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

“將軍,前方就是襄陵了,過了襄陵再往前就是寧陵,那裡距離宋州不遠,也不知道宋州那邊的戰事現在如何了?”

從開封通往宋州的官道上,一支五千人的軍隊正在快速行軍。

這支軍隊正是由王彥章統領的救援宋州的軍隊。

在與張漢傑鬧翻後,王彥章當即率領大軍南下,想要以最快速度趕到宋州。

聽到副將詢問,他面無表情的答道:“誰知道呢!吳軍這次來勢洶洶,出動的兵力定然很多,不過在短時間內真正能投入宋州的應該不會太多。只要霍彥威將軍指揮得當,守住宋州等待援軍應該沒有問題。”

“將軍,其實霍彥威將軍的能力末將是不擔心的,不過末將聽說,駐守宋州一線的我軍都是一些老弱軍隊,戰力和士氣都不高,若是貿然與吳軍遭遇,只怕未必能夠取勝啊!”副將唐銘說出了他的擔憂。

王彥章默然,他的心中對此也有擔心,以南線樑軍的狀況,要與在各個方面都佔絕對優勢的吳軍交戰,這原本就是很難的任務;更何況如今吳軍還採取的是突然襲擊的方式,樑軍在各個方面都沒什麼準備。

他沉吟片刻,道:“正因爲南線我軍的士氣都不高,所以本將才要迅速趕去增援,讓他們都知道援軍正在源源不斷的趕來,只有這樣,他們纔有堅持下去的信心和決心!”

他冷笑一聲,接着道:“若是按照張漢傑那廝說的,等到朝廷詔令到了之後才南下救援,只怕大事已去,宋州早就被吳軍攻克了。”

“將軍說得是,不過這樣一來將軍可就徹底將張將軍給得罪了,將來在朝中的日子只怕不好過啊!”唐銘苦笑道。

“哼!”王彥章臉色難看,怒聲道:“若是本將此次成功解圍宋州,等到回京的一日,本將必斬此賊,以振朝綱!”

“是,是,將軍說得是。”唐銘唯唯諾諾,不敢接口。

王彥章尤不解氣,道:“不僅是張漢傑這個賊子,還有他的同夥趙巖,兩人這麼多年來在朝中狼狽爲奸,將朝政搞得烏煙瘴氣,本將回京後同樣要將此人斬殺!”

他一邊說着,一邊用力抽打坐下戰馬,彷彿那戰馬就是張漢傑、趙巖等人一般。

被他這麼抽打,戰馬吃痛之下悲鳴一聲快速奔跑起來。

王彥章卻不知,在他飛奔而去的時候,唐銘的眼神卻開始閃爍起來。

“王彥章將軍雖然自恃勇悍,經常目中無人,但他對我們這些部將還是不錯的;不過張將軍對本將也有知遇之恩,他命我暗中監視王將軍,如今兩人鬧翻,本將夾在中間實在是爲難啊!”

是的,這位被王彥章視爲心腹的部將,其實在很早以前就被張漢傑收買了,負責幫其監視王彥章。

王彥章如今的職務乃是北面招討副使,平時駐防在滑州,而唐銘則是王彥章麾下的一個指揮使。

這次張漢傑和王彥章正式鬧翻後,很快就暗中派人找到唐銘,讓其負責傳遞消息。

“罷了,反正張將軍也僅僅是要本將傳遞一些消息,他們目前已經鬧翻,即便本將將他剛纔說的話告訴張將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若是本將不聽從張將軍的話,那麼將來本將也要被清算。王將軍固然對本將不錯,但相比之下還是本將自己的前程要緊。”

他在心中嘆息:“要怪就怪王將軍你沒有權勢吧!”

想到這,最終他還是決定將王彥章的話原原本本的透露給張漢傑,至於張漢傑得知消息後會怎麼對付王彥章,這些他就不知道了。

繼續向前行軍了五里後,大軍抵達襄陵,此時正好是午時。

所以王彥章下令暫時停下來休整,一面派人去前方打探消息,一面開始埋鍋造飯。

不久之後,休整完畢,大軍繼續前進。

就在這時,之前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飛奔來報說:“將軍,剛剛得到的消息,霍彥威將軍統領的兩萬大軍在宋州以西三十里處遭到吳軍騎兵的突然襲擊,大軍猝不及防之下被打得大敗,如今霍彥威將軍退守寧陵!”

“什麼?霍彥威遭到襲擊?”王彥章心中“咯噔”一聲,暗叫不妙。

“可知道我軍損失如何,敵軍到底有多少軍隊?”他連忙問道。

“這個,具體的情況小的也不是很瞭解,小的與其他幾個兄弟在前方遇到了幾個我軍的潰兵,這纔得到的消息。”那斥候慌忙答道。

王彥章臉色難看,他這麼急着趕來就是想要鼓舞南線樑軍的士氣,與霍彥威一道守住宋州,然後在這裡等待援軍到來。

若是能實現這一點,那麼他們就能與援軍一起,裡應外合擊退敵軍,取得勝利。

但如今他還沒有趕到宋州霍彥威就被擊敗了,那麼即便他趕到寧陵與之匯合,但以霍彥威那支新敗之軍,其士氣等必然更加衰落,想要守住宋州就更不可能。

“將那潰兵帶過來,本將要親自問話!”

“是。”

不一會兒,斥候帶着他們遇到的幾個潰兵前來,王彥章一番詢問後這才知道事情的前後。

原來,那天遭到吳軍騎兵突襲後,在霍彥威的親自帶領下,樑軍爆發出最後的勇氣,準備與吳軍拼死一戰;然而在關鍵時候由劉仁贍統領的吳軍步兵的到來卻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好不容易被鼓動起來的士氣,在見到吳軍步軍之後立即受到大挫;尤其是李承鼎還命令留下五百人在樹林中製造聲勢,僞裝成大部隊到來的樣子,這就進一步嚇唬住樑軍各將,使得他們他們士氣大減。

等到劉仁贍的步兵投入進攻後,這些最爲精銳的吳軍將士迅速就把樑軍防線衝得七零八落。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霍彥威再怎麼號令也無法改變大軍潰敗的結果。

最後她只能率領少數人趁着天黑逃離戰場,等到第二天才開始收攏軍隊,退守寧陵。

而王彥章他們遇到的這幾個潰兵卻是從寧陵逃亡的士兵,運氣不好遇到了他們這支援軍。

聽完這整個過程後,王彥章心中更加憂慮。

他當即下令道:“將這幾個逃兵編入我軍之中,大軍立即出發,趕往寧陵!”

“將軍?”衆將臉色都有些不自然,顯然也受到前方兵敗的影響,如今心中有了畏懼之心。

王彥章大怒,瞪眼厲聲喝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諸位飽受君恩,如今正是報恩之時,難道到了如今關頭反而膽怯了嗎?”

衆將爲之所迫,頓時只好應道:“不敢,末將等謹遵將軍之令。”

在王彥章的嚴令下,樑軍再次加快速度,急速趕往寧陵。

襄陵距離寧陵有近六十里路程,按照樑軍的速度,今天只怕是難以及時趕到,但王彥章絲毫不敢鬆懈。

如今吳軍擊潰霍彥威之後,很可能進一步圍攻寧陵,將宋州的援軍切斷,然後再攻打宋州;所以現在局勢萬分緊迫,他要迅速趕到寧陵,即便不能解圍宋州,但至少也要保住寧陵,保住霍彥威手中的那支殘兵。

他的果斷行動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他率領援軍在第二天上午抵達寧陵時,吳軍的前鋒已經在寧陵城下與樑軍交戰,士氣低落的樑軍殘部根本擋不住吳軍的進攻,眼看就要被擊潰。

在這關鍵時候正好王彥章趕到,使得樑軍士氣大振,一舉擊退吳軍,甚至反過來還讓吳軍吃了個虧,折損一些將士。

……

“王彥章?沒想到此人居然會這麼快就趕到寧陵,看來這幾天他的大軍都在急速行軍啊。”吳軍大營中,得到消息後李承鼎心中有些驚訝。

寧陵城外的這一戰的規模並不算大,雙方投入的士兵也不多,但王彥章的及時趕到卻穩住了樑軍的局勢,讓他們得以在寧陵堅守,這勢必會牽制住吳軍的部分兵力,讓他們不能全力攻城。

與此同時,宋州城中的全彥在得知援軍就在寧陵的消息後,很可能會放下心來堅守宋州。

宋州又稱睢陽,其城池並不大,城牆周長不過八里,但修建得又高又厚實,而且四面都有護城河保護着。

這樣的城池別看守軍不多,只有三千人,但若是他們一心堅守的話,要將其攻下來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當年安史之亂期間,張巡撤出雍丘後,率衆沿睢陽渠向南撤退,當時他只有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素有江淮屏障之稱的戰略要地睢陽,然後就在這裡與太守許遠,及城父縣令姚閻等人一起堅守城池,面對叛軍近二十萬人的圍攻,前後堅守長達十個月之久。

正是因爲他的堅守,使得叛軍無法南下江淮,讓唐朝朝廷得以源源不斷的獲取江淮錢糧,從而積蓄力量進行反擊,最後成功擊敗叛軍。

睢陽之戰也成爲歷史上有名的守城戰役。

當然,當年的睢陽守軍兵力最多時多達七千兵力,張巡等守將的守城決心也非常堅決;而如今的宋州守軍數量並不多,只有三千人,士氣更是遠遠無法與張巡的手下相比,而且守將全彥的守城決心肯定也不能與張巡等人相比。

但吳軍的兵力同樣遠遠沒有叛軍當初那麼多,唯一比叛軍更佔優勢的地方就是,吳軍在攻城方面比較擅長。

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能順利攻下城池還真不好說。

這時,有傳令兵進來彙報說:“啓稟都督,周鄴將軍率軍到了宋州,並且派人向宋州守將勸降,但遭到拒絕。目前周將軍正在爲攻城做準備,同時派人前來詢問方略。”

“果然如此。”對於全彥選擇堅守城池,李承鼎絲毫不覺得意外。

不管怎麼說,現在的樑國也還是天下間的大國,其實力還很強,甚至還佔據着天下正統的名義,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吳軍北伐的聲勢再怎麼浩大,也不可能讓樑軍全部望風而降,總有人會選擇堅守城池。

而且宋州作爲樑國南方防線的核心,若是真的這麼容易就落入吳國手中,那李承鼎纔會感到驚訝。

他沉吟片刻後,向長劍都派來的負責情報的人問道:“劉信將軍那邊可有什麼進展?崇德軍和輝州什麼時候能夠攻下來?”

“回稟將軍,根據最新得到的消息,崇德軍目前放棄了碭山,直接退守輝州,與輝州駐軍匯合了。目前劉信將軍正在向輝州進兵。”

“直接放棄碭山?這個守將倒是有魄力。”李承鼎搖了搖頭,沒有多想,他接着問道:“那麼大王的大軍現在又到哪裡了?”

“大王目前已經過了泗州,應該要不了多久就會抵達徐州吧。對了,在下聽說大王在得知將軍這邊的戰況後,表示非常滿意,還說要進一步派兵前來支援將軍,定要在樑軍援軍大舉來援之前將宋州攻下來。”

李承鼎微微點頭,如今崇德軍既然已經放棄碭山退守輝州,那麼宋州這邊吳軍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集中力量攻打宋州,這倒是個好消息。

此外,隨着時間推移,荊襄那邊的周本和從壽州那邊出兵的李簡如今進展同樣順利,他們在鞏固了佔領的幾個州縣後,就可以進一步出兵北上。

而不管是從蔡州、穎州北上,還是從鄧州、沁州北上,吳軍都可以直指許州、汝州等地,再加上惠王朱友能佔據的陳州,那麼開封、洛陽以南的廣闊地區基本上就落入了吳國手中。

想到朱友能,李承鼎突然來了興趣,問道:“那惠王朱友能如今有什麼新消息嗎?”

“這個末將也不知道。”長劍都的密探聞言搖了搖頭道:“不過王彥章既然已經來寧陵了,那就說明樑軍目前沒有追擊他,或許此人現在已經逃回陳州了?”

李承鼎笑了笑,有些不以爲道:“罷了,管他作甚,不過是個喪家之犬而已。”

他招來劉仁贍、柴克宏等將領進行了一番商議後,當即做出決定,命劉仁贍和柴克宏二人統領七千大軍留駐在此牽制寧陵的樑軍,他自己則率領其餘大軍開始圍攻宋州。

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五十章 悠閒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二十八章 逃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五章 家宴(上)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七章 我服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九章 夜談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十三章 溫馨
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五十章 悠閒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二十八章 逃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五章 家宴(上)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七章 我服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九章 夜談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十三章 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