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

過了許久,範遇返回來,“公子,屬下已經派人將昨晚的事情報告李承嗣將軍了。李將軍聽聞消息後非常震驚,他已經傳令召集將領在議事廳商議此事。”

“好,辛苦了。”楊渥點點頭,他要好好想想待會該怎樣發難了。

又過了不久,在前廳打探消息的人來報說衆位將軍大部分已經到了,於是楊渥離開後宅趕往前廳的議事廳。

議事廳內,上首中央的主位是留給楊行密的,衆人自然不敢坐那裡。李承嗣站在主位下面的階梯上主持這次合議。等楊渥趕到時,他正在對衆多將軍介紹昨晚發生的刺殺案,楊渥心中一動,躲在外面準備先聽聽衆位將軍怎麼說。

只聽李承嗣大聲介紹道,“昨晚長公子深夜返回節度使府後,在自己的院子裡遭到刺殺,長公子身邊的一個婢女爲了保護長公子受了重傷,所幸的是,侍衛及時趕到,驚走了此刻,長公子本人也安然無恙。對於此事衆位怎麼看?”

昨晚的事實當然不是李承嗣說的這樣簡單,但有些細節卻沒有必要對大家透露。如今楊行密親自率領大軍討伐朱全忠,還留在廣陵的高官也就周本、朱瑾、史儼、馮弘鐸、周隱、米志誠、李濤等人,衆多將領聽聞昨晚發生的事情後紛紛議論紛紛。

“李副使,不知道長公子現在如何了,既然安然無恙,爲何不來與我等相見?”李承嗣的官職是淮南節度副使,所以大家稱他爲李副使。

“諸位放心,長公子的確是安然無恙,也準備參加這一次合議,想必是被什麼事耽擱了,現在還沒到。所以現在也只是讓諸位將軍先了解一下情況。”

“既然長公子還無恙,我等也就放心了。只是不知刺客有沒有抓到,又可曾查出是什麼人派出的刺客?”

李承嗣搖搖頭說道,“可惜刺客逃了,也不曾查出誰派的刺客。”

……

楊渥躲在外面聽着衆將紛紛議論,卻多是在詢問刺殺案的細節或者討論是何人派出的刺客,關於問責的事情卻只提到昨晚直接負責守護府中的親軍都頭,認爲應該將都頭罷職問罪,至於張灝卻沒有誰提起。畢竟大家都知道親軍指揮使的守衛府中的慣例,再加上楊渥也沒受傷,所以衆人都沒提起張灝來。

聽到裡面亂糟糟的議論,楊渥感到一陣失望,“看來還是要我親自出馬啊。”他擡起腳就準備進入議事廳,這時候一聲厲喝從裡面傳來,楊渥聞言便是一驚,連忙止步。

“衆位將軍都在這裡討論這些沒用的事情幹什麼?如今當務之急是防止以後再出現類似的事情。本官以爲,此事的關鍵是昨晚負責守衛節度使府的指揮使,爲了防止以後再有值夜的指揮使失職的現象,必須嚴懲昨晚負責之人,以儆效尤。光是拿個都頭或者營指揮出來有什麼用?”

原來是節度判官周隱,他本來就爲人嚴謹正直,眼睛裡揉不得半點沙子,一向都是有什麼說什麼,絕不會給人留情面。

衆位將軍一聽心中都是一驚。要知道,現在楊行密這個淮南節度使的麾下將領級別最高也就是都指揮使,就算是那些手握一方大權的州刺史,他們在軍隊裡的級別通常也不過如此;而都指揮使下面就是指揮使的級別,算是高級將領了,更何況是親軍的指揮使,這級別就更高一等,這就好比是後世中央.警衛局的軍官和普通軍隊的軍官相比要高一籌。

若是處置都頭或者營指揮,這些將領不會有任何意見,但處置親軍的指揮使,這種事只有楊行密才能做,其他人誰敢做?不怕犯了忌諱被楊行密猜忌嗎

一時間衆人紛紛沉默不語,便是李承嗣也是皺眉不已。他能受到楊行密的重用,被任命負責留守,其中關鍵就在於他爲人謹慎,不拉幫結派,更不會做任何逾越本份的事情。處置親軍的指揮使這種事顯然就逾越了他的本分,於是他低着頭不說話,兩眼死死的盯着地上的臺階,彷彿上面有什麼花一般。

外面的楊渥一喜,“總算有人提起此事了,大家都說周隱爲人剛直,只忠於自己的值守,不講情面,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這種楊行密不在廣陵的時候還敢出言處置親軍指揮使的人,也就周隱一人有這個膽量了。

歷史上,楊行密病重的時候,楊渥還在宣州當宣州觀察使。楊行密想召楊渥回來,結果周隱勸解說:“宣州司徒(楊渥)這個人輕易聽信讒言,又喜歡玩樂,不是個保家的人。而您的其他兒子都還年幼,也難以駕馭衆將。唯有廬州刺史劉威,他與大王您當初一同起於微末之時,應當不會對不起您。不如讓他暫時統領諸將,等將來您的其餘兒子長大了再傳位給他們。”

周隱的這個想法顯然太天真了,劉威若是當了節度使,以後會將權利還給楊行密的兒子們?恐怕連周隱自己都不相信。然而周隱卻真的覺得楊行密的諸子難以保家,還不如主動交給楊行密信任的劉威,至少劉威爲人寬仁,應該會好好對待楊行密的諸子。

對於周隱的想法,楊行密當然不同意,最終還是將楊渥召回廣陵,任命爲節度留後。

後來楊渥即位後,大罵周隱,說他“出賣國家,將來還有何面目去見楊氏祖宗”,於是將他殺了。周隱雖然剛正不阿,容易得罪人,但在淮南還是很有威望的。楊渥將他殺了後,他手下的將領也開始人人自危起來。後來張灝、徐溫發動兵諫卻沒有將領站出來,其中也有殺周隱造成的影響。

當然那是歷史上的那個楊渥做的事情,如今的楊渥聽見議事廳內周隱聲色俱厲的提案,心中高興不已,當即便走進廳堂大聲說道,“周判官說的不錯,昨晚行刺案如果只處置那些都頭和營指揮,這絕對不夠!”

衆多將軍們一見他進來,紛紛過來詢問昨晚之事,楊渥一一回答又再三感謝他們的問候,衆人才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繼續議事。

“長公子,不知道昨晚負責守衛節度使府的是哪位指揮使?”周隱待衆人重新站定後,向楊渥問道。

ps:求推薦票,求收藏

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四章 朱廣德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五章 家宴(上)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五百章盧枇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十三章 溫馨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
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四章 朱廣德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五章 家宴(上)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五百章盧枇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十三章 溫馨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