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

不久,朱全忠率領樑軍主力退守宋州,同時又命龍驤軍馳援潁州。

潁州那邊楊師厚在出兵之後很快就解了潁州之圍,淮南軍本來就沒有強攻潁州的打算,所以在楊師厚率部抵達後,李承嗣便明智的率領大軍後撤。

不過因爲東線楊渥正與朱全忠的主力對峙的緣故,李承嗣沒有直接退回淮河以南,而是隻後撤了三十多裡後便停下來,修築營寨開始與樑軍對峙,以牽制楊師厚部,防止他前往宿州與朱全忠匯合。

шωш¸Tтka n¸℃ O

此時既然東線佔不到便宜,朱全忠便打算先調動兵力去潁州試一試,看能不能擊敗潁州的李承嗣。

宿州。

聽到樑軍終於後撤回宋州的消息後,楊渥總算鬆了口氣。

這些日子的連番大戰淮南軍同樣很疲倦,需要休整一番才行;此外供應十五萬人在淮北作戰,僅僅這一個多月時間耗費的錢糧就極爲驚人,這時候能與樑軍停戰楊渥也求之不得,所以對於樑軍的後撤,淮南軍並沒有發起追擊,而是在宿州停了下來。

宿州作爲孤懸淮北的重要城池,其對淮南的意義十分重大,楊渥爲了保住這裡不惜與樑軍大戰了一個多月時間。

不過淮南的主力不可能長期駐紮在這裡,而朱全忠又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按照楊渥的估計,早則今年下半年,晚則明年,爲了爭奪宿州樑軍肯定會再次興兵南下。

所以淮南軍的主力在退回去之前,首先就要保證宿州的防禦力量足夠單獨抵擋樑軍的大規模進攻一段時間才行,而現在的宿州守備力量顯然還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在此之前淮南主力還需要繼續停留一段時間。

此時,看着眼前一臉肅然的中年文士,楊渥不禁皺了皺眉。

“你的意思是需要動用至少四萬勞力,費時三年才能修築好新的捍海堰?”

“正是,而且這還是最低的預算,若是工期進展不順利的話,需要的時間也許會更長!”中年文士答道。

這人正是楊渥聽從高勖的建議,當初派人去楚州召來的劉威的那位幕僚,名爲黃訥。

他趕到軍前後,聽了楊渥給他交代的任務,當即便請求說要去實地考察一番才知道修築海堤的工程的預算規模。

對於他這種務實的態度,楊渥大爲欣賞,於是便委任他爲楚州巡檢副使,作爲已經被任命爲正使的楊信的副手,負責修築一道新的海堤,以取代年久失修的舊海堤。

不過當初楊信給楊渥上奏章時,曾經說修築新堤壩的工程難度並不大,耗費也不多;而楊渥雖然知道楊信的估計肯定是偏低了,但他也沒有想到會有黃訥說的這麼大,幾乎趕上升州新城牆的營造工程了。

要知道升州的城牆營造,不僅要修築全新的磚石城牆,還要挖掘新的護城河,有些湖泊還需要人工將其填平等等,這個工程量自然很大。

但修築海堤,雖然總長度遠遠超過升州城牆,但一來只是一道簡單的堤壩,不需要使用多少磚石結構,二來畢竟有舊的海堤在,許多地方只需要修補一番就行了。

所以楊渥實在沒想到竟然需要動用這麼多的勞力和時間。

當然,即便需要這麼多的耗費,但楊渥最終還是同意了黃訥的方案,準備將這件事情交給楊信和他來做。

可惜上次抓到的樑軍俘虜都被送去修築升州城了,這一次交戰更是沒有抓到俘虜,所以修築海堤就只能動用民力了。

“好好做成此事,孤不會忘了你們的功勞的,百姓同樣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楊渥勉勵道。

“對了,上次讓你帶一些資深鹽戶來此,這事你辦好了沒?”

“啓稟殿下,按照您的要求,一共二十個鹽戶,都是世代煮鹽的人家,經驗豐富,如今已經隨屬下到了軍中!”黃訥恭恭敬敬的答道。

上次去海陵實地考察時,楊渥特意交代他帶些鹽戶回來,雖然很奇怪楊渥爲何這麼做,但他還是照辦了。

楊渥微微一笑,“既然人已經到了,那就讓他們過來吧,孤要親自見見他們!嗯,黃巡檢,你先下去休息吧!”

黃訥更加驚訝了,不知楊渥爲什麼還要親自接見那些鹽戶,不過他知道有些事自己沒必要知道,所以立即告辭離去。

不久,二十個鹽戶被侍衛帶了進來,一見到楊渥,衆人便戰戰兢兢的拜倒在地,神情十分緊張,不知道楊渥爲什麼突然要見他們。

安撫了幾句後,楊渥問道:“諸位都是世代煮鹽的人家,可曾想過曬鹽之法?”

……

是的,召集這些鹽戶來就是爲了讓他們試驗推廣曬鹽之法。

身爲吳王世子,淮南的實際執掌者,楊渥自然不可能親自去試驗曬鹽之法,所以他只能儘量將自己知道的一些思路告訴這些經驗豐富的鹽戶,讓他們去試驗具體曬鹽的方法細節。

“……你們回去後,各自建立鹽田進行試驗,若是誰能最早試驗出曬鹽之法,孤將重重有賞。另外,孤會派人去協助你們,若是有什麼困難,可以直接上報給海陵巡檢楊信,他會幫你們解決的!”楊渥最後許諾了一番重利後,將這些人打發了出去。

魏州。

得到朱全忠的最終回覆後,羅紹威終於鬆了口氣。

樑軍與淮南軍的交戰是不是進展得順利,這與他的關係並不大,反而是魏博那些桀驁不馴的牙兵纔是他的心腹大患,只要這些牙兵一日不解決他就一日難以安然入睡。

早在三年前朱全忠兵圍鳳翔時,羅紹威就派心腹前去將自己的請求告訴了朱全忠,並且得到了朱全忠的承諾,所以那以後他便服服帖帖的跟隨在朱全忠身後,爲他東征西討,所爲的就是將來朱全忠能夠實現他的承諾。

不過因爲戰事頻繁的緣故,朱全忠一直都沒有兌現他的承諾,這讓羅紹威隱隱有些不滿。好在朱全忠總算是準備採取行動了,倒也沒有完全食言。

“大王,剛剛長公子的府上傳來消息,說是安陽郡主病逝了!”這時候,侍衛匆匆來報。

“什麼?在這個時候病逝了?”羅紹威皺眉,低頭沉思其這件事會對他的計劃帶來什麼影響。

安陽郡主便是朱全忠的長女,嫁給羅紹威的長子羅延規,是他和朱全忠兩家結盟的一個重要體現,在這個時候安陽郡主病逝,羅紹威自然會擔心會不會影響到與朱全忠的聯盟。

不過隨即他又放心下來,甚至有些大喜過望:因爲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他和朱全忠的聯盟,聯姻只是一個紐帶,安陽郡主是自己病逝的,其中又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加上他對朱全忠一直鼎力支持,所以他相信朱全忠肯定不會因此而影響到兩家交情的。

不僅如此,因爲安陽郡主的病逝,他還想到了一個好計劃。

……

不久,朱全忠得到羅紹威的通告,說是他的長女病逝了。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朱全忠這種梟雄對自己的子女更是感情淡漠,對於長女的病逝僅僅沉默了半晌就算完了。

接下來,他開始認真思考起羅紹威的建議來。

“敬先生,你覺得羅紹威的提議可行嗎?”

“有很大的可行性,只是這對郡主似乎有些……”敬翔恭敬道。

朱全忠擺擺手道:“那些不要考慮,既然可行,那就立即照他說的辦吧!羅紹威請求孤相助已經很久了,孤不能一直拖延下去,此次正好是個機會!”

“是,只是魏州那邊一旦發動,那麼大王必須做好準備防止魏博軍隊趁機作亂纔是。如今雖說我軍退守宋州,但淮南軍的主力同樣駐守宿州,若是伴隨我軍的魏博軍因此反叛,說不定會給楊渥可趁之機!”敬翔提醒道。

朱全忠點點頭,跟隨他們作戰的魏博軍雖然兵力不多,只有兩萬人,不過若是他們與淮南軍勾結,突然發動叛亂,樑軍若是沒有防備還真有可能吃個大虧。

所以朱全忠打算,當魏州那邊發動以後,宋州這邊也突然發動,不管如何先把伴隨他們的兩萬魏博軍隊控制起來再說。

幾天之後,朱全忠讓人用口袋裝滿鎧甲兵器,挑選長年擔任他的警衛的兵士共一千人,全部裝扮成挑夫的模樣,命部將馬嗣勳率領以爲安陽郡主會葬的名義前往魏州。

魏博牙軍聽到消息後只以爲這些人都是朱全忠派來爲他女兒送葬的,所以絲毫沒有引起懷疑。

天佑三年正月二十六日,羅紹威秘密派心腹進入魏州兵器庫,把庫存的弓弦和鎧甲繫帶等全部弄斷。

當天晚上,羅紹威親自率領他的家奴賓客等數百人,與朱全忠派來的馬嗣勳部一千人突然發難,一同進攻魏博牙軍。魏博牙軍匆忙之中想要應戰,然而當他們打開兵器庫後才發現,庫存的弓弩鎧甲等都已經不能用了。

這天晚上,在一片血雨腥風之中,整個魏博牙軍一共八千家,數萬人全部都被殺死,連嬰兒幼童都沒有遺留一個。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六百五十六章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二十章 詢問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六百五十六章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二十章 詢問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