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

“說吧,你到底是什麼人,又是誰派過來的?若你是楚王馬殷的人或者荊南節度使高季昌的人,那就不要開口了,本將沒那麼多時間在這裡和你虛耗!”重新坐下來後,劉崇景朝四周看了看,又示意侍衛們離得更遠一點,然後小聲問道。

對他來說,如今在吳國混的再怎麼差,但只要他不造反,不胡作非爲,將來他父親過世以後他也能繼承一個郡公的爵位,一世富貴還是有保障的。

而不管是楚王馬殷,還是荊南節度使高季昌,如今都是自身難保的狀況,劉崇景又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傻到去投靠這兩方。

在他的對面,中年人見他重新坐下,不由得會心一笑,同時心中暗自想着:“還好樑先生早就預料到了,提前做了準備,不然我若是說自己是從江陵而來,只怕此人真的要翻臉了。”

他知道,劉崇景剛纔之所以沒有將自己拿下,主要原因還是因爲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劉崇景將他拿下也沒什麼好處,反而可能惹來麻煩,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這才準備放過他。

不過真要說將劉崇景惹怒了,對方即便不將自己拿下,也可以想辦法讓自己消失,以劉家的權勢,只要謹慎一些,也不會有太多麻煩的。

所以在劉崇景重新坐定之後,中年人神色嚴肅起來,恭恭敬敬的道:“在下王忠,從開封而來,至於在下身後之人,想必劉公子也能猜到了吧?”

“你是樑王派來的?可有什麼憑證?”劉崇景皺眉說道。

吳國至今都沒有承認朱溫的皇帝身份,所以一般提到朱溫時,要麼稱呼他爲僞樑皇帝,要麼就稱他以前的樑王爵位。

劉崇景常年都在吳國,自然也受到這種稱呼的影響。

“劉公子想要憑據的話,這個可以作爲憑據嗎?”王忠從袖子裡取出一封信,上面寫着委任王忠爲開封府押牙,後面蓋的卻是樑國崇政院知政敬翔的大印。

看到上面敬翔的印鑑,劉崇景心中頓時便信了。

這敬翔深受朱溫的信任,許多密探事物都是由他在打理,所以眼前這個王忠拿着敬翔授予的任命書是非常合理的。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樑震提前就預料到荊南節度使的身份有些不夠使,所以讓人私刻了敬翔的印鑑,僞造了這份任命書。

對於高季昌來說,別說是隻是僞造敬翔的印章,若是有必要的話,他連朱溫手中的傳國玉璽都敢僞造。

劉崇景雖然相信了眼前之人乃是敬翔所派遣的,不過他還是有些疑惑的問道:“本將聽說,你們樑軍現在完全被牽制在北方,無力南顧,敬翔怎麼還會派你來這裡?而且本將不過是個小角色,又如何會被敬翔盯上?”

王忠見他相信了自己僞造的身份,頓時心中更加放心,他笑着說道:“我軍的確在短時間內難以南下,但正因此,就更要關注南方局勢了,不然等到你們吳國統一了南方,我軍就更加腹背受敵了!至於說爲什麼會找到劉將軍,劉將軍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不過有劉將軍背後的宋國公在,又有誰會如此認爲呢?”

“你是想要通過我來說服我父親起兵造反?這是不可能的!這絕不可能!如果你們是打的這個主意,那麼你們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吧!”劉崇景頓時就激動了起來。

他可是知道他父親對吳國的忠心的,那是一個生性淡然,對權利並不怎麼熱衷的人,尤其是他父親如今年紀大了,就更加不會有造反的可能,最多也就是如何善始善終,將來去了另一個世界也好面對故主楊行密。

“劉將軍不必激動,在下可沒說要勸你父親造反。在下的意思,其實只是與劉公子做一個交換,對雙方都有利的交換!”王忠連忙說道。

他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要說將劉威、陶雅這種大人物拉下馬,即便是眼前的劉崇景,想要將他拉下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慢慢的一步一步的來。

劉崇景平靜了一下心情,沉聲問道:“交換?什麼樣的交換?”

“很簡單,劉公子如今在唐年縣擔任區區一個廂軍指揮使,想要出頭只怕很難。不過若是有我等的配合的話,劉公子自然就有機會立功了;而劉公子一旦重新立下功勞,再以你們劉家在吳國的勢力,只要稍微活動一番,想必再調到禁軍中來也是有可能的。不知劉公子覺得如何?”

劉崇景面上神色雖然沒有變化,但心中卻是迅速思考起來。

按照王忠說的,若是真有敵軍的配合,那麼他率領廂軍立下功勞的可能是有的;而一旦立下功勞,再在金陵想辦法,說不定還真有機會回到禁軍中去。

想到這,劉崇景頓時有些動心。

他強行忍耐住心中的激動,儘量裝作一副不在意的樣子,冷聲說道:“那你們想要得到什麼?別告訴本將,你們什麼都不需要?而且本將怎麼知道你們是不是想要故意給本將設陷阱?”

劉崇景雖然心中已經頗爲動心了,但他畢竟是出生顯貴人家,基本的警惕之心還是有的。

“我等自然是有所需求的,如今吳國的勢力如此強大,又接連吞併了兩浙、江西和福建這三處地方,接下來吳王準備進攻何處,這對我國來說是極爲重要的消息。若是劉將軍能提供這方面的消息,我軍自然會設法幫劉將軍回到禁軍中去。我想以閣下乃是吳國兵部尚書家的公子的身份,這點消息應該能夠輕易得到吧?”王忠笑着反問道。

“至於如何讓公子相信我們的誠意,過幾天,會有一支一百人的我軍進入唐年縣地界打探情報,你們派人去將他們消滅了,想必這樣一來劉公子就能相信了吧?”

劉崇景驚訝的看了王忠一眼,沒有說什麼,而是站起身來道:“此事本將要多考慮一下,若是有什麼決定,本將會派人來通知你的!”

王忠知道劉崇景這是依舊不放心,想要先好好調查一下自己的情況,同時也要好好思考一下,所以他沒有繼續多說,只是小聲叮囑道:“那劉公子可要儘快了,那支一百人的斥候過幾天就到,所以時間不等人啊!”

起身在侍衛的保護下出了酒館之後,被外面已經有些炎熱的空氣一吹,劉崇景心中微微一震,不知道自己今天與此人的接觸到底是好是壞。

他搖搖頭,微微嘆息一聲,轉身離去。

身後,王忠臉上的笑意卻是越來越濃,他知道劉崇景基本上已經上鉤了。

這一次或許只是讓劉崇景提供一點情報,但等他嚐到了甜頭後,他就會越陷越深,或許下一次就是讓他做更加出格的舉動,等他猛然醒悟的時候,他已經陷得太深了,想回頭也來不及了。

到了那個時候,劉崇景就只有徹底倒入他們這一方。

而一旦劉崇景倒下了,那麼離他的父親倒下還會遠嗎?

“嘿嘿!”

王忠想着將來會發生的事情,不由得笑出聲來。

幾天後,正如王忠所預料的那樣,劉崇景回去之後左思右想,最終還是沒能擋住誘惑,再一次來與王忠相見了。

而這一次,王忠也非常爽快的將那支即將到來的斥候隊的人數與時間地點等消息告訴了劉崇景。

爲了將劉崇景拉下水,高季昌的確是下了很大本錢的,甚至都準備招募一些作爲棄子,專門用來向劉崇景表達“誠意”。

當然,這些被當做棄子的斥候們自然不會知道他們將要面臨的命運。

劉崇景在得知將要過來刺探消息的敵軍乃是高季昌派出的之後,雖然心中有些疑惑,但一來立功心切,二來高季昌如今也屬於樑軍陣營,所以他並沒有多想。

沒過幾天,這支百人的斥候隊剛進入唐年縣境不久,就遭到了劉崇景率領的數百廂軍的迎頭痛擊,頓時全軍覆沒。

消息上報到鄂州的王茂章那裡後,自然受到了王茂章的嘉獎和肯定。

僅僅消滅了不到一百敵軍,這自然不夠他從廂軍調回禁軍,但這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在嚐到了甜頭之後,接下來劉崇景又多次與王忠合作,以獲得立功的機會。

有時候劉崇景會親自帶人深入復州地界打探消息,最後獲得許多有價值的情報;有時候是有樑軍入侵,結果附近駐守的禁軍主力還沒有反應,劉崇景便帶領他麾下的廂軍將其消滅了。

……

這些功勞一般都不會太大,畢竟高季昌也沒有那麼多的本錢來給劉崇景“立功”;此外,若是劉崇景立下的功勞太大,那同樣會引起有心人的懷疑的。

而如今他立下的功勞雖然不多,但卻表明了劉崇景積極向上的態度。

即便是一般人犯了錯,只要他認識到錯誤之後,都應該給一個改過的機會,更何況是宋國公的長子呢?

再怎麼說,劉崇景的父親也是宋國公劉威,有這層關係在,他天然就受到更多的關注;而且楊渥爲了表明自己對劉威等功勳老臣的優待,想來同樣不會不給改過自新的機會。

而這就給了劉崇景操作的空間!

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九章 夜談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七百章伐蜀(上)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更新計劃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三百零八章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五十章 悠閒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三十九章 醒來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
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九章 夜談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七百章伐蜀(上)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更新計劃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三百零八章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五十章 悠閒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三十九章 醒來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