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進攻黃州(一)

跨海突襲艦隊出航之後,商毅也回到杭州,開始佈置江北、江南一帶的戰鬥。

這時商毅己經收到了湖北戰區收復蘄水縣的消息。而對第六軍準備首先攻打黃州的決定,商毅也並沒有任何異議。其實一般在絕大多數的情況,商毅都不會輕易干涉前線指揮人員的意見,因爲商毅清楚,後方干涉前線的指揮戰術,是兵家大忌。再有才能的名將,只要不是親自在第一線指揮,那麼對戰場情況的俱體瞭解,就肯定比不上前線的指揮人員,因此與其胡亂指揮,不如充份相信前線指揮人員的能力。而且以自己現在的身份,過多的干涉,也會影響他們在部隊裡的威信。

而另一方面,從全局來看,收復南京的戰役己經啓動了,湖北戰區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主要的責任是吸引清軍的兵力,分散南京戰爭的壓力。這也是商毅當初開避湖北戰場的初衷,而從現在收到的消息來看,清軍也確實準備集中大量的兵力,向湖北戰區再度發動進攻,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第六軍進攻黃州,無論能不能成功,都將迫清軍啓動進攻湖北的軍事行動。這樣一來,在江南戰場上,浙江方面也將正式對南京發動進攻。

因此商毅立刻回覆李定國、李巖等人,表彰了攻取蘄水縣的勝利,同時也要求他們在進攻黃州的同時,也要做好充份的準備,迎戰清軍的大軍。

收到了商毅的回覆之後,李定國也立刻下令起兵,進攻黃州。

這次進攻黃州,李定囯出動了兩個師,一個旅的兵力,希望能夠一舉攻下黃州。但戰鬥的進程卻有些出乎李定國的預料。

因爲這時守在黃州的尚善也收到了洪承疇和多鐸下達的死命令,必須守住黃州,否則所有將領全都斬首。這時在黃州城中的淸軍約有二萬七千左右,其中滿漢旗軍約有一萬二千人,都是在第三次進攻湖北的敗軍,主要的將領有藍拜、阿哈尼堪、馬光輝、李思忠、劉良佐、劉澤清等人。擁有各種火炮近百門,其中紅衣大炮有二十門,霹靂火炮三十門,另外還有四千多名火銃手。在第三次征剿湖北的戰鬥中,劉澤清犯下了大錯,本來己被革職,但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因此尚善也讓劉澤淸帶罪立功。

尚善在城中向衆將宣佈,死守黃州,不許後退的命令。同時也抽調人手,組成了執法隊,凡事敢臨陣脫逃,守城不力者,一率斬首。黃州城的南面靠着長江,因此只用駐守東西北三面,而尚善也下令,將東西兩面的城門堵死,只留南北兩西的城門出入,同時又把南城外的船隻全都駛到江南停泊,在江北不留一艘,這樣也徹底斷絕了守軍的逃生之心。

而且趁着商家軍修整擴編的這二十幾天,清軍也沒有白白浪廢,也抓緊了難得的時間,加強黃州的城防。在東西北三面的城牆上,都建造了許多炮臺,並且製造了大量守城的工具器械,還拆毀了數百間民房,而拆下來的木材、石料、瓦片等物,也全都用來守城。

同時尚善也做好了和商家軍打巷戰的充份準備,在黃州城內的街道上也層層設防,俢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箭樓、堡壘等等,在城內也形成了兩道防線,就算黃州的城牆被商家軍攻破了,清軍也同樣可以依託城內的工事抵擋商家軍的進攻。

最讓人感覺到意外的是,尚善居然在最有可能受到商家軍攻擊的北門掘出了二道戰壕,相隔約有十丈,並且也用泥土布袋在戰壕邊上壘成矮牆,並且把火銃兵和一部份弓箭手放在第一道戰壕裡駐守,到是把商家軍的這一戰術學了個七八成。但不同的是,在第二道戰壕裡,派遣了一部清兵駐守,準備等商家軍攻到戰壕邊之後,與商家軍進行白刃戰。而所有的火炮則全部都放在城牆上。

雖然尚善和商家軍交手過幾次,也吃過這種戰壕防守的大虧,但輪到自己使用戰壕防守,心理也沒有多少底,畢竟也只是依樣畫葫蘆,而且清軍的火槍比商家軍也差了好幾個檔次,因此真正學會了幾成,又能夠發揮多少作用,連尚善自己都不清楚,反正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只看見商家軍用這一套用得是很順手的,只好是病急亂投醫,不管什麼招,也都先用一用再說。就算不好使,最後也就是再退回到黃州城裡來防守。

李定國也沒有想到,清軍居然也學着商家軍,挖戰壕防守,雖然只是在一面佈置了戰壕,但黃州的北城確實是最適合發動進攻的地方,因此只能從這裡開始進攻,無論清軍把這一招學得怎麼樣,但如果不首先攻破戰壕,也就無法直接攻擊黃州的城牆。

於是就在九月二曰,商家軍開始黃州城發動進攻。

但戰鬥打響之後,李定國這才發現,以前一直是商家軍克敵制的戰術,被淸軍學會之後,也同樣給商家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商家軍首先使用火炮轟擊,希望利用射程上的優勢,直接攻擊清軍的城外防線,迫使清軍退入黃州城裡去防守。但李定國卻沒有想到,戰壕防守戰術,是後世經過了兩百餘年的經驗之後,才總結出來的,其甴是在近代和現代戰爭早期最有效的防守戰術之一。

無論淸軍是不是理解了戰壕防守戰術的原理,但事實是,儘管商家軍的火炮在射程上佔有絕對的優勢,而且又是使用的殺傷力大開花彈,但由於使用戰壕防守,使清兵的整個身體大部份都躲避在地平線以下,也使開花彈的殺傷力大大降低。除非是炮彈能夠準確的落到戰壕裡,否則很難有多少作用。

在商家軍猛轟擊了一陣之後,儘管淸軍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但實際的作用並不大。當然如果釆用不計成本的火力覆蓋打擊,也不是完全沒有用。但儘管己經打通了水路的運輸線,湖北戰區的補充仍然很困難,因此在湖北戰區是耗不起這樣的用法。另外湖北戰區的商家軍一共也只有一個炮兵團,火炮的數量也有限,難以對清軍形成密集的打擊。

因此在轟擊了一陣,發現想僅靠火炮就擊跨清軍的城外陣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李定國也果然下令,命一個步兵團在火炮的掩護下,向清軍的陣地發動進攻。

而這時尚善、藍拜、阿哈尼堪等人也都聚集到黃州城北面的城樓上觀戰,因爲過去清軍進攻商家軍的戰壕防線時,基本都沒有什麼好辦法,除了用人墊之外,也就是用騎兵衝。因此他們也都想看一看,現在攻守異位,商家軍有什麼辦法來攻破戰壕防線。那麼自己日後也可以學着使用。

在商家軍的步兵靠近了清軍的防線之後,尚善也立刻下令,城頭上佈置的各種火炮也都一起開動,向進攻中的商家軍士兵展開打擊。

城頭上的火炮也輪番響起,各種實心彈、開花彈也都狠狠的砸向商家軍,很快在商家軍的進攻部隊中,就開始產生傷亡,當然這也是進攻的一方必需付出的代值。

但很快尚善等人就發現,商家軍的進攻方式,和清軍有很大的不同,而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商家軍的戰線拉得很開,士兵之間的距離很大,就算是目測,至少也在兩丈以上,大多數都在三四丈左右,而無論是清軍,還是過去的明軍,士兵之間的距離基本不會超過一丈遠,因此這就使商家軍雖然只是三千多人進攻,但看起來卻彷彿是有萬人的規模。

而陣形拉開了以後,在進攻的過程中,受到的打擊也就要小得多,如果是在過去,一顆實心彈至少也能打中四五個人,但現在也就能擊中一兩個而已。就是開花彈,也頂多就是炸到三四個人。

其實以前商家軍在進攻時也拉得很開,但淸軍都沒有意識過這一點,只是在換了是使用商家軍的防守戰術,正所謂是以彼之盾,克彼之盾,因此這才都開始注意互相的區別,同時也都在認真思考商家軍爲什麼會這樣做。而事實是這樣一來,損失確實減少了許多。

其實淸軍的火炮數量也不算多,而且還要分守三面城牆,對商家軍的打擊也很有限,因此有許多商家軍的士兵都衝到了離防線約五十步左右的距離。這也進入了清軍的火銃的有效射程。淸軍的火銃兵也以三段連射的方式,開始射擊。

而在這時商家軍的士兵大多數都會伏下身體,趴在地上以肘膝用力,匍匐前行。而且這種前行的方式顯然是經過嚴格訓練過的,速度並不算慢。因爲在五十步以內,基本是所有火炮的死角,在這個時候,只能靠戰壕裡的火銃兵來阻擊商家軍的繼續進攻,而匍匐前行,能夠極大的減少身體的受傷害面,同樣也是另一種減少損失的好辦法。

因此也看得尚善、藍拜、阿哈尼堪等人驚歎不己,誰知道商家軍會想出這種看似匪夷所思,但實際卻是最合理,最有效的戰術來呢?

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146章 制度(上)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333章 對持(三)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94章 遷移(二)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400章 國事(三)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45章 內外夾攻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44章 新年(上)第3章 趕集(上)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147章 對策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27章 追擊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69章 召見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278章 回航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2章 撤離北京(三)
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146章 制度(上)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333章 對持(三)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94章 遷移(二)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400章 國事(三)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45章 內外夾攻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44章 新年(上)第3章 趕集(上)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147章 對策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27章 追擊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69章 召見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278章 回航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2章 撤離北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