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戰後

在吳軍騎兵的猛烈突襲之下,擁有四萬大軍的樑軍中軍最終崩潰,各部將士完全喪失了鬥志,瘋狂潰逃的將士們自相踩踏,再加上吳軍騎兵的衝殺,損失極爲慘重。

慘敗,這是一場真正的慘敗。

“這難道是天亡我大梁呼?”牛存節望着潰敗的各部,頓時大叫一聲,氣得從馬上摔下來。

“將軍!”周圍的侍衛們嚇了一跳,連忙上前去將他扶起。

牛存節氣急攻心,一時間沒有坐穩,從馬上摔下來,頓時被摔得鼻青臉腫,不過他卻絲毫沒有在意這些。

他的口中喃喃自語道:“敗了,陛下將九萬大軍交給本將,本將卻在最後關頭失了警惕之心,以至於兵敗,本將還有何顏面回去見陛下?”說完,他抽出佩劍就往脖子上抹去。

“將軍不可!”衆侍衛大駭,連忙上去將他手中佩劍奪下來。

開玩笑,牛存節若是在這裡自刎身死,他們這些侍衛只怕一個都活不下來,到時候定然會被追究。

即便是現在,他們這些侍衛們也在心中叫苦,擔心牛存節想不開,接下來還要自刎,他們防備得一時,又哪裡能防備一世。

“將軍這又是何苦呢?勝敗乃兵家常事,將軍領兵征戰沙場數十年,如何連這個道理都想不通呢?”

“將軍,咱們的中軍雖然兵敗,但前軍尚且完好,劉鄩將軍必定會領兵前來救援的。”

“是啊,敵軍的兵力並不多,如今大家不過是心中恐懼,一時間失了進退,以至於全軍崩潰,將士們四散而逃,真正戰死的並不多;若是將軍戰後設法召集,應該能將大軍再次匯攏起來。”

……

衆多侍衛連忙勸說,生怕牛存節依舊想不開。

他們卻不知道,牛存節之前之所以想要自刎,卻是因爲他年紀大了,今年都已經六十多歲了,眼見着樑軍連年兵敗,局勢江河日下,對自己一生效力的樑國的前景感到悲觀。

再加上這次的大敗,讓他不由得心灰意冷,一時間沒有想開,就有自刎的想法。

不過被侍衛救下來後,他心中反而平靜下來,開始思考後面的應對。

的確,中軍已經靠不住了,雖然還有零星的一點抵抗,但大部分將士都在潰逃,此時想要挽回敗局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當初大軍撤退時,牛存節命賀瑰率領一萬大軍殿後,如今早就被擊潰了;他自己親自統領的四萬中軍,如今也即將潰散;但劉鄩統領的三萬前軍,如今卻還完好,而且距離中軍並不遠。

以劉鄩的能力,他在得到消息後定然會在第一時間整頓好大軍,然後立即統兵前來救援。

而且從時間上來看,此時援軍應該差不多快要趕到了。

而吳軍騎兵雖然突擊的時候極爲迅猛,在短短時間內就接連擊潰了賀瑰的後軍,甚至連他的中軍都被吳軍擊潰,不過看得出來,吳軍騎兵也到了強弩之末;而且他們的兵力並不多,不過是靠着突襲的優勢以及騎兵的強大突擊力,這才取得了這麼大的戰果。

只要劉鄩的援軍抵達,到時候吳軍自然會理智的選擇退去,不然遭到樑軍的反攻,只怕自身都有可能被圍殲。

而正如侍衛說的那樣,樑軍雖然看上去損失慘重,但真正被敵軍殺死或者在自相踩踏中死去的將士並不多,大部分將士不過是潰散了而已;再加上這附近都是樑軍控制的地盤,那些潰散的將士並沒有性命之憂。

只要自己出面收攏殘兵,到時候應該能將大部分潰散的士卒重新收攏起來。

想到這,牛存節心中稍稍放心一些。

過了不久,劉鄩果然率領五千援軍迅速趕到救援。

別看這援軍只有五千人,但他們卻是做好了準備的五千大軍,在現在這種時候起到的作用絕對比之前毫無防備的四萬中軍都要大。

而吳軍一方,柴克宏見到敵軍援兵抵達後,果然沒有繼續糾纏,立即下令撤軍回去。

至此,這場持續了僅僅一個多時辰的突襲戰宣告結束,吳軍一方以柴克宏爲統領的騎兵突然發起襲擊,將人數衆多,但毫無防備的樑軍打得大敗,輕易奪取了這場戰鬥的勝利,同時也宣告持續了大半年的徐州爭奪戰最終以吳軍的勝利告終。

屍橫遍野的戰場上,剛剛肆虐了一通的吳軍已經離去,只剩下依舊難掩驚慌的樑軍士兵在打掃戰場;劉鄩命手下人追擊吳軍一陣後,便理智的收兵回來。

望着戰場上到處遺留的屍體,劉鄩與牛存節等將領一時間相顧無言,神色極爲難看。

過了片刻後,劉鄩纔開口道:“將軍,雖說吳軍暫時退去了,不過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兩件事情,第一件就是收攏潰兵,讓大軍重整旗鼓,並且清理我軍的損失情況;第二件事情就是派人去查探吳軍的動向。”

說到第二件事情的時候,不管是劉鄩還是牛存節,心中都有些不安,若是吳軍趁着這次大勝的機會立即出兵北進,剛剛經歷了慘敗的樑軍很難擋住敵軍。

到時候亳州、宋州等中原腹地都有可能淪喪敵手,再加上北方晉國即將發動的進攻,這將是樑國立國以來最爲嚴重的一次危機。

或許之前衆將心中雖然擔心遭到吳、晉兩國軍隊的南北夾擊,但那時候樑軍主力尚在,即便是吳軍北伐,他們暫時也能擋住;不過現在若是吳軍立即北伐的話,衆將心中卻是半點信心都沒有。

牛存節心情沉重,不過此時也不得不打起精神來。

這時候,之前潰逃的賀瑰也趕到了,看到戰場上的慘烈,他不由得面帶愧色。

“將軍,此戰失利,都是末將的罪責,請將軍責罰!”

牛存節冷哼了一聲,別過臉去沒看他,也沒有開口答話。

一旁劉鄩連忙勸道:“賀將軍雖然領兵負責後軍,不過大家都沒有想到敵軍會以騎兵突然發動突襲,這一戰的罪責,末將也有份,也不能全怪賀將軍一人。”

牛存節想到自己身爲主帥,同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好應道:“罷了,此戰兵敗本將身爲主將也難逃其責,具體如何處置,還是等回去後讓陛下來處置吧。”

其實他最爲惱怒賀瑰的一點,並不是在於賀瑰統領後軍卻沒有起到殿後的作用,畢竟大家之前都沒有想到敵軍會突襲,再加上此時大軍已經回到樑國控制的地盤,將士們難免會出現懈怠。

賀瑰雖然要負一些責任,不過其他將領同樣要負部分責任,尤其是牛存節這個主將更是要負責。

不過讓牛存節趕到惱怒的是賀瑰在遭到突襲後的應對。

一萬大軍在一千騎兵的突襲下,很快就敗下陣來,這一點雖然在意料之中,不過賀瑰潰敗的速度未免太快了一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賀瑰並沒有派人來通告牛存節一聲,而是立即帶着自己的侍衛逃離戰場。

這就導致吳軍接下來向樑軍中軍殺過來的時候,牛存節也沒有做好準備,甚至他得到消息都是從潰兵那裡知道的。

若是賀瑰能夠稍微抵抗一下,並將消息立即傳到中軍這裡來,那麼牛存節也不至於這麼被動,更不至於敗得這麼快、這麼慘。

不過此時還不是追究這些問題的時候,迅速收攏潰兵,以及搞清楚吳軍接下來的動向,這纔是目前最緊要的任務。

牛存節立即下令安下營寨,同時分派各個將領去收攏潰散的士兵,又命各部派遣斥候南下去打探吳軍的消息。

因爲劉鄩來得及時的緣故,中軍雖然出現了潰敗,但那些潰散的士兵並沒有逃遠,所以在戰後很快就被重新收攏起來。

倒是之前賀瑰統領的後軍,因爲兵敗潰散的地方原本就與中軍所在離得遠,再加上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所以那些潰散的士兵已經逃得很遠了。

一直到晚上,潰散的將士們才基本收攏起來,一番清點後,牛存節等人各個欲哭無淚。

之前賀瑰所部被擊潰的時候,大軍正靠近一條河流;等到大軍潰散後,許多士兵試圖渡河逃命,卻不料在河中自相擁擠踐踏,許多士兵在因此而喪命。

再加上之後各部被吳軍衝鋒所斬殺的士兵,以及因爲其他原因而出現的傷亡,最終樑軍的傷亡竟然高達七千餘人。

或許相比於樑軍大軍總體來說,七千人只相當於一成的兵力;但要知道很多時候一場大戰的傷亡也就是幾百人或者上千人而已;七千人的傷亡,這完全稱得上傷筋動骨了。

更何況,除了傷亡慘重以外,這次兵敗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樑軍士氣的打擊。

當初樑軍爲什麼會因爲“晉軍主力抵達”這麼一個假消息就嚇得連夜遁逃?說到底還是因爲樑軍士氣低落,兵無鬥志。

若是在樑軍全盛時期,將士們士氣高昂,戰意濃濃,即便是晉軍大舉來攻又如何?樑軍還不是多次擊敗晉軍,最後連晉陽城都兩次將其圍攻,甚至差點就逼得李克用逃亡大漠。

可惜如今的樑軍早就不是當初的那支戰無不勝的樑軍了,他們的心氣早就在這幾年一次次的兵敗中被消磨一空了。

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七章 我服了第七章 我服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五十章 悠閒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二十章 詢問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
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七章 我服了第七章 我服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五十章 悠閒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二十章 詢問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