人是要用人的,咱們做奴婢的自然要爲主子着想,但是不能將臆測上報,太得罪人了,就說可能是衛府,至於受誰指使,咱們不知道。」

「咱們也確實不知道啊..」曹日升嘆息道:

「高將軍和吳將軍不在京,你我連個拿主意的都沒有,這差事乾的真是心驚膽戰,右相和左相鬥法,卻拿范陽開刀,太子和隋王也鬥起來了,我呀,就盼着聖人早日回京,聖人回來,這些事情也就沒有了。」

馮神威卻笑道:「高將軍不在,正是你我挑擔子的時候,萬事都要謹慎,不得紕漏,上報吧。」

「好!」曹日升點了點頭。

養老,可不只是玩貴妃,編樂舞,泡溫泉,李隆基來華清宮這個地方,主要是爲了鍛鍊身體。

一個是道家的修行,還有一個就是五禽戲。

當你快六十的時候,心裡肯定有自知之明,不能縱慾過度,就算你有那個想法,也沒有那個能力了,何況下面的宦官,也不允許皇帝縱慾過度,會勸的。

這座行宮是依山而建,從山腳到山頂,都有各種建築,又處在濃霧高發區,

所以有些時候,從半山腰開始便是煙霧繚繞,確實彷彿置身仙境。

此刻的基哥,就在半山腰的一座四方亭內,帶着高力土幾人在練五禽戲。

他年輕時候是很有自制力的,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好,但是年紀大了之後不行了,打了虎戲和鹿戲之後,就不想打了,所以他會帶上高力士,因爲高力士會監督他打完。

五禽戲的精髓在於「任力爲之,以汗出爲度」,意思是多多少少稍微那麼出點汗就可以了,出汗之後還需要塗粉,以免心氣外泄,因汗爲心之液,所以出汗要適度,不能多。

吳懷實上來之後,沒有出聲打擾,而是站在後面跟着打,直等到聖人打完收工,他才趕忙取來幣帕,遞給高力士。

高力士上前爲聖人擦汗,道:

「懷實說長安有信兒傳來,聖人先喝碗薑湯,潤潤身子。」

李隆基舒服的伸展了一下手臂,在亭內坐下,看了一眼吳懷實之後,接過薑湯喝了一口,但是沒有咽,他要在心裡默數七七四十九下,纔會咽。

養生的精髓就在於一個「慢」字,道家吃東西,都要在嘴裡咀嚼八八六十四下,都咀嚼成液態了,你別說,這個吃法是得到科學驗證的,當然了,也有弊端,對牙齒不好。

咕嘟一聲,李隆基嚥下那口薑湯後,這纔不疾不徐道:

「說吧。」

吳懷實上前一步:「稟聖人,監院收到消息,有人不希望安祿山就任范陽,

如果事實既定無法改變,他們很可能會在安祿山回返途中伏擊,殺之。」

李隆基眉頭微皺,看向一旁跟着他打五禽戲的唯一一個大臣韋陟道:

「李林甫已經擬定了?」

韋陟擦了擦額頭的汗,笑道:

「還沒有,他怎麼可能沒有奏請聖人便擅自做主呢?不過人選應該是不變了,范陽的賦稅出了問題,李齊物在河北南部也出了問題,也就是整個河北的賦稅,都縮水了,眼下李齊物那邊,正在積極整改,但是范陽,除了換人,似乎沒法改了。」

裴寬所有的過錯加起來,在李隆基眼裡,都抵不上催繳賦稅不利,因爲所有的地方官,他們的工作重心其實就兩點:保境安民,上交賦稅,除此之外的功績那是錦上添花,而除此之外的過錯,也是不痛不癢。

清官和貪官,都要用,但皇帝用的是好官,什麼是好官,能幹好這兩點的就是好官。

裴寬沒有幹好,導致大唐賦稅重地之一的河北北部,稅收不利,如果不辦他,恐他人效仿啊,因爲那樣就會讓人覺得,原來繳不上稅,也沒事啊。

那可不行,繳不上稅,必須有事。

李隆基沉吟一陣後,看向高力士道:

「你覺得安祿山行不行?實話實說,朕知你對他有成見,不會怪罪的。」

高力士點了點頭,在心裡琢磨片刻後,道:

「范陽的問題還是不小的,奴婢以爲,眼下有兩個法子,一個就是右相的意思,換掉裴寬,由安祿山接任,但這是治標不治本,另一個法子,就是給裴寬一些時間,等到他肅清前黨,范陽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聽到這裡,雙手插在袖裡的黎敬仁皺眉道:

「肅清前黨,便是已黨,換湯不換藥啊,張守當初三年任期滿了之後,朝廷幾次想要將其召回,都被他故意挑起邊境戰事給拖延了,就因爲范陽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若是給裴寬這個機會,會不會成爲第二個張守呢?再者說,當下的財政,都在右相肩上擔着,給裴寬時間,就是給右相拖後腿,於國不利。」

他最近跟高力士鬧的挺不愉快的,因爲他跟林招隱走的有點近,高力士剛發現端倪,就辦了林招隱一下,這讓黎敬仁記恨在心,一直在找機會跟高力士對着幹。

聖人已至黃昏,皇子們已經安耐不住開打了,那麼他和高力士,自然也到了決鬥時刻。

皇權更迭,是一場裡裡外外的大換血,這場戰爭其實已經拉開帷幕了。

只聽黎敬仁繼續道:

「河北之沉,要改,但不是當下,裴寬能改,難道安祿山就不能改了?范陽多爲張守舊部,那麼是裴寬去改合適,還是安祿山去改合適呢?奴婢以爲,

是安祿山,一個是急功近利,一個是循序漸進,范陽各部的反應也不一樣,如果是裴寬,只怕動亂不小。」

李隆基聽的不選點頭,他現在這個年紀,不想給范陽做手術,因爲步驟太複雜了,太操心,不利於他養生。

他很清楚河北的問題在哪裡,所以不可能給裴寬動刀的機會,一旦裴寬成了第二個張守,還是一堆子問題。

如果安祿山能夠領會他的意思,自己人去對付自己人,其實是要好過裴寬這個外人的,因爲人不容易被外人欺騙,往往能騙了你的,都是自己人。

高力士其實早就知道聖人心有所屬,剛纔那番話,也不過是在做最後的爭取,如今既知徒勞無功,所以也就不反駁了,只是看向吳懷實道:

「曹丶馮沒有查清楚,是誰想殺安祿山嗎?」

吳懷實表情怪異道:「他們不知道,但其實不難猜吧?」

「都不用猜了,昭然若揭了,」李隆基笑呵呵道:

「他們這些人只知道鬥法,因此而荒廢國事也在所不惜,朕不能任由他們胡鬧,告訴李林甫,讓他儘快將裴寬召回京師,由安祿山補任,再將安祿山召來這裡,朕倒要看看,朕庇護的人,誰能傷的了?」

「是,」吳懷實插手道。

高力士沉吟片刻,道:

「還是需要小心一些,若有人針對安祿山,那麼他回返一途,將會是千難萬險,中樞排斥外族之心堅定,是不是屆時派人護送一程?」

「不是一程,是送回去,」李隆基嘆息道:

「朕不願與大臣爭執,但也要給他們點提醒,到時候懷實去吧,你覺得該帶多少人,就帶多少人。」

吳懷實叉手道:「奴婢明白。」

皇帝是必須要避免與大臣之間起衝突的,尤其是數量很多的大臣,李隆基內心也排斥外族,但是呢,外族反倒是比漢臣更讓他省心,因爲番將不能結黨。

就像這一次,安祿山還沒有當上節度使,一幫人已經在盤算着弄死對方了,

如果不是安祿山,而是門閥子弟呢?他們就不會這麼做了,因爲門閥之間也是流一氣。

基哥可不會允許大臣連成一片,那樣他就被架空了,所以重用番將在當下這個時代,已經是不可避免。

而吳懷實是闢仗使,出行代表了皇帝,絕對的最佳人選,可以避免這場衝突由暗轉明。

那些想殺安祿山的,看到是吳懷實護送,也就不會下手了,因爲下手,就是公開挑戰皇帝。

「聖人英明,」黎敬仁見到自己的建議被採納,趁熱打鐵道:

「鬍子並非完全靠不住,眼下我大唐各鎮,番將的功績甚至已經高過了漢臣,如夫蒙靈察丶哥舒翰丶李光弼丶安思順等人,反倒找麻煩的,都是蓋嘉運皇甫這類的,右相召回皇甫是正確的,那麼接任隴右的,奴婢認爲,還是番將合適。」

「噢?」李隆基忍不住笑道:

「你覺得哪個合適?」

黎敬仁道:「按照藩鎮慣例,接任者往往是其下最大之軍頭,隴右當爲臨洮軍安思順,此人在去歲一戰已然證明了自己。」

吳懷實聞言一愣,皺眉道:

「你是不是收了這兩個鬍子的錢了?還有哪幾個姓安的,你乾脆一併都舉薦了。」

黎敬仁呵呵一笑:「懷實也學會血口噴人了,我與鬍子哪裡來的交情,難道舉薦誰就是收了誰的錢?」

吳懷實冷哼道:

「據聞安祿山大肆撒錢,在長安結交權貴,黎監是否其中,不好說。」

「閉嘴!」高力士怒斥吳懷實一句,看向李隆基道:

「黎監也是在答聖人的話,絕無私心。」

李隆基授須一笑:

「私心公心,都是忠心,舉賢嘛,只要合適就能用,讓李林甫定奪吧。」

說罷,李隆基緩緩起身,他打算下山了,太真還在下面等着他呢。

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119章 小畜生第37章 2王3恪第231章 妖女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7章 我排在第3第149章 狗舌頭第366章 白月光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351章 鑰匙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45章 翹tun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3章 表妹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53章 撤軍第342章 天塌了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119章 小畜生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75章 狩獵第83章 美名冠之第180章 姚 宋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53章 撤軍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369章 朱墨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49章 狗舌頭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139章 真爭氣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369章 朱墨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48章 三贏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210章 打穿了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
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119章 小畜生第37章 2王3恪第231章 妖女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7章 我排在第3第149章 狗舌頭第366章 白月光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351章 鑰匙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45章 翹tun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3章 表妹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53章 撤軍第342章 天塌了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119章 小畜生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75章 狩獵第83章 美名冠之第180章 姚 宋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53章 撤軍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369章 朱墨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49章 狗舌頭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139章 真爭氣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369章 朱墨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48章 三贏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210章 打穿了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