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

就在當天晚上,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的三名代表又來求見商毅,極力譴責了西班牙殖民者的野蠻行爲,而基於雙方的友好合作關糸,英國東印度公司也願意在保護中國商人的生命安全上,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希望能夠參加中華軍的這次軍事行動,同時也保證,一定服從商毅的指揮。

商毅當然知道,什麼譴責西班牙殖民者的野蠻行爲,什麼保護中國商人的生命安全,英國人根本就是張嘴說瞎話,其實類似的事情,英國人做的一點也不比西班牙人少,而英國人要參加戰鬥的目地很簡單,就是想觀察一下中華軍的戰鬥力。不過這也正中商毅的下懷,他也希望能在英國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海上力量,什麼友好、和平、貿易,說白了都是以國家實力爲基礎,由其是在這個還實行叢林法則的時代,國家實力,其實也就是指軍隊的實力。

因此商毅也十分痛快的答應了英國人要的請求,於是三個英國人立刻回到港口,連夜把船上的貨物都御下來,同時也都裝上了武器。其實在這個時代,歐州的商船和戰船沒有太大的區別,也都開有側舷的炮口,御下貨物,裝上火炮,就立刻由貨船變成了戰船。不過兩艘商船上的火炮數量並不多,分別只有二十四門和二十八門,而且都是二十四磅和十二磅的中輊型火炮,只有“新模範”號戰船,有兩層甲板,裝配火炮六十六門,其中有十門是四十磅重型火炮。

這一次出征菲律賓,商毅調動第一分艦隊和第三分艦隊,共計作戰艦船六十八艘,其中一級戰列艦一艘,二級戰列艦三艘,二千科後輔助戰艦也有三艘。另然還出動了後勤、補充船隻四十七艘,組成了聯合艦隊。船員、水手、士兵約一萬五千餘人,同時還從南京軍區抽調了一個陸軍旅的士兵,參加戰鬥。

海軍部的兩名主將成鋼和黃震,這次也都一起出徵,因爲在這一次戰鬥之後,以後的海外作戰,商毅基本都不會再參與了。

另外還從鳳凰軍校的第三期學員中,選出了一百八十名學員,隨艦隊一起出戰,增長見識。

這時鳳凰軍校的第一、二期學員都已經從軍校畢業,並且被分派到各軍區中去,而第三期的學員即將進入最後一年的學習,商毅也決定,趁着這個機會,帶一批成績優秀的學員充當見習士兵,也讓他們見識一下真正的戰場。軍校從二年級開始,就進行分科,分爲陸軍、炮兵、海軍、特種兵、戰術研究五個專業。不過這一次帶出的學員是不分專業,每一個專業都帶去一部份。

不過商毅在選派學員的名單上,發現了兩個熟悉的名字,陳永華和夏完淳。看到這兩個名字之後,商毅也不覺笑了起來,其實在這兩個人剛入學不久,商毅己經得知,在自己的軍校裡,招入了兩名另一時空裡的大人物。

商毅的第一反應是將來是不是把陳永華轉到去搞情報工作,讓他到清廷裡去成立天地會,不過這當然只是玩笑的想法,最後還是決定,對他們不作干涉,讓他們自由成長下去,畢竟歷史大勢都己經全部變了,兩人在未來能夠有什麼樣的成就,還真不好說。但這一次被選入參戰的名單中有他們兩人的名字,這也說明這兩個人在軍校裡的表現不錯。

商毅的旗艦岳飛號上,被分派了二十名見習士兵,而商毅運用權力,動了點手腳,把陳永華和夏完淳劃到自己的船上。見習士兵歸屬商毅的親衛隊管理。

不過聯合艦隊是分兩批出發,首先是由商毅和黃震兩人,指揮第一分艦隊帶領十六艘輔助船隻,另外還有一個陸軍團,共計五十二艘大小船隻,率先出發。而剩餘的船隻爲第二批艦隊,由成鋼指揮,稍後三天出航。而三艘英國戰船,也跟隨第一批艦隊出發。

在出發的時候,英國人再一次被伏波軍擁有的實力震驚,在第一分艦隊中,有一艘一級戰列艦,二艘二級戰列艦,還有一艘兩千料的鋪助戰船,另外有三級巡洋艦十艘,四級稱爲驅逐艦八艘,五級護衛艦五艘。

費迪南徳斯站在船舷邊,看見駛出港口的岳飛號,道:“這一艘戰艦恐怕出海上君主號還要大一些,中國擁有的海上實力,確實太強大了,如果他們的士兵有相應的作戰能力得話,英國必須集中全國所有的戰艦,纔可能戰勝這支艦隊。看來這一下西班牙人可要倒黴了。”

喬科爾也道:“倒黴的可不僅僅是西班牙人,現在整個亞州地區,根本就沒有那一支力量能和這支艦隊相抗衡,而就算把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的力量都加起來,也無法與他們匹敵,我看靖北王陛下不用統一中國,只耍把這一支艦隊開到印度,恐怕就可以隨便在印度建立起殖民地來。”

布萊克道:“但現在靖北王陛下是我們的盟友,不是嗎?”

費迪南徳斯道:“他現在確實是我們的盟友,但今天的盟友,明天或許就是我們的敵人,而且還是最可怕的那一種。”

喬科爾也點了點頭,道:“是啊,如果中國人真成爲我們的敵人,我確實想不出,我們有那一點勝算的地方,印度離英國太遙遠了,而離中國又太近了。”

布萊克聳了聳肩,道:“兩位,一朵鮮花還沒有綻放的時候,你們卻在討論它的果實是苦還是甜,這也未免想得太遙遠了吧。只要現在確定,中國人是我們的盟友,那就足夠了,以後的事情,誰又能夠預料得到呢?”

――――――――分割線―――――――――分割線――――――――

南京,錦繡江山繡莊。

“損失有多少。”

“很大,南京除了這個繡莊以外,其他的據點全部都被拔了。而且現在的人手己不到十五個人,還是加了我們兩個。而浙江基本上已經徹底完了。”

墨經緯也不禁張大了嘴,道:“有這麼慘重嗎?”

紫玲瓏也苦笑了一聲,道:“我也沒有想到會成這個樣子,原來我以爲南京查得雖然很緊,但只要我們沒有什麼動作,也就不會被發現,卻沒有想到,其實想就被盯上了。”

墨經緯道:“原來以爲商毅嚴令安全部,不許像錦衣衛那樣,可以胡亂抓人,還以爲他是自縛手腳,看來還真是小看了安全部的辦事能力。”

紫玲瓏搖了搖頭,道:“這並不是能力高低的問題,要真說辦事能力,安全部也未必比錦衣衛高到那裡去,不過以前錦衣衛有抓捕特權,因此只要是懷疑上誰,就可以無所忌殫,隨意抓人搜查,雖然方便了許多,但也使錦衣衛在辦事的時侯容易沉不住氣,懷疑誰就抓誰,結果抓了不相干的人,反而打草驚蛇,使我們提前有所防範。以前有好幾次就是這樣被躲過去了。但現在安全部的手法看似笨拙,自縛手腳,但卻是謀定而後動,不出手則矣,一但出手絕對是迅雷不及掩耳,一擊而中,連逃都沒有辦法逃。而且到了真該抓捕的時候,他也絕不會真被束縛。我們還是以錦衣衛的作風來衡量安全部的辦事作風,這纔是我們這一次損失慘重的最大原因。如果早注意到這一點,至少也能夠保住一半的力量。”

墨經緯也苦笑了一聲,道:“現在說這些都沒有用了,這個繡莊還安全嗎?”

紫玲瓏道:“繡莊應該是安全的,好在是我當初建這個繡莊時,就做了這一手準備,把它和除了瀟湘館之外,所有的據點全都分開,一點來往聯糸都沒有。而繡莊經營的是刺繡,就是和妓院有交往交易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誰也看不出什麼關糸來,因此繡莊該是沒有事。”

墨經緯道:“但其他的點全部都完了,這一次可以箅是徹底失敗了,一切又都要從頭開始。”

紫玲瓏微微一笑,道:“誰說這一次徹底失敗了。”

墨經緯道:“有成果嗎?”

紫玲瓏淡淡道:“當然有,雖然我們的損失慘重,但不管怎麼說,把周家和林家都弄跨了二個人啊,這就是成果。”

墨經緯皺了皺眉,道:“但事情不是解決了嗎?周世奇和林之洋不是也認了嗎?”

紫玲瓏道:“他們雖然認了,但也是形式所逼,迫不得以,心裡未必甘心,因此這個裂紋己經產生了,雖然很小,但裂紋終歸就是裂紋,不知那一天就會擴大起來。林家是商人,而且現在又分了家,不足爲慮,而周家現在卻掌握着不小的勢力。周世奇現在還是內閣首輔,而周少桓在山東,擁兵十餘萬,財政軍權,盡在一己之手。”

墨經緯的眼睛一亮,道:“也就是說,我們的下一個突破口,就是在山東。”

———————————————————————————————

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84章 襲擊(上)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203章 夜奔(下)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66章 建設(上)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34章 宣戰(上)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02章 夜奔(上)第227章 蒙古出援山東戰役二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11章 婚姻(下)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章 清廷(上)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36章 林家會議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78章 工匠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267章 重逢(上)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118章 海盜(二)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81章 出兵(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242章 勸降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5章 反擊(三)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5章 受勳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章 應對
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84章 襲擊(上)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203章 夜奔(下)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66章 建設(上)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34章 宣戰(上)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02章 夜奔(上)第227章 蒙古出援山東戰役二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11章 婚姻(下)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章 清廷(上)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36章 林家會議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78章 工匠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267章 重逢(上)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118章 海盜(二)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81章 出兵(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242章 勸降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5章 反擊(三)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5章 受勳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