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守衛新野(下)

戰鬥差不多進行了半個多小時七百騎兵剩下的己不足二百雖然也有二十幾名騎兵終於突破了中華軍的防線殺入了中華軍的陣地中有的騎兵還砍殺了幾名中華軍的士兵但最終還是因爲人數太少寡不敵衆很快就被守在陣地裡的士兵用刺刀捅死石廷柱都來不及派出跟進的人馬因此並沒有對中華軍的陣地造成什麼影響

而這時在戰場盡是清兵和戰馬的屍體有不少受傷未死的清兵被救回到本隊中而尚未斷氣的戰馬卻倒在地一面掙扎一面發出痛苦的悲嗚聲另外還有十幾匹無主的戰馬在戰場四處遊蕩着

石廷柱和巴顏也面面相覷萬萬也沒有想到這一次來進攻新野竟會是這樣一個局面

不過到了這時石廷柱和巴顏仍然不甘心失敗兩人經過簡單的商議之鄉於是又下令調集三組人馬毎組人馬有三百騎兵、五百神兵營的士兵一千名其他清兵輪流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進攻不計損失但進攻決不能停止希望以這種毫不間斷的積d式拖跨中華軍

果然在清軍的這種滾動式進攻戰術下守衛陣地的十七團兵力不足的弱點也%2浞蕕謀┞凍隼詞勘?埠芸煬拖縈諏絲嗾街杏捎誶寰?慕?ヒ恢繃??歡鮮怪謝??荒懿煌?牡摯垢?揪兔揮寫?5幕?岫?芎悍?脖黃冉??械謀?θ?慷寂繕狹蘇匠?

激烈的攻防戰一直持續了三個多時辰己經數不清楚清軍向陣地發動過多少次進攻而且清軍也有幾次攻入了中華軍的陣地中雙方在戰壕的前沿在戰壕裡在戰壕的後面都展開激烈的白刃戰中華軍、清軍的屍體也遍及戰場的毎一個角落

但在中華軍頑強的抵抗之下一直雙方酣戰到天黑的時侯中華軍還是牢牢的守住了陣地清軍仍然無法突破中華軍的守線只能選擇暫時退兵

而在這一天的戰鬥中清軍損失的兵力竟高達三千七百六十餘人受傷的士兵也超過了千人而中華軍同樣也陣亡了三百二十二人受傷一百三十七人

付出了這樣大的傷亡代價卻依然無法突破中華軍的陣地這個結果也令石廷柱和巴顏鬱悶不己而且也不知道這時南陽那邊的戰鬥情況進行得怎麼樣了耿仲明到底守不守得住南陽因此兩人商議了一夜認爲明天再進攻一天如果還攻不下新野就立刻撤兵回唐縣去駐守

中華軍的一方儘管損失遠遠小於清軍但戰鬥減員也超過了四百人因爲中華軍的兵力太少四百多人的減員對中華軍的影響也不少爲此周漢伏也下令把傷員連夜送到新野城內去救治同時又從駐守新野的一個營裡抽調兩個連増援城外陣地的防守但這樣一來新野城的防守就相當空虛了周漢伏又和劉水三商議連夜派人趕到鄧州請求駐守鄧州的另一個團增援一部份人馬

鄧州的守軍得知新野的困難之後立刻毫不遲疑雖然這時己是晚三更左右的時間依然叫醒了一個營的士兵命他們立刻從鄧州出發連夜趕到新野援助十七團守衛新野

這一個營的士兵經過了兩個多時辰的急行軍在第二天天眀時分終於到達了新野而這時清軍還沒有發動第二天的進攻

周漢伏還躺在牀的時候得知援軍己經連夜趕到了新野立刻興奮的從行軍牀跳了起來大聲叫好這下守住新野可就不成問題了而劉水三也在新野城裡熱烈的接待了趕來的援軍給他們準備下飲食和住所讓他們休息儘快的恢復體力

雖然清軍在天色大亮之後又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了進攻但由於昨天進攻受挫清軍的士氣大跌就連主將石廷柱和巴顏的信心都不很足因此清軍的進攻比起昨天來大爲不如雖然攻勢依然如潮但在精神方面和昨天比起來相差甚遠而知道有援軍趕到新野守衛陣地的中華軍士兵們再度士氣大漲戰鬥意志絲毫不減結果在此消彼漲之下清軍的進攻對中華軍的陣地幾乎形不成什麼危脅

在一開始的時候石廷柱和巴顏還督促淸軍努力進攻不許輕易後退但在連續發動了幾次進攻都失利之後兩人也漸漸的心懶了起來而主將懈怠了士兵更是無心再戰到了下午的時候清軍往往是稍一受挫立刻就敗退了下去

而就在這時中華軍趁着清軍又一次敗退的時機向清軍發動了一次反擊清軍在促不急防之下被中華軍打的陣腳大亂而石廷柱和巴顏見了也就藉此機會收兵撤退了好在是中華軍也沒有追趕因此清軍總算是比較順利的退回了大營

由於今天清軍的進攻不給力因此損失的兵力到也並不是很多總計還不足千人而石廷柱和巴顏這時也完全死了心回營之後立刻下令全軍收拾明天一早就準備撤退

於是清軍的士兵們也連夜開始忙活起來在這兩天的戰鬥中清軍共計陣亡了約四千五百餘人另有兩千多人受傷其中難以行走需要幫助的傷兵有千人再加神兵營的兩百餘門火炮以及配套的彈藥還有其他的輜重也有不少東西需要淸理收拾因此一直到了三更時份還有不少的營房裡都亮着燈火清兵還在裝車打包的辛勤忙碌着

不過大部士兵的心裡還都非常高興畢竟是明天就要退兵了不用再和中華軍交戰了誰心裡不高興呢?

巴顏也一直沒睡監督着士兵將火炮、彈藥全都一一裝好因爲退回唐縣之後還要在唐縣據守這些武器還都大有用場這兩天的戰鬥也讓巴顏啄磨出一點門道來使用火器作戰其實和冷武器一樣防守比進攻容易這就是爲什麼神威營能在章丘縣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而神兵營在這一戰中甚致還不如普通清軍的主要原因巴顏也希望在中華軍進攻唐縣的時候再好好表現一下爲神兵營挽回一點面子來

但巴顏並不知道自己和神兵營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

就在這時只聽一陣“嗖——嗖——嗖——”的破空之聲由遠而近由疏而密的傳來巴顏先是怔了一怔馬就反應了過來正要大叫道:“有敵襲”

外面己經“轟——轟——轟——轟——”的連續傳來了不斷的爆炸聲巴顏的心裡一涼一種不詳的預感在心裡由然而生

乘夜來襲擊清軍的是第六軍第九、十八師、第八軍第十師這三支部隊

雖然李定國給十七團下達的命令是在新野駐守三天但就在第一天中華軍就攻佔了南陽原來清軍已經不戰而退棄城而逃了

儘管在第一次的戰鬥中清軍守住了南陽城但耿仲明卻對守住南陽尚失了信心在晚又得知石廷柱和巴顏去進攻新野並沒有來救援南陽耿仲明也不禁又急又氣雖然從兵法說石廷柱和巴顏並不是沒有道理可以算是圍魏救趙只可惜耿仲明己經等不及了因爲中華軍完全可以先攻破南陽然後再回頭去復奪新野見過了中華軍的攻城戰術之多耿仲明並不認爲石廷柱和巴顏在奪取了新野之後還能再守得住

在這從情況下耿仲明也開始爲自己考慮留在南陽肯定是坐以待斃等中華軍攻破了南陽自己就算能逃出去也必然兵力大損自己手下的人馬本來就不多可不能再有損失了反正南陽也是守不住了不如就逃出南陽先保存自己的實力要緊

雖然這樣做有可能會遭到清廷的處罰但耿仲明覺得現在清廷正是用人之際不會輕易處罰自已再說只要是自己手裡還有軍隊清廷也就會有所忌實在要是不行了自己就拉着隊伍到四川去投吳三桂去

想通了這些道理之後耿仲眀立刻下令放棄城內的所有輜重連夜撤離南陽先退到南陽西邊的淅州去因爲這裡是南陽府和陝西漢中府交界的地方一但情況不妙耿仲明就打算立刻退到漢中去投靠吳三桂去結果在天亮之後中華軍兵不血刃就佔領了南陽城

不過雖然耿仲明主動放棄南陽但李定國並不打算放過他一來是因爲對十七團的要求是守住新野三天這纔是第一天還有充足的時間另外耿仲明是主動放棄南陽兵力並未損失萬一中華軍轉囙頭去救援新野耿仲明再殺個回馬槍來複奪了南陽那這一番功夫可就都白費了還是先把耿仲明撤底解決了爲好

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99章 備戰(一)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93章 追擊海盜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79章 桂王第380章 總結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55章 插曲第155章 民嘯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246章 身世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41章 造船廠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92章 合圍(三)第36章 投靠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66章 建設(上)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92章 返航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9章 安慰公主第101章 守城第400章 國事(三)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62章 破局(二)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42章 偵察兵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6章 三路出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
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99章 備戰(一)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93章 追擊海盜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79章 桂王第380章 總結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55章 插曲第155章 民嘯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246章 身世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41章 造船廠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92章 合圍(三)第36章 投靠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66章 建設(上)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92章 返航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9章 安慰公主第101章 守城第400章 國事(三)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62章 破局(二)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42章 偵察兵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6章 三路出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