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

“什麼,村長竟被黑風寨的土匪給抓了?”徐晨聽聞這個消息,滿臉震驚之色。“他們爲什麼要抓村長?”

大壯着急道:“那些馬賊放話,要你去黑風寨,才肯放了村長。”

徐晨這才恍然大悟,米脂這些地主的報復終究還是來了。

這段時日自己一直待在大同工業區,那些馬賊不敢公然殺到此處,故而纔想出抓村長這般下作的手段。

土根“撲通”一聲,徑直跪在徐晨面前,邊磕頭邊急切萬分道:“晨哥兒,如今我爹的性命可就全仰仗您搭救了。”

徐晨趕忙伸手將土根扶起,說道:“此事須得有個周全的計劃方能去救人,切不可貿然行事。”

接着他吩咐明日去通知劉永、陳子昂等大同社高層和大同工業區各個作坊的主管。

徐晨向大壯等人問道:“可知他們是何處的土匪,有多少人馬?”

大壯忙不迭拱手回道:“是黑風寨的馬匪,他們的大當家喚作下山虎,爲人極爲心狠手辣,手上可是揹負着十幾條人命。至於黑風寨的土匪數量,估摸有幾十到上百人,下頭有兩個頭目,分別是二當家獨眼龍,三當家奎木狼,正是這奎木狼抓走了村長。”

“先生,村裡可是鬧馬賊了?”劉永等人匆匆趕過來問道,其他主管也快速趕過來。

等人來了之後,徐晨便將村長被綁架一事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

胡益堂疑惑道:“這個時節怎會有馬賊,而且還綁了高村長?”

米脂縣乃至整個北地,土匪馬賊着實不少,有在要道設卡打劫商隊的馬賊,也有佔山爲王敲詐周遭村莊的土匪。

馬賊綁架有錢的商人倒還說得過去,可綁架一個老農就實在有些蹊蹺了,即便敲詐糧食,那也得糧食收割之後再來綁架。

劉永苦笑着說道:“某父親曾言,下山虎乃是艾家豢養的,而咱們半月前滅了萬馬堂,顯然這是艾家的報復來了。”

劉永對米脂黑道的關係還是有點了解,米脂大族哪怕是不圈養土匪,但也會和這些土匪有交情,請他們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像他父親行商,雖然會請刀客作爲護衛,但爲了減少損失,也會對那些佔山爲王的馬賊也會奉上過路費。

米脂當中最不要臉的就是馮家了,直接讓自己家族子弟做土匪頭目,爲米脂士林不恥,馮家在米脂風評也是最差的。

徐晨神色凝重地說道:“黑風寨的土匪斷斷留不得,今日他們敢在高家寨動手,明日只怕就要打到咱們大同工業區來了。”

陳子昂點頭道:“這些馬匪對我們工業區的確是巨大的威脅,來我們工業區購買布匹的商隊經常遭受他們打劫,已經影響到我們工業區的發展了。”

劉永苦笑道:“即便今天殺了這個下山虎,明天還會來個上山虎,大明的土匪是殺不光的。”

他接觸的消息更廣更多,地主和土匪勾結,這都不算是事,邊軍跟草原的頭人勾結,你敢想象?

那些將領的家丁經常做僱傭兵的事,套上羊皮襖子,就裝成大漠的騎兵,參與那些部落首領的權力爭奪。

至於商隊變成馬賊,又或者是馬賊變爲商隊,在靠近米脂大漠,那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徐晨嚴肅道:“我們成立大同社不就是想改變這個黑白不分的世道,其他地方我們還影響不到,但剿滅米脂縣的土匪馬賊還是可以做到的。”

他看向劉永,問道:“咱們的鎧甲和武器裝備,如今籌備得怎樣了?”

劉永趕忙抱拳躬身應道:“回先生,棉甲如今備有二十具,火槍設法購買二十杆燧發槍,加上咱們原本的五十杆,就是七十杆,您所說的那種虎尊炮我們製造了10門(簡易版飛雷炮),這段時間囤積了500斤硫磺,木炭上千斤,硝石3000斤,庫房裡的火藥有100斤。”

徐晨可從未想過做大明的忠順子民,在大同工業區剛開始營建的時候,他便着手想辦法囤積製造火藥的原材料,之所以不直接製造火藥,是擔心幾千斤的火藥把工業區給炸上天了,所以這些原材料都囤放在較爲偏僻之處,火藥也只是造了些許。

當然對外他說是保護大同工業區。

劉永他們也認可,畢竟米脂城外說無法無天有點過了,但說是法外之地也不算錯,大同社這麼大的家業在野外,的確是需要強大的武力。

賀老六道:“有這七十杆火槍,應當是足夠了。剩下的人配上長槍,也能勉強應付。只是,唯一叫人憂慮的是,黑風寨的土匪個個都騎着馬,他們要是縱馬狂奔起來,想要對付他們可就有些棘手了。”

要是榆林衛的火槍他就不敢保證了,但護衛隊雖然成立只有三個月時間,但所有成員都打過火槍,沒有一杆火槍是炸膛的,東家還想到了用雞蛋清把火藥弄出一個個火藥顆粒,撕開紙外殼就可以填裝彈藥,極大加快了開槍的速度,要不是黑風寨他們有戰馬,賀老六有十成把握光靠護衛隊就可以剿滅黑風寨。

大壯道:“他們現今盤踞在九龍山上,只要咱們堵住山口,他們馬匹的優勢便施展不出來了。”

徐晨問道:“大壯,你對九龍山的地勢可熟悉?”

大壯點頭應道:“俺以前也去過九龍山,只是九龍山被下山虎霸佔,建了黑風寨之後便沒再去過。九龍山地勢險要,僅有一條上山的路,這些賊寇就愛霸佔險要的山頭。但只要咱們堵住山口,他們的騎兵便衝不出來。”

徐晨微微頷首,這倒是個不錯的戰術。

而後他說道:“人多力量大,我們護衛隊就有200人,再從抗旱會下屬村招募500青壯,700人足夠滅了黑風寨。”

而土根聽到徐晨會帶700人去救他父親,緊張的神情終於放鬆下來了,

“胡益堂,你去召集通曉製造火藥的人,從此刻起便全力製造火藥,不過務必要注意安全,切不可攜帶任何明火過去。每製造完100斤就即刻運走,子彈藥造700顆,餘下的都製成虎尊炮所需的火藥。”

“遵命。”

護衛隊大多隻訓練了十幾天,他也擔憂護衛隊未必是那些馬賊的對手。如今想要對付黑風寨,其一要靠出其不意,直接攻上門,其二要靠人多勢衆,其三則要靠火器的威力。冷兵器的戰鬥他並不精通,但用炸藥轟炸他卻頗有心得,甚至可以說他一直都是從這方面着手準備的。

至於談判,他就根本沒有想過要談判,綁架這種事情他後世看的太多了,他知道這種事情不能跟着劫匪的想法走,就是要打他個出其不意。

徐晨接着道:“劉永,陳子昂,你二人去籌備夠上千人吃五日的糧食和後勤物資。”

“賀六,你在軍中待過,經驗更豐富,有什麼準備?不足之處你提醒一下二人。”

“遵命!”

徐晨看向運輸隊長楊秀頭:“將運輸隊的所有馬車和獨輪車都準備妥當,這場大戰的後勤事務便交予你了。”

楊秀頭拱手行禮道:“俺定不會誤了先生的大事。”

徐晨看向大壯、土根、小五幾人,吩咐道:“大壯、土根、小五,你等即刻前往抗旱社下屬的各村去聯絡,告知他們派代表前來商議剿匪的大事。”

“遵命!”

三人齊聲應道,而後迅速轉身,快步離去。

徐晨又對着王二,朱治和周曉珊說道:“你等去召集所有護衛隊成員,將武器分發下去,讓他們隨時做好待命的準備。”

“遵命!”王二,朱治和周曉珊領命而去。

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68章,出征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64章,改變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10章,古今相同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2章,發展壯大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26章,組織架構第57章,日新月異第79章 ,減租談判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49章,輿論攻勢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13章,知易行難第66章,村長被抓第10章,古今相同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13章,知易行難第13章,知易行難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2章 ,燒烤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77章,輿論先行第26章,組織架構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53章,重民社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43章,發工錢第85章 ,均田第68章,出征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77章,輿論先行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36章 ,欣欣向榮第2章 ,燒烤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81章,分散投資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85章 ,均田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81章,分散投資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9章,輿論攻勢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69章,戰前定策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43章,發工錢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70章,伏擊戰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3章,重民社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53章,重民社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
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68章,出征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64章,改變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10章,古今相同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2章,發展壯大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26章,組織架構第57章,日新月異第79章 ,減租談判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49章,輿論攻勢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13章,知易行難第66章,村長被抓第10章,古今相同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13章,知易行難第13章,知易行難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2章 ,燒烤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77章,輿論先行第26章,組織架構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53章,重民社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43章,發工錢第85章 ,均田第68章,出征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77章,輿論先行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36章 ,欣欣向榮第2章 ,燒烤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81章,分散投資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85章 ,均田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81章,分散投資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9章,輿論攻勢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69章,戰前定策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43章,發工錢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70章,伏擊戰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3章,重民社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53章,重民社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