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

“真是防備森嚴啊!”看完樑軍佈置的營地後,楊渥不由嘆了口氣。

康懷貞的安排極爲嚴密,幾乎沒有什麼漏洞可以利用,營寨外那又寬又深的壕溝,密密麻麻的拒馬,厚實的寨牆,密佈的箭塔,讓人難以想象這僅僅是一天之內就建造出來的。

好在,樑軍的這個營寨沒有漏洞只是針對其他藩鎮的軍隊而言的,若是換了其他藩鎮的軍隊,這麼一個烏龜殼子還真不好攻破,但面對淮南軍而言,康懷貞卻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爲了加快營地修建的速度,同時也爲了減少防守的範圍,康懷貞特意將營地修築得比正常的要小了許多,只有正常情況下的一半大。

這樣的話,可以保證在防守時的兵力更加密集,防守的效果自然更好。

然而這樣做的後果卻是,樑軍的兵力密度越大,當淮南軍使用蘇州炮轟擊時就越是容易命中,尤其是那上千顆新式榴彈,將更能發揮出威力來。

當然,這並不是康懷貞的能力問題,而是樑軍已經很久沒有與淮南軍正面交戰過了,對於淮南軍這些年的變化他們所知並不多。

在此之前,像蘇州炮這種大型兵器移動困難,建造更是需要大量時間,所以一般都只用於攻城作戰,野戰中很少使用。

康懷貞卻不知道淮南軍的蘇州炮很早以前就可以拆卸運輸,並且迅速組裝了,更不知道淮南軍已經有了新式榴彈這種利器。

對淮南軍缺乏瞭解纔是導致他將營寨修得這麼小的原因。

“或許要攻破樑軍營寨需要的時間會比想象的還要更短!”

想到這,楊渥臉上不禁露出了一點笑容。一旁周本等將領顯然也發現了敵軍營寨的這個缺陷,紛紛臉帶笑意。

“壽州那邊有什麼新的消息傳來嗎?朱全忠是不是已經從那邊出發了?”楊渥詢問道。

自從朱全忠開始正式圍城後,壽州城內與城外的聯繫就被切斷了,所以那邊的消息所知道的也不多。

“目前還沒有什麼新的消息傳來,不過基本可以肯定朱全忠已經收到了消息。至於他是不是會立即率軍前來,那就不清楚了!”

楊渥點點頭:“那麼就要假定朱全忠已經收到消息,並且立即就出發了。從壽州到這裡的距離來看,朱全忠的援軍多則五日,少則三日時間就能趕到。時間非常緊迫啊!”

“殿下所言甚是,此外,還必須考慮到朱全忠分兵前來的可能性。畢竟十多萬大軍,即便留下一部分牽制壽州守軍,那也是十萬左右,其行軍速度肯定不會太快,所以朱全忠爲了儘快趕來增援,極有可能派部分輕裝部隊先行出發!”張訓沉聲道。

“那就讓驍騎軍派部分騎兵前出打探消息,避免遭到敵軍突襲。秦將軍,命你率領一萬軍隊繞道敵軍後方,做好攔截敵軍援兵的準備,同時還要注意,一旦我軍攻破敵軍營寨,你就要負責攔住敵軍的漏網之魚!”楊渥沉聲道。

“末將遵命!”秦裴躬身道。

這個任務比較艱鉅,若是淮南軍不能及時攻破樑軍營寨,那麼秦裴就可能要攔截兵力可能是他們數倍的敵軍,以爲大軍爭取時間,這個重任楊渥還是更相信自己的嫡系。

“張將軍,這附近有什麼地方適合安營紮寨嗎?”接着,楊渥又向張訓詢問。

雖說楊渥有信心在朱全忠大軍趕到之前就攻破樑軍營寨,但正所謂未慮勝先慮敗,戰場之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所以楊渥必須先做好防守的準備。

這樣一來,即便出了什麼意外,讓樑軍成功匯合了,淮南軍也能迅速轉攻爲守,依託堅固的營地來與敵軍拼消耗。

敵軍十多萬大軍的糧草輜重都要從潁州那邊運過淮河,然後從壽州那邊運輸過來,這麼遠的補給線,很容易出現問題。

所以只要淮南軍堅守不與樑軍交戰,朱全忠要不了多久就只能撤軍回去。

張訓想了想,這才答道:“據末將所知,距離此地七裡有一處地方適合安營。”

他將那出地點的情況大致介紹了一下,楊渥點點頭,接着又看了看濠州州兵的領軍將領,下令道:“劉將軍,命你部在剛纔說的地方爲大軍修築南北兩處營地,至於營地的修築標準…”

他一邊下令,一邊指了指康懷貞佈置的營地道:“營地的修築標準不得低於這種程度!”

“啊…是,末將遵命!”

那姓劉的將領沒有想到楊渥會突然向他下達命令,先是感到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後連忙應承。

這種髒活累活,在有州兵的情況下自然會由他們來做,讓其他將士得到休息,以保證充足的體力。

部署了攔截援兵的部隊,同時又安排人手修築營地後,楊渥接着又命工匠立即開始組裝那三十架蘇州炮,這纔是他用來對付樑軍的核心,由不得他不慎重。

“敵軍兩處營寨,必須先試探一下虛實。周將軍,王將軍,就由二位將軍的部衆分別攻打一處如何?”楊渥轉身看向周本和王茂章。

雖說周本是他的岳父,不過戰場之上只有上下級關係,可沒有什麼岳父的說法。

周本自從三年前攻打蘇州以後,就長期駐守廣陵,之後的各場大戰都沒有參加,這一次難得有機會上戰場,他顯得有些興奮。

“末將遵命!王將軍,就由本將攻打李思安部,你負責攻打康懷貞部如何?”周本一口答應,並且搶先選定了目標。

相比於康懷貞這位樑軍名將,李思安這個經常打敗仗的將領自然更像一個軟柿子,所以周本就選定了他作爲自己的攻打目標。

王茂章不好和周本爭,只好點頭答應。

分派好各部的任務後,楊渥命各部提前吃午飯,然後休整半個時辰,開始行動。

秦裴率領他的鎮武軍繞道樑軍後方,做好攔截敵軍援兵的準備;而濠州州兵也開始爲大軍修築營地。

午時剛過,楊渥率領大軍逼近樑軍營地一里地停下,周本和王茂章各自派部將率領五千人開始對兩處營寨進行試探進攻。

其中王茂章派出的是部將朱虔佑,周本則派出部將米志誠。

隨着楊渥命令下達,兩部開始向敵軍營地前進。

要想進攻敵營,第一步就需要填平營寨外面的壕溝。在弓箭兵的掩護下,兩支軍隊各自開始行動。

同時,營寨內的樑軍也開始以弓箭兵發起猛烈的打擊。

樑軍的騎兵雖然比淮南軍要多,但與李克用或者李茂貞的軍隊相比卻是少了許多,之所以樑軍能夠死死壓制住這兩方勢力,主要依靠的就是強大的步兵,尤其是犀利的弓箭手,將李克用和李茂貞都打得毫無脾氣。

而眼前的樑軍步兵也顯示出了高超的戰鬥素養,他們的弓箭手發射起來又快又準,給淮南軍帶來很大損失。

好在,淮南軍的步兵也同樣很強,尤其是經過楊渥的改革後,精心選拔出來的精銳將士的戰鬥素養並不比樑軍的差。

小半個時辰後,淮南軍成功的在兩處營寨前各自挖掘出了三條通路,這已經足夠淮南軍發起進攻了;淮南軍爲此付出了幾百人的代價。

這時候,王茂章和周本幾乎同時下達命令,讓其他軍隊上前將已經顯出疲態的將士撤下來休整。

要攻破樑軍營寨顯然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甚至雙方近十五萬大軍即便是在野外交戰,一般也難以在三天內分出勝負,所以保持將士的士氣和體力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雖然換了兩支新的軍隊,不過指揮將領卻沒有改變,依舊是朱虔佑和米志誠兩人。

而這一次,樑軍卻沒有選擇繼續堅守營寨,而是派兵出來,背靠營寨與淮南軍交戰。

無論是康懷貞還是李思安,都知道一味堅守營寨不是好辦法,那樣的話即便敵軍淮南軍撤退也可以從容撤退,而他們卻不容易發起反擊。

這一次交戰纔是堂堂正正的交戰,淮南軍一方雖然總兵力佔據上風,不過實際投入戰場的卻只有一萬人;而樑軍投入戰場的兵力也差不多是一萬人。

這一番交戰,就非常清楚的顯示出了兩軍的戰鬥力強弱。

“殿下,樑軍能夠橫行天下,連晉王和岐王的軍隊都遠不是對手,看來的確不是沒有原因的啊!至少這一萬精兵,就絲毫不比我軍最精銳的將士差!”看着前方兩軍交戰處於膠着狀態,總體上分不出到底哪一方佔據上風,從來沒有與樑軍打過仗的周本感慨道。

王茂章點點頭道:“周將軍說得是,眼前這一萬敵軍,在樑軍之中絕對算得上最精銳的將士了,或許只有朱全忠的本部士兵才能超過他們!”

王茂章當年率軍七千援助王師範,與樑軍大戰過一個月,與朱友寧、楊師厚等將領都交過手,與朱全忠的本部也打過幾場,所以在場衆人裡面,說起對樑軍的瞭解,他算是最有發言權的。

張訓也點評道:“樑軍最精銳的部隊,應該是龍驤、神捷這兩軍,兵力近四萬人,都是跟隨朱全忠起家的老兵。眼前這一萬樑軍,在朱全忠麾下,應該是僅次於龍驤、神捷這兩軍的精銳。”

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七章 我服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
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七章 我服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