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議談

慕容素策馬疾蹄,一行千里,自出官雲峰後一刻不敢耽擱,一路直奔涼代交界。

北地戰場硝煙遍佈,血氣迷茫,四處紛縈着肅殺氣息,代國的厲焰軍駐紮在涼城之外,據地千里,放目相望,軍帳大營星火紛呈,亮光綿延,猶若一道綿長火帶。

慕容素自方纔躍入代界起便被哨兵攔下了,卻並未被爲難半分,憑藉她大燕定國公主,兼涼國昭儀白氏的身份欲見拓跋冶並不困難,加之那枚攜刻了厲焰軍徽紋的小銀哨,負責守衛的侍從很快通稟了拓跋冶。拓跋冶難以置信,自然立即派人邀見。

在慕容素入軍帳大營的前一秒,拓跋冶尚不敢相信,直到望清了來人的臉龐,心思終可落定,轉而又不禁狐疑起來,按捺着好奇執禮,“昔日一別,不想竟可再見定國公主,公主別來無恙。”

慕容素不卑不亢,挺立的背脊似竹筆直,神色淡然,“昔日一別,而今,我也該與太子殿下改口,喚殿下一聲陛下了。”

說着她輕一施禮,淡淡道:“見過代國陛下。”

“公主多禮。”他立即將她扶起,很快命人看座。略微沉定,開門見山,“敢問公主此來,可是有何事需代國相助?”

“確有一件急事,還需陛下助之。”慕容素亦並未打算多賣關子,輕微淡哂,眸目含歉輕垂。

“哦?”拓跋冶的眼神微亮,稍試探道:“公主,可是想通了?”

“要讓陛下失望了。”她輕緩氣息,略略揚起眸,“我此來,並非因由辰淵閣之事,而乃是來勸阻陛下退兵的。”

輕亮的眼神剎時一凝,拓跋冶表情微頓,“退兵?”

“正是。”

稍稍頓了片晌,拓跋冶輕哂一聲,眼神已然有些微刺,“公主言語簡單,可這一開口,竟是要朕這十萬兵馬退道而返,可是否有些強人所難?”

她依舊保持着輕笑,並未在意他語氣中的刺詰,淡然道:“陛下稍安勿躁,但聽在下一言。”

“公主請講。”

略微靜了靜,慕容素的黑眸靜若幽潭。

“若我沒猜錯,陛下此番出兵伐涼,除卻索要當年自涼帝借兵時所應允的六座城池之外,還有一項最重要的目的,便是自代國國內樹立君威。涼國先帝尚在時,陛下此前在朝中與幼弟璉王的奪嫡之爭便相爭許久,而今,陛下雖已登及龍位,可璉王一派黨臣卻是殺不得,又用不得。陛下不願自己會終落得個弒親伐異的名號,故而今儘快可是朝臣欽服的方法,便是儘快自國內立起威名。”

“然而,八年前,燕代那一戰的戰敗已教陛下聲明驟跌,儘管陛下在數月前已平息夏國侵略,但朝中卻仍有人已八年前那一戰大作文章。故,陛下這般急着想要攻伐這六座城池,便是爲了向國人宣告,當年一戰另有隱情,而非陛下用兵執政不良,可是如此?”

“沒錯。”這般內裡但凡曾歷經燕代那一戰的執政者,稍一思索便可通曉,他不打算過多隱瞞,眸中的涼意不曾放鬆,“那又如何?”

“那敢問陛下,如若,我可有法助陛下自內部鞏固代國朝政,辯賢去異,陛下可否願意退兵休戰,不再伐涼?”

輕言脫口,拓跋冶微微一愕,“你?”

“正是。”

靜靜觀辯了她半晌,他輕一扯脣,有些諷謔地笑了,“辰淵閣雖神通廣大,但也僅在中原涼地之內方可通行得開,還萬觸不到我代國朝內。公主此言,也未免太自大了些。”

她並不惱怒,臉上柔婉的笑勾得更深了,深目閃亮灼灼,“辰淵閣自是不能,只是不知,倘若是雲翎宗插手,是否可以撼動?”

言方入耳,拓跋冶的臉色頓時一變,“你……”

雲翎宗,代國國內隱埋最深的諜報組織網,如辰淵閣一般慣以換賣情報爲生。只是雲翎宗宗主生性怪癖孤冷,傲然藐世,即便再有權勢者,若想自雲翎宗內取得情報,也需得看宗主的心臆喜怒。這數年來他曾數次至雲翎宗總府求訪,卻皆被拒之門外,曾令他大爲挫敗。

而她這個自小生至中原腹地的公主,又怎會……

“不可能。”心下忖度了片刻,拓跋冶仍然拒絕相信,“你自小生在中原,從前魏至涼國,根本不曾踏足過我代國地域,怎會指使得動雲翎宗?”

她並不多言,輕一翻袖,掌中驀地多了一枚羽翠色的小令。那是一枚已翠玉雕琢的令牌,僅半掌大小,牌上未篆一子,僅在邊角有一處金色的翎標——雲翎宗的徽記。

拓跋冶的目光登時一凝。

慕容素道:“此乃雲翎宗的虛朧令,想來陛下自會認得。憑此令,可使雲翎宗宗主應陛下任何要求。只要有雲翎宗相助,我相信,憑藉陛下的謀略,即便不攻伐大涼國土,仍可令己自國內樹起威望。”

拓跋冶怔住了,訥訥盯着那枚翠令許久,始終迷訝不解,“朕還是不懂,你怎會——”

“陛下不需要懂。”她微然一哂,語氣似風淡渺,平靜從容,“此乃我的誠意,若陛下願意,這枚虛朧令,當爲陛下所得。”

“要求呢?”他自然心知這枚小令所能帶給他的益處,只是不相信她會平白贈與,不禁收緊了拳,“僅是退兵?”

頓了頓,慕容素略嘆了一口氣,“只要陛下肯應允,二十五年內,代國不與涼國交兵,兩國和平共處,即可。”

她話音未落,拓跋冶的面色卻已然白了,“二十五年?”

“是。”望着他略微發白的臉,她踏前一步,並不做半分酌減,“以陛下的才能,即便不侵犯他國領土,仍可使代國重恢強盛,陛下又何必在意呢?”

“你爲何要這麼做?”他始終不懂,一個念頭自胸臆徘徊,卻始終不肯相信,“你在幫他?”

“就算是吧。”不做聲地微笑,她並不願過多釋辭。

“爲什麼?”拓跋冶不願相信。此前涼國帝王發威一怒,氣意之下下旨處死寵妃白昭儀,消息鬧得沸沸揚揚,諸國皆知。他雖一直未曾留意,但避免難阻流言,倒也頗有耳聞。

默了默。慕容素笑意緲淡,復又凝了目光,定聲道:“爲了魏國與大燕的國土與臣民。”

拓跋冶微怔,“什麼?”

“敢問陛下。”緩緩沉了一口氣,清澈的瞳仁呈現的是從未有過的凝肅,她靜靜道:“陛下有這逐鹿天下之心,那麼想得這天下的本意,究竟是爲了權傾這天下,做這天下之主,還是爲了,爲這天下萬民蒼生造福?”

“有區別嗎?”他眉宇輕蹙,視線緊緊鎖着她,“若朕執意吞併這涼國中原之境,憑朕的能力,也定會使這天下蒼生衣豐食足,陸州之內海晏河清。”

她卻不置可否,面容的笑意十分淡然,凝聲道:“自然有——”

拓跋冶不曾回語,默默看着她。

略微一停,慕容素很快復又開口,“不瞞陛下,我慕容素這一生,雖不敢言自己已歷經滄桑苦樂,但總算的多番波折。我母親乃魏國長公主,世人皆稱其爲魏朝女帝,切多冠她以弒兄奪位之名。我母親臨掌魏國朝政數年,雖有心整飭,卻也深知魏國自我皇舅起,便已積弱多年,憑她一己之力,短時之內,根本無法撼動早已腐敗廢弛的朝局。辰淵閣的成立,不過是我母親爲魏國衰弱中所設的一現曇花,真正改變了這局面的,是我父皇衰兵自前燕一路侵至魏國皇都,發動宮變。”

“……”

“其實我一直不大明白,即便魏國國力衰弱,但憑一國之力,我母親縱使無法抵禦我父皇的精兵重圍,但也絕不至於舉國湮滅。這一點,不止想不通,其實我父皇也知曉。那麼敢問陛下,這個問題,您,可想的通透?”

他很久沒說話,暗下思索片刻,完全無法探曉她的話中之意,“你想說什麼?”

稍微頓了一頓,慕容素淡哂,“罷了,那素素再問陛下一個問題。敢問陛下,代涼這一戰中,無論最終的結局誰勝,誰敗,依陛下之見,最受戰亂波及的,當時誰?”

他略怔了怔,似乎恍然有了些了悟,立口回答,“關隘百姓。”

她頓時笑了。

“我母親深知,即便拼勁全力與我父皇對抗,最終的結果也終會是慘敗收場。敗勢已定,唯一的分別,不過是遲早而已。但苦作掙扎,執意生戰,卻會造成萬千兵卒與百姓的流亡,世人皆傳她禍國殃民,可卻從未深探她心中之大義。她無畏別人對她的評價,無畏性命,更無畏虛名。她畢生之願,只惟願自己的子民平安長樂。故她的性命,她的南氏魏朝,她皆可舍卻,她是爲這片國土蒼生而死。”

從前的她從不曾想得通透——

可是後來,直到她站在孃親的位置,居高臨下,以她的視野去真正審視這片國土江山之時,她恍惚間才明白,孃親和父皇當初的心境。君王之愛,當爲大愛,當心懷萬民。故他們才肯捨棄自己的性命江山,只爲保全這片國土與億萬臣民。

以前她一直懷疑,父皇究竟是否真的愛過孃親。如若是,他又爲何會舉兵南下,攻破了孃親的母國。但她覺得,至少孃親該是愛父皇的,她心知自己已無法重使魏國興盛,才心甘情願將江山奉予。因爲她知道,父皇會是一個愛民的帝王,故,她與其爲了自身的虛名保全自己,倒不如,爲這片國土再造一場盛世。

或許父皇也明白孃親所做這一切的意義,所以自前燕至前魏,從未妄動一兵一卒,未曾傷及一臣一民。但她心想,即便父皇有這仁愛天下之心,他最終也終是有了後悔罷!否則,當年以大燕國的國力,又怎會輕而易舉便使李復瑾攻破。

但,終究都是另一段故事了……

垂睫輕斂去眸中的情緒,慕容素平靜擡頭,“陛下,我知你謀勇雙全,且具有愛民之心,未來,也會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國主。但我始終覺得,逐鹿天下,真正的目的,應當爲民,而不爲權。在代國的國境以內,你必會使代國興盛,國民安居。您也終會留名千古。既是如此,陛下又何必非行侵略之策呢?”

他一直沉默,良久良久,眸中的諷剌已然散去,眼神十分複雜,“天下男兒,何無傾霸天下之心?即便今日朕應允你這一求,將來,也終會有別人試圖侵略吞併,你即便說服我,又怎能說服得了所有人?”

“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她微微一笑,吐氣輕柔,卻篤定,“人不犯我,我自無犯人之心。但若陛下興起戰爭,是爲平息殺戮而戰,爲代國國民而戰,自可另當別論。”

將那枚翠綠的令牌自他面前攤開來,她做了最後的問詢,“說了這樣多,不知現在,依陛下之意,可否應在下之求?”

“朕似乎沒有別的選擇。”一瞬不瞬地凝望,拓跋冶良晌一嘆。緩緩探出手去,略一遲疑,終是將那枚虛朧令握於手中。

小小的玉令觸手微涼,方一入手,無數心思自心頭紛閃而過,拓跋冶黑眸深凝,一剎下了決定,“好,朕就答應你,明日一沉,率兵退撤涼地。二十五年內,不對涼地揮兵動卒,保證兩地關隘之民安康。”

言畢他執起掌,以代國之禮鄭重起誓,語音鄭重而凝肅。復又攤開掌心,同慕容素擊掌爲盟。

啪!

啪!

啪——

脆亮的掌音三響即落,自營帳間徹響。

聯盟即成,帳內的氛圍略微鬆弛下來。

“那你呢?”收起了虛朧令牌,沉默半晌,拓跋冶終是沒忍住問出口,“今後,你會去哪裡?可還會涼宮?”她既已同他立下此約,那麼可相當於是將這片中原江山拱手盡送給了李復瑾,可謂令他唏噓。

慕容素卻似絲毫不在意,隨口道:“我前半生都是在那華籠裡度過。而今,我既已不再是公主宮妃,自然也沒有回去的道理。未來四海爲家,也算自在。”

與莫鈺一同……

而今輾轉多年,沉浮多年,她終於在這不算太晚的時刻看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每每思起,心之一隅都不禁泛起溫暖。

“好吧。”聽出她已要離去的意思,拓跋冶頗有感慨,“若有機會,你也可去我代國,看一看我代國的大好河山。”

“定有機會。”她輕輕笑了,視線一瞥,語調微微狡黠起來,“不過,在那之前,倒可先完成另一人的心願。”

拓跋冶愕了愕。

只見她旋即側頭望住了帳簾外的某處方向,高聲道:“昭陽長公主!既已來了,又爲何一直躲藏,不肯現身?”

一道人影立即從帳外閃進來,又驚又喜地湊近,“誒,你怎麼知道我在?”

慕容素只是笑,沒有告訴她自她入營起,便已見她一路跟隨。垂眸瞥了瞥她腰際的長劍,慕容素道:“你不是一直想見‘斬雀’?”

驀地抽出她的佩劍,她斂劍入懷,“今日,便現予你一觀。”

……

月色如輝,飄映着素緲的身影銀劍,華光似水。

一舞終落,慕容素拋劍翻身,騎於馬上,側首相望,“陛下,公主,後會有期。”

山風拂起她月白的衣袂,纖窕的身影比月光更亮。拓跋冶凝眸對視,少頃抱拳執禮,“後會有期。”

她報以微笑,再無猶疑,調轉馬頭,揚鞭打馬,抖擻的馬兒一聲長鳴,縱蹄向着山天曠野間奔去,轉瞬已無了蹤跡,只餘嘯音久久回漾。

回入營內,拓跋茗一直沉默寂寂。

拓跋冶正在一側研究兵防輿圖,擡頭正見拓跋茗的寂然神色,不禁失笑,道:“怎麼?比舞不過,失望了?”

拓跋茗訕訕地白了她一眼,隨手自地圖上拽下一枚兵棋。

“她就這樣走了?國不要了?什麼都不要了?”

“嗯。”拓跋冶輕輕應了一聲。

“我不懂……”微蹙着眉頭,拓跋茗百思不得其解。

拓跋冶沒有說話。

其實他也不能完全明白,只覺或許,她纔是那個心懷大義之人,便可如此不拘小節。又或許……這世上每個人所求的東西本就不同。正如他想得這天下一般,而她,已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天下。

但,又有什麼關係?

望着掌中那一枚小小的令牌,拓跋冶黑眸逐漸轉濃,將令牌緊握於手中,“明日,我們回國。”

爭權奪勢,陰風詭雨,慾望的大門即將再次開敞,戰爭,亦從未止息過。

而他的戰場,纔剛剛開始——

·

一夜之內,代國上萬精兵盡數撤離,北境荊陽、平州、洛川等三城完好歸還,代涼兩地關隘交界重恢安寧,一切仿若從未發生。

與代國的氛圍完全不同,涼國兵營之中又是令一番景象。立於陡坡之上,李復瑾遠遠瞭望,望見城關之外,代軍舉兵北退,悠長的隊伍猶若一條兵戈龍蛇,延伸極長。

“陛下。”輕輕爲他壓上一件披風,侯平在側低聲稟告,“稟陛下,據探回報,代軍已盡退,三城之內並無掩藏。城中亦無一城民傷亡。”

“……”

無人的得知究竟發生了什麼,城民只傳,此次代國新帝欲行屠掠,所爲之惡觸怒天神。天神開威,於深夜向新帝下旨退兵還城,命令代軍停止侵犯,故纔有此一幕。

僅李復瑾知曉。

“是她來了……”

遙遠凝望着旌旗飄揚的城關邊隘,深濃的夜中,似乎有駿馬疾蹄之音遠遠駛來。凝神靜視着坡下的深黑林夜,李復瑾神容清淡,說不上是種怎樣的表情。

第126章 生變第118章 重逢第134章 誅心第43章 山苑第81章 復寵第147章 蝕骨第47章 僵滯第112章 離間第28章 變局第132章 相欠第99章 詭譎第89章 曇現第81章 復寵第15章 辰淵第68章 微醺第107章 字謎第123章 落刀第59章 心魘第55章 藝女第69章 國慶第102章 驚惶第19章 司賓第50章 蛛網第154章 訣別第2章 初識第41章 賜婚第150章 連心第1章 楔子第135章 離去第73章 故舊第14章 試劍第18章 入殿第56章 錐心第2章 初識第149章 相惜第63章 對決第32章 亂心第73章 故舊第124章 試探第138章 詭夢第60章 鳳台第122章 封宮第81章 復寵第109章 爭執第144章 穿心第104章 表白第41章 賜婚第14章 試劍第112章 離間第25章 驚變第110章 法則第112章 離間第97章 露凝第84章 小字第40章 勝戰第37章 朝議第123章 落刀第2章 初識第92章 猝變第27章 朝審第154章 訣別第90章 不保第72章 夜宴第2章 初識第106章 如月第79章 做戲第6章 出宮第99章 詭譎第71章 入宮第21章 和親第23章 壽宴第116章 暴露第83章 相似第79章 做戲第119章 心殤第151章 歡悅第45章 暗涌第39章 允諾第30章 收網第131章 妒怨第150章 連心第59章 心魘第2章 初識第103章 挑釁第34章 驚蛇第138章 詭夢第111章 嫌隙第135章 離去第146章 君靈第91章 紅藥第70章 燈會第108章 相見第133章 欺騙第86章 皇嗣第78章 故人第143章 離夢第76章 試手第84章 小字
第126章 生變第118章 重逢第134章 誅心第43章 山苑第81章 復寵第147章 蝕骨第47章 僵滯第112章 離間第28章 變局第132章 相欠第99章 詭譎第89章 曇現第81章 復寵第15章 辰淵第68章 微醺第107章 字謎第123章 落刀第59章 心魘第55章 藝女第69章 國慶第102章 驚惶第19章 司賓第50章 蛛網第154章 訣別第2章 初識第41章 賜婚第150章 連心第1章 楔子第135章 離去第73章 故舊第14章 試劍第18章 入殿第56章 錐心第2章 初識第149章 相惜第63章 對決第32章 亂心第73章 故舊第124章 試探第138章 詭夢第60章 鳳台第122章 封宮第81章 復寵第109章 爭執第144章 穿心第104章 表白第41章 賜婚第14章 試劍第112章 離間第25章 驚變第110章 法則第112章 離間第97章 露凝第84章 小字第40章 勝戰第37章 朝議第123章 落刀第2章 初識第92章 猝變第27章 朝審第154章 訣別第90章 不保第72章 夜宴第2章 初識第106章 如月第79章 做戲第6章 出宮第99章 詭譎第71章 入宮第21章 和親第23章 壽宴第116章 暴露第83章 相似第79章 做戲第119章 心殤第151章 歡悅第45章 暗涌第39章 允諾第30章 收網第131章 妒怨第150章 連心第59章 心魘第2章 初識第103章 挑釁第34章 驚蛇第138章 詭夢第111章 嫌隙第135章 離去第146章 君靈第91章 紅藥第70章 燈會第108章 相見第133章 欺騙第86章 皇嗣第78章 故人第143章 離夢第76章 試手第84章 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