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金陵風月

南京,秦淮河。

正是金秋十月的季節,秦淮河水,己經清澈如昔,還有不少裝飾的五彩斑斕的畫舫,在波光粼粼的凌波上,鱗次櫛比,穿梭往來。而在兩岸也有許多酒家己開張營業,還有不少酒樓正在施工建設中,輕歌曼舞,絲竹飄渺之聲,也隱隱傳到河面上。

同時也有不少衣作華麗,手執拆扇的遊人文士,在岸邊走動,不過大多數人都帶着各種帽孑,少數沒帶帽孑的人,頭皮都己剃得精光呈亮,只有後腦還留着一小片,梳成一條長辮。在剃髮令的嚴逼之下,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服從,只不過一些自許清高的文士們一時適應不了這種形像的變億,因此只好都弄一頂帽子帶上遮蔽一下,又到秦淮河畔來尋游來了。

雖然秦淮河還沒有恢復到昔日的一半繁華熱鬧景像,但戰爭留下的痕跡,己經不多見了。

在一條大型的彩色畫舫二樓,墨經緯憑欄俯望,也不由嘆了一口氣,道:“江南之地繁榮,果然不假,這才七八個月的時間,當時那一次大戰留下的痕跡,幾乎都找不倒了,如果再過幾個月,等這些酒樓都完工了,誰還曾想到,這裡曾經是生死相搏的戰場呢?”

紫玲瓏坐在船艙裡,一邊品着茶,一邊淡淡笑道:“是嗎?我看未必,說不定還沒等這些酒樓都修好,就又會被戰爭毀了呢?”

墨經偉回到她的對面坐下,道:“毀了還可以再建,無論是誰佔領了南京,只要是有一段的穩定時間,南京就又會恢復繁榮。不過商毅真的要來進攻南京了嗎。”

紫玲瓏淡淡道:“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如果他不奪回南京,困守在浙江一隅,早晚都是死。因此他從南京退出以後,立刻就才搶佔了湖北,而且在清軍佔領了褔建之後,他又立刻把鄭芝龍的兒子扶植起來,就是爲了解除了浙江南部的危脅,可以說,從商毅退出南京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在準備着奪取南京。而且現在湖北己經丟了一大半,他也不管,因爲湖北己經吸引了清軍的大部份兵力,因此他纔在浙江聚人馬,這一切也都是在爲進攻南京做得準備。根據我們的杭州發回來的消息,商毅己經把所有主要的將領都招回杭州,顯然是要佈置進攻南京了。這樣的佈置,也箅是周密了。”

墨經偉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我們在杭州還有人嗎?”

紫玲瓏道:“我們在杭州的人手本來就不多,又碰到知根知底的人,不過總算還是有少數的漏網之魚,但現在不敢有什麼大的動作,只能暗中打探一些消息,好在浙江也不拒商旅,只是盤查得嚴了一些,但還是有機會安插進人手去。同時還可以帶回一些消息,要是動作小心一些,也就不會被發現了,但也難有什麼大的做爲。想達到現在南京的地步,恐怕很難,而且也需要足夠的時間。不還現在商毅已經和鄭成功聯起手來,也許我們可以從福建這邊想想辦法,說不定會有機會。不過……”

紫玲瓏皺了皺眉頭,道:“我們在鄭鴻逵和鄭彩身邊到是有幾個人,只是在鄭成功身邊沒人,誰知道商毅選的,遍遍就是鄭成功呢?”

墨經偉苦笑了一聲,道:“想不到我們費了那麼大的勁,總算是把鄭芝龍給矇騙過去,現在軟禁在南京,讓浙江三面受敵,誰知他居然扶起了鄭成功,一下子又把這個包圍給打破了。否則也不會有現在的局面了。”

紫玲瓏笑道:“這又有什麼?我們可以在鄭芝龍身上下功夫,商毅自然也可以在鄭成功的身上下功夫,大家各取所求。我雖然很奇怪,商毅爲什麼不選鄭鴻逵或是鄭彩,偏偏選了當時毫無名聲的鄭成功,卻沒想到鄭芝龍居然還有這麼一個好兒子,雖然說有商毅的大力扶植,但他能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之內,就聚集了一批鄭芝龍的舊部,佔領了漳州、泉州,褔寧州,就連鄭鴻逵和鄭彩也都服從他的指揮,也不能不說也確實有幾分真本領。說起來商毅看人到是看得真準。”

墨經緯搖了搖頭,道:“不管商毅看人有多準,佈置得有多周密,但我並不認爲商毅這一次能夠奪回南京。”

紫玲瓏道:“爲什麼這樣說?”

墨經緯道:“首先說福建吧,不管鄭成功有沒有本事,但他都起勢太晚了,鄭芝龍也沒有留多少餘部給他,甴此想要成爲一支左右時局的力暈,還需要時間,而且鄭氏的軍隊善於水軍,拙於陸地,現在清廷畢竟佔着福建大部,金聲桓又已經回兵了,只要覺羅巴哈納守住福州,在短時間內,鄭成功都難以有大施展。而且尚可喜正在進廣東,以紹武朝廷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敵得過尚可喜,而一但尚可喜取下了廣東,再由廣東進攻福建,鄭成功也無力抵擋,除了逃亡海上以外,別無他路。因此福建的局面,最多也只能維持到今年。”

紫玲瓏沉吟了一會,也點了點頭,道:“你說得有道理。”

墨經緯接着道:“再說湖北這邊,現在清軍己經發動近二十萬大軍進攻湖北,而且己經收復了大量地區,如果沒有浙江的援助,商家軍在湖北的抵抗,估計也拖不過今年。”

紫玲瓏道:“你的意思是,商毅無法在今年內攻下南京?”

墨經緯道:“洪承疇也是老謀深算之輩,當然不會不顧着南京,再進攻湖北之前,就己經在南京佈下了重軍防守,而且南京城牆高厚,實在不行,還能退進城裡防守,因此未必可以輕易攻破。當然如果只是讓浙江和南京現有的兵力,以商毅的用兵能力,致少也有五成把握,但南京的局勢一但發生危急,清軍可以立刻從湖北和福建調兵回援南京。由其是湖北戰場,一但回援南京,用不了十天時間,這纔是清軍最大的優勢。要讓商毅在清軍回援之前攻下南京,或者一邊圍攻南京,一邊打擊援軍恐怕是太免爲其難了吧。至少我看機會不會超過二成。”

紫玲瓏想了一會兒,又點了點頭,道:“你說的不錯。但我總覺得,商毅不會做這麼沒有把握的事情,他一定另有我們意想不到的安排。”

墨經緯點了點頭,道:“你說得沒錯,對商毅決不能低估,現在的局勢,他不可能看不出來,因此他一定另有奇招,可以迅速攻破南京。”

紫玲瓏看了他一眼,道:“聽你的意思,己經看出了商毅的奇招?”

墨經緯又點了點頭,道:“不錯,我猜他在南京城裡一定有內應。你記不記得,我們曾經抓過幾個可疑的人,但在他們身邊抽出來的,只有寫滿了數字的紙,並沒有其他信件,雖然這些人都被處理掉了,但我仍然懷疑,這些數字會不會是商毅用的什麼密語。只可惜我們抓的俘虜的官職都太低,沒有人認識。”

紫玲瓏微微點頭,道:“商毅先前在南京駐守了幾個月,因此會在南京城裡留下一批內應,這到一點也不奇怪。”

墨經緯又道:“如果在商家軍進攻南京的時候,有少數人在城裡作亂,內應外合,確實可能攻破南京。因此這段時間,我們要在南京城裡多多留意。”

紫玲瓏皺了皺眉,道:“你說的到是有道理,但我總覺得沒有這麼簡單,商毅恐怕不會把攻取南京的希望,寄託在這樣不靠譜的事情上。”

墨經緯兩手一攤,也苦笑了一聲,道:“除此之後,我再也想不出別的辦法來了。也許只有等商毅用出來,我們才能知道,恐怕那時己經晚了。”頓了一頓,又道:“不過如果他真的還有妙手,那我也無話可說了。現在北京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紫玲瓏見他轉了話題,也就不想繼續說下去了,當然主要還是因爲根本就沒猜透商毅到底還有什麼妙手,兩人雖然都算是才智很高的人,也不乏見識和閱歷,但都生長在北方,對海洋的認識,僅僅也侷限在通商、海外夷民朝賀等粗淺的地步,甚致對海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都不清楚。因此怎麼也不會想到,商毅會從海上突襲。

不過見墨經緯問起北京的事情,紫玲瓏也不禁笑了起來,道:“現在北京可是熱鬧了,可以說是祥瑞滿天飛,吉兆天天有,好像馬上就要改朝換代了一樣。”

墨經緯怔了一怔,但馬上就明白了過來,也忍不住笑道:“看來多爾袞己經迫不急待的要篡位了嗎?”

紫玲瓏點了點頭,道:“現在都鬧成這個樣了,就算多爾袞不想,也不可能改變了,我看最多也是在今年以內,北京城裡就會再演一出黃袍加身的好戲。”

對於魔門來說,清廷誰當皇帝並不重要,關建是一定要堅決進取南方,統一天下,不滿足於南北分治,從這一點來說,多爾袞其實比福臨更合廷一些,因此墨經緯也不在意,只是笑道:“可惜這樣一出大戲,我們卻看不到了。”

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56章 奪船(上)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404章 新年(下)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97章 決議南征第8章 軍備第19章 政治平衡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78章 工匠第172章 勸進(上)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61章 飛剪船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332章 對持(二)第135章 開業(二)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205章 北上第135章 天命第332章 對持(二)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246章 身世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3章 出兵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98章 廷議(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65章 出兵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65章 雨戰(一)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46章 身世第76章 二打山東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36章 機構調整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92章 返程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55章 民嘯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3章 反擊(一)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20章 投效(下)第63章 剃髮令(下)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54章 激戰(下)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74章 完成包圍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
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56章 奪船(上)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404章 新年(下)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97章 決議南征第8章 軍備第19章 政治平衡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78章 工匠第172章 勸進(上)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61章 飛剪船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332章 對持(二)第135章 開業(二)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205章 北上第135章 天命第332章 對持(二)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246章 身世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3章 出兵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98章 廷議(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65章 出兵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65章 雨戰(一)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46章 身世第76章 二打山東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36章 機構調整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92章 返程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55章 民嘯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3章 反擊(一)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20章 投效(下)第63章 剃髮令(下)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54章 激戰(下)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74章 完成包圍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