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

從金陵逆流而上固然速度較慢,不過若是從潭州沿着湘江進入長江,然後順流而下前往金陵,速度自然就快了許多。

僅僅幾天時間後,高鬱便帶着十幾個隨從來到了金陵。

與他一同到此的乃是之前被楚軍俘虜的吳軍指揮使馬鄴。

爲了表明自己的誠意,馬殷並沒有將馬鄴留下來,而是直接將其釋放了。

有了這個舉動在先,楊渥自然也不好意思將許德勳繼續關押,當然也沒有將其釋放,只不過對他的看管放鬆了許多,並且准許他與高鬱見面。

這天,高鬱的臨時住處,許德勳在幾個吳國小吏的看管下來此探訪。

“招待之所簡陋如此,看來吳國是故意要爲難高判官。這次議和只怕吳國人會提出許多苛刻的條件啊!”

見到滿臉苦澀之意的高鬱,許德勳心中同樣不怎麼好過。

這間被臨時用來招待高鬱的住所,不僅地方狹小,顯得有些侷促,而且內部陳設也比較破舊。

總共只有三間房,一間主房被用來作爲會客之所,另外兩間房高鬱佔了一間,至於那些隨從就只能擠在另外一間房裡。

而這間被當作客房的房間裡面,更是除了幾張椅子和一張桌子,再加上兩個用來放東西的櫥櫃外就別無他物,甚至許德勳如今作爲俘虜被安置的住處都比這裡的條件要好得多。

“這也正常的,畢竟兩家相互征戰這麼多年,仇怨何等之深,想要議和談何容易?老夫來之前就做好了被刁難的準備,所以如今遇到的倒也沒什麼!”高鬱聲音平靜的說道。

“坐吧!這裡什麼東西都沒有,老夫倒是帶了茶葉前來作爲,不過沒有熱水,也就不能泡茶招待許將軍了。還請將軍見諒!”

許德勳不以爲意的道:“在下兵敗被俘,高判官不嫌棄在下,在下就已經深感滿足了,哪裡還敢有別的要求?”

二人坐下後,高鬱衝隨從之人打了個顏色,隨從當即會意,拿出一串錢出去買了些酒肉回來。

接着,幾個隨從拉着那幾個跟隨在許德勳身邊監視的吳國小吏去了隔壁的房間喝酒,只剩下許德勳和高鬱二人留在會客房內。

那幾個吳國小吏倒也不擔心許德勳趁機逃走,畢竟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就算許德勳逃走了,難道高鬱也敢逃走不成?他們的談判還要不要了?

所以幾人放心大膽的去了隔壁房間。

等到會客房中只剩下高鬱二人時,許德勳連忙小聲問道:“這間房的隔音如何?在這裡說話隔壁能夠聽見嗎?”

接下來他們要討論的事情很可能涉及到一些機密,所以自然要保證不能被其他人聽見了。

就算是高鬱帶來的幾個隨從也最好不能讓他們聽到,不然誰知道其中有沒有人想要背叛楚國。

“許將軍放心就是,這間房子隔音還不錯,昨天到這裡後老夫就派人試過,只要說話的聲音不大,隔壁的人就聽不見。”高鬱鄭重道。

“那就好!還是高判官心細,一來就想到了這一點。”許德勳鬆了口氣。

“只是一些預防而已,不過還是要小心點,畢竟誰能保證不出錯呢?”

高鬱一邊回答,一邊走到一旁,從櫥櫃裡拿出紙和筆墨,用水調好墨水,又點燃一支蠟燭立在桌子上,這才向許德勳示意。

許德勳當即明白了高鬱的想法,一邊在口中若無其事的和高鬱閒聊,一邊取過筆來,將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寫下來。

“高判官來的好快,看來潭州兵敗的消息傳回去之後大王當即就下定了決心啊!不知道這兩天可有見到吳王?”

他口中說着,同時用筆飛快的在紙上寫道:“大王這次派你來是爲了議和還是議降?”

議和與議降的區別那可就大了,一個是和談,一個是投降。

前者意味着楚國還能保全下去,後者則意味着楚國將要消亡,至少在名義上將不復存在。

高鬱一邊接過去看,一邊在口中說道:“那時候大王正好在邵州軍中,距離潭州不遠,所以得到消息的速度比較快,老夫自然來得就快了。”

“可惜到了金陵後的這兩天,雖然已經見過吳國的首輔大學士陳彥謙了,但是吳王卻是始終沒有見我,說是有事情在忙。”

他一邊回答,一邊用筆在紙上寫道:“議和只怕難以成功,若能議降便是功成。”

許德勳默然,他也知道所謂議和不過是說着好聽點,想要留點顏面而已,實際上還是議降。

不過得到確切的消息後他心中依舊很是悲傷。

二十年前宣州城下一戰,楊行密大敗孫儒,曾經席捲江淮,震動東南各大藩鎮的孫儒軍就此灰飛煙滅。

那時候劉建峰、馬殷等人,剛好帶着七千精銳在池州等地劫掠糧草,聽說大軍潰敗的消息後,人心惶惶的衆將根本不知道將要何去何從。

向東是剛剛擊敗了孫儒,士氣正盛的楊行密,他們這七千人若是去東面與楊行密交戰,那無疑是在用雞蛋碰石頭。

至於向南,那裡是江西鎮南節度使鍾傳的地盤,鍾傳經營江西時間已久,在當地根基深厚,兵力衆多,他們這點兵力同樣難以與鍾傳爲敵。

最終,人心惶惶的衆將在劉建峰的率領下,一路向西遷移,最後到了湖南地界後停了下來。

這裡的地方勢力還很弱小,各地刺史相互征戰,還沒有出現一個強大的勢力來整合各方。

結果,憑藉手中七千身經百戰的虎狼之師,當地那些弱小的勢力哪裡是劉建峰的對手。

僅僅幾年時間,劉建峰的勢力就迅速膨脹起來,兵力甚至達到十萬之衆。

之後劉建峰死了,馬殷接位。

在馬殷的統領下,他們這些昔日的殘兵敗將居然一日比一日興盛,先是攻取了整個湖南七州,接着向北攻滅武貞節度使雷彥威,向南攻滅靜江軍節度使劉士政,向東更是與淮南爭鋒,並且一度接連取得勝利,最終建立起楚國。

可惜當楚國的事業達到頂峰時,昔日在宣州城下擊敗了他們的那支軍隊,如今卻是更加強盛了,並且建立起了比楚國還要強盛許多的吳國。

在吳軍的接連進攻下,僅僅幾年時間,當初看上去非常強盛的楚國竟然這麼快就落到了如今需要服軟請降的地步,這實在是讓許德勳他們這種功勳老將們感到痛心。

不過再怎麼痛心,打不過吳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今能不能議降成功,爲他們這些人求得一條生路都難說,再去感嘆那些過往之事也沒用。

他在口中接着道:“看來吳王應該是想先將高判官你晾一晾,好讓你感到焦急不安。”

同時他又在紙上不斷寫着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沒過一會兒,這張紙便已經寫滿了,在看過高鬱的答覆後,許德勳將寫滿了字的紙在蠟燭上點燃燒成灰燼,然後再取出一張新紙接着寫。

不僅是許德勳在問高鬱一些問題,高鬱同樣想要從許德勳這裡知道一些消息。

畢竟許德勳雖然是被俘將領,一直處於被關押的狀態,不過從吳國人對他的待遇上也可以看出一些他們的態度,這對高鬱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可惜二人交流了許久,最終還是不能確定吳國人對他們這次議和到底是什麼態度,至於吳國人可能會提出的條件他們也是一無所知。

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吳國人定然不會輕易答應議和,到時候提出的條件必然極爲苛刻。

這個結論讓二人都感到憂心忡忡。

最後,那幾個跟隨監視許德勳的小吏前來催促,許德勳只好告辭離去。

“許將軍但請放心,既然吳王在你拒絕投降後都沒有直接將你殺死,那就說明吳王有用你來換取一些好處的想法。將來將軍應該有機會回去見大王。所以這段時間將軍就在金陵安居,老夫有空的話還會去見一見你!”

回想着高鬱在臨別時的話,許德勳心中惆悵不已。

而高鬱回到自己的房間後,同樣心情鬱結,時不時的發出一聲嘆息。

他們二人都不知道的是,此時就在他們這間會客房的底下,一個長劍都的密探從密室裡面爬了出來,然後悻悻的罵了一句:“這兩人也太小心了,害得我在密室那麼狹小的地方呆了那麼久,最後卻一點收穫也沒有!”

是的,他們這間會客室乃是經過改造的,在底下還有一間密室,並且有一處密道通往幾十步外的另一間院子。

從密室裡面可以清楚的聽到高鬱等人對話的聲音,甚至二人的低聲細語都能聽得清楚。

而許德勳之所以能夠得到允許前來拜訪高鬱,那也是提前就設計好了的,爲的就是能偷聽到兩人對話時可能透露出的消息。

可惜二人實在是謹慎小心,竟然選擇勞神費力的用紙書寫,並且在寫完之後立即燒掉,不留下一點可趁之機。

最終密探偷聽到的一些消息也只是一些不怎麼重要的事情,收穫不大。

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十三章 溫馨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六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十章 王茂章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
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十三章 溫馨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六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十章 王茂章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