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

張嘉勝大驚失色,要知道這裡距離宣州城只有不到五里,完全可以算是宣州的家門口。他率領的三千步兵剛剛出城沒走多遠居然就碰到了伏擊,敵軍的膽子也太大了吧?

隨即他又醒悟過來,敵軍都是騎兵的話,即便被發現了也沒什麼,宣州軍唯一的一支成建制的騎兵只有六百多人,直屬於田覠指揮。

淮南缺馬,田覠雖然四處搜刮也沒法建立更大規模的騎兵,自然對僅有的一支騎兵隊看得很緊,輕易不敢送上戰場。

至於不成建制的騎兵則主要是將領們的護衛或者軍中的信使、斥候等,一般的將領麾下騎馬的士兵都不會超過百人。

至於張嘉勝的麾下更是沒多少騎兵,都被用來充當斥候了,只不過這裡剛剛離開宣州,不僅是士兵們毫無準備,便是張嘉勝自己也太過大意了,沒有想到敵軍膽子這麼大。

此時,措手不及的士兵們亂做一團,像沒頭蒼蠅一般到處亂跑。他們剛剛纔出了宣州城,心思還沒徹底轉到戰場上來,加上此時他們是行軍陣型,隊列拉得老長,非常不利於指揮。見到敵軍騎兵的突然襲擊,便是那些軍官們都慌了神,一個個跟着普通士兵在亂跑。

張嘉勝大聲喝道:“大家不要亂,迅速組成陣型!這裡是宣州城外,來襲的敵軍數量肯定不會很多。大家鎮定下來擊敗敵軍!”

張嘉勝努力想要讓士兵們恢復鎮定,卻沒看到他的副將眼中一道精光閃過,似乎在謀劃着什麼。

副將轉頭觀察了一下,見張嘉勝將自己的侍衛都派出去傳達命令了,不由向張嘉勝靠攏了一些。

此時,飛奔的淮南騎兵已經將馬速提到了最大,鐵騎狂奔,距離他們越來越近,有些士兵不等軍官下令便張弓搭箭向來襲的敵軍射去,但更多的士兵卻在驚慌之中,只顧着逃命,哪裡敢留下來。

三三兩兩的羽箭破空向飛馳的騎兵射去,取得的戰果卻寥寥無幾,絲毫不能阻止淮南鐵騎的突擊。

“加速突擊!加速突擊!”

雖然馬速已經達到最快了,但侯瓚依舊有些不滿意,望着毫無準備而陷入混亂的敵軍,此時的他只覺得熱血沸騰,一股股豪情自心裡噴吐而出,刺激的他恨不能隨着飛奔的戰馬躍空而去。

“跟着世子打仗就是痛快!”侯瓚心中不由想到。

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

等到了距離敵陣只有三十步的時候,這點距離對於飛奔的快馬不過轉瞬就到,敵軍已經不可能準備好了。

“殺……”

侯瓚的喊殺聲驟然響起,周圍的騎兵聽到了他的高呼聲,也紛紛用盡全身力氣的力氣跟在後面大吼起來:“殺……”

在震天喊殺聲中,淮南騎兵飛快的越過了最後的三十步,像一道洪流一般,以雷霆萬鈞的氣勢一路摧枯拉朽一般的殺向敵軍。

“轟”一聲巨響,許多宣州士兵被疾馳而至的戰馬軀體重重地撞上,立時飛上天空,又迅速摔落在地面上。還有更多的士兵卻是被撞到在地,然後被馬蹄碾壓。一把把馬刀飛速揮舞着,在宣州軍士兵中收割着一條條生命。

宣州士兵在這一瞬間便隨着騎兵的突襲而崩潰了,許多士兵們開始了絕望而雜亂的大逃亡。整個戰場到處都是戰馬奔騰,殺聲震天。

“穩住陣腳!不要慌亂!”張嘉勝還試圖着想要恢復士氣,但混亂的戰場上根本就沒人去聽他的。

“將軍,都到這個時候將軍還不明白嗎?咱們敗了,徹徹底底的敗了!這個時候打敗仗,即便逃回去節帥只怕也饒不了咱們。將軍,咱們不如投降吧?”副將忽然來到他身邊。

張嘉勝一愣,見副將神色鄭重,比之前提起投降二字時更加認真,不由一沉,正要拒絕,卻見副將的侍衛已經圍攏過來,隱隱將他包圍在中間頓時知道不妙。

“你跟我也有快十年了吧?本將一直把你當心腹,當朋友,想不到連你也有背叛的一日!”張嘉勝聲音有些苦澀。

“將軍,末將也不願如此。不過末將覺得如今節帥大勢已去,而大王爲人寬厚,又許諾過只要投降就既往不咎的。當初節帥起兵的時候,咱們這些麾下將領可都上過條陳支持,若是此時不投降,等以後肯定會被清算。末將還有家人,不敢連累他們!”

張嘉勝更加苦澀,樹還沒倒猢猻就散了嗎?

“家人?既然你顧念家人,不想連累他們。難道你就不怕節帥知道你投降後殺掉你全家嗎?”

副將搖搖頭道:“將軍,實不相瞞,上次廣德之戰後,不少將領都秘密的將自己最重要的家人送走了,大家都想着投降,誰都不看好節帥。所以如今還留在宣州的家人其實都不是什麼重要的家人。即便末將不投降,其他將領也會投降的!”

張嘉勝這才知道副將爲什麼敢於投降了,重要的家人送走後,留下來的人即便被田覠殺了也最多讓他心疼一下。然而,他這段時間卻沒想到這一點,他的家人還全部在宣州啊。

“將軍,末將知道將軍心中有顧慮,擔心連累家人。不如這樣,將軍將自己的盔甲換給別人,裝扮成一個小兵,末將將穿着你盔甲的人斬首掉,宣稱你已經死了,這樣一來節帥也不會對你家人怎麼樣了。將軍覺得這個辦法如何?”副將提議道。

張嘉勝擡頭看了看周圍包圍着的副將的侍衛,又望了望不遠處已經接近崩潰的大軍和狂飆突進的淮南騎兵,默默點了點頭。

沒過多久,當侯瓚還在帶兵猛攻時,卻忽然聽到一聲大喝傳來:“張嘉勝已死,將士們速速放下武器投降!”

卻是副將手中提着一個首級,與侍衛們一同高呼着,聲音傳遍整個戰場。剛纔還嘈雜的戰場此時彷彿突然安靜了一般,士兵們紛紛向副將看去,只見副將手中提着的首級滿臉是血,看不清模樣,但頭上的頭盔卻的的確確是他們的主將的頭盔,不由呆了。

“張嘉勝已死,將士們速速放下武器投降!”副將和侍衛們又大喝了一遍,此時張嘉勝“死了”,自然便是副將負責指揮,他下達投降的命令迅速傳遍了全軍。那些軍官們在楞了一下後,立即做出了選擇。

“擋”的一聲,一個軍官手中的兵器被拋到了地上,接着,更多的軍官做出了同樣的選擇,然後是士兵們,也一個個都選擇了投降。

事實上,此時他們本來就快要崩潰了,加上副將下達的投降令,衆人自然會選擇投降。

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三百章 崩潰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
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三百章 崩潰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