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

四個數字代表一個漢字,這在後世的人來說再熟悉也不過了,就是摩斯密碼。

在江淮戰役中,送信的偵察兵就有被淸軍抓獲,好在是偵察兵都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和政治思想教育,因此這一次基本沒有人泄露商家軍的秘密,但商毅不可能把不泄密希望都寄託在人的信仰和意志上。另外以後在清佔區內的情報活動也會逐漸多了起來,肯定會有失誤,被出買,或被清廷搜察出來的時侯,爲了安全起見,用密碼來代替漢字記寫情報,也是非常有必要。

而且從技術上來說,在這個時代是完全可行得,雖然從理論上說,四個數字的排列,一共可以排出九千九百九十九個漢字,但在實際上只用排出二千左右個常用漢字就夠用了,實在遇到生避字時,可以用同音字來代替。因此有了母本,人人都可以破譯成功,而沒有母本,神仙來了也沒有用。而且一但母本被泄漏出去,只需要把數字重新排列組合,就等於是更換了一個新的母本,非常方便。

這樣一來,傳遞消息的難題也基本解決了,商毅命令成進和段鵬去試驗信鴿的傳遞消息,又讓李巖和付責情報工作的吳漢生一起,付責訓練密碼的編寫人員,然後派往南京和北京,以及各個部隊中開始工作。同時戰場中使用的密碼,和情報工作中的密碼將使用母本。以示兩者間的區別。

這些事情都告一段落之後,正好李格非來找商毅有事,李巖、成進、段鵬知道李格非付責商業這一塊,現在是整個浙江地區何收入主要來源,他一定有事要向商毅彙報,因此也都一一向商毅告辭。

他們都離開了以後,商毅才道:“李叔叔有事嗎?” 因爲李格非和林之洋是結義兄弟,因此商毅也是以長輩之禮對他。也和林鳳舞一樣,稱呼他爲叔。

不過李格非可不敢在商毅面前以長輩自居,忙施了一禮,道:“大人,今天碼頭上來了一艘西洋船,自稱是來自英利吉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希望和我們建立通商關係,並且還想見您一面。”

商毅怔了一怔,道:“英國東印度公司?他們居然也找到這裡來了。”

在十六、十七世紀,歐州有多個國家爲了擴展東方的貿易,都在印度設立了公司,作爲東方貿易的中傳站,後世將這些所謂公司都稱爲東印度公司。因爲印度正好位於從歐州到東亞地區航線的前沿位置,而且地域廣闊,又盛產糧食、黃麻、菸草等經濟作物,可以自給自足,而重爲重要是當時的佔印度土地七成以上的莫臥兒王朝十分懦弱,面對西方的侵略者,根本就沒有抵抗之力,因此也只能由他們擺佈。

英國東印度公司也叫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全稱是倫敦商人在東印度貿易的公司,成立於1600年,最初是由一羣有創業心和有影響力的商人所組成。最初英國政特許他們的貿易專利只有十互年。

在160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蘇拉特,建立了第一個貿易點。此後兩年中,東印度公司得以在孟加拉灣賽葵的默吉利伯德訥姆建立了它的第一所工廠。正式在印度立足。因爲貿易利潤豐宣,1609年英王詹姆士一世向東印度公司發出了一張不設期限的特許狀,特許狀只會在公司連續三年沒有盈利的情況下才會被取消。

不過這個時候英國在海上貿易中屬於後進國家,還比不上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這樣的老牌殖民地國家,還沒有足夠的實力支持遠洋作戰,因此決定通過外交手段,在印度本土建立受雙方政府支持的立足點。

於是應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要求,在1615年,詹姆斯一世派托馬斯?羅伊爵士爲使者,拜訪了莫臥爾帝國皇帝賈汗吉爾,雙方達成協議,莫臥爾帝國在蘇拉特和其它地區授予英國東印度公司獨一無二的定居和建立工廠的權利。而作爲交換,英國東印度公司願意向賈汗吉爾提供歐洲市場上的貨物和珍品。正是這一次協議,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勢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先後在蘇拉特、金奈、加爾各答等地建立了大本營。1634年莫臥爾皇帝將他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優待擴展到孟加拉地區。

而到這個時候,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已經建立了二十三個工廠即基地,有九十個僱員。其中大的基地有位於孟加拉的威廉堡、在金奈的聖喬治堡和孟買城堡。並且由一名總督和24名董事組成全體董事。他們皆由全體經營者委任,並要向全體經營者定時彙報。全體董事下轄十個要作定時彙報的委員會。

儘管這個時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規模,已經超過了荷蘭和葡萄牙建立的東印度公司。但在東亞地區,英國依然還是一個後進者,儘管這個時候,己經開始挑戰荷蘭人對香料貿易的壟斷,但也僅限於馬六甲海峽地區,離亞州最大的貿易地點——中國,還差很遠。

在另一時空裡,一直到1711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廣東建立了一個貿易點,來使用白銀換取茶葉。

不過雖然覺得英國東印度公司突然而至有些奇怪,但商毅仍然對英國人的目地十分清楚,反正這個時到中國來的西方國家也不會有別的目地,不用問就是爲了貿易而來的,大概還想在中國建立一個貿易點吧。

雖然在另一時空裡,英國是第一個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逼使中國割地賠款,使中國近代屈辱開始的西方國家,但到了商毅穿越之前,中國人對英國基本沒有多少仇視的心裡,如果評出中國人心中的最不喜歡的國家,英國肯定不會排進前兒名。估計這和英囯侵略中國的時代久遠有關,另外兩國的地理也相隔甚遠,而且在國際政治中,也沒有太多衝突的地方。

而回到這個時空來,現在的英國還遠遠不是後世那個日不落帝國,依然在衆多的老牌殖民國家的夾縫中盡力爭取着自己的利益。在馬六甲海峽以東的東亞、東南業地區,基本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這三家的天下。這一方面是因爲英國起家比較晚,另一方面也是這幾十年來,英國內部政治、經濟情況也一直不穩定,也使英國無法全力的向海外發展。

不過這種情況,對商毅來說,也同樣適用,因爲明朝國力衰弱之後,己經無力保護自己的海外附庸國家,結果不僅是遠洋的藩屬都紛紛改舷易幟,投降了西方國家,就連近海的琉球也被日本控制,臺灣被荷蘭佔領,在後世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建立的島鏈式封鎖,其實在十七世紀就己經形成了。

幸好是商毅這隻蝴蝶飛來這個時候,搶佔了臺灣北部,又破壞了日本對琉球的控制,纔算是打破了這個島鏈式封鎖。但現在商毅的精力也主要放在對付滿清,也不能全力向海洋發展,這也令商毅非常頭疼。要知道商毅的目標,可不僅僅只是打破島鏈,而是全面走向海洋,參與世界的貿易競爭,確立中國東方海上霸主的地位。

因此在這個時候英國東印度公司突然來到中國,也使商毅立刻意識到,這或許是一個好機會,現在的中英雙方都因爲國內有事,無法全力拓展海外的勢力,而海外的空間,又己經被其他國家佔領,如果自己和英方達成一個戰略合作關係,攜起手來同時搶佔海外市場,打破西、葡、荷三國的壟斷,重新劃分海外的勢力範圍,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現在談到全面走向海洋還太早了一點,但這並不妨礙商毅在事先多挖幾個坑,致於填不填得上,以後再說。萬一自己失敗了,也無所謂,就當沒有穿越這回事。

當然,商毅現在僅僅只是一個督師,還不足以代表整個中國,但現在的英國同樣也陷入分裂,國王和議會之間正進行着針鋒相對的戰爭。一直到了三年以後,由克倫威爾率領,代表議會的新模範軍纔打敗了國王軍,並俘虜了國王查理一世,次年議會通過決議,對查理一世判處死刑,從而纔在英國建了資產階級領導的國家,開始了克倫威爾的時代。

因此雙方其實也是半斤八兩,而商毅的地盤雖然不算大,但卻基本都是中國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擁有許多優良的港口,可以提供大量優質的中國商品,還是有合作的基礎。不過這些都只是商毅的個人想法,能不能實現,還要看英國方面的態度。

於是商毅道:“李叔叔,你現在先去給英國人安排住宿,好好招待他們。並且告?他們,明天我會接見他們,最好找湯若望和你一起去,他是洋人,又是傳教士,也好溝通一些,最好摸一摸他們的底。等一會再過來,我們,還有鳳舞一起商量一下,怎麼來接見英國人。”

李格非到是知道有英國這麼個國家,但不明白商毅爲什麼會重視這個重沒到過到中國的國家,不過還是答應了一聲,立刻下去安排去了。

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2章 應對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92章 局勢嚴峻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82章 游擊戰(一)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85章 襲擊(下)第103章 完婚(一)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75章 湖南失陷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48章 新政(二)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03章 完婚(一)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28章 立威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60章 民心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84章 襲擊(上)第84章 夜襲(二)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29章 授藝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91章 逼宮第308章 宣戰(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156章 奪船(上)第3章 各懷鬼胎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93章 勸降(上)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135章 天命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259章 抵達呂宋
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2章 應對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92章 局勢嚴峻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82章 游擊戰(一)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85章 襲擊(下)第103章 完婚(一)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75章 湖南失陷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48章 新政(二)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03章 完婚(一)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28章 立威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60章 民心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84章 襲擊(上)第84章 夜襲(二)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29章 授藝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91章 逼宮第308章 宣戰(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156章 奪船(上)第3章 各懷鬼胎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93章 勸降(上)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135章 天命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259章 抵達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