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

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

卻說這邊高覽,領軍截住逃走的青州百姓。

正撞着李翊、張飛所領的斷後軍馬。

那邊張飛已經手抓丈八蛇矛,披掛上陣,見着袁軍,催馬便殺。

高覽乃河北名將,久戰沙場,見眼前殺出一路軍,倒也從容不迫。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本將不殺無名之輩!”

高覽厲聲喊話。

猛張飛更不答話,照着高覽右腿,便一矛刺去。

高覽忙捲起右腿,一斧照張飛臉上劈去。

嘡啷……

兩柄武器交錯卡住,張飛見這廝也有勇力,知他定是袁軍中的大將。

這才問及姓名。

高覽應聲答話,張飛睜大環眼對視看。

眼前之人,竟然就是目前的青州主帥,抓住了,豈不當得此北征青州的頭功?

“呔!環眼賊,既知我名,怎敢犯界!”

高覽罵一聲,舉斧便砍。

張飛招架住,厲聲喝:

“俺們奉詔討賊,汝袁氏侵佔俺們漢家城池,怎敢說是自己的地界?”

“強詞奪理!”

高覽巨斧再砍,張飛怡然不懼,抖擻精神,站挺了鬥他。

一場好殺,兩軍混戰。

戰得正到好時,忽聽得一聲號響。

左邊田豫,右邊陳到,各領一千軍士殺出。

袁軍與徐州軍交戰正酣,忽聽得兩邊喊聲,不覺驚呼:

“不好,徐州人有埋伏!”

即有報事兵將消息傳回給了高覽。

高覽亦覺驚詫,怪道:

“難不成李翊知我要來此,在這裡提前設伏?”

副將管統在旁側勸諫道:

“將軍,眼下黑燈瞎火,將士們混殺在一處,看也看不清。”

“又遭了埋伏,不若及時止損,先暫時撤走。”

“於白日再與徐州人廝殺,如何?”

高覽從其言,即命管統領一軍斷後。

自己則領剩餘軍士,自重圍中殺出。

高覽畢竟是猛將,手中巨斧,磕着就死,挨着就傷。

一路砍殺,終於衝出重圍。

奈何陳到、田豫截住後路,不好回臨淄。

只得往東走,先去往廣城暫歇。

好在高覽是主場主戰,哪裡都能歇養人馬。

一路奔走,天已近了白日。

忽見前頭有軍攔路,自山坳處截住去路。

高覽乃領軍在前,擡頭去看,山上果然有一員白袍將軍。

高覽知他必不是袁軍陣營的,乃往土山上斷聲一喝:

“呔!土山上的孤客窮將,擅敢截吾歸路耶?”

“可速速報上名來!”

那員將領見着高覽,亦覺意外,乃將手中銀槍一招。

山上頓時現出無數人馬來。

“不好,難道又有埋伏?”

高覽見狀大驚,如何也想不通其中關節來。

李翊能料算到自己要追擊,難不成連自己要逃往何方都能料算到?

在這裡提前設下埋伏?

那員白袍將軍把長槍對着高覽一抖,道:

“汝小將,可先通上名來!”

“吾乃大將軍袁公帳前先鋒將軍高覽,小將可留名!”

“吾乃常山趙子龍,在此恭候多時了。”

原來,趙雲自領了任務,先接領班百姓往南方去。

半路上正撞着昌豨的後援人馬,趙雲乃將百姓盡數託付給了昌豨。

也不將他們盡數遷入徐州,自留在齊國南部境內,此地俱爲泰山兵所掌控。

嚴格意義上講,齊國南部、北海國南部俱屬於徐州勢力範圍。

或者說俱屬於臧霸爲首的泰山幫勢力範圍,早在劉備收復他們之前,他們這裡就已經有很強的影響力了。

只是古代行政效率低,人口稀疏,很難明確的去劃分勢力單位。

不過泰山幫在琅琊、及琅琊以北深耕多年,安置個十來萬百姓是綽綽有餘的。

趙雲心裡念着先生在前方斷後,便欲領兵回去。

諸泰山將勸說道,“此戰已過去許久,將軍縱此時趕回也於事無補,恐已分出勝負。”

“不若先留一軍,自稷山以東設伏,專候高覽人馬。”

這一個前提是,趙雲等人必須篤定李翊能夠打贏高覽軍。

趙雲暗想,我徐州軍兵銳,先生用兵如神,三將軍也是萬人之敵。

更別提還有國讓、叔至等勇猛之將。

縱然人少,料高覽也未必能敵。

只是想要生擒他卻難了。

乃領軍往稷山以東設下伏兵,靜候高覽前來。

趙雲也並無十全把握,高覽會往這邊走。

若是先生沒能提前截斷高覽歸路,使他回了臨淄。

那趙雲也無可奈何,等不到,便只能回去與先生的軍馬會合一處。

不想這般巧,竟真的就在這裡撞着了高覽。

“小將,下來一斗吧!”

高覽在山下挑釁,讓趙雲下來跟自己單挑。

心中卻在暗想,今我明彼暗,山中有伏兵多少還不知。

若是冒然殺上山區,只恐有詐,還是誘他下來爲好。

而趙雲經過這些年的磨鍊,早已不是隻呈一時血勇之輩了。

不論是先生,還是主公劉備,都經常教導他。

打仗不是憑誰武力值高。

昔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其勇力千古無二。

可仍敗於高祖之手。 щщщ¤ttκa n¤C〇

打仗是要講究策略的,即天時地利人和。

今趙雲領軍埋伏在山上,已經佔了地利。

這個地形對他有利,我在上,敵在下。

居高臨下豈不佔便宜?

縱是博德之門裡,那也是站在高處有優勢。

“兀那賊將,登山領死!”

高覽搖了搖頭,他久經沙場,深諳兵法,豈會輕易被趙雲所誘?

“小將可下山受死,俺在此處等着你!”

袁兵也在山下高呼起鬨,讓趙雲下山來戰。

一個不肯衝山,一個不肯下山,兩邊就這麼耗着。

趙雲暗想,我軍在山上以逸待勞,倒不怕他。

這高覽剛吃了一場敗仗,急需休整,豈能久持?

若我執意不下山,彼必先退,若退必遇先生。

不論哪種路線,都對我有利,何必急着下山?

故更不將高覽的喊話放在眼裡。

高覽也逐漸意識到,這般相持不是辦法,若是李翊帶兵追來,前後被包了餃子。

自己縱有勇力,也萬難逃脫。

“汝等道這趙雲本領如何?”

高覽問衆將道。

或有人答:

“其早年在公孫瓚麾下,統領白馬義從,勇不可當。”

“昔日界橋上的少年英雄,正是此人。”

高覽眯起眼眸,暗想趙雲當年能與文丑戰平,而自己武藝並不輸文丑。

料他不能全面壓制自己。

總之,斷不能這般繼續相持。

念及此,乃將巨斧依照,趁勢衝上山區,高喊一聲:

“小將照打!”

趙雲挺槍迎戰,二馬相交,戰不數合。

趙雲佯敗而走,袁軍士氣大振,一股腦地往山上衝去。

待盡入山上時,纔有人想起來提醒高覽道:

“將軍且住!”

“趙雲誘敵,恐有埋伏。”

高覽一愣,暗罵你不早說。

咱們都已經全部衝上山來了,現在說有埋伏有個屁用?

念及此,高覽也只能佯作鎮定,臉上浮現幾抹傲色,對衆人說道:

“敵軍不過如此而已,雖十面埋伏,亦不足懼!”

然這只是高覽的鼓舞士氣之言,他知道若真有埋伏,現在跑肯定是來不及的了。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帶軍衝上山頭,砍了趙雲腦袋。

那麼此戰就宣告結束了。

於是,乃率軍全力殺出,直往山頂衝刺。

未行幾步路,忽聽得一聲號響。

趙雲親自引軍殺回,接應交戰。

高覽只得硬着頭皮,戰上趙雲。

“手下敗將,既然敗來,怎敢復回?”

趙雲冷聲笑道:

“汝中我之計,尚不自知也。”

言訖,四面喊殺大起,衝出來無數人馬。

高覽大驚,暗道果然是誘敵之計,山上埋伏不少。

見此,只得奮起精神,拼死力戰。

兩軍混戰,袁兵被打得措手不及。

直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這回輪到高覽且戰且走,一路敗逃了。

那邊趙雲胯下白馬腳力快,追着高覽不放。

高覽見他來勢兇猛,知道不能硬拼,連忙把馬頭轉圈。

鉚足了勁,照着追來的趙雲便是一斧頭。

不想趙雲身手快,側馬躲過。

高覽這一斧直接劈了個空,因用力過猛,斧勢剎不住。

正好對着樹樁來上那麼一下,“喀嚓”一斧,竟嵌在了木樁裡。

說時遲,那時快。

趙雲把準戰機,趁着高覽斧頭拔不出來之際,挺槍便刺。

一點寒芒先到,隨後槍出如龍。

銀槍往斧額上一磕,“當”一聲巨響,斧頭“噶”得被彈飛。

由於高覽正使勁兒,這一斧子被彈開,反倒將虎口震得發麻。

正是吃痛處,那趙雲毫不留情,將槍桿子一甩。

照面給了高覽一柳。

“啊!!!”

高覽吃痛大叫,鼻血噴濺。

墜下馬來,左右士卒將扯鎖上前將之綁縛了。

“抓住了!抓住了!”

“使勁兒!使勁兒!別讓他跑了。”

“此賊力大的很,千萬小心。”

越來越多的人衝上來,將高覽按住。

高覽兩臂縱有千斤之力,此刻卻也如籠中之鳥,網中之魚,再難逃脫。

“恭喜趙將軍,此戰竟活捉了高覽!”

“等回去後,大都督一定會重加賞賜!”

趙雲亦覺欣喜,自投奔劉將軍以來,這還是他真正意義上,獨自領兵。

儘管躬聽了這許多年的明誨,但理論終是比不得實踐。

真正上手實操時,仍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錯。

“好好好,高覽首級金貴的很,可別弄丟了!”

趙雲喜出望外,即命人將高覽收押了,嚴加看管。

自領大軍往西走,與李翊軍會合一處。

見着李翊後,備言其事。

諸將聞說高覽被擒,無不欣喜異常。

因爲他們原本只是在遷民,即便想過袁軍會來追趕,但至多想着的,也僅是將他們擊退。

哪裡想過還能生擒袁軍主將呢?

但戰場形勢,就是這麼瞬息萬變。

不確定的事情太多了。

諸將紛紛起身,向李翊道喜。

李翊拱手還禮:

“若無諸公用命,忘身死戰。”

“縱李某算無遺策,也不能將高覽生擒。”

“該是李某謝過諸位纔是。”

的確,能夠生擒住高覽,確實是在李翊意料之外的。

不過,比起高覽,更令李翊感到欣喜的是趙雲的成長。

趙雲在軍政方面都很有天賦,只是缺少磨鍊的機會。

不想此次初次用兵,就取得如此重大的戰果。

之後說什麼,也得在老劉面前好好表彰一下老趙的功績。

“大都督,高覽統領青州兵馬,彼既爲主帥,今被吾等所擒。”

“則青州戰事可定否?”

有將士問道。

李翊搖了搖頭,“未可定也。”

“高覽雖是青州主帥,然青州諸郡縣,仍有袁兵據守。”

“他們豈會爲了高覽一人,能打開城門,向我軍獻城?”

此言一出,諸將皆面面相覷。

是呀,畢竟青州的士兵姓袁不姓高。

就算失去高覽,對袁氏而言只是失去一個普普通通的勇將而已。

對於家大業大,戰將千員的袁氏來說,他們隨時可以派遣一位新的將領來接管青州兵事。

“……誒!如此說來,這高覽捉來是無用咯?”

張飛一跺腳,暗道大夥兒明明是活捉了袁軍主將,怎卻變得跟燙手山芋似的。

你說殺了吧,未免太過可惜。

留着吧,似乎也並沒有什麼用。

竟是有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倒不完全沒用。”

李翊一頷首,即命人將高覽押解上來。

那高覽被扒光了上衣,赤膊着上身。

“跪下!”

兩名武士按着高覽的肩胛骨,便欲往地上摁。

那高覽倒也鐵骨錚錚,打死不肯跪。

“……好了。”

李翊揮揮手,示意衆人不必再折騰了。

“我聞敗軍之將不可辱。”

“高將軍乃是河北名將,不可受此待遇。”

乃命人爲高覽解去綁縛,又命人賜座。

高覽心中感動,乃躬身向李翊稱謝。

李翊問高覽道:

“未知青州還有多少兵馬?”

高覽沉吟片刻,乃回答道:

“約有五萬。”

“……哈哈哈,此言莫非有詐?”

“非詐也。”

高覽正色答,“大公子在時,青州便有三萬可戰之兵。”

“大公子領兵去渤海南皮帶走一萬。”

“而吾奉大將軍命,前來據守青州,又帶了三萬人了。”

“合計便有五萬,絕非大言。”

營中衆將聞言,無不面色一皺。

倘若青州真的還有五萬兵馬,那將無疑會成爲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

按照原本定下的計劃,徐州軍此次北上的戰略部署,是基於青州只有兩到三萬的可戰之兵算的。

如果高覽所言屬實,那麼前線的徐州軍,恐怕不得不再向老劉申請一點援軍了。

畢竟打下來的領土,你還得分兵去守。

倘若留的兵少,容易出事。

但李翊卻知道,這肯定是高覽的大言罷了。

軍隊數目肯定是虛報。

按他的估算,青州最多還有兩到三萬的可戰之兵,不可能再往五萬上封。

並且這兵馬還得算上據守的士兵。

本來青州就不是袁軍的主戰場。

更別提,除冀州本土外,袁紹是專門從其他三個州抽調了兵馬過來的。

哪有再抽調完兵馬之後,還剩下五萬的?

要真還能剩下五萬,那李翊就直接建議不用打了,投了算了。

“青州還剩如此多的兵馬,高將軍身爲青州主帥,尚未一展身手。”

“便落入我營中來,想必心中不服?”

李翊也不拆穿他,只順着他的話道。

“李郯侯用兵如神,覽佩服不已。”

“只是覽身爲一州之主帥,尚有軍事大任在身。”

“不敢以私廢公。”

高覽組織了許久的語言,才說出這一段話來。

“好,既然高將軍不服,那我放你回去!”

什麼!?

此言一出,未等高覽做出反應,周圍的將士反倒坐不住了。

“大都督,我等浴血拼殺,纔有今日之戰果。”

“哪有輕易將之放回的道理?”

“正是正是,豈不聞一日縱虎,萬世之患。”

“不能放啊!不能放啊!大都督!”

衆將紛紛勸諫李翊不能放人。

李翊擺了擺手手,示意衆人稍安勿躁。

“諸公不必如此,此戰的功勞照算。”

“回頭我自會在劉將軍面前,爲諸位美言。”

“至於高將軍,乃河北名將,不該受這階下之辱。”

“我將你放回去,說話算話。”

這……

高覽面對李翊的示好,心中感動萬分。

他早就聽聞徐州劉備禮賢下士,能容英雄,不想連他的屬下都這般有魅力。

這比之鄴城辦公室處,整天與同事勾心鬥角的工作環境,實在是好太多了。

高覽此刻真有一種放棄高薪高職不要的衝動,轉頭投向劉營。

如果李翊此刻發出邀請,高覽是真的願意投誠。

但顯然是不行的。

只要李翊不開口,高覽若是主動提出,那就太掉價兒了。

“謝過君侯!”

高覽恭恭敬敬地向李翊作了一揖。

“我已命人取回了高將軍的衣物,還背了些酒食。”

“待高將軍酒足飯飽之後,便可回去。”

高覽點了點頭,再次拜謝。

之後,便撩衣上馬,往臨淄而去了。

李翊親自出營送別,目送高覽遠去的目光。

趙雲自身後催馬現出,出聲問道:

“大都督,適才我已見高覽已有歸降之意。”

“大都督當時何不趁此機會,將這一河北名將收入麾下?”

袁營內部的勾心鬥角是非常嚴重的。

到後期,甚至已經嚴重到了在戰時隨意誣陷、扣帽子給別人的存在。

高覽、張郃都屬於深受其害的存在。

作爲河北陣營的大將,不可不謂名位重,薪資高。

可高覽、張郃竟能夠被氣得臨陣倒戈,直接燒了攻城器械。

轉頭率軍去投靠曹操。

臨陣投敵,在這個時代可不是有多光彩的事兒。

那是需要你下定很大決心,最好還有人給你臺階下。

比如敵方主動招募你,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那種。

但高覽、張郃在沒有人招募的情況下,就是直接投了。

並且他們是帶着麾下部曲投的,數量不在少數。

雖然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兩人當時帶了多少人投敵。

但當時兩人投靠的是曹洪,曹洪甚至不敢接受兩人的投誠。

因爲人太多了,哪怕是已經燒燬了工程器械,曹洪都怕控制不住。

萬一他們是詐降,曹洪軍營就完了。

最後還是荀攸站出來勸說曹洪,說兩人肯定是真心投降,不必懷疑。

高覽、張郃這才順利進入曹營。

如此你便可以想象,這些年高覽、張郃這些河北將領被這些派系鬥爭,折磨的精神狀態有多慘。

“現在還不是時候……”

李翊並未詳細解釋,爲什麼現在不招募高覽。

現在的高覽能夠總督一州軍事,說明他在袁營的地位並不低。

不管你現在是把他殺了,還是把他登用了。

對袁紹來說,都損害不大。

與其等袁紹派一個新的可能更強的將領過來,接管青州。

倒不如保留一個有污點的手下敗將。

就憑袁紹內部的“和諧”程度,郭圖那幫人不可能不在高覽戰敗這件事上做文章。

“好了,諸公今日一戰,都辛苦了。”

“可回去暢飲,明日接着進軍,攻打青州剩餘郡縣!”

李翊下了命令,衆將士各自領命回去。

不表。

……

河北,冀州。

此時袁紹已經派了顏良、文丑到前線去。

他自領十一萬大軍在後,緩慢進軍。

儘管袁紹的軍令已經下達,可監軍沮授仍站出來諫言說道:

“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

“請主公速速將之前線調回,否則必然生敗。”

袁紹聞言大怒,暗道沮授莫不是在教我做事?

乃叱道:

“吾大軍未發,汝怎敢妖言惑衆亂我軍心?”

乃欲將沮授斬首,衆將勸勉乃止。

其實對袁紹而言,就算他知道顏良、文丑不能獨任,也不能聽沮授的。

因爲命令已經下達了,即便知道我是錯的。

就因爲你沮授一句話,我馬上朝令夕改。

那我這個主公的威信還要不要了?

以後還怎麼領導我手下那幫兄弟?

郭圖見沮授弱勢,急忙趁機諫言道:

“稟袁公,沮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

“若其浸盛,公何以制之?”

“夫臣與主同者昌,主與臣同者亡。”

“此《黃石》之所忌也。”

“且御衆於外,不宜知內。”

此話,顯然是郭圖給沮授寫的小作文。

核心思想就是彈劾沮授權力太大,又目無法紀,剛直犯上。

太損您袁公的威信了。

臣下與君主的權力一樣,那是國家滅亡的徵兆啊!

雖然這是郭圖作爲河南派,算計河北廣平派的沮授。

但袁紹卻覺得郭圖說的很有道理。

一個在外統率軍隊的人,怎麼還能讓他參與內政?

於是袁紹將沮授的監軍一職撤出,並將其職權一分爲三。

分別讓沮授、郭圖、淳于瓊三人各自主管一軍。

這只是袁營內部鬥爭的冰山一角。

只要抓住一個空子,就背後捅你一刀。

消息傳回沮授處,聞說自己的監軍一職被撤了。

乃臨船幽幽嘆道:

“上盈其志,下務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

於是沮授竟直接辭官不幹了。

直接捨棄了袁紹大軍,以身懷惡疾,打算辭官歸去。

袁紹對此當然不同意。

他不是在乎沮授有多重要,而是真讓沮授走了,打的是他袁紹的臉!

“我大軍未發,沮授怎敢如此!”

袁紹氣得面色鐵青,堅決不同意沮授的辭官要求。

但其他黨派的大臣,卻覺得這是一個打倒河北廣平派的好機會。

於是,紛紛向袁紹諫言,說沮授或許是真的生病了。

不如先讓他回家養病,等病好了,再來前線也是一樣的。

這話算是給了袁紹一個臺階下。

袁紹不想在大戰之前節外生枝,能少些岔子,就少些岔子吧。

於是便借坡下驢,同意了沮授以疾爲由,辭官歸去的請求。

沮授一路快馬揚鞭,回到家裡。

乾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宗族內的所有成員。

將家裡的貲財盡數散去,分給衆人。

宗族子弟俱不解其意,紛紛問道:

“袁公即將一統天下,天命在袁。”

“沮公若能輔佐袁公,將來便有從龍之功。”

“奈何如此!?”

……

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287章 雪遼東溫侯建功,慕齊王蜀人來投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298章 吾輩魚水,豈在簿牘之間?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
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287章 雪遼東溫侯建功,慕齊王蜀人來投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298章 吾輩魚水,豈在簿牘之間?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