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

對張崇的審判雖然搞得很隆重,但實際審判的過程卻只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

或許是在過去經常做,已經習以爲常的緣故,又或許是自恃功勞,沒放在心上的緣故,張崇在私自向百姓徵稅時並沒有做太多的掩飾,所以留下的證據十分充足。

楊廷式在廣德停留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收集到的證據中不僅有充足的物證,更是有充足的人證。

作爲主審官的周隱在審判時,不僅仔細查看那些他已經看過多次的物證,更是不厭其煩的一個個的詢問那些人證,將他們的口供逐條記錄在案。

而在這個過程中,張崇還得到了多次自辯的機會,畢竟按照楊渥的命令,在被定罪前他都還是淮南的都指揮使,自然有這個權利。

不過在如山的鐵證面前,張崇的辯解都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即便是作爲張崇的朋友的朱虔佑也無法爲他開脫。

到了後來,張崇乾脆只提自己一心爲楊渥父子兩代人征戰四方,多次浴血沙場,認爲以自己的功勞不應該得到這種對待。

不過不管他如何申辯自己的功勞,正所謂功是功過是過,他的功勞並不能掩蓋他犯下的罪行,爲人耿直的周隱可不管張崇曾經立下的功勞,還在一條一條的宣佈着張崇曾經犯下的罪行。

一旁,見審判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張崇被定罪似乎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朱虔佑等將領心中都有些難受。

張崇的罪行雖然是真實的,但他的功勞也同樣不是虛假的,這麼一個功勳重將在沒有造反的情況下就被定罪,他們心中自然有些不能理解。

“難道大王真的要定他的重罪嗎?不然怎麼到現在都不出面?”衆將心中暗想着。

雖然楊渥如今還沒有正式建國,他的禁令還算不上聖旨,不過在如今的淮南與聖旨也差不多了。

張崇公然違揹他的禁令,若是楊渥爲了彰顯自己的權威,甚至將張崇處死都有可能。

即便楊渥不特意彰顯威嚴,只要任憑周隱依法判決,以周隱的耿直性格,最終結果都不會樂觀。

下方,若說一開始張崇還抱有希望,覺得楊渥會看在他過往的功績的份上赦免他,但到了此時他的心中也開始絕望起來。

“……張崇公然違背大王禁令,私自向百姓徵稅,爲禍鄉里,引起極大民怨,依照律法,應當予以處斬,抄沒其家產!以儆效尤!”中午之時,周隱作爲主審最終宣判了對張崇的判決。

聽到這個結果,不僅旁觀的衆人一片譁然,便是朱虔佑等人臉色也極爲難看,而張崇更是臉色慘敗,滿臉絕望。

“大王何在?我要見大王,我爲楊氏父子兩代人浴血沙場,功勞顯赫,大王不能這樣對我,如今天下尚未平定,怎能先把大將斬了?”張崇大聲喊着。

朱虔佑等人也紛紛出聲求情,希望周隱能夠從輕發落,不過周隱卻是絲毫不爲所動。

就在這時候,外面突然起了一片騷動,接着又有齊聲唱諾道:“屬下拜見大王!”竟然是楊渥突然到場了。

事實上,不僅是楊渥到了,其他在廣陵的重將高官基本也都到了,畢竟是對張崇宣判的最後時刻,大家都想在第一時間知道結果。

進了審判庭後,楊渥擺擺手示意衆人不必多禮,接着又向張崇沉聲道:“張崇,剛剛在外面的時候,孤聽你說你爲我父子兩代人浴血沙場功勳卓著,這一點孤也記在心裡,時刻都不會忘記。不過你的功勞不是你違背禁令的理由!”

“大王……”張崇連忙開口想要辯解,卻被楊渥再次擺手制止了。

“孤且問你,平日裡孤給你的俸祿可有沒發足的?”

“這……”張崇不知該如何回答。

“你每次立下功勞時,孤給你的獎賞可有對不住你的功勞的?”楊渥卻不管不顧,繼續詢問着。

“上了戰場後,孤可有對你另眼相待,故意不給你立功機會的?”

“每一次大戰過後對你麾下損失的將士,可有撫卹沒發到位的?”

“給你的補充兵員可有不足數的?”

……

楊渥連連發問,將張崇問得啞口無言。

事實上,楊渥雖然在心中將淮南的衆多將領分爲了嫡系和非嫡系等不同類別,但他也知道,作爲淮南之主至少在面上還是要做得公平的。

所以在給各部的待遇上一般都保持一致,不會因爲某個將領不是他的嫡系就故意打壓,這也是他能夠得到衆將擁戴的一個重要原因。

若是連他這個淮南之主都不能做到公平對待屬下,只怕屬下人拉幫結派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了。

“大王,屬下知錯了,屬下真的知錯了,屬下不該憑恃功勞而違背大王的禁令。但請大王看在屬下過往功勞的份上,饒恕屬下一次……”

此時的張崇是真的害怕了,此時在楊渥的質問下連連求情。他以前真沒想過楊渥會因爲在他看來只是一點小事的事情就給他這麼重的懲罰。

“請大王看在張將軍過往功勞的份上,饒恕他一次!”一旁,朱虔佑等人也齊聲求情道。

楊渥冷冷的哼了一聲,擺擺手示意衆人起身,“若不是看在你的功勞的份上,孤就不會來這裡了!程勳,宣吧!”

“是!”程勳躬身應道,取出一張早就寫好了的文書大聲宣讀道:“……橫行不法,恣意妄爲,依律當斬,然孤念其舊日功勞,不忍殺之,特赦免其死罪……”

楊渥這次將張崇拿下的目的就是爲了敲打衆將,讓他們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恣意妄爲,所以在審判時不僅將事情儘量鬧大,更是讓衆將也能夠旁觀。

但敲打衆將這是目的,如今衆將都知道了像過去那樣妄爲是不行的,那麼楊渥也可以見好就收了,用赦免的方式告訴衆將,他楊渥不是過河拆橋的人,更沒有忘了他們的功勞。

當然,張崇的死罪是赦免了,但不可能一點懲罰都不給,那樣的話算什麼警示?

所以最後楊渥決定將其家產抄沒大半,罷免他的職務,讓他回家養老。

這個判決相比之前的要輕了很多,不過張崇從之前一個手握重兵,前途無量的大將,到如今突然被貶回家養老,這份懲罰想必也足夠讓其他將領警示了吧?

“在場的諸位將軍很多都是我淮南功勳老將,論起資歷來比孤還要早得多。但功是功過是過,不能因爲立下功勞就橫行不法,罔顧孤的禁令。今日張崇一案乃是第一次,所以孤赦免了他的死罪,但今後就沒有這麼好的事情了。今後若是還有將領膽敢如此肆意枉法,孤決不輕饒!”

一旁,包括秦裴、李簡等將領心中都是凜然,知道楊渥剛纔這番話的確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打算這麼做。

將來若是還有將領敢於橫行不法,只怕楊渥真的要下殺手了。

這些將領或許沒有張崇那樣膽大包天,敢於公然違背楊渥禁令,但也並非就是規規矩矩之人,暗地裡或多或少也做過一些不法之事,所以此時都暗自反省起自己過往的作爲起來。

見衆人都是一副沉思模樣,楊渥知道自己的話被衆人聽進去了,當即趁機又宣佈,自此之後,除非是在戰場上執行軍法,否則衆將不得隨意殺人。

說這一點時,楊渥特意看了李簡一眼,在殘暴好殺這一點上,李簡做得尤其嚴重。

他的家中下人經常有因爲很小的過失就被打殺的,但官府從來都不敢管。

至於他在軍中,更是對部下將領要求嚴苛,稍微不如意就會以軍令的名義將其斬殺。

事實上,在這個時代許多將領之所以能完全掌握一支軍隊,肆意妄爲,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手中掌握了生殺大權,部將們根本不敢與之對抗,這固然使得軍隊上下軍令暢通,減少了內耗,增加了軍隊戰鬥力,但同時也留下了軍權過重的隱患。

這些行爲楊渥早就心中反感,這一次卻是一併將其禁止。

當然,楊渥也知道很多時候不殺人就難以讓軍令通行,所以在戰場上或者一些特殊的場合下,將領可以不經審判就殺人,只不過事後必須將事情的緣由和經過上報到軍法部門來。

李簡本來在見了對張崇的審判後心中便是凜然反省,這時候見楊渥又以略帶警告的目光向他看來,更是心中大驚。

好在他也知道,楊渥目前只是在警告他,不會真的將他拿下,但如果他不知收斂,繼續妄爲的話,那說不定楊渥就要拿他開刀了。

至於張崇,此人雖然被罷官免職,又抄沒他一半的家產,但能夠保住一命,還能保住另一半家產就算不錯了,此時心中的怨氣也是小了許多。

“罷了,今後就做個富家翁,安心養老便是!”

唯一對楊渥的判決表示不滿的卻是周隱,因爲楊渥明明說了不干涉他的判決,結果最後又來了個赦免,感情得罪人的事情都留給他,自己卻出來做好人了?

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三百章 崩潰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二章 人選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四章 朱廣德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
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三百章 崩潰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二章 人選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四章 朱廣德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