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

龍嘯大明

這個夜晚註定是不會平靜的,商毅剛剛送走了吳甡,又迎來了今晚的第三批客人,這一次是玄皇教的教主夫人明石姬。

這一點商毅到是預料到了,別人不管,玄皇教肯定會派人來找自已,見了明石姬之後,商毅也不客氣,直接就問道:“是誰把我捲進南京來的。是你們乾的事情嗎?”

明石姬苦笑了一聲,道:“把你拉進到南京來,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現在的麻煩己經夠多了,那還想把你也牽連進來,這次確實不是我們做的。”

商毅皺了皺眉,道:“這次明擺着是要把我捲進來和東林爲敵,除了你們之外,還會有誰?肯定不會是東林吧?他們應該很清楚,一但公主進京,就會立刻指認出太子是假的。總不會真的是自發的吧?”

明石姬搖搖頭,道:“當然不會是自發,而是確實有人在暗中嗦使,而且不僅僅是這次把你捲進來,這個假太子、還有大悲和尚和童妃,似乎都有人在背後指使”

商毅心中忽然一動,道:“會不會是清廷派來的人做的?”

明石姬的眼中露出了一絲讚許的光芒,點了點頭,道:“很有可能,因爲這三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是從北方來的,我們己經找到了一些線索,不過想要徹底查出來,恐怕還需要一些時間。但當務之急是現在怎麼辦,左良玉己經出兵東進,而你這次進京,又打算怎樣處理這件事情?”

商毅道:“左良玉號稱八十萬大軍,其實不過是虛張生勢而己,能有十五六萬就很不錯,而且他的部衆稂莠不齊,都是烏合之衆,因此並不足爲慮,我還聽說左良玉現在己患重病,而南京城堅,又有黃得功、劉良佐這兩支人馬,擊敗左良玉並不難。至於我這次進京,你們放心吧,不是指鹿爲馬,我有一個讓任何人都沒話說的辦法,但需要你們的配合。”

聽商毅說完之後,明石姬也點了點頭,道:“你的這個辦法確實很好,我們別人都有什麼可說的了。這次真的要感謝你了。”

商毅道:“這到是沒什麼,現在多鐸的大軍己經進駐歸徳,隨時都可能南下,我也要儘快把這裡的事情了結,然後過江迎戰清軍。現在黃得功、劉良佐都調來回援南京,江北空虛,你們有沒有想過,怎樣迎擊清軍南下呢?”

明石姬苦笑了一聲,道:“我們現在也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先顧目前的燃眉之急,實在沒辦法,那就只能退過長江,以長江天險爲障,抵抗清軍了。”

商毅連連搖頭,道:“就你們這種軍事水平,居然也敢有爭奪天下的野心,自古都是江淮一體,守江必先守淮,淮失江必難保。長江天險如果真是不可逾越,天下早就南北分治了。”

明石姬被他說得一個字都反駁不了,只能虛心向他請教,道:“那麼你說怎麼辦?”

商毅道:“淮西肯定是守不住了,我到是保住淮東,可以擋住多鐸的大軍。史可法就不要讓他回南京來了,他留在揚州,多少能夠安穩住人心。但還有湖廣、九江一線,我暫時還抽不出足夠的兵力來。只能派一部份水軍,守住長江。因此擊敗左良玉之後,立刻讓劉良佐和黃得功回守江北,保證他們組夠的糧餉供應。讓何滕蛟代替左良玉,守住湖廣的江南,不過何騰蛟肯定是擋不住阿濟格。因此現在馬上就派人去和李自成講和,並且給他糧餉支援,讓他守住江北的荊襄一線,只有他能擋得住阿濟格的人馬。”

明石姬苦笑了一聲,道:“別的事情都好辦,但和李自成講和,恐怕就有些麻煩”

商毅道:“那是你們的事情,辦法我己經出了,照不照辦由你們決定,但守不守得南京,我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就等着清軍攻破南京吧。”

明石姬幾乎是哀求道:“你也知道,一但和李自成講和,那些東林黨只怕又會羣起而攻之。現在我們己經是在同一條船上,大家是脣寒齒亡,南京如果失守,你的浙江也守不住。因此我們還是開誠佈公,齊心協力爲好。”

商毅看了她一眼,笑道:“你對我這麼有信心嗎?”

明石姬道:“現在誰不知道,整個南方只有你的商家軍能夠擋得住清軍。我知道你一定有辦法的。”

商毅笑道:“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話到是說的一點也沒錯。而且你們總算也懂齊心協力這個詞了,算是比東林黨強,我就教你一個辦法,聯合李自成是必然的,不過這個黑鍋不妨就讓馬士英去背吧。我只有這麼一個辦法了,你再怎麼拍,也拍不出來了。”

――――――――分割線―――――――――分割線――――――――

第二天一早,朱由崧在南京皇宮中升朝議事。

商毅也隨着文武官員進宮朝拜,禮畢之後各按班次分列兩側。只見在正中的龍椅上,端坐着朱由崧,似乎比剛當皇帝的時候,又胖了一圓。而在朱由崧的龍椅側邊,還加了一個側座,讓頭帶鳳冠,一身豔麗宮裝的朱媺娖安坐。不過在鳳冠以下,垂着十幾串珠璉,讓人看不清她的容貌。

朱甴崧清了清嗓子,道:“各位愛卿,連日以來,朝中都因北來太子爭論不絕,然先帝與朕,初無嫌怨,朕豈因貪圖天下而害其血胤之心!但太祖之天下,不可以異姓頑童混亂之!故朕己從浙江請來先帝之女,坤關公主分辯真僞,以明天下。朕本無子,若太子爲真,即爲朕之子,以爲儲君,朕決不食言,若太孑爲假,朕也決不輕饒。衆卿以爲如何。”

衆臣齊聲道:“皇上聖明。”

朱由崧點了點頭,正要傳旨選太子上殿。這時朱媺娖起身,道:“皇伯父,侄女有幾句話,要講在當面。”

朱由崧的胖臉擠出笑容,道:“皇兒,有什麼話你就說吧。”

朱媺娖這才面向羣臣,揭開擋面的珠璉,道:“各位大人,在本宮分辯太孑之前,先要請各位大人確實本宮身份無誤,若真方可進行。若是等本宮分辯太子真僞之後,有人再指證本宮的身份有假,今日這一番辛苦,豈不是做無用之功了嗎?”

她一說完,朱由崧馬上道:“說得對,說得對,別等一會認完了,又有人不認帳了。“

這時吳甡出列,道:“公主有先帝遺詔爲證,豈能是假,臣敢以全家性命爲保,公主的身份決無疑議,否則請斬微臣全家與市,絕無怨言。”

朱媺娖微微一笑,道:“吳閣老言重了。”

吳甡這麼一說,還拿出了崇禎的遺詔說事,其他人還能再說什麼?而且如果現在就質疑朱媺娖的身份,那就明顯是顯得心虛了。因此所有的大臣只好都表示承認,朱媺娖的身份無誤。

而朱媺娖也點了點頭,又道:“各位大人雖然都承認了本宮身份無誤,但難保還有民間人士,認爲本宮身份有假,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當如何處置。”

朱由崧立刻道:“皇兒的身份千真萬確,如果還有人敢質疑,無論是誰,都當以大不敬治罪,各位愛卿以爲呢?”

被逼到這個份上,衆臣員還能說不嗎?因此也都只好點頭同意。有好幾個東林官員也都互相使了個眼睛,他們本來就打算,如果朱媺娖的辯認結果不苻合他們的要求,就準備質疑朱媺娖的身份,自己不好出頭,就讓沒有官職的人在民間去鬧,沒想到朱媺娖一出場,就把這條路給堵得嚴嚴實實,滴水不漏。

黃宗羲在人羣中看了商毅一眼,心裡想着,剛纔公主這一番話,難道是商毅教的嗎?看來這個人心計真是不可預測。而且這一次辨認,還真不好說了。

這時朱媺娖又道:“既然各位大人都確認本宮的身份無誤,那麼本宮也就可以分辯太子。不過指認太子的,只有本宮一人,無人爲證,只怕本宮指認出太孑的真假之後,又會有人說本宮營私舞弊,分明是真太子,卻被本宮指認爲假,或是把假太子指認爲真。因此本宮不打算親自指認太子的真假。”

這下連朱甴崧也有些傻了,不明白朱媺娖這話是什麼意思,大殿上也響起了一陣議論聲音。

這時朱媺娖輕輕一擊掌,從屏風後面又轉出三名與她穿同樣宮裝鳳冠,年歲相當的女子,但就連每人身邊的侍女,也是一樣的服裝。不過衆人看得十分清楚,每個人的相貌和朱媺娖都差別很大,因此雖然衣裝都相同,但也十分容易辯認。

朱媺娖道:“本宮的打算是,讓太子來指認本宮,如果太子是真,就一定能從這一羣人中認得出本宮來。不知各位大人以爲這樣辯認如何?”

誰也沒有想到今天的事情會演變成這樣,都有些不知所措,大殿上沉默了好一會兒,朱甴崧才一拍龍椅的扶手,道:“好辦法,只有這個辦法最公平,誰也說不出什麼來。來人,去把太子請過去,讓他當面分辯坤興公主。”

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73章 阻擊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39章 吳甡督戰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288章 計劃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80章 出兵(上)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47章 制度(下)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71章 追擊第186章 出獄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90章 遇刺(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123章 造船(下)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91章 南京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36章 海軍計劃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92章 返航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45章 貨幣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7章 行軍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34章 開業(一)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05章 完婚(三)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67章 雨戰(三)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87章 講和(下)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96章 軍校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44章 新年(上)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84章 游擊戰(三)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
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73章 阻擊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39章 吳甡督戰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288章 計劃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80章 出兵(上)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47章 制度(下)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71章 追擊第186章 出獄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90章 遇刺(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123章 造船(下)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91章 南京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36章 海軍計劃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92章 返航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45章 貨幣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7章 行軍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34章 開業(一)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05章 完婚(三)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67章 雨戰(三)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87章 講和(下)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96章 軍校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44章 新年(上)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84章 游擊戰(三)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