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妃子分別是德妃、淑妃與容貴妃。容貴妃杜月容無子嗣,但絲毫沒有“無靠山”的擔憂,反倒在衆多妃嬪面前跋扈的很,只因她的父親是官拜內閣首輔的杜羣,手掌內政外務大權,女憑父貴,連皇帝都要偏寵她幾分,今天一身華衣貴服珠光寶氣甚是耀眼。
德妃的孃家父親乃是吏部尚書林宏昌,是個剛正不阿的清官,德妃本人是較溫和謙遜的,生有一子,名喚沈雲玹,小大皇子沈雲珩三歲,亦小二皇子沈雲琋一歲,是大燕國的三皇子,在兩年前還是大燕國的太子。
之所以說在兩年前是燕國太子,是因爲沈雲玹死於兩年前。
坊間傳言,大燕三皇子沈雲玹天資聰慧,六歲即能背誦《四書》,至十四歲,學識愈加驚人,可與內閣大學士坐論古今,皇帝對其愛護倍加,不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古訓,在他十六歲那年便封其爲太子。
可惜好景不長,不過一年太子便暴斃身亡。朝中臣將兵分兩派,要求重立太子,皇帝悲慟欲絕,無心顧此,每念及愛子仍悲痛難禁,重立太子之事也一推再推。而德妃失了唯一的兒子,整個人都被擊垮了,從此一病不起,深居簡出,此次家宴上,仍是一副經年不變的病怏怏的模樣,在光芒四射的人羣中,顯得蒼白柔弱。
淑妃出身貧寒,性子寡淡,卻生了個活潑好動的女兒,名喚“沈屏兒”,被皇帝賜封爲“明月公主”,今年正值豆蔻之歲,眉目如畫,明豔可人,至這時正依偎在淑妃身邊說着悄悄話兒,說到動情處發出幾聲清脆笑聲,惹得容貴妃冷眼相看。
直至月上柳梢,妃嬪們之間的客套話都說完,皇后陳氏才姍姍來遲,看也不看烏泱泱一片妃嬪,頂着金燦燦的鳳冠越過跪了一地的衆人,直達皇帝跟前:“臣妾來遲,望皇上贖罪。”
皇帝笑着虛扶:“皇后免禮。皇后近來身體不大好,若是不適,不妨早些回去歇着。”
皇后的笑容與這家常恬淡的氛圍格格不入:“皇上這是在趕臣妾走嗎?臣妾可是爲了趕赴這次中秋家宴收拾了好長時候呢,怎麼,皇上這麼嫌棄臣妾,寧願與妹妹們共度良辰,也不願臣妾陪着麼?”
皇上仍是和煦的笑:“皇后多慮了,朕不過是擔憂你的身子,”隨即賜了座,還貼心地讓人拿了件狐裘毯子來,“這件裘毯,是魏國進來的,據說取自一千隻白色年輕小狐狸的腋下皮毛織就而成,皇后身子虛寒,蓋上這毯子應該會好些。”
皇后得意地瞄了一眼羨慕嫉妒恨的妃嬪們,笑着應下:“謝皇上擡愛。”
酒水和小食一撥撥地呈上來,又一撥撥地撤下去,妃嬪們相互之間的對談禮貌有加,笑容可掬之中夾槍帶棒,好不犀利!待端着酒杯敬祝皇帝時,便又是另一番模樣,說着各種吉祥話,一顰一笑嬌羞無限。
沈雲珩與沈雲琋共坐一席,貌合神離,只一杯接一杯地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