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

一個虔州的牙兵指揮使,不公開與吳國使者見面,卻是暗中親自跑來與他們相見,若說此人心中沒有什麼不可見人的打算纔是怪事。

所以萬全感和楊三二人毫不猶豫的便決定接見此人。

“萬大人,你是正使,就由你在這裡與他會面如何?我在這後面避一避。”楊三心中一動,突然指着屏風說道。

“好,你在一旁聽一聽也好!”

當即楊三躲到屏風後面去,而萬全感則命人將桌案收拾好,重新坐下來等待。

不久,一個身材瘦小,臉上有道疤痕的中年人在侍衛的引領下走了進來。

“在下虔州牙將黎求,見過貴使!”中年人抱拳道。

“黎將軍之名,在下可是久仰啊!來,黎將軍請坐!”萬全感大笑起身。

客套了幾句後,等侍衛給二人上了茶水告退出去,萬全感開門見山的問道:“下午時黎將軍便向本使示意,如今又深夜到訪,想來定是有什麼要緊事?”

“嗯?嗯,不錯!”黎求顯然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吳王的使者這麼直接,不過他自己身爲武人,同樣不喜歡拐彎抹角。

所以見對方問起,他也直接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在下此次前來,乃是爲了向貴使尋求幫助的!”

“尋求幫助?”萬全感驚訝問道:“不知黎將軍遇到了什麼難題,需要在下幫助?”

黎求深吸一口氣,似乎下定了最後決心一般,他突然站起身,在萬全感面前“噗通”一聲便跪了下來。

萬全感以及躲在屏風後面的楊三二人都被嚇了一跳,沒想到這黎求會突然來這麼一下。

不過隨即萬全感便反應過來,他迅速上前將黎求扶起來道:“黎將軍這是幹嘛?快起來!”

“在下黎求,願爲大王效力,還請貴使轉達在下的忠心!”黎求大聲說道。

萬全感心中本來已經有了猜測,此時聽他說出來頓時心中大喜。

在來虔州之前,楊渥便命他們一定要好好查探虔州內部的局勢,並且告訴他若是有機會就要收買一些虔州官吏以爲己用。

眼前這人可是盧光稠的心腹,統領虔州的牙兵,可以說是虔州真正的實權人物,手中的權利甚至比那已經退養在家的譚全播還要大得多。

若是有這麼一人爲吳國效力,不僅他這次的出使任務能夠輕易完成,便是將來也不用擔心虔州不能拿下。

他連忙安撫道:“黎將軍願意爲我王效力,忠心可嘉,在下自然會向大王轉達黎將軍的忠心!”

既然這人是來主動投效的,萬全感對他的態度頓時更加熱情起來,並不因爲自己是吳王的使者就高高在上。

他沉吟了一會後開口問道:“既然黎將軍有意爲大王效勞,那麼本使就直言了。這次盧使君病重,大王得知消息後心中卻是極爲憂慮。”

“不知大王爲何憂慮?”黎求沉聲問道。

“黎將軍也知道,盧使君治理虔州二十多年,功勞卓著,造福一方,深受百姓擁戴。不過如今盧使君病重,大王卻是擔心虔州是否還能像以前那樣保持安穩;若是不能的話,又有誰能出來執掌虔州,維持虔州的安穩,使百姓不至於陷入危難之中?”

黎求心中一跳,他在這個時候選擇投靠吳國,自然是有野心的。

如今的虔州內部,盧氏家族除了盧光稠本人外,其他人不管是盧光稠的弟弟還是他的幾個兒子都只是些歪瓜裂棗,既沒有足夠的權威,同時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執掌虔州。

而譚全播雖然很厲害,並且有着足夠的威望,但他早在幾年前就退養在家,一般不問世事,如今他除了民望以外,手中根本沒有什麼實權。

反而是黎求這種牙兵指揮使等武將,手掌兵權,說出去的話自然更加管用。

當盧光稠還在的時候,他們這種有野心之人自然是不敢跳出來,不過如今盧光稠病重,他們就人心浮動了。

當然,不管是黎求還是其他藏在暗中的野心家,他們都知道如今虔州的局勢若是沒有得到吳國的首肯,將來就算奪取了虔州也很難受到認可,說不定還會被吳國趁機討伐。

所以趁着吳使到來的機會,黎求便大着膽子前來拜訪投效。

此時聽了萬全感之言,黎求當即大聲道:“貴使有所不知,如今的虔州局勢早已危急萬分,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暴亂!馬軍指揮使秦珊,右廂都指揮使王樸,韶州指揮使廖爽等人,皆對刺史之位虎視眈眈。”

“如今盧使君有意將刺史之位傳於長子盧延昌,但盧延昌此人生性頑劣,難堪重任。將來若是由此人繼位,虔州必生內亂!”

萬全感聽了心中極爲高興,他需要的就是虔州內亂,若是不亂,吳國又哪裡來的機會和合適的藉口來討伐虔州呢?

“不知黎將軍所說馬軍指揮使秦珊,右廂都指揮使王樸,韶州指揮使廖爽等人,這些人對我吳國態度如何?他們又是否願意效忠大王?”

“效忠大王?只怕很難!那秦刪、王樸、廖爽等人,一個個野心滔天,都沒將大王放在心上。那王樸甚至有一次還公然宣稱,若是他爲虔州刺史,定當趁着吳楚相爭的時機出兵攻佔江西,以圖大業……”黎求沉聲道。

“哼!這幾人膽子倒是不小!”萬全感冷聲道。

見了他的神色,黎求心中一喜,終於決定說出今晚來此的最重要的一句話。

“貴使,虔州城中,真心願意向大王效力者,除了我黎求外只怕也沒有他人了!將來若是局勢有變,黎求願爲大王執掌虔州,世代效忠大王,不敢有絲毫背棄!”

萬全感心中冷笑:“終於等到你說出這句話了!不過你的野心未免也太大了,竟然還想着世代鎮守虔州,你難道覺得大王可能會信任你這麼一個外人嗎?”

不過他面上卻是絲毫不顯,而是一副大喜過望的樣子。

“黎將軍如此忠心,大王得知後定然會非常高興。不過黎將軍應該也知道,如此大事本使也沒有權利答應,還請將軍耐心等候,本使會迅速派人將黎將軍的請求告知大王。”

……

黎求走後,楊三從屏風後面走出來,笑着說道:“這個黎求倒是野心不小,將來亂虔州者,必是此人無疑!”

“不錯,而且在他口中,那秦刪、王樸等人一個個都是野心勃勃,且不說這些人究竟如何,但有黎求一人在,將來虔州必生亂子!”萬全感點頭。

他們這次出使虔州的兩個目的,竟然輕而易舉的就達到了,這也是一件大喜事。

不管怎麼說,有了黎求這個野心之輩,將來虔州極有可能會生出亂子,到時候楊渥等待的機會和藉口就能輕易獲得了。

接下來,他們的任務就會輕鬆不少,只要再停留幾天,確認一些消息後,便可啓程前往嶺南。

如今嶺南那邊據說劉隱的病情十分嚴重,隨時都有可能病故,所以他們不能在虔州停留太久。

幾天後,在一場皆大歡喜的盛宴後,萬全感一行人向盧光稠告辭離去,前往嶺南。

“吳使是走了,不過我虔州的局勢只怕將會更加混亂啊!”望着萬全感等人離去的背影,譚全播低聲嘆道。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三章 招攬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三章 招攬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