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太原尹

達奚盈盈坐在房間內,拿着厚厚的浴巾擦拭着溼漉漉的長髮,身上披了一件錦緞織成的寬袍。

剛纔還哭哭啼啼,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樣,眼下已經是一切如常了。

李瑁坐在她對面,不好意思的笑道:

「我也沒想到三娘今天火氣這麼大,給你添亂了,我回去會好好說說她,但是在外面,我不能當着外人的面,拂她的臉面。」

達奚盈盈笑道:「隋王言重,很正常的事情,並不算新鮮。」

「正常?」李瑁一臉異,捱了一耳光,還被人家摁進澡盆,正常嗎?

達奚盈盈不停的挫看長髮,歪看頭道:

「再正常不過了,不正常的只是隋王罷了。」

李瑁越聽越糊塗:「你不會是在說反話,故意反諷我吧?」

「哈哈.!.:.怎麼會呢?」達奚盈盈笑道:

「不論是竇鱷,還是韋三娘,他們跟我打交道的時候,也是這副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模樣,所以楊三娘今天這番舉動,我並不覺得意外,他們只是將我當成賺錢的工具,一個妓,一個賤婦,一個奴婢而已,也就是隋王,

雖然也是想利用我,但你是將我當人看的。」

李瑁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他因爲有着後世的記憶,所以不是太習慣將人當牛馬,穿越過來這麼久,已經算是適應不少,剛開始那會,他都不好意思使喚人。

郭淑曾經說過,他的王府非常亂,很多人沒有規矩,其實在前壽王時期,不是這樣的,李塌穿越過來之後,一開始因爲沒有表現出主人的風範威嚴,所以才搞的下面一團糟。

如今好多了,李瑁融入了這裡,習慣了這裡將人分爲三六九等,當然了,其實後世也有,但遠遠沒有當下分明清楚,不可逾越。

達奚盈盈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繼續道:

我與隋王在一起的時候,心情很輕鬆,很自然,像是與自己的親近好友相處,來我這裡的外人當中,只有隋王能給我這種感覺,其他人都是一樣的,所以我一直以來都很感謝韓莊,沒有他的庇護,耳光算什麼?隋王並不知道,就在五年前,人家們不開心的時候,是拿鞭子抽我的。」

說罷,達奚盈盈緩緩起身,轉過身去,將身上唯一的一件罩衣褪至腰間,果露的後背遍佈傷痕,一條一條的鞭痕,觸目驚心。

片刻後,她又重新衣服穿好,坐下道:

「楊三娘覺得我放蕩,我認爲不是,我只是不將男人視爲男人罷了,況且只是在隋王這裡才如此隨意,別人面前,我可不是小浪蹄子。」

李瑁摸着下巴上那點鬍鬚,點頭道:

「或許是在十王宅呆的久了,少與人打交道,所以別人會覺得我很隨和,不說這些了,三娘在聖人那裡軟磨硬泡,求得了些好處,我這趟確實是給她跑腿。」

接着,李瑁將楊玉瑤的計劃敘述了一遍,隨後道:

「你在長安的消息比我靈通,認識的人也比我多,有好地段的商宅,幫我留意着點。」

達奚盈盈起身來到李瑁身前,背轉身坐下,然後將浴幣遞給李塌:

「幫我擦擦頭髮,有些地方我擦起來不方便。」

「你是不是真的覺得我好說話?」李瑁失笑道。

達奚盈盈側臉一笑:

「是的,一開始隋王給我的印象,都是假象,仁善才是你真正的品德,

我閱人無數,沒有在別人身上見到過,尤其還是一位親王。」

說到底,她都是罪臣之女,雖然在她爹獲罪的最後關頭,達奚珣趕緊將她收養過來,算是逃過落入賤籍,但是在南曲背後的那些股東眼裡,達奚盈盈其實就是個卑賤的下人。

準確點說,十分能幹,具備很強理財能力的下人,就連達奚珣也從未真的將她當做侄女對待,不過是給死去的弟弟留個後罷了。

楊玉瑤就算沒有楊玉環這層關係,人家也是弘農楊氏,丈夫還是河東裴氏,完全處在兩京走廊貴族集團,是大唐正兒八經的既得利益階層。

李瑁笑了笑,接過浴幣,然後披在達奚盈盈的後背:

「無法代勞。」

達奚盈盈笑道:

「我說過的,隋王今後想從我這裡知道的東西,我都會慢慢的告訴你,

當然,要視情況而定,比如擦頭髮。」

「那你恐怕要失望了,」李瑁起身道:

「我沒有給女人擦過頭髮。」

達奚盈盈擡起頭,直視李瑁:

「楊玉環也沒有嗎?」

李瑁忍不住笑道:「你真的很欠揍,好了,記住我交代給你的事情。」

說罷,李瑁便走了。

達奚盈盈嘴角一翹,只覺得越發喜歡與李瑁相處的時光,不牽扯男女之情,純粹喜歡跟他交往,朋友的那種。

「怎麼樣?」楊玉瑤在見到李瑁出來之後,催問道:

「我猜她一定答應了。」

李的車駕還是在抱翠樓着,邊走邊說道:

「你這麼有自信?」

「我是對聖人有信心,那個賤婦不過是被人擺在前臺的傀儡而已,她有幾個膽子拒絕,」楊玉瑤冷笑道:

「你也不要怪我剛纔故意收拾她,這種下人,不打不行的,不是我說你,你現在也太好說話了,要不是我瞭解你,真就以爲你跟她上過牀了。」

李瑁笑道:「也許真的上過牀呢。」

楊玉瑤完全不信道:

「不會的,你眼光高,看個上這類一

+

胡說!我只是假矜持而已,好色是我的本性,我從未否認過。

進入抱翠樓的馬,李瑁瞬間愣住了。

楊玉瑤則是停下腳步,一臉好奇的看了看李瑁,又看了看抓着李瑁坐騎繮繩的少女。

「咳咳.!.—..你牽着我的馬做什麼?」李瑁尷尬道。

他們倆之間,本來是清白的不能再清百了,實際上與路人沒有任何區別,但是眼下的長安城,大家可不會這麼認爲。

背地裡究竟是誰在造謠生事,李瑁還不清楚,但毫無疑問,幾乎所有人都認爲,李瑁和韋妮兒有一腿。

嚴武一臉無奈的站在一旁,朝李瑁歉意的攤了攤手,他守在這裡看看車駕,結果被人家奪走繮繩。

放在往常,嚴武一腳就上去了,不管你是誰。

但眼下爲了塑造不欺負女人的好人設,只能裝出好男不敢女鬥。

「因爲隋王,我被父親囚禁了一月之久,今日剛被放出來,」韋妮兒面無表情道:

「我琢磨着,隋王是不是該給我一個交代?」

「噢~~~你是那誰....·

9

楊玉瑤一臉吃瓜表情,誇張的露出一副原來是你的表情,在李瑁和韋妮兒之間來回指指點點。

「是韋家那個小丫頭吧?眼晴真好看,比剛纔那個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她是故意的,她很清楚李瑁和韋妮兒之間什麼都沒有,但是她也隱隱感覺到,聖人其實希望有。

所以在楊玉瑤這裡,不管你們有沒有,我都認爲有了。

「牽馬走!」

李瑁朝嚴武冷斥一聲,然後轉頭就往外走。

嚴武這下不能退步了,正要上前搶過繮繩,結果人家韋妮兒擡手攔住:

「我給他牽。」

說罷,韋妮便牽着馬緊緊跟上李瑁。

這丫頭不但精熟鬥雞走狗之事,還擅騎射,擅棋牌,只要是娛樂項目,

她都是手拿把抓的行家。

李瑁的馬本來是個暴脾氣,結果並沒有排斥韋妮牽扯,但是她想坐上去,那指定是不可能的。

「隋王好無情,我有今日,都是隋王招惹來的,現如今不管不顧,似乎不太合適吧?」韋妮牽着馬,跟在一旁道。

李塌正要說話,卻被楊玉瑤搶先一步:

「想給他做小啊?我支持你。」

她現在在長安的富貴,都是李隆基給的,所以楊玉瑤心裡很清楚,任何事情逢迎聖人心意,絕對錯不了。

所以她開始火上澆油了。

「你是哪個?」韋妮眉道。

楊玉瑤嬌笑一聲:「我呀,是他的姨子。」

「華陰郭氏?」韋妮兒皺眉道。

楊玉瑤誇張一笑,眼神狡點道:

「上一任的,不過現在還是姨子。」

韋妮兒一愣,反應過來了,脫口道:

「蒲州來的那個豪蕩婦?」

「對對對,豪蕩豪蕩,我喜歡這個詞,」楊玉瑤掩袖一笑,湊到韋妮兒跟前:

「只要丫頭你願意,姐姐會幫你進家門,王孺人還空着一個呢,我看吶,非你莫屬。」

韋妮一愣,警了一眼李瑁後,冷哼道:

「那是不可能的,我之所以能被阿爺解了圈禁,就是因爲要訂婚了。」

「噢?哪個王八蛋敢撬我妹夫的牆角?」楊玉瑤笑道。

韋妮兒故意大聲道:

「獨孤禮那個做千牛備身的兒子。」

她到現在還認爲,李對她有意思,所以故意說出來,就是要李瑁感受到危機,想辦法應對。

今天跑來這裡,也是爲了讓李瑁知道這件事。

她本來對李瑁,沒有那種情,但是兩人的事情在長安被傳了這麼久, 沒有也有了。

因爲你聽的多了,自然而然會常常將自己與李瑁聯繫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會覺得,他們倆好像還真的挺合適,

謠言的殺傷力就在這裡,假作真時真亦假。

亞洲球王宣傳的久了,武磊也許真的會覺得,他不比孫興差。

李瑁一臉無奈,他聽的出,韋妮兒對他一肚子怨言,她多半認爲:你是男人,應該將這件事擔起來。

至於獨孤禮那個兒子,人家韋妮兒提起來的時候,語氣明顯不屑。

獨孤家現在,是真不行了。

御史臺的主官,是御史大夫,就是李適之。

緊接着下面有兩個御史中丞,一個是中書侍郎韋陟兼任,一個是張利貞由此可以看出,御史臺做主的是李適之,幹事的是張利貞,紀檢shu記是韋陟。

張利貞年初巡查河北,順帶解決掉韓莊的兩個兒子,人還在河北沒有回來,但是發給朝廷的奏報已經有好幾封了。

玄宗一朝,張姓高官層出不窮,大多出身南陽張氏,也就是河南人,但是這個張利貞不是,他是河北人。

河北河間地區,也就是滄州附近。

你讓河北人去巡查河北,帶回來的一定不是壞消息。

而張利貞的奏報中,非常着重的稱讚了一個人,安祿山。

「不過一營州雜胡,張利貞如此高的評價,是不是有點過火了?」

中書門下,幾名大佬在商議國事。

當談到張利貞認爲東北藩鎮地區,安祿山乃幽州之重臣虎將,這讓身爲中原人的幾名官員有些不滿。

尤其是裴耀卿。

自從依附李林甫以來,他得以有機會參與中書門下議事,頗受李林甫委重。

「張守之後,范陽交給了王斛斯,事實證明,鎮的了安西四鎮,未必能鎮的了幽州,」

每年都得過安祿山好處的陳希烈笑道:

「如今冒出一個擅於與契丹丶奚丶室韋丶等部打交道的安祿山,對朝廷來說也是好事,張利貞的奏報中也說了,王斛斯老了,東北藩鎮軍務,

范陽九鎮兵馬乾的,還不如安祿山一個平盧兵馬使,與其說是盛讚安祿山,

不如說他在暗諷王斛斯。」

說罷,陳希烈朝李林甫笑道:

「王斛斯是右相一手提拔的,領軍方面絕無問題,只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幽州重地,東威九夷北制胡,是不是該慎重一些?」

紙與理偶總御史大夫李適之。(742年才由幽州節度使改爲范陽節度使,本書直接寫范陽,就不改來改去了。)

但是李林甫那時候已經得勢,他不同意,因爲大唐有個慣例,去節度使任上走一遭,回來就有可能拜相。

李適之是具備這個資格的,但他不是牛仙客,李林甫不願意將來跟他搭班子。

所以將自己在安西的心腹王解斯調任范陽,但不得不說,這次任命草率了一些,只是爲了頂掉李適之,卻忽略了王斛斯太老了。

從安西都護府一路到幽州上任,單是這一路辛苦,王斛斯就已經扛不住了,上任沒幾天就一直在養病,邊鎮防務過度依賴平盧軍,致使安祿山聲名鵲起。

李林甫在這種事情上面,一點都不小心眼,絕不會因爲陳希烈看低王斛斯而不高興,只見他點頭道:

若是范陽換個人,諸位認爲誰合適呢?」

本來是在談安祿山,眼下又談到了范陽節度使的更替問題。

因爲陳希烈說的沒錯,張利貞的奏報中,其實就有這層意思,只是因爲張利貞和王解斯都是李林甫的人,自己人,不好在背後說壞話,才說的那麼委婉了一些。

幽州防區的任務有兩個,一是防禦北面的突厥,這方面,朔方軍和河東軍承擔了更多,落在幽州頭上的,沒多重。

第二就是壓制奚丶契丹,招撫室韋丶羯,說白點,對奚和契丹來硬的,對室韋來軟的。

這纔是幽州的防務重點,但是眼下這個差事,是安祿山在幹,而且還乾的挺好。

牛仙客皺眉道:

「眼下找這麼個人可不容易,若非本相年事已高,倒是可以幫聖人和右相分憂。」

他擔心李林甫將他踢去幽州,所以先把話說開了,老子不去,別指望我。

別看他是左相,左相是門下省主官,但門下省現在不行了。

嚴挺之偷警了裴耀卿一眼,果然,對方給他遞了一個眼色,於是嚴挺之笑道:

「正如左相所言,當下想要找一個能夠接手范陽節度的,還真的不容易,老夫這裡倒是有一個人選。」

李林甫笑道:!「挺之但說無妨,你的眼光,本相向來都很認可。」

嚴挺之笑道:

「此人刑名出身,歷任中書舍人丶御史中丞丶兵部侍郎丶戶部侍郎,前年從河南尹調任太原尹,軍事或稍顯不足,行政則綽綽有餘。」

李林甫笑了笑,看向裴耀卿道:

「原來是裴寬,煥之以爲如何?」

「舉賢避親,我還是不說話了,」裴耀卿哈哈一笑,將問題又給推了回去。

李林甫陷入沉思。

大唐內地行政單位,三府最大,京兆府丶河南府,太原府,主官爲尹。

也就說,裴寬的級別跟京兆尹是一樣的,區別在於太原不是首都,是北都。

而且人家的履歷實在是太耀眼了,擔任的職位一水的關鍵部門,就算按照循資格來看,他的條件也足以擔任一方節度了。

而且河東節度使田仁琬有奏報,上任之後,裴寬非常配合他的工作,不用說,是裴耀卿打了招呼。

節度使大還是太原尹大呢?肯定是節度使,但大唐制,河東節度節制不了太原府,因爲是北都,龍興之地。

裴耀卿老了,李林甫肯定希望裴寬能從了他,當下給個好處,方便將來攏至魔下。

「好!就讓裴寬去吧,」李林甫點了點頭,看向衆人道:

「那麼,以什麼理由召回王斛斯呢?」

一鎮節度,手握軍政大權,即使是眼下的盛唐,朝廷也不敢隨便開口讓你回來,前提是人家願意。

那麼大的權利,就算躺在牀上下不來,也不願意放手啊,那麼高的退休金,活一天有一天。

正因爲是心腹,李林甫更需慎重。

「十六衛當中,左威衛大將軍剛剛空出來,給他吧,」盧奐道。

牛仙客搖了搖頭:

「他那身子骨,能不能回來都不一定,就地免職肯定不合適,怕會牴觸,不如在河北就近安置,給個上柱國,讓他找個地方養老去吧。」

「能不能回來,不是咱們操心的事情,」陳希烈皺眉道:

「怎麼就近安排?

州市制中人完臺配

一有午五郵陽還得先想辦法給他騰出個位子,太麻煩,我覺得左威衛就挺合適。」

裴耀卿道:「給他刺史,還不如給他的長子刺史,人到最後,看重的還是子孫後代。」

「還得是煥之,此言深合吾心,」李林甫拍板道:

『就這麼定了,左威衛大將軍和一州刺史,一起給。」

這樣一來,王斛斯的兒子,肯定還是右相黨,可以繼續爲李林甫所用。

這麼高級別的任命,中書門下只是決議,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李隆基手上。

但是眼下李隆基放權不少,因爲他信任李林甫的辦事能力,所以大多數決議,李隆基看過之後都會照批,很少有駁回的時候。

畢竟中書門下在做任何決議的時候,首要考慮的就是,聖人會不會樂意,李隆基不樂意看到的東西,中書門下壓根就送不上來。

會議結束之後,李林甫將裴耀卿單獨留下。

兩人邊喝茶邊聊。

「裴寬的夫人韋氏,似乎與太子妃走的比較近?」李林甫看似無意的問道。

兩個女人本來無交集,是因爲嚴武的案子,在李塌的隋王宅開始有了聯繫,但也就那麼幾次。

裴耀卿笑道:「右相不必憂慮,今後絕無交集。」

李林甫點頭笑道:「我對煥之還是放心的,只是挺之年長於我,有些事情,出於敬重,我不方便在他面前提起,那就勞煩煥之跟他打個招呼了?」

裴寬和嚴挺之的夫人裴氏,那是堂兄妹,李林甫看重的是裴寬,可不是裴寬的老婆。

但也擔心有時候女人會壞事,尤其是姓韋的女人,所以希望嚴挺之給裴寬提個醒。

裴耀卿自然聽得懂,點頭道:

「我這位族弟,向來有主見,絕非婦人所能左右,右相放心好了,不過說起韋氏,我倒是想起隋王了,聽說韋昭訓要將女兒嫁給獨孤家?」

李林甫哈哈一笑:

「嫁不成,他也不想想,到底是誰在背後主使,眼下他除了乖乖將女兒送給隋王之外,剩下的無論做什麼,都會有人堵他的路。」

「誰主使的呢?」裴耀卿笑道。

李林甫道:「煥之就不要明知故問了,獨孤禮也真是個蠢貨,他哪來的膽子接手?」

裴耀卿皺眉道:

「人家可是穎王李墩的岳丈,穎王同母妹昌樂公主,又是竇的妻子,

難說他們是故意衝着隋王去的,竇眼下對盧奐頗爲怨恨,聽說他母親畢國夫人,常去盧奐門前鬧事,盧奐近來也是不堪其擾。」

「無妨,老夫來打發,」李林甫雲淡風輕道。

要麼說他權傾朝野呢,連李隆基的舅母,人家都不放在眼裡。

裴耀卿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

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61章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315章 反間計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386章 契丹第257章 離開第293章 我同意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190章 賜名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348章 三贏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2章 眼下富裕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359章 獻誠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187章 讓皇帝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80章 下簾詩第262章 撕破臉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13章 珍饈丞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385章 棺材板第83章 美名冠之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94章 五武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28章 讖書第154章 偃月堂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67章 賞罰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278章 豹鬥犬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93章 老黃狗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259章 十望州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76章 上架感言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90章 有喜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35章 父皇聖明
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61章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315章 反間計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386章 契丹第257章 離開第293章 我同意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190章 賜名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348章 三贏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2章 眼下富裕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359章 獻誠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187章 讓皇帝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80章 下簾詩第262章 撕破臉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13章 珍饈丞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385章 棺材板第83章 美名冠之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94章 五武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28章 讖書第154章 偃月堂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67章 賞罰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278章 豹鬥犬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93章 老黃狗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259章 十望州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76章 上架感言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90章 有喜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35章 父皇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