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調兵北返

清軍在天津衛有三千多兵力,但商家軍的登陸部隊多達一萬四千餘人,而且又打了淸軍一個措手不及,因此天津衛的抵抗只進行了兩個時辰,也被商家軍攻破了。 ~

佔領了天津衛,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戰鬥也基本可以宣告成功,接下來就是要給清廷施加更大壓力,因此滕胤玉率軍進駐天津衛之後,立刻又分派出兩個團的兵力,分爲四路出擊。

當然這次出兵不會在進攻大城市,只是爲了製造成更大的動靜。而打擊的對像也主要是針對滿州貴族,由於前一階段的八旗圈地,使許多滿州貴族在北京周邊的地區擁有大量田宅土地和漢人包衣,儘管這些人本身不會住在田莊裡,只要是被商家軍查明是滿州貴族的產業,就會立刻將田莊燒燬,財產、糧食分給漢人包衣,如果抓到滿州貴族,更是毫不留情的殺死。

儘管清廷己經下令,對民間封鎖了所有啇家軍在大沽登岸消息,但在事實上根本就不可能封鎖得住,何況在北京城裡還潛伏着商家軍的大量諜報人員,當然對此大加渲柒,因此幾乎每天在北京城裡的街頭巷屋,都流傳着商家軍己經打到那裡,那裡的消息。

結果連續幾天的時間,北京裡都是一片恐慌,北京到天津之間的香河、寶坻、東安、永清等地區都受到了商家軍的攻擊,而只要是有公人模樣,騎快馬飛馳進城的人,就會立刻在街上引起一陣騷動,看見的人都會紛紛猜測,是不是商家軍又打到那裡了。

同時商家軍的諜報人員還在北京製造了大量謠言,故意誇大其辭,甚致還放了兩次以商家軍名議發下的傳單,聲稱商家軍這次出兵,是要從關內關外一起動手,奪取北方,徹底消滅清廷。 ~這些流言也攪得北京城裡人心惶惶,由其是滿人,更是坐立不安,因爲大部份的傳言都對滿人不利。己經開始有一些滿族貴族都開始逃離出北京。同時一些無業遊民,地痞無賴等人也趁機在北京城裡偷雞摸狗,打劫盜劫,治安情況也在迅速的惡化。

民間是如此,而在朝中也好不到那裡,宮中同樣也是一片恐慌的情緒,皇帝福臨的年紀雖然不大,但心智也頗爲早熟,也懂得一但商家軍殺入北京,自己也難逃善終,因此也嚇得不行,連連下旨,讓多爾袞全權付責保衛京師的安全。直到這個時候,福臨才明白,自己原來還真的離不開多爾袞的庇護。而兩宮皇太后連日都招集多爾袞等大臣商議,如何應對目前的局勢。甚致都有官員建議朝廷遷都,或者是皇帝出巡,以躲避商家軍的鋒芒,甚致還舉出當初崇禎就是因爲沒有極時退出北京,結果命喪紫禁城裡,來說服清廷。

幸好也不是所有人都被嚇得亂了方寸,多爾袞畢竟是見過大陣仗的人,當然不會輕意被嚇倒,別說商家軍的海軍有沒有一次送十幾萬大軍登陸的能力,而且以商家軍目前的實力,也不可能把這麼多部隊投入到北方的戰場來,而且北京城牆高厚堅固,爲天下之最,就算商家軍打到北京城下,也未必能輕易攻克。因此清廷還遠遠沒有到要逃離北京的地步、何況如果是在以前,在北京待不下去了。還可以退回關外去,但現在盛京都己經失守了,又能退到那裡去呢?

由於現在多爾袞也不知道商家軍在大沽口登陸的兵力到底有多少,而且北京的清軍真正有戰鬥力的並不多,因此也不敢輕易出擊,只能先把北京守住,等歸德府和博洛的人馬回到北京再說。因此多爾袞一面嚴令北京的官員百姓不許驚慌,不許散佈恐懼情緒,不許私自將家屬、財產撤離北京;也不許亂生事,儘量穩定京城的局面,然後調集人馬,嚴守北京城,同時又下令,將各王公貝勒家裡的包衣、跟役等也全都編成軍隊,聽候調用,共同協守北京。

多爾袞本還打算徵集城中的百姓守城,但范文程卻提醒他,當心漢人反覆,因此纔沒有下這一條命令。不過這麼一陣拆騰,派兵出關,收復盛京的事情,也就沒有人再提了。

不過雖然多爾袞不會輕信商家軍真的打算佔領北方何流言,但也知道這一次商家軍的跨海突襲可絕不是小打小敲一陣,他們既然能在遼東登陸、能在大沽口登陸,那麼沿海的各地,都可以作爲商家軍的登陸地點,現在清廷在北方的力量根本不可能防得過來,因此原來所想的只調歸徳府的清軍北返,是根本就行不通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南方調大軍回來,儘管多爾袞心裡不願意,但還是不得不下令了。

於是就在多爾袞收到商家軍在大沽口登陸消息的第二天,就立刻再次向南方下令,調洪承疇、多鐸北返,馳援北京,並限兩個月之內,至少要調十五萬大軍回來。而撒軍之後,清軍大部都可以退守到長江以北的地方駐守,長江以南的地方,可以由洪承疇、多鐸自行商議酌情放棄。

現在清廷在南方戰場投入的兵力接近五十萬,調十五萬左右的兵力回援,南方剩下的約三十五萬左右的兵力了。而現在商毅正在全力進攻南京,並花廢了這麼多的力氣,因此在淸軍撤之後,南京肯定是守不住了,另外清軍佔領的其他地方也需放棄一部份,按多爾袞想法,是主要保住江北地區,而江南地區,則能保多少算多少可。

這樣一來,等這一次的戰事結束之後,南北的局勢大致將恢復到第二次南征開始前的狀態,清軍基本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部份地區,對南方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軍事主動權。至少在以後還可以再度發動南征。

而現在也只能嚴守北京但隨着商家軍在北京周圍四處進攻,多爾袞也有些沉不住氣了,又連下了兩份調令,催促洪承疇儘快調兵北返。好在是二天以後,博洛已經帶領一萬人馬趕到了北京,而阿濟格的人馬也到達了錦州,多爾袞這才稍稍有些安心。也立刻下令讓博洛領這一萬人馬駐守通州,保衛北京,而阿濟格駐守錦州,以防遼東的商家軍南下。

――――――――分割線―――――――――分割線――――――――

湖廣,黃州,帥府。

洪承疇端坐在大堂上,道:“本深,勸得怎麼樣了?”

李本深一臉尷尬的樣子,道:“回稟大帥,末將無能,還是勸不動趙嶽。”

洪承疇也不禁苦笑了一聲,但還是揮了揮手,道:“算了,你己經盡力了,勸降之事,也不可急於一時。” 頓了一頓,又道:“你先下去吧。”

李本深答應了一聲,退了下去。

從表面上看,現在南方的局勢確實是淸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被俘的商家軍中低級官兵當然不知道跨海突襲的事情,又加上有李本深的大力勸說,因此到是又勸降了一些商家軍官兵,其中還有一個營級軍官,兩個連級軍官。使李本深現在的部下達到四十三人。但洪承疇最希望勸降,也認爲最有把握的趙嶽卻始終堅持不降。

首先洪承疇仍然釆用對待李本深的辦法,給趙嶽安排最舒適的房間,用精美的酒食招待,也給趙嶽安排了兩個美女伺候起居。但趙嶽和李本深不同,面對美味佳餚,每餐只吃兩晚米飯,飲二三杯酒,其他飯菜一率不動。而對兩個伺候的女子,第一天就將她們趕出房間去,不許她們接近自己。而每天只是在屋子裡靠寫字來打發時間。

沒想到趙嶽會和李本深是兩種不同的態度,這到確實是有些出乎洪承疇的意料之外。然後又讓李本深出面去勸降,結果被趙嶽罵得李本深羞愧難當,恢溜溜的出來見洪承疇。

不過他到是給洪承疇帶來一張趙嶽寫的字,說是趙嶽要他帶給洪承疇的。洪承疇接過來一看,筆體到是一般,但寫的密密麻麻,只見排頭寫着:餘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只看了這幾句,洪承疇就苦笑着搖了插頭,他當然知道趙嶽寫是文天祥的【正氣歌】前文,不用問這是趙嶽向自己表明寧死不降的決心。洪承疇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當年被擒,也是抱定了寧死不降的決心,而足足和皇太極耗了三個多月,但最後還是被勸服歸降。一時心裡也是百感交集,不知道是什麼感覺。

就在這時,忽然一個衛兵匆匆走進了大堂, 道:“大帥,朝廷發來急令。” 說着將公文遞給洪承疇。

洪承疇接過來一看,是多爾袞調洪承疇和多鐸自己回兵救援北京的緊急調令。這到早在洪承疇的預料之中,只是沒有想剄,商家軍還真在大沽登陸,襲擊北京。回兵到是早有淮備,只是……

洪承疇立刻把其他事情放到一邊,招集部下,道:“南京的情況怎麼樣,聯繫得上嗎?”

有人道:“商家軍己經封鎖了長江,我們只能從九江一帶一渡河,現在還無法聯繫上南京。”

洪承疇心裡也不禁有些頭疼起來,多鐸還在南京,這可怎麼辦呢?來分享

第186章 出獄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60章 民心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203章 夜奔(下)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3章 各懷鬼胎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5章 反擊(三)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21章 狙擊手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288章 計劃第152章 談判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36章 投靠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1章 婚姻(下)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68章 變數(四)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332章 對持(二)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92章 勸進(下)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87章 人材(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35章 南歸(上)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88章 勸降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141章 造船廠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370章 戰術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193章 雷汞第60章 莊妃第154章 激戰(下)第198章 廷議(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402章 北境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40章 海軍出擊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180章 報紙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65章 三徵湖北(二)
第186章 出獄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60章 民心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203章 夜奔(下)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3章 各懷鬼胎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5章 反擊(三)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21章 狙擊手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288章 計劃第152章 談判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36章 投靠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1章 婚姻(下)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68章 變數(四)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332章 對持(二)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92章 勸進(下)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87章 人材(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35章 南歸(上)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88章 勸降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141章 造船廠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370章 戰術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193章 雷汞第60章 莊妃第154章 激戰(下)第198章 廷議(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402章 北境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40章 海軍出擊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180章 報紙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65章 三徵湖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