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

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

面對袁術拒絕撥糧的請求,舒劭據理力爭道:

“近兩年連起戰事,百姓騷動不寧。”“長久下去,只恐惹出事端來。”

袁術聞言大怒:

“吾爲天下計,何惜小民哉?”

“待我平了廣陵,收復徐州,自然會加恩於百姓。”

“現在他們便忍一忍,又有何妨?”

正爭論間,忽聽得殿外一陣騷動。

一名渾身是血的騎兵,跌跌撞撞的衝了進來,伏倒在袁術跟前。

衆文武無不驚詫,紛紛猜測這名騎兵是哪一路戰線的人。

不管是哪一路,都一定輸的很慘。

袁術陡然變色,起身喝問道:

“汝是哪裡來的探馬,怎的如此狼狽?”

那名騎兵淚流滿面,悲泣道:

“稟後將軍,關羽突襲鍾離,我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鍾離、鍾離……鍾離已經失守了!”

什麼!?

大堂之內,立時一片譁然。

“誒呀,我說什麼,我當初說什麼來著?”

“鍾離乃我九江重鎮,鍾離一失守,九江北方門戶大開。”

“當初老夫便說,不該讓公子領兵前往,公子年少未歷戰事,怎堪得如此重任?”

“……”

衆文武竊竊私語,相互甩鍋。

都覺得鍾離失守,跟他們沒有關係。

那會跟誰有關係?

堂上的袁術面色鐵青,如果鍾離失守跟你們沒關係,那便是跟我有關係咯?

“那曜兒呢!?”

袁術問出了最爲關鍵的問題。

袁曜作爲家中獨子,他的安危勝過鍾離防線。

“公子、公子……公子他在鍾離英勇奮戰。”

“但終是不敵關羽,最後逃亡途中,被流矢所中,負了重傷。”

嘶……

袁術倒吸一口涼氣,跌坐下來,感覺整個世界都被定格在了一起。

“曜兒,是父親對不住你啊……”

袁術懊惱地揉了揉太陽穴。

但這還沒完,那名騎士的話還在繼續。

“我等將公子救出後,先去往了陰陵,然後請了當地的醫者爲公子醫治。”

“怎麼樣?”

袁術連忙問。

那騎士越說聲音越小,把頭一低,道:

“人們都言那醫者訓練有素,能治百病。”

“但公子久傷未治,等到醫者來時,已只剩一口氣了。”

“……最後,最後不治身亡了。”

轟!

袁術如遭雷擊,臉上的肌肉定格在愕然的一瞬。

“曜兒!”

袁術兩眼一黑,只覺天旋地轉,暈倒在地。

衆文武驚呼一聲,趕忙上去搶救。

大堂內一片譁然,亂作一團。

須臾,醫者匆匆忙忙趕來,施了幾針,方將袁術救醒。

“一個織蓆販履之輩,一個山野村夫,竟敢如此無禮!”

“……咳咳咳!”

袁術臉上青筋暴起,睚眥欲裂,咬牙切齒。

恨不得生吞了劉備李翊這對君臣。

滿朝的袁家文臣武將,也都面臨驚懼之色。

本來袁劉兩家爭鬥,無非就是搶奪地盤。

還沒有到生死大恨的地步。

沒想到公子袁曜英勇捐軀,戰死沙場,這可袁術家中的獨子。

只怕老袁家要和劉備不死不休了。

衆人雖對袁曜的死感到唏噓,但另一方面,卻也意識到了這是一個立功的好機會。

紀靈挺身出列,大聲說道:

“後將軍,末將願爲先鋒,攻打徐州。”

“爲公子報仇!”

話音方落,人羣中又接連走出來數員將領。

紛紛主動請戰,希望能夠爲袁曜報仇。

“諸公安靜!”

袁術一聲厲喝,原本嘈雜的大堂頓時鴉雀無聲。

呼……

袁術長舒一口氣,瞪大眼眸,語氣冷落冰霜:

“諸位稍安勿躁,我有一計,可除劉備。”

沒想到,袁術在最該驚亂惶恐的時候,反而表現的十分冷靜。

衆人都以爲袁術要盡起淮南之兵,找劉備報仇。

沒想到他竟還能沉下心來,思考對策。

“不知後將軍有何妙計?”

衆人連忙出聲詢問。

袁術面無表情,淡淡地捋著頷下的山羊鬍。

“呂布與曹操大戰於兗州,已歷一年之久。”

“從目前形勢來看,呂布絕非曹操敵手。”

“其兵敗之後,無路可走,我欲表其爲汝南太守,令其屯兵汝南,以威脅劉備側翼。”

“此所謂驅虎吞狼之計也。”

袁術遙控豫州,汝南是他的附屬勢力。

如今的汝南太守孫香就是袁術任命的。

但此人其實是孫堅的族子,也是孫策的族兄。

袁術雖命他爲汝南太守,實則監禁於壽春。

爲的就是防止孫策領兵在外,不受控制。

“不可啊後將軍。”

“呂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今將之養於汝南,恐我等反受其害。”

不少人都反對迎呂布入汝南的提議。

但袁術卻揮了揮手,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不然,呂布此人雖然反覆無常,但他勇而無謀,徒有匹夫之雄耳。”

“我要將之迎入汝南了,正好威脅劉備的沛國。”

“呂布之倚仗,全賴兗州各族,若脫離兗州,必失其所倚。”

“到豫州來,只有依賴於我。”

“我假其手,攻打劉備,由不得他不從。”

沒想到悲傷到極致的袁術,反而發揮出了他畢生的才智。

他把兗州問題看得很透徹。

呂布在兗州最大的倚仗是什麼?

就是兗州衆世族!

張邈、陳宮主動迎立呂布入兗州,各大郡縣紛紛揭竿而起反曹操。

呂布的軍隊是陳宮他們在兗州幫他募集的,糧食是衆世家一起出的。

呂布所有的倚仗,全部來自這些世家豪族。

一旦呂布輸了,被趕出兗州。

那他就失去了自己最大的這個倚仗。

到時候,像條狗一樣來汝南,他還能依賴誰?

只有袁術!

汝南是袁術的老家,袁術對此地的影響力很大,有著很強的控制力。

所以他非常有信心,把呂布迎進汝南之時,可以將之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裡。

當即,袁術派出了使者,星夜前往兗州。

……

揚州,豫章。

此時身爲揚州刺史的劉繇,正望著江水,心中波瀾不平。“……呼,好個孫伯符,果然有乃父之風。”

由於之前孫策大膽繞過秣陵,奇襲曲阿,導致劉繇遭遇了一場慘敗。

不得不收兵逃亡豫州,暫時休整。

“正禮,夜晚風寒,不去睡覺,到江邊來做什麼?”

一道聲音自身後傳來。

劉繇並未轉身,只是淡淡答道:

“我只是在想,接下來該何去何往。”

“會稽太守王朗與我私交甚篤,我欲去往會稽,子將以爲如何?”

與劉繇說話之人,正是汝南名士許劭。

他是東漢末年著名的人物評論家,最有名的就是他對曹操的評價。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然後就是創辦赫赫有名的月旦評,評論鄉黨人物,在大漢風靡一時。

前徐州刺史陶謙曾將許劭待爲上賓,但許劭認爲陶謙不能成事,就去了揚州投靠劉繇。

劉繇與許劭關係很好,對許劭的計策幾乎言聽計從,所以許劭很樂意輔佐其左右。

不過許劭雖有才智,但他與劉繇一樣,都是在士人圈子裡混得,有很強的階級觀念。

歷史上,太史慈投到劉繇麾下時,很多人建議劉繇用太史慈爲將。

劉繇卻說:

“我若用太史慈,許子將不會笑話我嗎?”

在他們公族子弟眼裡,太史慈就是個跑腿的。

要是用了他,就會成爲士人圈子裡的笑柄。

“會稽富實,正是孫策之所貪。”

“且窮在海隅,不可往也。”

“今我豫章,北連豫壤,西接荊州。”

“若能夠收合吏民,遣使交好曹兗州,雖有袁公路隔在其間。”

“其人財狼,不能久也。”

許劭力薦劉繇留在豫章發展,且建議他交好曹操。

一方面是因爲他與曹操有舊。

曹操在得志顯名之前,曾經置辦厚禮,很謙遜地求許劭爲他談相。

另一方面,就是政治需求了。

劉繇是袁術的死敵,所謂二袁之爭,交好其一。

既然已經開罪了袁術,那自然就只能交好袁紹了。

袁紹遠在河北,不便往來。

但還可以找他中原的代理人曹操。

與他交好,變相等於交好袁紹。

“我卻聽聞曹孟德深陷兗州內亂,彼豈有暇顧我揚州?”

許劭微微一笑:

“正禮此言差矣。”

由於兩人私交甚篤,所以私下裡許劭都是直接叫劉繇的字號。

“呂布勇而無謀,敗亡有證,不日必爲曹兗州所敗。”

劉繇眼眸一蹙,並無作出答覆。

望著江水出神,良久纔開口言道:

“現在袁公路與劉徐州大戰於廣陵,此二人誰勝誰負,於我揚州而言,都絕非好事啊……”

“哦?正禮此話何謂?”

許劭瞧見劉繇似話裡有話,連忙追問。

“我的意思是,此二人都有併吞江南之志,我等務必在二人決出勝負之前,作出選擇。”

原來劉繇是在考慮站隊的問題。

若果不是之前在曲阿受挫,劉繇斷不至於被逼至如此窘境。

“我的意思是,劉玄德宅心仁厚,頗有賢明,與我又同爲宗室。”

“你說我等是否可以與之結盟,共抗袁術?”

許劭恍然大悟,原來劉繇是看上了劉備。

其實除劉備之外,劉繇與劉表的關係也很好。

劉繇很明顯更加信任宗室人物,他向許劭吐露憋藏在心底裡的話。

“劉景升、劉玄德皆我漢皇宗親。”

“我乃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身受王命。”

“若揚州有急,景升與玄德豈會見死不救?”

“縱然不發兵相援,也該錢糧救濟纔是。”

許劭沉默半晌,然後才緩緩開口說道:

“劉景升此人厚道,我料他會來救濟揚州。”

“不過劉徐州我卻未與其接觸過,雖知其名,但不知其人。”

“兩年之前,曾聽聞劉玄德救急北海,此乃俠義之舉。”

“今其一年之內,平定徐州,料他亦乃人中之傑。”

“既然正禮如此看好他,不妨先遣一使,去到廣陵前線。”

“探探劉備的口風如何。”

許劭對劉繇交好劉備的主張表示認同。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兩位劉老闆都有共同的敵人袁術,若真能夠兩家合力,一起對付袁術。

何嘗不是一件美事?

其實劉繇之所以敢結盟劉備,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兩人沒有利益衝突。

別看劉繇貴爲揚州刺史,但他如同許多同級別的刺史一樣,都沒能完全掌控所有地盤。

揚州六郡:九江、廬江、丹陽、豫章、會稽、吳郡。

九江就不用說了,揚州最肥的地盤,也是袁術的大本營。

而前任廬江太守,也已經被袁術攻滅,雖然是假的孫策的手。

但袁術已經任命了自己的老部下劉勳爲廬江太守,基本上也成了他的附屬勢力。

剩下的,

許貢是吳郡太守,與本地豪強嚴白虎共分吳郡。

會稽在王朗手裡。

豫章則是在華歆手裡。

他劉繇的地盤實際上就是豫章的彭澤一帶。

當然了,劉繇畢竟是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

而揚州的心腹大患只有袁術一人。

剩下的王朗、華歆、許貢等,名義上都是要聽命於劉繇的。

至少他們不會互相攻伐。

“既然子將也同意結盟劉徐州,那便由你親自去往廣陵如何?”

“正好你擅長識人相面,見到劉徐州時,替我觀觀他面相如何。”

許劭欣然同意:

“正好,我也想親眼見見這劉徐州是何人物,一年間竟能幹出這麼許多事來。”

……

荊州襄陽。

魯肅受命來荊州找劉表購置戰船。

劉表聞說是徐州的使者,也不怠慢於他,即命人請入堂內。

雙方相互敘禮已畢,劉表率先開口道:

“子敬乃東城豪傑,吾在荊州亦有耳聞。”

“今子敬從玄德,何故至此,來我荊州?”

魯肅拱手一禮,正色答道:

“我主劉使君乃天下英雄,雖兵微將寡,而志欲匡扶社稷。”

“淮南袁術坐創凶逆,造合虛僞,詭詐百姓,殘民害物,爲禍深酷。”

“今我主興仁義之兵,弔民伐罪。”

“奈何江南多水,我徐州少有戰船。”

“聞說劉荊州富有江南,有戰艦上千艘。”

“明公與我主,同爲漢室之胄。”

“我主常言不可背親而見疏,又盛讚劉荊州禮賢下士,寬於納物。”

“故遣肅來,望明公念在同宗份上,賣與我主些許戰船。”

“以備廣陵戰事之需。”

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379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387章 君不見,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344章 如果你們父親不是皇帝,不是首相,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381章 吳人自毀長城,末日將至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362章 李相從不犯錯,他如果錯了,一定是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76章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何其多也!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87章 君不見,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第392章 歲月使李相變老了,可這天下卻不允許李相你老去!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70章 李關張趙陳,誰是天下第一大姓?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379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第329章 讓你守一年的雄關,你一天就丟了?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
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379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387章 君不見,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344章 如果你們父親不是皇帝,不是首相,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381章 吳人自毀長城,末日將至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362章 李相從不犯錯,他如果錯了,一定是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76章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何其多也!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87章 君不見,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第392章 歲月使李相變老了,可這天下卻不允許李相你老去!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70章 李關張趙陳,誰是天下第一大姓?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379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第329章 讓你守一年的雄關,你一天就丟了?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