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李儼

有了孫琰出面,當天蘇州城內的守軍就打開城門出城投降了。

而楊渥也向全軍提出進城後必須注意紀律,嚴禁擾亂百姓等,又親自帶人四處巡視維持紀律,在他的約束下,入城的淮南軍果然做到了秋毫無犯。而城中的百姓對於淮南軍的到來也逐漸放心下來。

當天周本便迅速派人將攻佔蘇州的消息上報給楊行密。

收到捷報時,廣陵正處在盛大的歡迎儀式上,楊行密親自率領部將出城迎接,而他們迎接的對象正是天子派來的冊封使者。

早在今年三月份時,岐王李茂貞劫持天子到鳳翔,遭到朱全忠的圍攻;爲了緩解自身壓力,在李茂貞的逼迫下,天子只好下詔,授予楊行密吳王爵位,讓他討伐朱全忠。

然而這道冊封旨意的內容雖然早就傳達到了淮南,楊行密也早就以吳王自居了,但朝廷派出的正式冊封使節卻因爲受到朱全忠的阻擾,一直沒有到達揚州。

李儼本來姓張,他的父親張浚曾經是唐朝宰相,因爲其父的功績,李儼被皇帝賜姓爲李。這一次南下冊封楊行密的使節,最開始派出的並不是他,但第一批使者在經過朱全忠的地盤時被朱全忠的部將給扣押了,於是李儼作爲第二批使者從鳳翔出發,一路潛行,直到如今十月份纔到達揚州。

對於天子派來的使者,向來以忠臣自居的楊行密自然恭恭敬敬的率領淮南文武官員出城迎接。

“大王,如今周將軍、長公子他們已經攻下了蘇州,而田覠在杭州卻遲遲不能取得進展,這是我淮南的大喜事,加上天子使者到來,大王少不得要好好慶賀一番啊!”趁着李儼還未到,戴友規笑着對楊行密說道。

“呵呵,現在還不是慶賀的時候啊,接下來孤準備以渥兒爲主將去攻取湖州,如果他能趕在田覠拿下杭州之前成功攻取湖州的話,那纔是慶賀的時候!”

“大王放心就是,長公子足智多謀,加上湖州守軍有八千人被派去增援杭州全軍覆沒了,如今湖州守軍大爲減少,想來長公子攻下湖州還是能夠辦到的。”

“但願如你所言吧!”

楊行密笑容滿面的說着,反正這次出兵能夠攻取蘇州他就已經滿足了,如果能進一步攻佔湖州自然更好,即便不能,那也沒什麼。

“長公子建立如此大功,足以讓衆多官員們信服。接下來大王就可以逐漸讓長公子上位了。”戴友規笑着說着,接着卻突然嘆了一口氣,“只是,屬下也要隱退了!”

“隱退?如今局勢一片大好,爲何要隱退?難道是對孤有什麼不滿嗎?”楊行密一驚,連忙問道。

他自認爲對戴友規禮遇非常,加上這麼多年的交情,沒想到他卻突然說要隱退,如何不讓他驚訝。

“大王對屬下如此禮遇,屬下對大王只有感激,哪有不滿。只是將來……”戴友規笑着說道。

他深受楊行密的信任,掌握着楊行密的密探機構“長劍都”,不過這種職務太過關鍵,如今楊行密執掌大權時還不要緊,等將來楊渥上臺了,難道還會如此信任他嗎?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規則歷來都是如此,對此戴友規早有覺悟。

他本來就是個閒散人,對仕途並無多大興趣,當初眼見江淮大亂,生民塗炭,這纔出山相助楊行密;後來江淮平定,他就有退隱的打算,只是楊行密對他太過禮遇,他也不忍就此離去,於是在楊行密手下繼續爲幕僚。

如今既然楊行密已經打算將權利逐漸交給長子了,他自然也要開始隱退。

楊行密一愣,還要再說,這時候前方侍衛來報說天子使者李儼已經到了,於是楊行密只好止住話題,深深看來戴友規一眼,帶着衆官員前去迎接李儼。

“天子使者,左金吾將軍,江淮宣諭使李儼到!”

隨着一聲唱喏,楊行密連忙向前望去,只見前方几個侍衛簇擁着一位身着官府的年輕人騎馬向衆人走來。

那年輕官員劍眉星目,鼻如懸膽,頗有些威嚴,奈何身上官服早就破爛不堪,身後除了幾個衣着同樣有些破爛的侍衛外沒有其他隨從,如此一副寒酸模樣,要不是那官員手中所持的的確是象徵天子的儀仗,衆人只怕都會懷疑眼前之人是不是假冒的使者。

楊行密趕緊帶着衆官員迎上去,口中說道:“臣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拜見天子使臣!”

雖然天子這時候早就沒什麼威嚴了,各地節度使也早不把皇帝當回事了,但必要的禮節還是要遵守的。

李儼連忙跳下馬來,快步上前說道:“大王快快請起!末將奉皇上之命前來傳旨,還請大王接旨!”

當今天子名李曄,這便是歷史上的唐昭宗。

晚唐時期,宦官的勢力完全掌控了朝堂,天子的廢立都完全由宦官們掌控。李曄就是在他哥哥唐僖宗死後,被宦官楊復恭等人擁立爲皇帝,那時候他才六歲。

不過李曄手段不錯,他上位以後並沒有依賴擁立他的楊復恭等宦官,而是藉助各地節度使的力量與之對抗,經過一系列鬥爭,他初步掌握了權力,狠狠打擊了多年以來宦官驕橫跋扈的狀況,使宦官勢力多年來第一次遭受重創。

然而宦官的勢力被打壓下去了,但地方節度使的勢力卻迅速擡頭;李曄於是決定討伐地方藩鎮勢力,他選擇首先對付當時最爲桀驁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然而他的想法是好的,打擊的對象卻選錯了,朝廷派出的大軍最終大敗而回,李曄的威望也立即損失殆盡,朝廷再也沒有一點威嚴,逐漸淪落爲節度使們隨意侮辱的對象。

去年十一月,朱全忠出兵進攻長安,打算效仿當年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然而大宦官韓全誨卻聯合李茂貞將李曄劫持到了鳳翔,朱全忠於是以李茂貞劫持天子爲理由繼續攻打李茂貞。

到了戰場上,朱全忠的人罵李茂貞是“劫天子賊”;而李茂貞的人卻反過來罵朱全忠是“奪天子賊”,實際上都想着以天子名義號令天下。

所以說,這個時代各地節度使其實已經沒有一個是忠於皇帝的了,卻都想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忠臣模樣。

ps:求收藏,求推薦!

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二章 人選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二百六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五章 家宴(上)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
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二章 人選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二百六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五章 家宴(上)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