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

蘇州的情況是如此,想來其他各州的情況也差不多,所以徐溫主張實行軍政分離,讓那些擔任刺史的武將或者選擇以後專門負責帶兵打仗,而將治理民政的事情交給更加擅長的文官去做;或者選擇專門負責文治,將帶兵打仗的職責交給他人。

在奏章的最後,徐溫又提到,他本人不擅長帶兵打仗,倒是對治理地方有些心得,所以懇請楊行密同意他辭去軍職,今後做個只負責民政的文官。

看完整個奏章後,楊渥不禁皺起了眉。

軍政分離可不是件小事,牽扯的關係實在太多。他不知道是有人泄露了他正在準備軍政分離的計劃,還是說徐溫的奏章只是個巧合。不過不管如何這封奏章已經遞上來了,而且說不定裡面的內容已經泄露出去了,再想在暗中爲軍政分離做準備是很難了,這無疑打亂了他之前的計劃。

“難道是朱思勍他們有誰不小心泄露了秘密?還是說眼前書房中的這幾人裡面有人泄密了?”楊渥不由思索着。

一旁,嚴可求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疑惑,站出來苦笑道:“世子殿下,這件事卻是在下的失誤,前些日子徐使君的公子徐知誥來拜訪我,在與他聊天的時候無意中提到了世子殿下關於實行軍政分離的計劃,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才讓徐使君得知消息的吧!總之,這件事的責任全都在在下身上,還請世子責罰。”

嚴可求心中有些慚愧,他覺得自己向徐溫泄露秘密本來就有些對不住楊渥,如今又以言語相欺,就更加不好意思了。不過他也沒有辦法,徐知誥對他提到的楊渥對徐溫有敵意的事情畢竟難以說清楚,也沒法明說,所以只能用自己在無意中泄露秘密的理由來解釋了。

事實上,嚴可求也沒想到徐溫竟然這麼快就做出了決定並且採取了行動,按照他的想法,應該是先和楊渥進行溝通,按照楊渥的安排了進行上書。就像李承嗣和李神福二人那樣,雖然很早就做好了上書的準備,但要等到楊渥下達命令後再採取實際行動。

不過嚴可求卻不知道的是,當徐知誥將消息傳到徐溫那裡時,卻讓徐溫心中更加驚駭起來,因爲他以前還沒意識到,但如今被徐知誥一提醒,他就回想楊渥以前每次和他見面時態度總有些奇怪,似乎有些堤防的意思,不過那時候徐溫並沒有多想,畢竟他和楊渥也是第一次正式打交道,楊渥對他有些提放也很正常,加上楊渥後來又推薦他做了蘇州刺史,所以徐溫也就沒把當初的那點奇怪感覺放在心上。

但加上如今徐知誥的感覺,那問題就有些大了。思來想去,徐溫最後還是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得罪了楊渥,但在應對措施上他卻想明白了。

他覺得與楊渥直接對抗是不可能的,他剛到蘇州沒多久,一點根基都沒有,如何與楊渥對抗?而且他手下也沒多少軍隊,自己又不擅長帶兵打仗,就更不可能造反了。

至於說投降其他勢力,周圍的也就錢鏐距離比較近,不過蘇州與錢鏐的杭州之間還隔着一個嘉興,嘉興守將張可宗可不是他的人;再加上如今的錢鏐正在極力避免與淮南發生衝突,所以投降錢鏐的辦法也不可取。

既然不能對抗,也不能投降別的勢力,那就只好按照嚴可求說的,主動提出辭去軍職,幫助楊渥做好軍政分離的事情,以此功勞來作爲投名狀,向楊渥示好。

想來只要楊渥還有志於做一個好的統治者,就不會對他這種既有資歷,有功勞,而且還主動向他靠攏,又沒犯什麼錯誤的人下手吧。

所以徐溫按照嚴可求的建議立即付諸行動,結果使得楊渥也有些措手不及。

楊行密不等楊渥開口便擺擺手道:“好了,這件事不怪你,你畢竟當過徐溫的幕僚,與他的公子在交談時泄了密也情有可原,只是以後要注意就是。”

見他如此說了,楊渥也只好點道:“父親說得沒錯,如今事情已經發生了,再追究責任沒什麼意義,還是討論一下該如何應對這件事吧!嚴先生,你來說說這件事對我們都有什麼影響?”

楊渥口中說着,心中卻感嘆着,嚴可求與徐溫關係實在不一般,看來以後在用他的時候還真得防着點。

“影響的話肯定會有一些,最主要的影響還是現在許多準備都還沒做好,若是貿然實行軍政分離,萬一出現什麼動亂,要應對起來就有些麻煩了。”

楊渥點點頭,這的確是個問題,如今各地刺史都是軍、政、財一把抓,雖然不是節度使,但與節度使的權利也差不多;如今楊渥想要實行軍政分離,這肯定會受到一些刺史們的反對,倒不是說他們敢於直接抗命,畢竟有廣陵城外數萬大軍鎮.壓着,還有剛剛平定田覠叛亂的威勢震懾着,應該還沒人有這個膽量敢於直接對抗。

不過不敢直接對抗不意味着他們就不會反對,許多刺史都已經在當地經營多年,根基比較深厚,若是他們暗中鼓動當地勢力搞些暴亂等,雖然不會對整個淮南造成衝擊,但大小也是個麻煩。

此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些處於邊境地區的州刺史,他們會不會就此投降別的勢力以保全自己的權利?要知道,越是邊境地區,節度使府對他們的掌控力就越小。尤其是北方靠近朱全忠勢力的州刺史,當初爲了拉攏他們,同時也是爲了保證當地刺史能夠集中力量對抗北方強敵,楊行密給那些刺史的權利非常大,人事任命都是由當地刺史說了算。

甚至有的刺史在死後還會將自己的位置傳給他們的後代,比如楊渥的那位大姐夫劉仁規,歷史上劉仁規的父親在濠州刺史的位置上病死,劉仁規接任,後來劉仁規死去,其子再一次接任,連續三代人都是濠州刺史。

若是這些邊境地區的刺史投降別的勢力,那纔是對淮南的巨大危害,由不得楊渥等人不謹慎對待。

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二百七十九章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六百六十一章商議軍情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三百章 崩潰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三章 招攬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十三章 溫馨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
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二百七十九章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六百六十一章商議軍情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三百章 崩潰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三章 招攬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十三章 溫馨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