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

幾個逃亡的樑軍士兵帶來的消息讓王鎔心中深感恐懼,但他卻沒有就此下定決心與朱溫翻臉。

一來樑國即便勢力不如當年了,但實力比起王鎔來依舊強了十倍不止,在這種情況下王鎔自然不敢隨意翻臉。

二來如今樑軍已經進駐深、冀二州,已經成了既定事實,若是翻臉的話,樑軍可以輕易佔領兩州。

至於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王鎔覺得自己與朱溫畢竟是姻親,所以心中依舊存了一絲僥倖心理。

“定然是這幾個樑軍士兵爲了富貴,所以自己編造的消息!不錯,一定是如此!”他在心中安慰着自己。

在和手下人商議一番後,抱着最後的一絲僥倖心理,王鎔提筆寫了一封奏章,派使者送往洛陽。

“……陛下相助之情,臣感激不盡。然而如今燕兵已經返回,與定州王處直的關係依舊親近,趙國已經沒有了外憂,而深州百姓見魏博軍而受其困擾,民心不安。請陛下下令召回魏博軍,臣願以錢十萬貫犒勞魏博軍……”

說白了,王鎔就是想要花錢來請樑軍撤走,不要老是賴在深、冀二州。

可惜的是,他最後的僥倖心理顯然不可能取得成功,幾天之後,朱溫的回書抵達,信中除了安撫王鎔,讓他不要多想外,關於撤軍之事卻是一句都沒有提及。

更讓王鎔感到震怒的是,又過了兩天時間,或許是已經徹底準備好了的緣故,杜延隱、丁延徽二人在深、冀二州同時發動兵變,禁閉城門,盡屠城中趙兵。

消息傳來,王鎔最後的僥倖也宣告破滅,戰爭不可避免!

與朱溫翻臉後,王鎔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定州向義武節度使王處直說明深、冀二州的變故,另一方面又迅速派遣使者前往晉陽和幽州兩地分別向晉王李存勖以及燕王劉守光求救。

定州的王處直和鎮州的王鎔這兩家可謂脣齒相依的關係,鎮州遭到進攻,王處直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於是同樣派遣使者與王鎔的使者一同晉陽和幽州兩地求援。

晉陽城中。

自從李存勖繼位爲新的晉王以來,這位年輕的王者一心都想着兩件事情,第一件自然是完成他的父親李克用生前遺留的三大恨事:朱溫、劉仁恭、契丹耶律阿保機。

至於第二件事情,卻是想要有朝一日能與南方那位被他當做一生之敵的吳王楊渥一決高下!

李存勖知道,不管是要擊敗他父親的三大敵人,還是要與楊渥一決高下,,他想要實現都需要有強大的國力和一支無敵的軍隊才行。

所以在繼位的兩年多時間裡面,李存勖銳意改革,積極進取。

他先是任用張承業等賢能來整頓內政,懲治貪腐,寬緩刑罰,又大力整頓軍紀,撫卹孤寡,打擊盜賊等等。

雖然還只有兩年多時間,但當初李克用時代留下來的各種弊病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僅極大的提高了晉國的國力和晉軍的戰鬥力,更是極大提升了李存勖本人的威望。

到如今,整個晉國已經民俗大變,百姓歸心,晉陽的府庫之中總算有了一定的積蓄,不再是以前那樣空蕩蕩的。

此時,打發了王鎔和王處直兩人的使者去休息後,朝堂之上卻是驟然吵翻了。

李嗣源首先站出來勸諫道:“大王,不管是王鎔還是王處直,他們臣服於朱溫都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了,每年都以向樑國進貢,而且兩家還結爲姻親,交情不可謂不深厚!如今兩家卻突然來求援,其中必定有詐!”

“不錯,老臣以爲,王鎔二人之言不可輕信,至少應當先觀察一二,等確定了局勢再做決斷!”監軍張承業同樣主張持重。

“臣附議!”

……

此時,在場的文官武將們,一個個都在極力反對出兵救援王鎔,或者認爲其中有詐,或者認爲應當緩緩圖之。

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王鎔二人臣服朱溫已經有近二十年時間,如今兩家突然鬧翻,誰都不會輕易相信。

此外,朱溫的狡詐也是衆所周知的事情,誰知道他是不是和王鎔、王處直聯手起來佈下陷阱,引晉軍前來,然後加以消滅。

如今的晉國雖然恢復了一些實力,但要與樑國相比還是差了不少,可不能掉以輕心。

“哈哈哈哈……”見衆人一致反對,李存勖卻是突然大笑起來,他伸手指着衆人道:“卿等何必如此多疑?未免也太小家子氣了!”

“大王,此事事關重大,不可不慎重而行啊!”

“寧可信其有詐,不可輕易聽信之!”

衆將紛紛勸諫。

李存勖搖頭笑道:“這王鎔和王處直兩家,夾在河東、汴州以及幽州三家之間,之所以能存留至今,不過是擇強者而侍罷了!”

“昔日朱溫強盛之時,我晉國衰微,幽州更非朱溫之敵,王鎔想要求得生存,所以投靠朱溫,這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

衆臣聽了連連點頭,他們也知道李存勖說的乃是正理,當朱溫強盛之時,誰也沒指望王鎔還會與晉國站在一起去對抗朱溫。

“大王所言甚是,不過如今樑國依舊強盛,按理說兩家不應當如此輕易就鬧翻啊!”李嗣源的勸諫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堅定了,不過他還是有些疑惑。

“諸位多心了!”李存勖淡笑道:“那鎮州王氏,當初大唐尚存之時,其就是叛服不定,更何況如今在朱溫麾下,難道他願意一輩子做朱溫的臣子嗎?他朱溫的女兒又哪裡比得上壽安公主?”

當年唐文宗李昂下詔,將絳王李悟的女兒壽安公主下嫁給成德軍節度使王元逵,也就是王鎔的祖上,後來王元逵一心爲大唐效力,忠心耿耿,立下了極大的功勞。

李存勖提到壽安公主,自然是說朱溫的女兒雖然也嫁給了王鎔的長子,不過想要就此讓王鎔徹底爲他效力,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見衆臣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李存勖接着又道:“如今王鎔向孤求救,孤若是遲疑不決,那就是中了朱溫的奸計了!所以我等應當立即發兵救援,若是晉、趙兩家合力,破樑必矣!”

“大王所言甚是,臣等佩服!”到了此時,衆臣一個個都對李存勖的看法心服口服。

“傳令給周德威,命他以三千精騎爲先鋒,先行趕往鎮州,與趙兵聯合,孤當親率大軍主力爲其後應!”李存勖當即下令。

……

幽州城外,一場遊獵剛剛結束。

此時的劉守光,正挺立在華麗的白色駿馬之上,他時年才二十許,頭戴遊獵皮冠,腰束玉帶,一身金色戎裝,手扶帶穗飾的寶弓,身側則是負責護衛他的大羣侍衛。

如今雖然還只是十一月,但幽州卻已經下過一場大雪了,讓野外鋪上了一層銀裝素裹。

今天的收穫並不算多,所以劉守光心中不怎麼滿意,還想着在城外多狩獵一會兒再回去。

三年前,在軟禁了他的父親劉仁恭之後,劉守光自然是迫不及待的自稱燕王,結果他的那位兄長義昌節度使劉守文自然是起兵前來討伐他。

在最開始與劉守光的交戰中,劉守文常常被他弟弟劉守光擊敗,局勢險峻。

痛定思痛後,劉守文派遣使者借得契丹和吐谷渾的兵力四萬餘人,終於在雞蘇一舉擊敗他的弟弟劉守光,將劉守光的軍隊殺得潰不成軍。

按理說,到了此時劉守光已經徹底失敗,接下來他的命運就要交給他的兄長來掌控。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劉守文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他卻是典型的蠢貨一個。

在山窮水盡之後,劉守光獨自一人來到陣前,裝作一副十分悲慼的樣子向劉守文求情。

劉守文一時心軟,就沒有下令讓兵將將其拿下,兩人反而在陣前來了一場兄弟情深的戲碼。

結果沒想到的是,這戲演到一半的時候,劉守光帳下的大將元行欽突然出手,竟然將劉守文擒住了,劉守光又趁機領兵大敗劉守文軍。

最終劉守光竟然依靠如此荒唐可笑的計謀,一舉翻盤。

此後,劉守光又費了半年多時間,最終消滅劉守文的兒子劉延祚,奪取了滄州,成功的鞏固了他的燕王之位。

此時,劉守光在侍衛護衛下,正在小心的向遠處一隻麋鹿靠近,希望能夠更加接近之後再將其射殺。

對劉守光來說,這種狩獵只是一種娛樂而已,自然是怎麼好玩怎麼來。

正當他緩緩接近了那麋鹿,開始拉弓搭箭之時,遠處忽然有一陣馬蹄聲傳來。

“大王,大王!”

聽着隱隱傳來的喊聲,劉守光不由得心中惱怒。

果然,剛剛還在低頭吃着野草的麋鹿在聽到喊聲後立即擡起了頭,結果剛好看到了劉守光等人。

那麋鹿“呼”一聲便狂奔起來,劉守光雖然匆匆將手中的箭射了出去,卻是連毛都沒有沾到。

“哼!”劉守光冷哼一聲,轉身向來人望去。

“孫鶴,又是此人!希望他這次是真的有什麼急事纔好,不然,哼!”

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二章 人選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二章 人選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
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二章 人選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二章 人選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