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

卻說公孫續聞父已死,號啕大哭,欲率所部北上,去找袁軍拚命。

衆人急忙勸住,道:

“今大勢已去,公孫將軍已亡,若冒然北上,白白送死耳。”

“不如留全有用之身,以待將來另尋報仇良機。”

在衆人的勸勉之下,公孫續這才止住了想去找袁紹拚命的想法。

他遙望一眼北方,一片白雪皚皚,不見微茫。

這幾年,公孫家經歷了大起大落,盛極之時,一度將勢力拓展到河南來。

而今,全都沒有了。

“今日,幽州公孫便亡了……”

公孫續有些失神,喃喃自語道。

“易京城崩於烈火,幽州子民流離失所。”

“我生於此地、長於此地,而今幽州遭難。”

“我親眼見百姓慘遭屠戮、營中弟兄們血流成河……”

“我、我還有何臉面獨自苟活……?”

衆人俱是跟隨公孫家多年的老卒,今見公孫家滅亡,俱是心有不忍。

“將軍,此非你之過也。”

“我等自易京出城以來,星夜兼程趕往黑山,乞求援軍。”

“大家都盡力了……”

公孫續咬牙切齒,掣劍欲自刎:

“今易京城毀,倒不如與父親同去!”

衆人俱驚,衝上前將之抱住。

“縱然幽州公孫家基業已亡,少將軍尚在。”

“將軍還有前路要走,怎能止步於此?”

“況少將軍若去,我等將何以自處?”

最後一句發問,令公孫續一愣。

至此,他才發覺原來自己在這世上並非孤單一人。

還有這麼多弟兄願意陪在他身邊。

公孫續又感動又難受,回首問衆人道:

“今吾公孫家基業不存,大勢已去。”

“爾等隨我左右,難免受害。”

“我欲遣爾等自去,如何?”

衆人齊聲,拱手道:

“願隨少將軍左右!”

聲勢震天,振聾發聵。

這五千幽州鐵騎,都是公孫家的心腹部曲。

早年跟著公孫瓚打烏桓、打鮮卑,大家一起出生入死,感情深厚。

他們早已認定大夥兒爲兄弟家人,若是自去,又何以爲家?

公孫續在哪兒,哪裡就是他們的家。

現在公孫瓚已死,他們只認公孫續這位少主了。

公孫續將淚水嚥進肚子裡,終於重新振作,打起精神來。

“……好,列位弟兄說的對。”

“今我公孫家大仇未報,斷不能意志消沉,止步於此。”

一頓,又問道:

“今袁紹勢大,憑我等五千人衆,斷不是其敵手。”

“須倚附強援,然後可圖。”

言訖,衆人言道:

“當今唯一能抗衡河北袁氏的,只有河南的曹劉同盟。”

“徐州劉玄德,乃先主公同窗舊友。”

“今日勢窮,何不南下投靠劉徐州?”

公孫續頷首,他也想到了劉備。

公孫瓚與劉備親如兄弟,自己還是孩童時,劉備便已將他背在背上。

公孫續親切的稱呼劉備爲叔父。

今公孫瓚滅亡,幽州基業盡毀。

除了去徐州投靠劉叔父以外,再無他路可選。

“……善,願從公等之言。”

“我等馬力快,此去南下無須費多少時日。”

一言蔽,公孫續即命衆人上馬。

五千幽州鐵騎,蹄聲如雷,滾滾望南而去。

不表。

……

徐州,下邳。

卻說李翊掌管南方軍政大務。

這一日,他接到了廣陵陳登傳回來的緊急軍報。

人報孫策已死,孫權繼承父兄之業。

孫權採納了周瑜、陸遜之言,仍舊選擇西進,搶奪荊州。

對此,李翊是希望看到這個結果的。

曹操後方有劉表,劉備後方有孫吳。

這兩家打起來,是曹劉都希望看到的結果。

並且兩家鬥得越兇越狠最好,如此一來,等將來一統河北,收略南方之地便簡單許多。

此外,孫權新君上位,頒佈招賢令,大力培養扶植自己的羽翼。

原本時間線,孫權得到了大量的徐州人才。

然此位面,在李翊的於中周旋下,大量的徐州人才迴歸到徐州來。

包括但不限於有,

徐州東莞人,徐奕字季才。

已被劉備任命爲曲陽令。

廣陵海西人,徐宣字寶堅。

此人乃陳登徵用,在廣陵用爲功曹,與另一位廣陵人陳矯關係甚篤。

廣陵江都人,皇象字休明。

善篆書、隸書、章草,尤以章草見長,時人稱其爲“書聖”。

被東海徐璆錄用爲功曹。

臨淮淮陰人,步騭字子山。

性情寬弘,很得人心,喜怒不形於聲色,無論對內還是對外總是表現得十分恭敬。

乃吳國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臣。

陸遜死後,便是由步騭接替他的丞相之位。

能統兵,能搞內政,現在年輕有爲,大有可圖。

故此人被李翊力薦給劉備留在身邊調用。

劉備向來信任李翊,此前李翊力薦的龐統就是少年天才。

此時再來一個年輕的步騭,劉備便大方的將之用爲主記。

這日,

李翊仍於州府中工作,每日府上文書出入不息。

他一面處理南方軍政大務,一面又時刻盯著北方動靜。

並時不時與西面曹營溝通,商議合作條款。

正處理時,忽見龐統將一封加急文書帶入內室來。

“士元,出了什麼事?”

李翊蹙起眉頭問。

龐統將文書鋪在李翊面前,躬身答:

“關中急報。”

“關中之事?”

李翊面色一沉,立刻將發來的帛書展開來看。

其書略曰,

曹操用鍾繇爲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

從潁川出發,一路向西拓展,疏通關中道路。

三月初,曹操用曹仁爲主將提兵六千,費時半月拿下潼關。

然後留曹仁在關中,樂進、于禁輔之,掃蕩關中羣賊。

一路將勢力拓展到長安一帶。

自雒陽被董卓焚燬以來,各地諸侯,羣賊輪番蹂躪,關中已是殘破不堪。

但曹操仍舊選擇掃蕩關中,將勢力拓展到長安去。

之所以這樣做,還是爲了拓寬戰線。

同時打通關中地區的聯繫,以拉攏西涼馬騰、韓遂進反袁同盟裡來。

曹操西擴的想法與實踐,自是得到了徐州方面的默許。

目前曹操所能拓展的方向,只有西面,徐州也不可能越過兗州代管關中。

同時徐州也希望曹操控制住關中,這些地區太重要了。

因爲袁紹在幷州也是屯有重兵的,如果河南不拿下關中,袁紹就會自河內出兵。

袁軍也將會切斷關中聯繫,河南方面會更加疲於應對。

歷史上的曹操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纔會命鍾繇去督關中軍馬。

有徐州方面的大力支持,曹操在掃蕩關中的工作便進行的比較輕鬆,未有受到太多阻力。

一路打到長安時,便順勢將之光復了。

接下來,曹營便與西涼陣營直接接觸,曹操也已派人前去聯繫馬騰、韓遂。

邀請他們入盟,共抗袁紹。

現在還沒有傳回馬騰、韓遂對此事的態度。

曹操也未閒著,命人掃清長安廢墟,恢復民生。

然後以朝廷名義,向關中四方傳檄,命各地郡縣歸附朝廷。

除受馬騰、韓遂影響的縣邑外,長安周圍的縣邑基本都盡數歸附。

“若是我等制住關中地區,來日袁紹自能是魏郡出兵,我等也可在黃河南岸與袁軍對峙。”

龐統在一旁分析道,語氣是帶有幾分高興的。

不過李翊臉色卻並無有一絲一毫的興奮,他知道戰爭從來不是兒戲。

獅子搏兔尚且全力以赴,況如今河南纔是更加弱勢的一方?

“繼續關注河北動向,但凡有任何變故,務必第一時間送至我案前。”

“……喏。”

李翊呼了一口氣,望向窗外,夏日即將到來。

自古以來,動兵的最佳時機都是秋後,秋高氣爽,天氣宜人。

不但農耕文明如此,就連遊牧文明亦是喜歡在秋高馬肥之時動兵。

“袁胤那邊的丹陽兵送過來了嗎?”

李翊順勢又問了一句。

丹陽兵彪悍善戰,是非常適合先登的勇士。

若要腹黑點兒說,這些都是適合拿去填戰壕的“炮灰”。

但打仗本來就是要死人的,要想謀取功名富貴,就得先把性命押上牌桌來。

龐統即答道:

“袁太守已經將新降服的山越人,遍爲正規軍。”

“有祖郎、費棧兩位將軍在宣城訓練。”

“袁太守說了,新兵訓練尚需時日,不過已將他們用去征剿其他尚未歸附的山越部卒。”

“應不需費多少時日,便能將之送到徐州來。”

用山越人來打山越人,這是李翊希望看到的。

正說時,忽有人報,有一隊人馬趕至城外。

李翊與龐統俱是一怔,忙問是何方人馬。

旁人答是幽州來的人馬,此前已通稟過琅琊相蕭建。

聞說此,李翊便知這隊人馬的到來,劉備肯定是已經知道的。

自己主管南方事,倒還不知北面有人來。

下人又報劉將軍已經出城去見了。

既如此,李翊當即也領著龐統,趕去城外相見。

城外來的,正是公孫續所領的五千幽州鐵騎。

李翊到時,剛好趕上。

劉備即拉上李翊,對他言道:

“先生來的正好,備於半月前收到幽州來的書信。”

“說是公孫賢侄欲來投我徐州,今日便到了。”

李翊問,“主公可知是爲何?”

劉備默然,其實幽州的戰報雖未傳回,但公孫續卻先自遣使來投。

大家都心知肚明,能夠猜到一二。

“好了,先去見人再說。”

劉備不願多想,只領著李翊出城去見公孫續。

公孫續此時在城外,懷著忐忑不安的焦急心情,苦苦等待著。終見著城門大開,劉備領著百十人衆出來。

公孫續慌忙下馬,上前單膝跪地,拜道:

“公孫續見過叔父!”

好好好……

劉備笑著將之扶起,讚道:

“幾年不見,賢侄都長這般大了。”

微微一頓,又試探問道:

“伯圭兄他在何處?”

公孫續一咬鋼牙,垂淚道:

“家父死矣!”

此言一出,徐州皆大驚。

唉……

劉備早已猜到,不覺仰天長嘆。

他眸中含淚,雖然自公孫瓚殺了劉虞後,他對這位老大哥已是失望已極。

但好歹同窗一場,又是兒時舊友,多年的情誼。

再聞說其身死之後,還是忍不住感到傷心難過。

公孫續痛哭流涕,伏在劉備腳下,哭訴道:

“易京大火之時,續不在此處,故而倖免於難。”

“聞說家父身死,續已不念生矣。”

“然念及父母親族,俱赴九泉,兵卒百姓血流成河……”

“我、我、我聞幽魂之哀泣,不容不心腸之摧折!”

“家國之仇,不可不報。”

“今日南下,不知何時可歸幽州,報得父母之仇。”

“幽州之難,皆因我父驕橫暴戾,人和全失,終致敗亡。”

“其歸於黃土,魂兮歸來,或可思之悔之。”

“我聞叔父在徐州,行仁義之事,盪滌乾坤,還山川百姓太平。”

“故來相投,懇請叔父收容!”

劉備聽聞,亦不覺垂淚。

在抹完眼淚之後,將公孫續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柔聲說道:

“我與令尊乃是故交,今令尊身亡,備亦是痛心疾首。”

“賢侄儘管安心留在徐州,在此處,無人能夠傷你。”

公孫續謝過,又咬牙道:

“我沿途渡黃河時,見南岸多設有防禦工事。”

“只叔父欲與河北動兵,我公孫家與袁紹有著血海深仇。”

“若叔父但有所需,公孫家唯一血脈,願爲徐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話音方落,身後衆幽州鐵騎紛紛下馬,齊齊拜道:

“願爲徐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願爲徐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衆人的高呼聲,震天動地,似嶽撼山崩。

每一個人都懷著深仇大恨,誓要找袁氏報仇雪恨。

“……好好好。”

劉備點了點頭,對衆人道:

“列位諸公儘管放心,公孫將軍的仇,備一定會報的。”

這話雖還只是一張空頭支票,但對收攏幽州衆心還是頗有用的。

衆人再次拜謝。

劉備即命公孫續及其部衆進城

爲了款待遠方來客,劉備破天荒的命人殺羊宰牛,取出好酒來招待衆人。

自備戰河北戰事以來,整個徐州都在節衣縮食。

像牛羊等物,俱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包括牛,除耕地之外,它也是重要的勞軍之物。

但爲了收攏衆心,劉備還是破了此例。

宴會上,劉備又順勢請來了徐州的高級官員。

也算是慰勞衆人這段時間的辛苦工作,順便也體現自己對公孫續的重視。

公孫續自是感念於心,拜謝不盡。

宴會上,劉備對公孫續噓寒問暖,問及了他走後幽州發生了哪些事情。

劉備聽後,亦大感唏噓。

乃長嘆一聲,對公孫續言道:

“備窮迫半生,無甚物可贈賢侄,唯有一言相告。”

“世人立大志、守德行者甚衆。”

“只可惜大多不能始終如一。”

“一朝有違,便成虛僞,望賢侄切以爲戒!”

唉……

公孫續聞言,心中感慨萬千。

父親這些年的所作所爲,他看在眼裡,卻沒法相勸。

“叔父仁德,續亦深感厚意。”

“公所教者,續銘記於心,願此後行事終不背德也!”

之後,劉備又一一向公孫續即其所部高級將來敬酒,感謝他們對賢侄的不離不棄。

待一輪敬酒過後,劉備又命李翊再去敬一輪酒。

李翊健談樂觀,與人友善,極爲擅長更各階級人士相處。

衆幽州將領見此,無不對這位年輕幽默的徐州謀主心生好感。

一輪酒後又是一輪酒,衆人喝得酩酊大醉之後,總算是暫時忘卻了國破家亡的苦痛。

各自醉的不省人事後,被從人送回房間內歇息。

次日,清晨。

公孫續酒醒,待簡單洗漱完畢後,便欲去州府拜謝劉備。

不想甫一出門,便遇著龐統。

經過昨晚一場酒宴,公孫續對徐州的大小官員多少能喊出名字了。

乃上前躬身見禮:

“龐功曹來此,有何見教?”

龐統回禮道:

“見教不敢當,只是君侯命我來請少將軍去校場一趟。”

公孫續頷首,正言道:

“我適才正欲去拜見使君,之後便去往校場。”

“既是郯侯相請,我現在便去。”

當即,公孫續隨著龐統趕往校場。

李翊已經在此處了,他正在校場上檢閱騎兵。

公孫續趕到,先向李翊見禮。

然後李翊才問道:

“少將軍見我這徐州鐵騎如何?”

公孫續望一眼,只見馬躍嘶鳴,騎士威風凜凜。

不覺感慨道:

“不想出了幽州之地,仍有如此雄壯之騎!”

“不知是哪位將軍訓練的徐州騎兵。”

李翊微微一笑,道:

“此乃少將軍之故人也。”

乃命校場中統領騎兵將軍過來見禮,原來是田豫。

公孫續再見故人又驚又喜,道:

“國讓此前回到幽州,復有回徐州,不想兜兜轉轉,續也來徐州了。”

田豫苦笑道:

“豫有始無終,不可取也。”

“公孫將軍身亡,豫亦是痛心疾首。”

公孫續乃勸道:

“事已經過去,又何必哀愁傷感?”

“見你我兄弟能於此相見,當合力討賊,爲家父報仇。”

田豫拱手答應,表示一定盡心竭力。

公孫續又環顧一眼四周,再問道:

“怎不見子龍?”

田豫笑著答:

“子龍爲九江太守,身在淮南。”

公孫續聞說故友如今已是太守級別的高官,不覺提老友感到高興。

“我早知子龍非百里之才,今爲九江太守,我亦替他感到高興。”

“只是多年未見,倒是有些想他。”

呵呵……

李翊微微一笑,在旁側說道:

“少將軍放心,等之後河北戰事一起。”

“我自會將之從南方調到前線來,使你們兄弟相見。”

公孫續聞言大喜,“若能再與子龍並肩作戰,誠爲幸事也!”

善……

李翊一頷首,又問公孫續道:

“少將軍久在幽州,深諳騎兵作戰之道。”

“觀我徐州騎兵戰力比幽州如何?”

公孫續掃過一眼,沉吟半晌,才緩緩答:

“馬兒健肥,又有國讓訓練,當不遜色於我幽州鐵騎。”

又仔細打量一眼騎兵坐下的戰馬,又將手一指:

“此非中原馬也!”

公孫續在馬羣中出身長大,什麼品種的馬,他一眼就能看出來。

“……呵呵,少將軍好眼力啊,此乃我徐州自遼東公孫度處買得的馬匹。”

“……嗯。”公孫續點了點頭,慨嘆道,“我說此馬甚肥,無怪無怪。”

李翊又命人取來兩樣東西,然後將之交給公孫續看。

“少將軍觀此物如何?”

“這是……?”

公孫續瞪大眼睛,觀看此物。

這兩樣東西,正是李翊此前發明的高橋馬鞍,與雙邊馬鐙。

之前拿出來時,李翊便命人嚴格保密,然後大規模打造。

如今已有七八千副了。

“此爲高橋馬鞍,雙邊馬鐙。”

“正適合騎兵作戰,少將軍不妨一試。”

李翊將兩樣東西的功能向公孫續介紹了。

公孫續本就是騎戰好手,見得這新奇物什,也是興奮異常。

馬上上馬去試,只一騎上去,未得催馬,便興奮地叫道:

“此鞍馬甚穩當,若是馬兒衝鋒,不易落下。”

正是如此。

公孫續又催馬在校場中跑上兩圈,又練了兩輪騎射。

由於高橋馬鞍控制了縱向平衡,雙蹬馬鐙又提供了橫向平衡。

這使得公孫續在馬上騎戰時,極大節省了體力。

一輪下來後,公孫續也是感慨萬千。

若是當年界橋之戰時,他們公孫家有這兩樣物什。

何至於被袁軍的步兵打敗?

唉……

都過去了……

“好東西啊!”

公孫續翻身下馬,走至李翊面前,對這兩樣物什讚歎不已。

又問這些東西還有多少。

李翊如實答,約有七八千副。

這是自他發明以來,兩年多,徐州匠人火力全開,生產線拉滿的情況下打造出來的。

除去損耗,全副武裝這隊幽州鐵騎沒什麼問題。

李翊也將自己打算把這五千幽州鐵騎,全副武裝的想法告知了公孫續。

“此物甚是稀奇,但我一直再尋一個機會拿出來,將之全面武裝了。”

“以應對將來的河北戰事。”

公孫續一頷首,應和道:

“北地多平原,正是騎兵大展身手之時。”

“不瞞郯侯,我麾下這五千鐵騎,俱是我公孫家最爲精銳之部卒。”

“他們俱隨我父親征戰多年,又隨我征戰了兩年,個個身經百戰,戰力彪悍。”

“若是郯侯信得過在下,可將之一一武裝。”

李翊一頷首,道:

“少將軍說的哪裡話來,我專欲等你到此,爲得就是將此物取出。”

自東北苦寒之地出來,經過了公孫家兩代人的淬鍊。

毫無疑問,在整個徐州,乃至整個河南。

這隊幽州鐵騎,單論單兵戰鬥力,就是最強的。

所以將並不算多的高橋馬鞍與雙邊馬鐙拿給他們用,是沒什麼疑問的。

……

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298章 吾輩魚水,豈在簿牘之間?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
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298章 吾輩魚水,豈在簿牘之間?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