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

同樣是在前廳的書房之中,這一次相見時卻比幾個月前勸說楊行密出兵蘇州時少了兩個人,一個徐溫去蘇州擔任刺史了,另一個戴友規卻是去了壽州。

一番見禮後,楊渥開門見山的問道:“父親既然派使者召回了田覠,那田覠造反的時日肯定不遠了。不知父親可都做好了應對?”

若是以前剛穿越過來的他詢問這種軍國大事,楊行密只怕未必會告訴他,但如今自然不同。尤其是上次勸說淮南出兵蘇州,最後卻大獲全勝的結果讓在場衆人印象深刻,所以此時他們也想聽一聽楊渥的看法。

“田覠對下屬非常禮遇,所以他的部下對他比較忠心,若是田覠造反,這些人只怕都會支持。倒是朱延壽那邊,朱延壽的部下有幾個對爲父還比較忠心,已經答應若是朱延壽造反他們會做我們的內應。”

楊渥一喜,朱延壽因爲他的緣故而比歷史上更早下決心造反的事他也知道了。在歷史上田覠、安仁義二人額已經造反之後,朱延壽並沒有立即起兵響應,說到底歷史上的楊渥只是一個紈絝子弟,所以他那時候還沒放棄合法成爲節度留後的幻想,而等到楊行密裝眼病讓他去廣陵接位時,他更是放棄了起兵的想法前往廣陵,結果被殺。

但如今裝病的計策顯然行不通,朱延壽起兵造反的決心肯定也比歷史上更加堅定,所以楊渥曾經還爲此感到擔憂,沒想到楊行密已經提前準備了內應。

隨即楊渥又擔憂的問道:“有內應自然很好,但不知這幾個內應是不是可靠之人?如今擔任的又是何職務?”

“世子放心便是,戴先生已經親自過去盯着了。就在你回來的前一天戴先生也發來了信件,說他已經親自與那幾個內應交談過了,據他的觀察,這幾人應該都很可靠。”開口的是高勗。

一旁嚴可求又補充道:“內應一共有三人,朱延壽的親軍指揮使崔太初,黑雲都的左右指揮使李厚、呂師周。”

“是他們!”楊渥暗自欣喜,這三人的職務可不低,而且非常關鍵,若是有他們做內應,朱延壽就不足爲慮了。而且崔太初也就算了,黑雲都那可是淮南最精銳的部隊,若是因爲內亂而就此折損那就太過可惜了。而且呂師周這人歷史上因爲楊渥殺了周隱而心中恐懼,逃到湖南投靠馬殷去了,後來成爲馬殷麾下名將,爲楚國的建立立下大功。

這時楊行密開口說道:“朱延壽殘忍好殺,軍法嚴苛,軍隊戰鬥力固然很強,但也造成他的手下對他沒多少忠心。在以前有爲父做他後盾時還好,他麾下那些將領都會聽他的軍令;但如今他準備起兵反抗爲父時,那些將領自然不會和他一條心。”

“當今世人多有武夫當道,都覺得仁義這種東西一點作用都沒有,卻不知軍隊、地盤都好收服,唯獨這人心卻難以收服。那朱延壽只以爲自己手下強軍數萬,但真到了危難時刻又有多少人會爲他效力呢?”

“所以重視軍法沒有錯,但必須有個度,光是殺戮是不能讓士兵們信服的。渥兒你可記住了?”楊行密大有深意的看着楊渥說道。

楊渥心中一凜,回想起自己過去爲了迅速掌控軍隊,整飭軍紀而多次殺人,甚至其中許多時候被殺之人雖有小過,但實際上卻沒並沒有取死之道,自己爲了殺人立威卻都下令處決。如此作爲到底是爲了正軍法還是爲了立威?

“或許軍法也該改一改了?”楊渥心中想到。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過去做法的弊端,不過一來他覺得時間緊迫,自從三月份進軍營開始,爲了迅速掌握軍隊,趕在六月份馮弘鐸之亂和八月份武勇都之亂前建立一支能戰的軍隊,所以他選擇了殺人立威這種急功近利的辦法;二來也是覺得亂世用重典,如今藩鎮士兵桀驁不馴的太多了,就應該用重刑來警示士兵。

不過如今回過頭來一看,他用重刑雖然也讓士兵們的軍紀有了很大改善,但他不可能時時刻刻去抓軍紀的事情,等時間一久,這些嚴苛的軍紀還能維持下去嗎?

歷史上朱元璋誅殺貪官的手段難道還不強硬嗎?但後世明朝的貪腐還不照樣觸目驚心?說到底動輒殺人的手段短期用用還好,長期的話就難以實行了。

更何況,就像楊行密說的,一味殺人對爭取人心太過不利,誰都不想自己的上司是一個殘酷好殺之人吧?

“或許應該讓負責軍紀的崔肅重新制定一份軍法細則了!”楊渥暗自決定。

一旁楊行密見他陷入沉思,知道他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於是笑着說道:“渥兒明白了就好,不過此事不急,下去後再想想也不遲。前段時間青州的平盧節度使王師範派使者來說,他打算起兵討伐朱全忠,希望我淮南能夠起兵呼應,對此事你可有看法?”

楊渥眼神一亮,“王師範要起兵?這可是好事啊,能爲我淮南平定內亂爭取一段時間,只是王師範的結局嘛,只怕就有些不妙了。”

聽到王師範已經派使者來聯絡的消息,楊渥這才鬆了口氣。若是因爲他的出現不僅導致朱延壽堅定了造反的決心,更導致王師範沒有起兵拖住朱全忠的話,接下來淮南內亂爆發,朱全忠又趁機南下那淮南就真的危險了。

嚴可求也笑着說道:“世子所言甚是,我等也覺得王師範去挑戰朱全忠完全就是去送死,不過以平盧節度使的實力,沒有大半年時間朱全忠也別想擊敗他。”

“那我們就應該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消滅田覠三人,若是運氣好那時候王師範還沒有被消滅,我淮南還能出兵支援他一下!”楊渥接着說道。

對於楊渥的想法在場之人都表示贊同,若不趁此機會消除淮南的內患那纔是傻子。

“不過田覠等人雖然狼子野心,心懷不軌,但他們如今畢竟還沒造反,若是貿然起兵討伐他們只怕淮南諸將心中都有不服啊!”

楊行密還有些遲疑,田覠、朱延壽他們畢竟功勞很大,沒有足夠的理由是不能隨便動他們的。

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更新計劃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十章 詢問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
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更新計劃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十章 詢問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