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

“我河南軍與和河北軍在官渡已經相持半年有餘了。”

“軍民窮困不堪,須得求個戰果。”

“不瞞文和先生,李某在袁營中設下了數道引子。”

“現正缺一智謀之士,爲我作引。”

李翊凝着眸子,一本正經地望着賈詡。

眼神十分誠懇,鄭重其事地說道:

“並且李某認爲,此事非文和先生不能成,非文和先生不能決。”

……嘶。

望着李翊那堅定的眼神,果決的語氣,賈詡內心都不由掀起幾分波瀾。

但還是強忍住內心的激動,端起茶盞來,慢悠悠抿了一口,方纔笑道:

“老朽駑鈍,爲何非我不能爲?”

“……先生做事穩重,機敏果敢,吾遍觀諸營,未有如先生者。”

李翊也是有理有據地拍馬屁。

“況先生初至官渡大營,又身屬張繡大營。”

“行事必能更加順利。”

言外之意,官渡之戰本質上是河南、河北之間的交鋒。

其餘諸侯不管怎麼站隊,只要沒有直接下場,都可以定性爲中立。

現在不論張繡也好,賈詡也好,都還未直接參戰。

身份相較不那麼敏感。

賈詡沉吟半晌,渾濁的眼眸中看不出任何所想。

少頃,才緩緩起身。

李翊也跟着同時起身,將手一揚,已準備了要做拱手道謝的動作。

賈詡見此,乃笑道:

“……善,能與李先生共事,乃老朽之幸也。”

李翊聞言大喜,順勢將舉在半空的手勢做完,口中連連稱謝。

賈詡又問具體細節,李翊乃俯身在他耳邊,低語兩句,密授計策。

賈詡聽罷,連連點頭。

“……此事關係重大,望先生切勿負我。”

微微一頓,李翊又接着補充一句,“勿負河南之民,勿負曹司空、劉將軍。”

後面一句,則是純給賈詡上壓力。

賈詡也知肩上擔子有多沉重,乃信誓旦旦地向李翊保證。

“請李先生勿憂,詡定不辱使命。”

話落,便轉身出營去了。

李翊親自送賈詡出營。

“……外邊兒風寒,文和先生早去早歸。”

李翊微微笑道。

賈詡長呼了一口氣,將身上的裘皮大衣裹了裹,忽又猛地回頭看向李翊。

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說道:

“……李先生。”

“文和先生有何吩咐?”

“……呵呵,不敢。”

賈詡揚脣一笑,將目光看向不遠處,焦急等待的張繡。

“……張繡是個老實人。”

“今日老夫便將他交給君侯了,還請君侯善待他。”

賈詡再次改口,以爵位稱呼李翊。

似想強調以李翊如今的身份地位,只要想,肯定是能保住張繡的。

“請先生放心,我不僅會善待張將軍。”

“如不出意外,當有一大功爲他作見禮。”

李翊拍着胸脯保證。

賈詡這才放心,轉身出營。

張繡見了,急忙迎上來,問道:

“……先生,適才您與大都督說了些什麼?”

“……呵呵,沒什麼,大都督盛讚張將軍的才能,將軍可以爲朝廷盡忠效力,勿生二心。”

張繡向來敬佩賈詡,兩人初見之時,便行過爺孫禮。

故賈詡在工作上是張繡的客臣謀士外,私生活中更如他爺爺一般。

“請先生放心,繡既領軍來到官渡,敢不效死力乎?”

賈詡一頷首,又叮囑道:

“詡有公務在身,須離開一會兒。”

“將軍須知在官渡不比在宛城,此間一切軍事要務,當聽李郯侯的。”

“若李郯侯有軍令調用,將軍切勿推辭。”

張繡聞言,連連稱喏。

賈詡自離了官渡大營,望北而去。

……

袁軍大營。

一輛又一輛谷車自北而來,不斷被運送至烏巢。

望着呈上來的軍報,袁紹喜出望外。

身在鄴城的審配,在接到袁紹的催促之後,也是立馬開始重新籌措糧食。

冀州到底底子深厚,兼之審配是河北大族,對魏郡一帶影響力極強。

竟愣生生又給袁紹籌集了一月之糧。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袁紹這次也是派遣重兵護送糧草。

最後,這一月之糧已成功進入到了烏巢。

而當糧草進烏巢的那一刻,也就宣判了河南軍的死刑了。

仗打到現在,你河南軍不跟我河北軍打大決戰。

那就只能是比資源,比消耗。

你河南人自以爲靠着拉長戰線能夠拖垮我軍,但事實證明,你們錯了。

袁紹的情報系統,已經探聽清楚,河南軍的糧草至多已不過三日。

你拿什麼跟我鬥?

袁氏一統天下,只剩三天時間了。

至少袁紹是這麼認爲的。

待看完審配呈上的軍糧統計之後,袁紹忽又發現,審配還單獨寫了一封書信給自己。

袁紹正欲打開來看,人報謀士許攸求見。

袁紹此刻心情正好,遂命許攸入見。

“子遠,這般晚了不去睡覺,找孤何事?”

“……呵呵,今我軍與河南軍已相持半年有餘,難分勝負。”

“故攸特來獻計。”

許攸此人性格貪婪,視財如命。

不單單是敢貪污軍糧,更敢直接向袁紹索取。

袁紹本人性格又豪爽大方,所以很多時候都對許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許攸這個人又有點兒缺心眼兒,你平時找袁紹這個土豪爸爸要錢也就算了。

關鍵這廝,打仗的時候都在找袁紹要錢。

要是你以“公事”當藉口求經費也就罷了,但許攸是直接當成是“零花錢”來要。

換作平時,袁紹給也就給了。

但目前在幹什麼?

打官渡之戰吶!

一場決定天下歸屬的戰役,經費緊張,哪有閒錢給你?

所以袁紹果斷拒絕了許攸的“財物”索取。

許攸對此頗感失望,又覺定是自己太久沒有建樹,故袁紹有意疏遠自己。

遂專程深夜前來,向袁紹獻策。

興許袁紹一高興,便會重賞自己。

面對一臉自信的許攸,袁紹臉上卻並未顯露出多高興,只淡淡問道:

“汝有何策,可試爲孤言之。”

許攸嘿嘿一笑,躬身至袁紹案前:

“今河南軍兵少,而悉師拒我。”

“許下餘守必然空弱,若能夠遣輕軍,星行掩襲。”

“則許拔而操擒也。”

“縱其未潰,亦可令其首尾奔命,破之必也!”

許攸自信滿滿地將自己的計策說出來。

這些天他也並非是在磨洋工,也是有主意觀察河南軍大營的。

他敏銳地察覺到,不論是劉軍大營,還是曹軍大營。

出於彌補傷員,或人事調動的原因,官渡大營不斷有新人進入。

這也就意味着,河南後方必然空虛。

“河南軍與我軍相持已久,公也無須再與之相攻。”

“急分諸君持之,而徑從他道迎天子,則事立濟矣。”

許攸見自己的計策,並未引得袁紹的注意,又馬上改了口。

說咱們分兵,去抄掠陳地,搶奪天子,亦不失爲一良策。

只要天子沒了,曹劉便失去了最大的輿論優勢,即:

——“奉天子明詔,興義兵討賊。”

本來豫州之民便支持袁氏,天子一失,則大家必然更加相信天命在袁。

不過,不管是哪條計策,其核心要點是不變的。

就是都得分兵,抄後路繞襲。

袁紹面色波瀾不驚,平靜地說道:

“吾要當先圍取之,曹劉自破。”

“又何須分兵?”

許攸萬沒想到袁紹拒絕的如此果斷,忙道:

“明公,今若不取,後必將反手其害。”

袁紹大怒,叱道:

“汝咒我耶?”

許攸惶恐,連連賠禮。

袁紹這才怒氣稍減,但仍不用許攸之策。

許攸只能喏喏而退。

於袁紹而言,他知不道許攸這個分兵計策是好計呢?

答案是知道的。

因爲河北軍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多,分兵去繞襲河南軍後路絕對是一條上策。

但袁紹沒必要去這樣做。

因爲河南軍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了。

既然敵軍已經沒糧了,那他只需再等幾天就能贏了。

他又爲什麼要節外生枝,冒險派輕騎去繞襲呢?

這是袁紹性格上的缺陷,“幹大事而惜身。”

既斥退許攸,袁紹來將審配的書信,拆開來看。

原來書中言及,許攸在冀州時,嘗濫受民間財物。

且令子侄輩多苛稅,錢糧盡入自家腰包。

於是審配已將許攸家屬並數下獄,等候袁紹回來發落。

這是審配作爲河北派,向河南出身的許攸發動的一次反擊。

即趁許攸在官渡前線,偷家。

審配不僅將許攸這些年貪污受賄的證據全部收齊,並雷霆風行。

封鎖完消息,將其家屬全部逮捕下獄,禁止他們向許攸通風報信。

然後纔將收集好的證據,送到袁紹案前來。

袁紹看完書信,不由大怒:

“濫行匹夫!”

“尚有面目於吾面前獻計耶!”

時郭圖初至,問及緣由,道:

“恐是審配有意陷害,望袁公切勿輕信。”

因爲已經拉許攸到袁譚長子陣營裡來了,郭圖還是出面幫許攸說了兩句好話。

然袁紹卻將證據甩到郭圖面前。

“汝自己看!”

“這許攸不止在吾鄴地貪污受賄,他竟然還暗中收受過李翊的賄賂!”

“什麼?李翊的?”

郭圖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翊是是什麼人?

兩軍總督,袁公的死敵啊!

許兄啊許兄,你怎麼這般糊塗。

連這筆錢都敢要!

郭圖還想確認一下,許攸膽子是否真的這麼大。

但在鐵一般的證據面前,郭圖也不敢再幫許攸說話了。

因爲再說下去,郭圖自己都會受到牽連。

“……哼。”

袁紹面色鐵青,氣不打一處來。

“我料許攸必然是與李翊有舊,故適才向我獻計。”

“想其受他賄賂,爲他作奸細,欲賺我軍深入耳。”

“吾當拿他問罪,汝身爲監軍,可速速去盤查此事!”

郭圖聞言一驚,暗道許攸受李翊之賄,已是不爭的事實了。

按理說,這種情況直接就該斬首了。

袁紹怎麼還要讓我去查?

不過既然事有轉機,郭圖便領命退下了。

這邊,許攸回到營帳內,見自己的計策不爲袁紹所用,他反倒有些埋怨袁紹。

在帳內來回踱步生悶氣。

忽有人報,有可客求見。

“有客?”許攸揹着手,眉頭皺起,“打來了?”

“打南邊來。”

那侍從回答完之後,又補充了一句,“先生,如今南北相持,正是多事之秋。”

“既然這外客是南方來的,還是不要見爲好。”

“胡說!”

許攸一揮手,叱道:

“豈不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在我許攸門前,斷無拒客於千里之外之理!”

於是,即命人將那外客請入。

少時,一身着黑衣,頭戴斗笠的老者徐徐入營。

“……足下是?”

許攸反覆打量這老者,確信自己不認識他。

那老者當即拱手作揖:

“涼州賈詡,見過許先生。”

別看賈詡爲人低調,但他的名氣其實是很大的。

少年時就曾戲耍氐人而名聲大噪。

至李傕、郭汜作亂時,賈詡一度位列光祿大夫。

這還是賈詡保持低調的結果。

因爲一開始李傕、郭汜還想給賈詡封侯,還要讓賈詡當百官之首。

不過都被賈詡給拒絕了。

賈詡如今年過半百,站在後世的角度知道他的人生高光纔剛剛開始。

但其實,他現在就已經功成名就了。 wωw⊙ⓣⓣⓚⓐⓝ⊙¢ Ο

即便是生在南陽,祿在河北的許攸,也知道賈詡的名聲。

“原來是文和先生,久仰大名。”

“快請坐,快請坐。”

許攸敬賈詡是一位長者,即邀他入座。

賈詡又是一拱手,方纔落座。

“今日求見許先生,乃是老夫唐突了。”

話落,從袖中掏出一方錦盒。

“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今日獻給許先生,權做深夜叨擾的賠罪。”

“還望許先生莫要嫌棄。”

許攸瞟了眼那盒中的物什,眼神微微一遍,當即喜笑顏開道:

“文和先生這是作甚?”

“太過客氣了,太過客氣了。”

說着,不動聲色地將那錦盒揣入袖中。

賈詡嘴角微微翹起,感慨道:

“老夫生在涼州,尚未見過如此精美的物什。”

許攸臉色微變,忙問道:

“怎麼?聽文和先生的語氣,這物什不是先生的?”

“……不錯。”

賈詡點了點頭,大方承認道:

“此物乃是許先生故友,贈予先生的。”

“故友?”

許攸蹙起眉,仔細回想自己有哪些故友?

在河北,他利用職權之便,上趕着上門送禮的朋友太多。

他也不記得自己有多少故友了。

“……喲,您瞧我這記性。”

“近日忙於軍務,竟不記得許某在官渡有哪位故友。”

賈詡眸光蹙起,一字一頓地回道:

“此人身份不低,正是當今河南謀主,兩軍總督。”

“李翊,李子玉也。”

嘶……

聽到李翊的名字,許攸驚得立馬站起了起來。

上前捂住賈詡的嘴巴,小聲說道:

“先生慎言!先生慎言!”

目今兩軍交戰,李翊可是袁公的死敵。

這樣敏感身份的人物,賈詡張口便說許攸與他有舊。

雖然事實如此,但也不能把這話明着說出來。

賈詡微微一笑,上下打量一眼許攸,慨嘆道:

“吾觀許先生躊躇滿志,似在此間過得並不如意?”

許攸被賈詡一眼看穿心思,大感震驚,又忍不住長嘆道:

“……唉,先生慧眼,洞若觀火。”

“忠言逆耳,豎子不足與謀。”

“袁公不用我分襲潁川、陳地之計,乃使我窮困至此。”

賈詡佯作驚訝,:

“不瞞許先生,適才老夫曾路過盟軍大營,見着了李翊本人。”

“他與老夫交談了幾句,向老夫透露了許多軍營細節。”

“若是袁公肯納許先生之計,則河南軍已破矣。”

“先生可再去見袁公,言明此事。”

許攸搖了搖頭,苦笑道:

“無用,無用。”

“袁公先前已不納我之良策,縱然再見,亦不會用。”

“……如此,卻是可惜。”

賈詡嘆了口氣,望着許攸,感慨道:

“先生之才,勝老夫十倍。”

“老夫年過半百,半個身子已入黃土,乃無用之人。”

“只是見着子遠這般後生晚輩,身負驚世奇才,卻不逢明主,計不見用。”

“令老夫深感痛惜。”

賈詡此話煽動力極強,許攸聞得此言,亦覺動容。

他自我感覺良好,自己的計策不被採用。

許攸此刻真的有種懷才不遇的感覺。

“世道紛亂,難逢明主啊。”

許攸擡頭仰望,長長地嘆氣道。

“……哈哈哈。”

賈詡捋着頷下的山羊鬍須,“今南北相持,兩雄爭霸。”

“我聞曹司空乃許先生故友,劉將軍又禮賢下士。”

“更別提今河南謀主李翊,還是許先生的舊識。”

“如此,許先生怎麼還說難逢明主。”

這……

聽聞賈詡這話,許攸怦然心動。

這幾年,許攸沒少收到李翊送的禮物。

逢年過節就遣人送禮來,就連自己的馬兒生下馬,都要送禮過來祝賀。

以至於許攸這種貪財至極之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也遣人備了些禮品,回送給李翊。

兩人雖是“筆友”,但你要說許攸對李翊沒點感情是不可能的。

畢竟就李翊這送禮的頻繁程度,便是塊石頭也該捂熱了。

就憑李翊在河南的軍事地位,許攸敢打賭,他真要去投靠河南軍。

必能夠受到河南軍的重用。

“……唉。”

許攸又是一聲嘆,朝賈詡搖了搖手,表達了自己的無奈。

“攸非是不念舊情。”

“只是攸之父母妻兒,兄弟姊妹俱在河北。”

“全家老幼性命,悉數繫於袁氏。”

“若攸前去投了河南大營,有何顏面復見冀州親人耶?”

許攸剛一感慨完,忽聽得帳外傳來一陣嘈雜之聲。

許攸大驚,忙出帳去看。

“軍營之內,何事喧譁!”

“……先、先生,郭監軍帶着人來了!”

郭圖來了?

還帶了兵?

許攸又驚又怒,但暗想自己已經與他結盟,他沒理由爲難自己。

遂轉身面向賈詡,請他稍待。

自己則前去迎郭圖。

“郭監軍,深夜帶着這麼多兵來許某大營,不知所爲何事?”

“誒呀呀,你啊你!”

郭圖咬牙切齒,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指着許攸的鼻子罵道:

“汝好糊塗啊!”

“吾真是瞎了眼,當初怎會選擇汝與我併力共事!”

許攸被劈頭蓋臉罵一頓,只覺莫名其妙,攤了攤手錶示不知監軍什麼意思。

郭圖乃將文書取出,重重地甩在許攸臉上:

“汝且看罷!”

許攸看完文書,駭然失色。

“叫吾說汝什麼好,汝平日貪污受賄也就罷了,畢竟愛財之心人皆有知。”

“可汝當真膽大妄爲,怎麼連李翊的錢財都敢收?”

“他是袁公大敵,汝難道不知?”

許攸聞言,更加感到震驚。

他何嘗不知李翊的錢財不是好拿的,爲此他明明嚴格做了保密。

到底是誰給泄露了出去?

不過,現在也不是找細作的時候。

許攸後背驚出一身冷汗,戰戰兢兢地辯解道:

“……冤、冤枉,冤枉監軍!”

“許某是受了李翊財賄不假,但那也是開戰前的事兒了。”

“交戰至今,許某敢對天起誓,絕對沒有受過李翊半點賄賂!”

郭圖氣笑了,心想你還好意思說。

聽你那意思,等於開戰之前,你都還在與李翊互通書信是罷?

枉你許攸也是個智計之士,怎麼被一個黃口小兒當猴一樣甩!

人家是河南謀主,你是河北首席謀士。

你自己覺得你在開戰之前跟他聯繫,甚至收他錢財,這合適嗎?

“有誰信?”

“現在證據確鑿,袁公差我前來拿你!”

郭圖惡狠狠地衝許攸恐嚇道。

袁紹只是讓郭圖來查許攸,並沒有下令要拿他。

郭圖故意這樣說,也只是想借此機會,敲打一下許攸。

免得這小子不知輕重,胡作非爲。

許攸出汗如漿,面色慘白,又問道:

“那我冀州的親人呢?”

“俱被審公拿入獄了。”

郭圖這句是實事求是,又獰聲道:

“汝還有心思關心別人,還是先想想汝自己罷!”

說着,又手指杵了杵許攸的額頭。

許攸聽說家人遇害,面如死灰,身形一軟,坐倒在地。

“誒你!”

郭圖忙伸手將之扶住,又輕咳兩聲,正色說道:

“……行了,好在吾身爲監軍,可以暫時不問你的罪狀。”

“不過這幾天,你也須要避避風頭,勿在袁公面前礙眼。”

“等過兩天,袁公心情好了,我再替你美言兩句。”

“這事兒也就翻篇了。”

郭圖沾沾自喜,藉着這個機會不僅能夠敲打許攸,還能賣個人情給他。

許攸必定對自己感恩戴德,將來也更好控制。

等之後滅了曹劉,一統河南,估計袁公的身子也快不行了。

到時候,郭圖就得拉攏一切能夠拉攏到的力量。

全力支持大公子袁譚上位!

“……呼。”

許攸緩了好一會兒,眼神才逐漸變得堅定,恢復了往日神采。

但臉上仍舊落着冷汗。

“……好、好、好!”

“我保證,絕對不再出現在袁公眼前!”

許攸咬牙切齒,幾乎是目眥欲裂。

郭圖以爲他是堅定決心了,也感到十分滿意,便道:

“行了,我也先回去了。”

“汝好自爲之罷。”

言訖,便領着身後之人離開了。

待郭圖徹底走遠,許攸回到自己的營帳中。

見着賈詡,撲通便跪了下來。

“……願從先生之言!”

賈詡人雖老,耳朵卻已經好使。

適才躲在帳內,將郭圖與許攸的談話聽得真切。

是故,當許攸回到大營的一瞬,賈詡便已料到會有此局面。

“……呵呵。”

賈詡撫須笑了笑,並未多話。

此時無聲勝有聲。

……

官渡,盟軍大營。

一匹匹戰馬,絡繹不絕,悄然入了李翊大營。

營內,不斷有士兵抱着柴火,堆積在營中,壘木成山。

趙雲陪在李翊身邊,見着這麼多物什,還是深感震驚。

“先生,準備這麼多柴火,是要劫營嗎?”

李翊揹着手,按理說,此時已經到了最爲嚴峻的時候了。

但李翊還是露出了一如往常般自信的微笑,半作調侃地說道:

“子龍進步很大啊。”

“不知先生要去劫哪座大營?”

“尚不能確定。”

李翊搖了搖頭。

“不能確定?!”

趙雲大驚,“那先生深夜準備這般多的柴火是……”

“……呵呵,這些柴火還不夠哩。”

李翊拍了拍趙雲的肩膀,下令道:

“子龍,你帶人再去準備些小木棍,要保證不下於五千之數。”

“然後後再命軍士結些草繩,也要不下於五千之數。”

“一個時辰之內,務必備齊。”

“喏。”

趙雲不敢多問,他知道軍師做事,向來有理。

當下屬的,只需聽命便是了。

“……呼。”

李翊吹了一口寒氣,擡眸望了眼天色。

兩眉開始皺起,眼眸深邃地如這黑夜一般不可捉摸。

只有在身旁沒有人時,他纔會露出這樣的表情。

現在困擾盟軍最大的問題是自信,所以李翊在軍人面前總是露出自信的面容。

使得他們堅信,這場仗一定能夠打贏。

靠着李翊近年來攢下的名望,大家見着他從容自信的笑容,便都對對戰事抱以堅定的信心。

至少能勉強用意志力再撐一撐。

大夥兒在堅定信心的時候,只有李翊清楚。

他的強作鎮定,便如同尿褲子。

外邊的人看着熱鬧,但其中的暖只有自己知道。

想贏得這場戰事並不容易,李翊走到現在,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他闔上雙眸,靜靜地等待着。

忽然,人報賈詡回來了。

李翊睜開眼,忙問:

“幾個人回來的?”

“是兩個人!”

李翊大喜過望,幾乎是罕見的奔跑出營。

“文和先生!”

李翊益一出營,見着賈詡,但目光卻落在他的身後。

“子遠!!”

李翊大笑着上前,抱住許攸。

“子遠,何來遲也!”

……

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75章 大漢魅魔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87章 雪遼東溫侯建功,慕齊王蜀人來投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
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75章 大漢魅魔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87章 雪遼東溫侯建功,慕齊王蜀人來投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