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大戰曲阜(一)

兗州府距離沂水縣有三百多裡的路程,商毅帶領着穆陵關的人馬,從淸水村出發,一路向西南而行,渡過沂水,經過常山,在蒙陰縣附近進入兗州府地界內,然後沿泗水而下,直奔兗州而去。

在行軍的過程中,商毅絲毫也不敢大意,一路上都派出偵察的隊員,在以大隊人馬爲核心的前後左右十里以外範圍內來回巡查,一方面是爲了警慎起見,而在另一方面,也是想利用這次難得的遠途行軍機會,煅練偵察隊的偵察能力和與大隊人馬的配合。

就這樣大隊人馬走了四天,這一天正好路過防山,這時有偵察隊的士兵來報,前方發現有一支流寇匪賊,大約有兩千多人,正在進攻曲阜縣。商毅一聽,立刻下令全軍,準備作戰。

曲阜是春秋時魯國的國都,也是文聖孔子的後裔,歷代衍聖公居住的地方,而且離兗州府很近,還不到二十里。

作爲中國人,商毅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孔子。可以說是兩千多年以來,孔子是唯一屹立不倒的一位中國聖人。

只不過在商毅穿越前的那個時期,孔子幾乎以經完全退盡了所有的神聖光環,徹底還歸爲一個普通人,而且孔子後裔世襲的衍聖公頭銜也被取消了,徹底融歸入社會的各行各業中,雖然其中同樣也出了不少名人,如乒乓球名將孔令輝,圍棋名人孔祥明等,但基本和孔子沒有多少關係了。

儘管在那個時代,還有不少人在爲孔子搖旗吶喊,從恢復儒學傳統,到制定統一的孔子畫像,甚致有人提議要恢復孔子後人衍聖公稱號等,但在本質上來說,並非是出於對孔子和儒學的真正推崇,而是用來在製造新聞效果和話題,或者是旅遊熱點而己。

商毅對孔子雖然尊敬,但也並不把他視爲聖賢,因此下令準備作戰,也並不是衝着孔子的名頭。只不過曲阜是自己的人馬到達兗州府的必經之路,這一戰到是不能不打。

隨着大軍靠近曲阜縣,流寇顯然也得到了消息,立刻也停止了進攻曲阜縣,調轉過頭來,準備迎戰官軍。

雙方的人馬都以經互相可以看見了,這時周少桓忽然道:“千總你看,這支匪賊好像就是咱們在沂水縣城前打過的那一支,三個匪頭我還都記得,就是那三個人。”

說着,他一指對面,商毅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隱約約看見爲首的三個人確實就是上一次在沂水縣那一戰交過手的殺虎溝的三名賊頭。因爲當時商毅用望遠鏡看過,絕山虎還基本正常,但靠山熊和鑽山鼠的體形都名虛其實,一大一小,這三個人站在一起,給人的印像非常深刻,因此周少桓這一提醒,商毅立刻也想了起來,不由的想起了那句老話:冤家路窄。

原來絕山虎、靠山熊、鑽山鼠三個人領着部下來進攻沂水縣,結果被商毅打得大敗,接着又被劉天錫等人痛打落水狗,一走上打下的幾個村子都被官軍又奪了回去不說,搶來的東西也都便宜了劉天錫等幾個人。等他們逃回殺虎溝的時候,帶出去的二千五百人只剩下一千來人了。

這時正好許可變、王國寧、馬進忠、李養純等幾個人爲了避開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條大魚的吞併,打算到山東地區來混飯吃,而其中的馬進忠和殺虎溝的三位當家有過幾面之交,因此向其他人建議,索性就把殺虎溝的同行的拉入夥來。其他人也覺得自己都是笫一次到山東來,人生地不熟的,如果有當地人給指引指引,在這片地區也好混得開。就這樣在他們合營之後,進入兗州之前,馬進忠派人到殺虎溝來,拉他們三個入夥合營。

雖然和李自成、張獻忠相比,許可變、王國寧、馬進忠、李養純等人只等算是幾條小魚,但殺虎溝匪賊們連小魚的資格都夠不上,頂多就是幾隻蝦米。

小魚雖然不敢和大魚叫板,但想要吞吃幾隻小蝦米還是不難。而殺虎溝正好又是元氣大傷,因此絕山虎、靠山熊、鑽山鼠三隻小蝦米一商量,決定還是跟着小魚混算了,於是就接受了馬進忠的建議,帶着人馬來到兗州府,與許可變、馬進忠等人合營。結果被派到來進攻曲阜縣。

這裡面的前因後果商毅自然不淸楚,不過有一點他是明白的,想要到達兗州府,就必須經過曲阜縣,而耍經過曲阜縣,就要先打退眼前這支匪兵。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列陣。

和上一次沂水縣之戰相比,以經升級成爲官軍的民團兵的裝配又升了一級,不僅所有士兵都全部裝備了鐵甲, 而且除了弓箭手和騎兵之外, 其他的長槍兵, 大刀手, 全部都是穿雙重甲, 在鐵甲之內, 還加上一件背心式的棉甲。

而隨着商毅的下令,兩百名長弓手也率先出列,分爲兩排站立,彎弓抽箭,只等匪兵衝殺上來。

其實這時絕山虎、靠山熊、鑽山鼠也以經認出來,雖然現在全都換上了官兵的旗號,但從那威嚴的陣容,整齊的隊列,還是前一排手持近一人身高的特大長弓,就可以斷定,這就是在沂水縣城下,打敗自已的那支民團。

上一戰的慘敗使三位當家的還心有餘悸,他們可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軍隊。如果是在過去,自然是好漢不吃眼前虧,早就下令撤退了。但現在情況不同了,不比自己還是殺虎溝的當家,要打就打,要走就走,一切都由自己說了算。

現在在自己的身後,還有那幾條小魚正在虎視眈眈,一但就這麼敗退回去,那還不被這幾條小魚給活吞了。原來許可變、王國寧、馬進忠、李養純等人到底是打過幾年仗,見過大世面的人,深知流寇的特點,就是欺軟怕硬,因爲在出戰之前就下達嚴令,在戰場上擅自不戰而逃的,一率斬首。絕山虎等人知道,他們可是說得出,做得到的。因爲確實有兩個不努力作戰小匪頭被他們砍下了腦袋。

其實一個小蝦米還並不是杯具,真正杯具的是跟着小魚混的小蝦米,打仗的時候當炮灰,還時時都耍小心小魚們張開的嘴巴。

雖然三位當家並不知道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的名言,但這個道理還是能想通的,因此也只能硬着頭皮下令進攻。

但他們手底下的嘍囉們可不這樣想,其中約有近一半人都和這支軍隊交過手,知道對面的那一排長弓射出的箭又遠又狠,越是衝在前面,死得越快。而且衝過了弓箭的射程又能怎麼樣,對面士兵們打起仗來就像玩命,現在衝上去,那不是找死嗎?而另一半人大多數也聽他們說過,這支軍隊是怎麼怎麼厲害,誰的命也不是風颳來的,他們可不管三位當家有多麼的無奈,有不少人甚致都打定了主意,一但隊方衝上來,自己馬上就跑。

因此絕山虎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之後,只有百餘人向前衝去,其他人都站着不動。而衝出去的人跑了幾步之後,發現自己原來足犯了傻,立刻也都停下腳步,又退了回來。

這時絕山虎也不禁有些着急,要是這麼被官軍給嚇敗了,自己怎麼回去向許可變、王國寧、馬進忠、李養純他們幾個交待呢?非給砍下腦袋來警示全軍不可。因此也拔刀在手,厲聲道:“再不前進的人,立斬不僥。都給我向上衝。”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道:“大當家,快看,官兵殺過來了。”

絕山虎擡頭一看,果然看見官軍的隊伍正向自己靠近過來。

看到了剛纔匪賊那一次無疾而終的衝鋒,商毅就明白,匪賊們上一次以經被自己給打怕了,但匪賊們遲遲不進攻,自己也在這裡等不起,因此商毅也下令,官軍出擊,主動向匪賊發起進攻。

不過雖然是主動進攻,但商毅並沒有讓士兵們不顧一切的就向對方衝出去,而是按現在的隊列,逐漸向匪賊的隊伍逼近過去。而且在走出十幾步之後,還要停一停,始終保持着完整的陣式。

雖然這樣一來,穆陵軍的推進速度並不快,但現在雙方相距也不過二百多步遠,最多小半個時辰,就可以推進到長弓的射程之內。而且這種集體式的緩慢推進,反而給匪賊帶來的壓力也更大了。有不少人都不自的開始一步一步的向後退着。

絕山虎等人也不禁面面相覷,眼看着官軍差不多就要進入長弓的射程範圍內了,而自己這一邊卻幾乎以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要是再這麼下去,這一仗就不用打了,自己就直接潰敗了。

因此絕山虎回頭,問自己的兩個弟兄,道:“老二,老三,這樣下去可不行,咱們該怎麼辦?”

靠山熊一向都出不了什麼主意,鑽山鼠畢竟還有些頭腦,道:“大哥,現在沒有別的辦法,用騎兵上吧,衝他們一下,就算打不過,我們回去也討交待。”

絕山虎想了一想,也沒有別的辦法,咬了咬牙,道:“好,事到如令,也只好就這麼辦吧!”

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49章 新政(三)第95章 遷移(二)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80章 報紙第90章 合圍(一)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一章 安撫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1章 喜迅(上)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36章 投靠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3章 趕集(上)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67章 建設(下)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1章 安撫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93章 合圍(四)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99章 廷議(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38章 家事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213章 龜甲船(下)
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49章 新政(三)第95章 遷移(二)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80章 報紙第90章 合圍(一)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一章 安撫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1章 喜迅(上)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36章 投靠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3章 趕集(上)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67章 建設(下)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1章 安撫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93章 合圍(四)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99章 廷議(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38章 家事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213章 龜甲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