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

其實現在戰場上交戰的絕大部份戰艦都已經打得精疲力竭,而岳飛號又是一艘全重達一千六百五十噸,裝配了一百一十八門火炮,包括六門前炮、四門尾炮,左右舷各五十四門舷炮的巨型戰艦,在這個時候參加戰鬥,並不會有太大的危險。但戰場上的事件瞬息萬變,經常有突然事件發生,因此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因此成鋼才堅持要求作戰的指揮權,就是怕商毅在戰鬥中又會突然心神來潮,進行什麼冒險的動作。在得到了商毅承認了艦隊的指揮權,成鋼心裡也安定了一些,至少由自己來指揮作戰,就能夠躲開一些危險的戰區。這樣商毅安全的保障性也就大一些。

在說定了之後,成進也在船樓上下令,御駕艦隊編隊出擊,加入戰團中。而隨着岳飛號上的主帆升起,商毅的龍旗也在桅杆上迎風飄揚,中華軍也終於將最後的力量投入到戰鬥中。而御駕艦隊各艦船上的官兵、船員、水手也都充滿了鬥志,畢竟這次出來,還是首次參戰,以前都是看着其他的部隊作戰,有不少士兵的手早就發癢了。因爲現在中華帝國剛剛成立,軍隊的士氣很高,人人都想在戰鬥中建立功勳,因此求戰心理都很迫切,因此現在終於得到了參戰的機會,全軍的士氣都十分高漲。

看着離戰場的距離越來越近了,亞莉桑徳拉站在船樓上,神情也是十分興奮,因爲自從商毅稱帝之後,亞莉桑德拉雖然不算是一入皇宮深如海,而且還能經常參觀軍隊的訓練,參與軍事會議,制定戰術計劃等事務,但親自上戰陣就在也沒有過了。雖然中華軍在日本也打了不少大戰,但亞莉桑徳拉也只是跟在商毅的身邊,遠遠的觀戰,並不是親臨戰場。當然亞莉桑徳拉也知道,自己的身份確實不同了,不可能再向過去那樣親臨戰場去指揮戰鬥,甚致是親自上陣去搏殺,因此也沒有抱怨。

但這一次居然有機會再上一次戰鬥,而且還是亞莉桑徳拉最擅長的海軍,儘管不是由自己親自指揮,但也仍然十分興奮。

而中華軍的海軍顧問羅伯特×布萊克也再度加深了對中國的警惕,中國不僅國力強大、技術先進、重視海洋,現在看來,還有一位強有力,而且目光遠大、見識卓著的皇帝,僅從這次中國皇帝主動下令,親自加入戰鬥,這種情況在歐州也決不多見,在羅伯特×布萊克的記憶中,這是隻有在中世紀纔有的事情,而在當代,好像只有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纔有過,當然英國的護國主克倫威爾也是軍人出身,可以稱爲無冕之王。而只要是這樣的皇帝,絕對都有英明而且充滿了無畏勇氣的皇帝。

羅伯特×布萊克當然知道,一位英明而且充滿了無畏勇氣的皇帝,足以使一個國家發生多麼大的變化,更何況是中國這麼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因此在評估中國對英國的危脅性的時間,也必須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

就在羅伯特×布萊克胡思亂想的時候,岳飛號己經進入了戰場,首先向荷蘭的一艘約八百噸級的戰艦相遇,岳飛號側弦的五十四門火炮分爲三輪連續開火,將這艘荷蘭戰艦打得支離破碎,進水下沉。隨後岳飛號又撲向另一艘由運輸船改裝的千噸戰艦。

儘管這艘戰艦比岳飛號還是要小得多,但畢竟也是以一艘千噸的大船,因此戰鬥力也要比第一艘荷蘭戰艦強大的多,不僅能夠抗得住岳飛號的艦炮攻擊,同時也還能夠開火還擊。

兩艘巨大的戰艦互相展開了炮擊,打得十分激烈,兩艘戰艦都中彈多發,受了不同程度的傷損。但由於有商毅親自在戰艘上督戰,因此岳飛號上的官兵十分勇猛,不僅是甲板下的火炮轟擊,在甲板上的士兵也紛紛用火槍、臼炮、迫擊炮等等武器,向敵艦攻擊。只不過岳飛號上沒有裝配霹靂火箭,才沒有使用火箭攻擊。

而這艘荷蘭戰艦在整體戰鬥力上和岳飛號相比,還有相同的差距,因此在互相進行了四五輪炮擊之後,這艘荷蘭戰艦受創嚴重,終於抗不住了,改變航行,退出了與岳飛號的戰鬥。

雖然岳飛號也中彈了十幾發,但受損並不大,因此立刻又投入到又下一艘敵艦的進攻中。而由岳飛號率領的其他戰艦也都紛紛參加戰鬥,開火轟擊,一下子擊沉、擊傷了好幾艘荷蘭戰艦。並且在岳飛號的率領下,保持着縱隊隊形,在戰場中深入遊走,不斷的打擊着途中所遇到的荷蘭戰艦。

御駕艦隊加入到戰團之後,立刻就改變了戰局,中華軍再度取得了戰場的優勢,並且在不斷的擴大着戰果,而荷蘭艦隊再也無力扳回局面,越戰越弱。

其實按照的正常情況,御駕艦隊雖然的加入戰鬥,也不會馬上改變戰局,畢竟現在戰場中的戰艦己經接近了二百艘,而御駕艦隊只有十八艘,而且其中只有一艘戰列艦,還帶着七艘輔助戰艦。

但中華軍的官兵們都知道,岳飛號是商毅的御用座艦,因此岳飛號參加戰鬥,也就意味着皇帝商毅親自架臨戰場,在這個時代,別說是皇帝在後陣觀戰,那怕是到達戰場附近的地方,都能夠極大的鼓舞全軍的士氣,便何況是親自上陣,而且商毅在中華軍中,還亨有着極高威望。

因此隨着岳飛號率領着艦隊在戰場中行駛,戰鬥,其他的中華軍士兵看見岳飛號的龐大身影,主桅上飄揚着代表着皇帝的龍旗,也極大的震動。

“快看了,這不是岳飛號嗎?岳飛號也參加戰鬥了?”

“皇上不是在岳飛號上嗎?如果岳飛號參加戰鬥了,哪麼皇上呢?還在岳飛號上嗎?”

“當然是在,你看主桅上不是還掛着龍旗嗎?只有皇上在岳飛號上,才能夠掛上龍旗,皇上肯定也參戰了。”

“皇上也參戰了,想不到皇上也參戰了。當初我可是很着皇上一起上過戰場的,想不到現在又和皇上一起作戰了,真是太好了。”

“都打得精神來,皇上都參戰了,我們可要好好的表現才行,可不能在皇上面前丟瞼。”

“對,狠狠的打,讓皇上看一看我們伏波軍的戰鬥力。”

就這樣,隨着岳飛號在戰場上游走,中華軍各艦上的官兵們也知道,皇帝親自架臨到戰場來了,那還不有士氣大漲的。本來己經精疲力竭的士兵頓時人人振奮,鬥志昂揚,甲板上、甲板下都對荷蘭戰艦展開了更爲猛烈的攻擊。而那些與荷蘭士兵正在進行白刃戰的中華軍士兵更是像打了雞血一樣,人人奮力死戰,掄刀舞槍,向荷蘭士兵一陣猛砍猛殺,連荷蘭士兵也不明白,中華軍的士兵怎麼一下子來了精神。還有不少士兵一邊作戰,還一邊高呼着“皇上萬歲”。

因此戰場的局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在這樣的此消彼漲之下,中華軍越戰越勇,而荷蘭軍卻越戰越弱。

而在這樣戰局急速下降,對荷蘭艦隊不利的時候,荷蘭軍隊自由散漫的特點也再度突現出來,在戰場邊緣的戰艦開始調整艦首,從戰場上撤離。一開始還是一艘兩艘,但很快就在荷蘭艦隊中蔓延起來,處於戰場邊緣的戰艦紛紛開始逃離戰場,而還在戰場中與中華軍激戰的其他荷蘭戰艦也都無心戀戰,也在尋找着從戰場撤離的機會。因此並沒有多久的時間,荷蘭艦隊就變成了完面的潰敗。

處於戰場邊緣的戰艦當然是容易撤離,但在戰場中間,還在和中華軍戰鬥的荷蘭戰艦就不容易逃離戰場了,有些被中華軍的戰艦牢牢拖住,根本脫不開身;也有的戰艦冒險撤離,但卻遭到了中華軍的猛烈打擊;還有一些戰艦雖然擺脫了戰鬥,但在撤離的過程中,又遭到了中華軍的其他戰艦打擊,因爲這時荷蘭軍都已無心再戰了,因此都只顧着逃命,其他的全然都不顧了。

本來中華軍的戰艦數量就比荷蘭戰艦多,而且又有一部份荷蘭戰艦撤離了戰場,因此這時中華軍的戰艦數量差不多是荷蘭戰艦的一倍。因此這時中華軍一方面緊緊的咬住正在戰場中的荷蘭戰艦,一方面又分出一批戰艦,追擊敗逃的荷蘭戰艦。

付責追擊的敵艦的,都是後期參戰的戰艦,因爲這些戰艦參戰的時間少,戰艦的狀況好,彈藥充足,船員士兵的體力也充沛,因此由他們擔任追擊任務,自然是十分合適。

而先期參加戰鬥的戰艦都留守在戰場上,付責清理戰場,對還留在戰場的荷蘭戰艦進行落後的打擊,或進行登船作戰,俘虜荷蘭戰艦。而有些被中華軍拖住,無法脫身的荷蘭戰艦也都紛紛向中華軍投降。因此留在戰場的荷蘭戰船很快就全部被清理乾淨。

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73章 阻擊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400章 國事(三)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186章 出獄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85章 夜襲(三)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23章 造船(下)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93章 雷汞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34章 勸說第10章 婚姻(上)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62章 破局(二)第35章 南歸(上)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380章 總結第10章 淸廷聯盟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2章 喜迅(下)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73章 福臨登基第66章 建設(上)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76章 鹽場(下)第100章 備戰(二)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92章 返程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48章 新政(一)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52章 對持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85章 襲擊(下)第55章 火船(一)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5章 反擊(三)
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73章 阻擊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400章 國事(三)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186章 出獄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85章 夜襲(三)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23章 造船(下)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93章 雷汞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34章 勸說第10章 婚姻(上)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62章 破局(二)第35章 南歸(上)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380章 總結第10章 淸廷聯盟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2章 喜迅(下)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73章 福臨登基第66章 建設(上)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76章 鹽場(下)第100章 備戰(二)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92章 返程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48章 新政(一)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52章 對持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85章 襲擊(下)第55章 火船(一)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5章 反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