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

“去歲統計,徐州五郡,共有四十七萬戶,人口二百八十餘萬。”“由於曹操已將彭城屠做白地,廣陵、下邳、東海亦有波及。”

“去歲使君雖已招募了流民屯田,然此謀非一日之功可成。”

“憑此州人口,斷難與二袁,甚至曹操一爭高下。”

李翊洋洋灑灑地為劉備介紹了徐州的現狀。

去歲已經進行了人口普查,由於古代行政效率低下,並未能統計出具體的人口數字。

但可以確定的是,即便算上聚攏的流民,徐州也只有兩百多萬人。

之前說過,古代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口。

而徐州目前這個人口,在大漢屬於什麼地位呢?

答案是:僅僅好於交州和幽州。

一個是還未完全開化的蠻夷之地,一個是不適宜人居住的東北苦寒之地。

徐州作為河南富庶之地,人口卻僅有兩百多萬。

甚至董太師所在的涼州,在竇融治河西時,都有四百多萬人。

只能說曹操是真不乾人事兒。

“如今徐州人丁稀少,而青州人丁優於徐州。”

“袁譚初定青州,人心浮動,何不將青州境內的百姓遷進徐州來?”

李翊提出遷移人口的計略,劉備欣然同意。

反正大軍已經到了青徐地界了,再往前走走也無妨。

即命軍士快速打掃戰場,然後前往青州。

“軍師欲將青州人口,遷往徐州,本為好事。”

“只是備不欲強求百姓,舍棄家園而跟我回徐州。”

路上,劉備騎在馬上向李翊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哈哈,主公仁義之名天下有知,當年為平原相時,青州百姓皆聞主公賢名。”

“今我大軍到青州,百姓豈不簞食壺漿,以迎明公?”

劉備只是笑而不語。

其實他說自己不想強求百姓跟著自己走,也間接說明老劉覺得青州百姓可能不會跟他走。

為什麼?

那就是袁氏在當地是非常得人心的。

確切地說,是袁紹非常得人心。

史書上曾說袁紹外寬而內忌,本意是批評袁紹的性格。

但前半句也說明瞭袁紹這人很寬厚。

包括荀攸也說過,“紹以寬厚得眾心”。

曹操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袁紹沒過兩年就死了,然後袁家內部四分五裂。

就這樣,曹操仍舊又花了足足七年時間才統一河北。

可見袁氏在河北有多得人心。

袁紹死時,全河北的百姓都在哭。

甚至連袁尚死了,百姓也哭。

以至於曹操不得不下令,“三軍敢有哭之者斬。”

劉備正是考慮到袁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這纔不自信百姓們會跟著他回徐州。

李翊卻顯得非常自信:

“主公寬心,方纔我說過了。”

“待我大軍到時,百姓一定會簞食壺漿以迎明公。”

劉備將信將疑,繼續催馬行進。

少時,眾人已到了蘭亭縣。

此處為青州一處小縣。

劉備當即下令道:

“傳令三軍,進城之後,嚴禁擾民!”

“凡有欺壓百姓,劫掠富戶,侵犯婦女者,悉數問斬,以儆效尤!”

大軍在得到軍令後,全都小心翼翼地進城。

與民秋毫無犯。

當地百姓見這支軍隊與尋常軍隊不同,故主動打聽,這才知道,原來是劉使君的軍隊。

“劉使君來了!”

“劉使君來了!”

“……”

一傳十,十傳百。

全縣的老百姓都知道是劉備的軍隊來了。

果如李翊所言,各家各戶都蒸好胡餅,出來勞軍。

一時間,萬人空巷。

劉備對此大吃一驚:

“蘭亭縣民亦知我劉備也?”

有百姓說道:

“使君大名,如雷貫耳。”

“我等日盼夜盼,隻盼使君到來。”

劉備又問你們的縣令哪去了。

一打聽才知道,縣令受戰亂影響早跑好幾年了。

這蘭亭縣就這麼在青州掛機了好幾年,都快混成村兒了。

劉備看得出來這些百姓都過得很苦,似乎就盼著自己來。

只是他此來,卻不是要接管青州的。

地盤再大,沒人也就沒有意義。

“備此來,是為追擊袁譚,卻非是要接管青州。”

“待戰事既定,將回徐州去。”

眾百姓聞言,紛紛跪地,嚎啕大哭。

紛紛請求劉備不要走。

李翊見縫插針,上前道:

“使君愛民如子,斷不會舍你們而去。”

“只是強賓不壓主,青州本非我等所有,不好長留。”

“若是諸位願意,可與我等同回徐州去。”

讓百姓們舍棄家園,跟劉備去徐州,劉備自己都沒什麼信心。

誰料眾人竟毫不猶豫地跪伏在地,磕頭如搗。

“願意願意!”

“我等皆願追隨劉使君!”

只見清一色的百姓,全都願意跟隨劉備回徐州。

這一幕,使劉備震驚不已。

雖然他安頓百姓,會提供錢糧,也會借給他們田地耕種。

一般的貧苦的百姓確實頂不住這誘惑,可劉備還沒提呢。

這些百姓居然就已經願意跟著自己走了。

他劉備的魅力真有這麼強嗎?

劉備又驚又疑地望向李翊,李翊笑道:

“青州戰亂不比徐州少,百姓困於水火。”

“今明公能帶眾人脫離苦海,自然能得人心。”

總結一句話,

袁紹寬厚,關袁譚什麼事兒?

其實袁紹得人心,確實是因為他們家的法律寬鬆,賦稅也相對更輕。

老百姓都念著他們家的好。

所以當袁譚陳兵青州時,百姓們幾乎是夾道歡迎,為袁譚在青州的戰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但很快,他們就後悔了。

袁家大公子,似乎跟他們心目中的袁神不太一樣。

袁譚重用羣小,縱情淫奢,喜歡聽信近信。

同時,他也有著“何不食肉糜”的缺點。

無法理解耕織收獲的艱難。

而由於袁譚重用奸佞小人,導致這幫人得不到約束。

就監守自盜,販賣公物,甚至擄掠田野百姓。

這些都觸犯了百姓的核心利益。

而更過分的是,袁譚派人到各縣去募兵。

只有交出財物的人才能夠免徵,交不出的就直接充軍。

袁譚在青州算是把他老子的口碑給敗光了。

以至於當時青州一萬戶口的縣,登記在案的只有不到幾百戶,稅收不到實際的三分之一。

大家夥兒都忙著逃命去了。你說,

當老百姓看到劉備來的時候,能不夾道歡迎嗎?

凡事就怕同行襯託。

即便真有老百姓不認識劉備的,但兩相對比,還能來一個比袁譚更差的嗎?

劉備在得知原因之後,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沒想到袁譚間接給自己送了一份大禮。

那他劉備就笑納了!

劉備當即下令,分賜酒食給當地縣民。

並且告訴他們,你們可以去告訴左近縣鄉,只要願意跟隨他劉備回徐州的。

一律贈予錢糧,並借予土地耕種。

並承諾這段時間,他們會暫時停駐在蘭亭。

原文在六#9@書/吧看!

凡事有願意來的,一律敞開大門歡迎。

眾百姓得知後,紛紛奔走相告。

一時間,小小的蘭亭縣,聚集了大量的流民百姓。

而就在劉備等候百姓之時,前線也傳來捷報。

太史慈與徐盛兩位將軍成功截住了袁譚的敗軍。

並將之俘虜生擒,連帶著的還有郭圖、張郃等。

“善,大善!”

“子義、文向不愧是軍師保舉的人,果真不負眾望。”

劉備頓時欣喜萬分,樂得合不攏嘴。

臧霸等泰山將也興奮異常:

“好啊,沒有想到還有意外收獲。”

“這袁譚可是袁紹的大公子,怕是可以用他勒索到不少贖金。”

泰山幫到底是流氓團夥思維,光想著袁譚這顆頭顱有多值錢了。

全然沒有意識到像袁譚這麼重量級的人物,身上蘊含著多大的政治價值。

孫觀大聲嚷道:

“這次保衛琅琊,咱們不知死了多少泰山兄弟。”

“縱然不讓袁紹那廝賠我們錢糧,也該殺了袁譚,用其頭顱祭旗。”

“一來慰藉陣亡將士,二來振我徐州之威,使旁人不敢側視我徐州!”

李翊嘴角揚起一抹無奈的笑容,道

“快意恩仇乃是江湖俠士之舉,非政治集團士人之所為也。”

劉曄也在一旁冷笑:

“殺了袁譚,結怨袁紹,又助了曹操。”

“此般損己利人之舉,誠為天下恥笑耳。”

被兩個謀士無情嘲笑,眾泰山將皆羞得面紅耳赤。

臧霸作為泰山將首領,還是比較冷靜的,主動上前詢問道:

“這袁譚已為我軍階下囚,是生是死不過主公一念之間耳。”

“卻不知軍師,將要對他如何處置?”

李翊也不著急回答,反而先問劉備道:

“主公以為當如何處置?”

劉備沉吟道:

“袁譚陳兵徐州,乃其本人所為,袁公尚不知情。”

“今其本已不佔理,我若殺之,反於我不利。”

“不若將之縱回,以修好袁紹。”

什麼!?

此言一出,泰山諸將無不驚愕。

“這、這好不容易抓住的,哪能就這麼放了!”

泰山將本就是流氓團夥,這種級別的俘虜,即便不拿來勒索贖金。

也不能隨便放走啊!

“不錯,確實不能將袁譚就這麼放了。”

李翊這時開口了。

劉備微一凜,劉曄也有些錯愕。

暗想你李子玉也是個聰明人啊,不會此時惦記起來袁紹那三瓜兩棗了吧?

“翊的意思是,咱們應該好酒好肉款待袁大公子。”

“此前俘虜的青州士兵,也一並縱回。”

“當然了,翊還建議主公表舉袁公子為茂才。”

我去!

這下,眾人都不淡定了。

不僅要好酒好肉款待袁譚,還要把俘虜給他送回去。

咱們這是抓了個俘虜,還是抓了個爹啊?

最重要的是,

李翊居然還建議劉備把一年只有一次機會的茂才名額給袁譚。

這葫蘆裡到底是賣的是什麼藥?

所謂茂才,也就是秀才的意思,是避劉秀的諱給改成了茂才。

漢朝推行察舉製,只有被舉為孝廉和茂才的人,纔有資格為官。

所以孝廉、茂才的名額非常珍貴。

尤其是茂才。

按照漢朝的規定,

只有三公、禦史、州牧級別的高官纔有資格推舉茂才。

並且一年只能推舉一個。

所以全國一年的茂才人數都超不過二十人。

歷史上,

劉備曾舉薦過兩個人為茂才,都是姓袁的。

一個是袁渙,另一個便是袁譚。

舉袁渙時,還是劉備當豫州刺史,屯小沛時舉薦的。

此舉單純是為了收買人心,因為袁渙是豫州名士。

劉備推舉袁渙為茂才,就是為了表示自己求賢若渴,希望有識之士都能夠來投奔自己。

而推舉袁譚時,則是劉備當上徐州牧之後的事了。

因為劉備奉行親袁的政策,舉袁譚為茂才就是為了示好袁紹。

而袁譚也記著這個恩情,劉備兵敗後逃往青州時,袁譚便親自率領步騎出來迎接他,以表達對劉備的尊重。

“袁紹雄踞河北,然深陷於內部鬥爭。”

“尤其是袁尚與袁譚的立嗣之爭。”

“河北士人與河南士人爭相站隊,各自為私,牟取利益。”

“只要袁譚還活著,袁家內部便會爭鬥不休。”

“倘若袁譚一死,縱然袁家不會完全凝聚,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四分五裂。”

“袁氏本已經強大難匹,今若使袁家止於內鬥,非我徐州利好。”

李翊由淺入深地解釋了,為什麼袁譚不能死。

河北袁家本來就已經很強大了,倘若結束了他們的立嗣鬥爭,就更加難以遏製。

老劉想要發展,將來必定是要面對袁紹的。

一個內部爭鬥不休的袁家,纔是好袁家。

此舉也絕不是為了利好曹操。

畢竟現在時間線變動,將來誰來打官渡之戰還未可知也。

“……不錯。”

劉曄對李翊的觀點大加讚賞。

“據曄所知,河北士人主要以審配、田豐、逄紀為首。”

“袁紹後妻劉氏乃河北人,故而這些河北士人皆擁戴幼子袁尚。”

“至於河南士人,大多為汝穎派,以許攸、郭圖、辛毗為首。”

“袁譚生母乃汝南人氏,又為長子,故而這些汝穎派都投靠在袁譚門下。”

“今袁譚與袁尚二人,為了爭奪袁家的儲位,各自拉攏派系。”

“明爭暗鬥,不斷消耗袁家的實力。”

“今若殺死袁譚,反為袁尚除去一競爭對手。”

“袁紹本就寵愛幼子,今袁譚若死,則袁尚將毫無懸念地成為袁家儲嗣。”

“過去那幫汝穎士人也會被清洗。”

“袁家反而止了內耗,於我徐州而言,著非好事。”

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360章 朕與曹操不同,若不能爲兄弟報仇,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388章 英雄們戰勝了長江,百萬雄師過大江!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355章 一句久違知是我,卻問當年狂客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386章 諸葛亮出任雍涼總督,司馬懿加封蜀地丞相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367章 司馬懿五月渡瀘,七屠南蠻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390章 江東絕唱,孫十萬謝幕!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344章 如果你們父親不是皇帝,不是首相,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352章 合肥有我,便無敵!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375章 進則亢龍有悔,退則蒺藜生庭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83章 百里長街送孔明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
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360章 朕與曹操不同,若不能爲兄弟報仇,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388章 英雄們戰勝了長江,百萬雄師過大江!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355章 一句久違知是我,卻問當年狂客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386章 諸葛亮出任雍涼總督,司馬懿加封蜀地丞相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367章 司馬懿五月渡瀘,七屠南蠻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390章 江東絕唱,孫十萬謝幕!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344章 如果你們父親不是皇帝,不是首相,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352章 合肥有我,便無敵!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375章 進則亢龍有悔,退則蒺藜生庭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83章 百里長街送孔明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