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

而城下那將領在百步外飛馳的馬背上射中楊靜後尚不滿足,又一次拉開弓弦,不過這次他同時搭上了三支羽箭向其他幾個還沒登上城牆的三個侍衛射去。

“中!”那將領再次大喝,鬆開手指,射出三支羽箭。

目睹了楊靜剛剛被射中的瞬間,此時空中的三個侍衛還來不及悲痛便再次遇到危險,然而他們雖然有了準備,但畢竟還在空中很難躲避,只過了片刻三個侍衛中兩個就被射中胸口,只有第三人在關鍵時刻挪動了一下身子,避開了要害之地,只被射中手臂。

此時城牆上面一片大亂,有像周偉這樣臉色煞白衝了過去想要對楊靜施救的,有像楊雯這樣見她姐姐被射中胸口後便暈了過去的,有像周夢潔這樣一邊自責一邊哭得死去活來的,當然也有像何布這樣立即下令反擊的。

守軍士兵們在何布的提醒下這才反應過來,紛紛向城外射箭,然而城外的騎兵在距離城牆七八十步便停了下來,在這個距離上弓箭的準頭差的驚人,而殺傷力更是十分有限。之前城下那將領若不是藉着馬速,這種距離上即便射中目標也不會有多少殺傷力。

此時城門外面,那大隊的騎兵們見了他們首領的神射頓時大聲喝彩起來,同時發射三支羽箭,其中兩支都命中要害,第三支也射中了目標,更何況他還是在百步之外飛馳的快馬之上射的箭,這種技藝已經足夠與歷史上那些神射手比肩了吧?

然而那將領不僅沒有半分得意,反而放下角弓輕輕搖了搖頭,他臉色陰沉,顯得極爲惱怒,也不知道是爲第三支羽箭沒有射中目標要害而感到憤怒,還是爲城門已經關閉了而感到惱火。

這時身後又有一將領騎馬飛奔而來,遠遠的便朝着之前那銀甲將領喊道:“安使君,情況怎麼樣了?”

原來剛剛射箭的那銀甲將領便是潤州刺史安仁義,他的箭術極爲驚人,在淮南軍中向來以“朱瑾的槊,米志誠的箭”最爲出名,然而安仁義卻對此不屑一顧,曾經說過“米志誠的箭術抵不上朱瑾長槊的十分之一,而朱瑾的長槊也敵不過我的弓箭的十分之一!”

當然他也並非妄自尊大,而是有着足夠的實力,剛剛一箭三矢的絕技便證明了這一點。

而這一次偷襲廣陵並差一點便獲得成功的行動自然便是他的潤州大軍發動的。

在這一點上楊行密犯了大錯,他以爲以安仁義的用兵習慣,必然不敢進攻廣陵,最多就是燒掉東塘戰艦來遲滯廣陵大軍渡江的進度,結果卻沒想到當他派遣李承嗣準備對朱延壽的壽州發起突襲時,安仁義也率軍對他的廣陵發起了偷襲。

事實上楊行密對安仁義的瞭解並不能算錯,在歷史上安仁義就沒敢進攻廣陵,只是燒掉了東塘戰艦了事。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時空有一人給了安仁義偷襲廣陵的信心,而這人便是早就被楊行密、嚴可求、楊渥等人忽略掉的張灝!

當初楊渥接着遭到行刺的由頭,在廣陵衆將的支持下一舉將張灝趕到了牙外軍,接下來在前親軍都頭馬三爺因爲對自身待遇不滿而藉機鬧事的時候,楊渥將馬三爺斬殺以正軍紀。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這個馬三爺卻是張灝的小舅子,殺掉馬三爺更是徹底激怒了張灝,這個本來就沒有多少忠義之心的將領更是下定了決心要給楊渥一點好看。

不過張灝也知道自己在淮南不得人心,所以從那以後他反而更加低調起來,低調得讓他人都有些難以置信,做什麼事情都規規矩矩的,以至於其他將領都有些下意識的忘了他的存在。

即便是楊渥這個從後世而來,知道張灝歷史上所作所爲的人,也因爲前段時間在戰場上的連戰連捷而產生了一些自滿情緒,加上他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到了徐溫、田覠、安仁義和朱延壽等人的身上,對於張灝關注的也就少了很多。

有時偶爾想起也只是詢問一下負責情報消息的範遇,在得知“張灝最近很老實”後便沒有多想了,這一來二去他的警惕性自然也下降了,以至於忘了張灝也是一條毒蛇,還是一條將自己的身影深深藏了起來的毒蛇!

不過張灝雖然低調行事,但他的不滿依然被人注意到了,而這個人便是壽州刺史朱延壽。

當初楊渥被冊封爲世子之前朱延壽便留心到了張灝的不滿,等到楊渥被冊封爲世子的消息傳來他下定決心要起兵造反後,便派了一個密使前往廣陵聯絡張灝。

這一切做得極爲隱秘,便是戴友規的“長劍都”都沒有收集到相關情報,甚至朱延壽的兩個盟友田覠和安仁義二人都不知道此事,還是在前幾天張灝派人拿着朱延壽給的令牌去兩處聯絡他們才知道張灝也參加了造反。

有了張灝這個內應,田覠、安仁義二人造反的膽量自然更加足,而安仁義留在廣陵的兒子也是由張灝暗中出手救下,所以沒了顧慮之後的安仁義便下定了立即起兵的決心。

此外,安仁義本來只打算燒掉東塘戰艦便迅速返回潤州,然後聯手田覠對潤州旁邊的升州、常州發起進攻,然而有了張灝的暗中接應後他的膽子自然更大。

張灝如今是牙外軍指揮使,麾下有三千士兵。本來他們都駐紮在城外,但張灝藉口練兵偷偷帶領士兵前去接應安仁義的部分精銳士兵登陸,又親自率領少部分精銳匯合後向廣陵進發。

他們僞造楊行密的手令,想要騙取外城城門,而外城城門守將乃是張灝以前的舊部,此人暗中也投靠了張灝,所以見了張灝的假命令後便下令將城門移交給張灝。

若是真讓他做成了,接下來他們就可以不動聲色的先調遣少量精銳部隊進城,在不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對牙城發起突襲;然而沒想到的是城門守將的副將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爲並沒有接到上級的命令,光有張灝拿出的沒法證明真僞的手令是遠遠不夠的。

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四章 朱廣德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三章 招攬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五百章盧枇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三章 招攬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五百章盧枇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
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四章 朱廣德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三章 招攬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五百章盧枇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三章 招攬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五百章盧枇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