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招攬

楊渥記憶中的這個侍衛名叫朱思勍,本來是軍中的一個營指揮,掌管一營五百人,算得上是一箇中層的軍官。

去年的時候,他家裡老母親得了急病需要救治,一時半會找不到醫者。當時楊渥無意中聽說了此事,於是派了府中的一個醫者前去。後來他母親痊癒了,他就主動提出來做楊渥的侍衛,此時正好在院子外面守衛着。

楊渥連忙將此人召了進來。

“你叫朱思勍?我記得你,曾經是軍中的一個營指揮。去年你母親病重,我還派了一位醫者前去醫治,怎麼樣,你母親現在好些了嗎?”

楊渥心中感到有些無奈,他這具身體的原主人雖然對人友善,但卻是“一陣風”的性子,根本不知道怎麼收買人心。朱思勍來他這裡做侍衛很久了,他居然也沒有問過他母親的情況。

“多謝公子,如果不是公子相助,只怕家母如今已經不在了。公子派去的那位崔先生醫術很高明,經過他的調治,家母現在已經好多了。”朱思勍身材高大,虎背熊腰,一張紫黑色的臉上盡是感激之色。

“這就好,不過你以前不是營指揮嗎?怎麼會來我這裡做個小小的侍衛?”

楊渥感到奇怪,他只聽過許多侍衛出身的人想盡辦法去軍中擔任職務,此人卻是反過來辭掉營指揮的職務來他這裡當侍衛。

“家母曾經說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所以小的來公子身邊當侍衛,只願能稍微回報公子的恩德。”朱思勍話語不多,抱拳答道。

楊渥啞然動容,沒想到這個朱思勍不僅爲人孝順,而且是個知恩圖報的人。

要知道營指揮已經是個中層軍官了,再往上一級就是指揮使。那是高層的軍官,可以指揮上千人的軍隊。

在這亂世中,許多人心中都只有財物和權利,爲了爭權奪利,即便父子相殘的都不在少數,像朱思勍這樣懂得知恩圖報的人實在太少了。這一點讓楊渥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

“你以前擔任過營指揮,如今卻在我這裡當一個小小侍衛,太過屈才。前些日子我父親打算讓我統領一支千人的親軍,我有意讓你來擔任這支親軍的都頭,你可願意?”

“公子有命,小的豈敢不從?多謝公子提拔之恩!”朱思勍臉色一喜,單漆跪地,抱拳沉聲答道。

他又不是傻子,雖然出於報恩,他到楊渥身邊來做侍衛,但如果有更好的前途,他自然也願意。

見他應諾,楊渥不禁心中一喜。不過親軍乃是一個武將在亂世中的立身之本,雖然眼前此人看上去是個忠厚之人,但自己還是要好好籠絡纔是。

想到這裡,楊渥解下身上的玉佩,遞給朱思勍道,“這塊玉佩是我的父親在我滿十歲時賜給我的,日夜帶在身上,可以保佑平安。如今我轉贈給你,希望你能始終效忠於我,將來我定不會負你!”

朱思勍聽了頓時激動萬分,這個時代主君身上佩戴的玉佩毫無疑問只會賜給自己最信任的人;如今楊渥將玉佩賜給他無疑是想要接納他爲心腹的意思。

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即雙膝跪地,鄭重的拜了三拜,又抽出腰間的佩刀,在左手上劃出血來,一臉肅然的起誓道:“多謝公子信任,朱思勍在此立誓,此生效忠公子,唯公子之命是從,有違此誓,天誅之!”這才恭恭敬敬的接過玉佩。

“何須如此?何須如此?楊柳,你趕緊帶朱指揮去包紮傷口!”見他立下血誓,楊渥不由更加滿意了,連忙上前扶起他,讓小翠帶他去包紮。

“多謝公子!”朱思勍手上血流不止,卻是半點眉頭都沒皺,朝楊渥拱手行禮後,才隨着楊柳去了。

望着二人的背影,楊渥心中喜不自勝。這個時代的人對血誓是很看重的,除了少數反覆小人外,絕大多數人立下誓言都不會反悔。

更何況這個朱思勍如此孝順母親,又能知恩圖報,應該不會是那些反覆小人。

“可惜不是什麼名人,看來要想收那些歷史名人爲手下,果然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歡喜過後,楊渥不禁仔細想了想,覺得歷史上似乎沒有記載這麼一個叫“朱思勍”的人,不由感到有些失望。

不過轉念一想,楊渥卻是失笑起來。

在後世,這段時期“五代”才被奉爲正統,其他“十國”只是地方的割據勢力,所以歷史書上對“十國”的記載相對簡略了許多。在歷史上,關於他楊渥的記載都是寥寥數語,這個朱思勍沒被歷史書記載也很正常。

他卻不知,朱思勍這個人在史書上並非沒有記載,而且與歷史上的那個楊渥也有着重要的關係,正是後來楊渥的親信,爲人忠義,能力也不錯。

可惜,此人還沒來及施展自己的才能就被殺死了,歷史記載裡關於他也只有一個簡單的名字,所以楊渥並不記得。

過了不久,楊柳和朱思勍二人包紮完傷口後回來了。

“公子,末將已經包紮好了!”

朱思勍是個話不怎麼多的人,他走到楊渥面前,向楊渥抱拳行了一禮,然後就按着腰刀,恭敬的侍立在一旁。

對於這一點,楊渥並不以爲意,朱思勍這種話不多的人,比那些擅長阿諛奉承的人更讓他放心。

“嗯,朱將軍,我父親讓我建立的一千人親軍,按制度應該有兩個營指揮,不知你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給我?”

想起其他的軍官也需要人手,楊渥不禁詢問起來。那些下面的隊長還好,不需要特意找人,到時候楊行密應該會安排好,但營指揮一級卻需要自己想辦法找到人選。

“這……”朱思勍猶豫了一下,隨即便答道:“末將覺得此事還是請公子自行找人爲好,末將不敢僭越!”

他之所以這麼說,卻是在擔心兩個營指揮都由他推薦的話將來可能引起麻煩。雖然他如今受到楊渥的信任,但誰知道將來楊渥是不是還這麼信任他?所以還是謹慎點好。

“嗯,你能不忘本職,本公子對此很高興!不過我現在的確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了,你不妨推薦幾個?”楊渥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但對於他的慎重更加滿意。

“這個,末將覺得既然公子找不到合適的人,那爲何不讓大王來安排呢?想必只要公子提出來,大王一定會爲公子安排好的。”

朱思勍依然推脫道,不過他的提議倒也可行,楊渥點了點頭也就同意了。

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六章 家宴(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十三章 溫馨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
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六章 家宴(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十三章 溫馨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