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

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

卻說馬超因屢犯魏國邊境,招來了曹操一系列的報復打擊。

曹操用馬騰爲人質,脅迫馬超交出幷州兵權。

馬超躊躇難決,問計於龐統。

龐統言道:

“將軍豈不聞大行不顧細謹?”

“今齊王以幷州之事盡託將軍,委以重任。”

“將軍豈欲負齊王厚望乎?”

“況此爲曹操釣鰲之計,將軍若降,必爲所烹。”

“今曹賊所以不敢加刃馬公者,惟憚將軍鐵騎虎嘯幷州耳。”

“若解甲往鄴——”

“則父子俱爲庖廚俎上之肉,任其宰割矣!”

手上有兵權,曹操出於忌憚,不敢動馬騰。

手上無兵權,曹操再無顧忌,馬騰父子俱成砧上之魚。

在龐統的開導下,馬超乃釋心結。

堅定了自己抗曹的決心,並不向曹操投降。

曹操聞說馬超不降,大怒,即命人斬了在鄴的馬騰父子。

程昱急忙攔住,勸曹操說道:

“明公且慢。”

“今馬超據險抗命,若戮其父,是授彼復仇之柄也。”

“莫若羈縻馬氏父子,使馬兒瞻前顧後,不敢輕動。”

曹操乃納程昱之言,暫不殺馬騰父子。

又唯恐深陷與馬超的戰事泥潭之中,不能自拔。

乃留曹洪守壺關,自提大軍回去了。

……

話分兩頭。

卻說孫權得了劉備的資助,遂有了敢挑戰曹操的底氣。

此前在與劉表的戰事爭鬥之中,由於劉表不願使荊州下場,使得孫權很快攻破了廬江。

廬江太守劉勳向孫權投降。

今有齊國爲後臺,孫權乃召羣臣商議,如何取曹操的北廬江。

衆臣皆曰:“此大任非周郎不能當也。”

孫權大喜,即召周瑜過來,問策於他。

周瑜言道:

“前降廬江時,劉勳舉衆投降。”

“劉勳乃曹操故友,今可使劉勳詐降,以賺曹軍。”

孫權乃用周瑜之計,密召劉勳。

使他作書,向北廬江投降。

並承諾,“若破廬江,卿爲頭功。”

劉勳不敢違命,即擬了降書,發往北廬江。

廬江太守乃曹休也,時年二十七歲。

曹休爲曹操族子,幼年時因天下大亂,流亡於吳地。

曹操舉兵後,便從千里之外,北歸中原,向曹操效力。

曹操稱讚其爲,“吾家千里駒。”

又因其早年流於吳地,出於歷練,乃命他爲廬江太守。

曹休得劉勳書,書中備言劉勳無奈降吳之事。

希望尋找機會,投靠曹操。

於是承諾在三日後,舉兵爲內應,助曹休平定南廬江。

曹休召左右人問:

“劉勳言說要舉兵爲我內應,助我收南廬江。”

“諸公以爲此計可行否?”

左右人紛紛諫道:

“吳人多詐,未可輕信。”

曹休卻道:

“劉勳乃魏公故友,兵敗無奈投於孫氏門下。”

“公等又何疑焉?”

人們只會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情。

眼下的曹休,正值年輕氣盛之時。

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功,爲曹操稱公作賀禮。

若是能夠幫曹操平定南廬江,將能夠極大的擴張魏國在南方的勢力。

所以與其說曹休相信劉勳,不如說他是潛意識裡希望劉勳是真心投降。

左右人再道:

“縱然要收降劉勳,至少先通報一聲魏公纔好。”

曹休不耐煩道:

“廬江往返鄴城,少說一月有餘。”

“若耽誤太久,吳人便有了防備。”

於是不聽衆人之言,執意進兵南廬江。

早有人報知周瑜,周瑜喜謂衆人說道:

“曹休以親見任,非智勇之將也。”

“今輕信劉勳誘言,深入重地。”

“我以伏兵擊之,曹休必敗。”

“此天助我東吳也。”

於是命陸遜引五千人馬,伏於夭桂山處。

又命呂蒙引五千人馬,伏於龍舒處。

曹休依言引兵而進,行至正中一蘆葦蕩處。

曹休暗疑,思量蘆葦蕩是一個設伏兵的好去處。

可劉勳獻給自己的圖冊中,卻並未提及此間有一處蘆葦蕩。

何也?

曹休心中揚起一股不好的預感,只聽得一聲號響。

呂蒙率弩手千餘衆先出,箭帶硫磺,射燃蘆葦。

立時火光驟起,黑煙鋪地襲來。

曹休大呼:“吾中計矣!”

於是即命人撤退。

陸遜趁勢從夭桂山中殺出。

所驅之前部,正是丹陽精卒。

衆丹陽戰士,齊齊從草垛中躍出,人手持丈二長矛,專刺馬腹。

魏軍被打得措手不及,被火逼入沼澤,陷斃者數以千計。

曹休金盔墜地,親執長槊突圍,身被六創,方得脫重圍。

一夜奮戰,曹休早已是蓬頭垢面,灰頭土臉。

殘部退回北廬江時,清點僅餘人馬,忽見林間懸布幡,上書:

“謝文烈饋贈甲冑糧秣,他日必親赴鄴都答禮!”

“落款:江東周郎。”

曹休見此,大叫一聲。

吐血昏厥,倒在地上。

衆急救起,良久方醒。

曹休精神頹廢,顫聲對衆人說道:

“吾不聽公等良言,乃有此敗。”

“今損兵折將,吾無顏回去見魏公。”

衆人紛紛道:

“吳人勝了一場,必定趁勢來取廬江。”

“將軍要早作準備!”

曹休無奈,只得打起精神,收整殘兵敗將,回北廬江去。

而周瑜也的確趁着大勝,立馬作出了一舉奪下整個廬江的部署。

“魏軍新敗,膽氣已墮。”

“當乘勢北進,一舉而定淮南!”

“如若有遲,曹魏便有了防備。”

兵貴神速,周瑜現在就是要打一個時間差。

他不希望曹操反應過來,派兵來救曹休。

不然僅憑東吳現有的實力,還不足以與曹魏抗衡。

於是將兵分作三路。

一路使呂蒙率舟師八千溯濡須水而上,截曹軍糧道。

一路令陸遜引輕騎三千,晝伏夜行,潛襲安風津。

自己則親統一萬大軍,鼓行而進,直逼北廬江城下。

雖然曹休敗了一陣,但好在城池尚堅固。

曹休這下也不敢出戰了,只命人固守城池,堅壁不出。

一面又發書,先遣人至汝南李通處求救,然後再報魏公。

曹休的思路很清晰。

若是直接稟報曹操,前後耽誤的時間就太久了。

還是先就近原則,把廬江之圍解了再說。

周瑜至城下時,先叫人圍住,然後謂身邊人道:

“曹休堅壁不出,必是在等候援軍。”

“今若費日月而奪堅城,曹魏援軍驟至。”

“我意趁着軍士士氣方銳,正可乘此銳氣,奮力攻擊。”

“來日平明進兵,午未時便當破城。”

於是,於次日五更造飯,三軍鼓譟大進。

城上矢石齊下,陳武手執鐵鏈,冒矢石而上。

早早登城,士卒皆一擁而上。

曹休見大勢已去,只得棄了廬江,望北而逃。

時汝南李通,引軍至半路,正欲來救曹休。

哨馬卻報廬江已失,李通只得回兵歸了汝南。

周瑜既克北廬江,由此盡收廬江全境。

先使人獻捷孫權,然後大犒三軍,設宴慶功。

孫權得了廬江,自己也是高興不已。

爲何?

廬江即淮南也。

早在曹劉盟軍攻滅袁術時,兩家就一起合作,修了芍陂水渠。

用此水渠,灌溉淮南良田。

每年產糧甚巨。

等於孫權這是把曹操多年的耕耘成果,一舉給收入了囊中。

同時廬江的地理位置也極爲重要。

它雖然沒有長江天險,但卻有着大量的水網。

包括淮水、濡須水、潁水、泱水等等。

這樣密佈的水網,會使得陸軍行進極爲緩慢。

給了防守者大量的準備時間。

這也是爲什麼此前徵袁術時,曹操的行軍速度遠比劉備行軍速度要慢的原因。

同時也能解釋,爲什麼南下要先打荊州。

往益州打是綿延不絕的羣山,往揚州打是水網密佈的河道。

當然了,孫權從虎口拔牙的行爲,除得到廬江之外。

還將得到盛怒的曹賊。

孫權也擔心會遭來曹操的報復。

廬江還沒捂熱,也給奪了回去。

於是便命人發書往徐州,問劉備下一步該怎麼做。

表面是詢問,實則是希望他能幫自己頂住曹操的壓力。

未多久,劉備回信。

書略曰:

“得報廬江大捷,快慰平生。”

“曹賊失此重鎮,必如斷脊之犬,狂吠反噬。”

“吾已令陳元龍整飭廣陵水軍,旦夕可順流西援。”

“倘曹賊舉兵南下,自有徐州水軍,爲君相助。”

“願將軍勿疑。”

話鋒一轉,劉備又寫道:

“然廬江乃江東門戶,曹賊早晚來取。”

“君宜深溝高壘,以待魏軍。”

“可收廬江舊部,以壯實力。”

“廣佈烽燧於芍陂、巢湖。”

孫權觀其書,擲於案上,叱道:

“劉備何以老猾如此?”

“昔日彼令我發兵攻廬江,吾依言照做。”

“今開罪了曹操,彼許下的皆是空言,具體實際援助,隻字未提。”

“欲使吾家與曹操兩傷,彼好從中取利耶?”

蜜月期一過,孫權便忍不住破口大罵起來。

雖然劉備承諾了,會使廣陵水軍支援孫權。

但承諾怎麼比得上實際派兵過來,這樣實打實的好處?

到時候曹操真打過來,要是劉備不想支援,還不就是隨便找個藉口敷衍過去了。

周瑜安慰孫權道:

“廬江之役,雖使劉備坐觀成敗,然細察其利,亦壯我軍。”

“我得廬江,魏人舟師再難順流窺我吳地。”

“廬江舊部盡爲百戰銳卒,稍加撫慰便可爲用。”

“早晚要取,何必計較劉備鼠竊之謀?”

孫權皺着眉,沉聲說道:

“可若無劉備相助,曹操大軍壓來,何以拒之?”

話落,陳武、黃蓋等將,紛紛擲杯吼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吾等千生萬死才奪下此城,豈能拱手讓給曹賊?”

孫權揮了揮手,蹙眉道:

“曹賊勢大,非劉備不能相抗。”

“彼若執意坐觀成敗,吾東吳早晚爲曹操所滅。”

此前,劉備與他簽訂了一系列友好條約之時。

孫權實打實地從劉備那裡得到了好處,

包括糧秣器械,還有從丹陽處徵募得到丹陽勁卒。

彼時孫權正是志得意滿之時,以至於向曹操開戰的前一天都不帶皺眉頭的。

可但奪了曹操的廬江,而劉備對此事的態度,卻又有些曖昧不清時。

孫權的壓力一下子驟增。

感覺自己彷彿陷入了劉備的甜蜜陷阱之中,

先嚐到一點甜頭,結果等真得罪曹操後。

那就完全要看他劉備的臉色了。

陸遜見此,乃柔聲寬慰孫權說道:

“今曹操失廬江,必傾兵來犯。”

“劉備坐觀,雖懷卞莊刺虎之謀。”

“然以遜觀之,此局有驚無險。”

哦?

孫權眉梢一揚,連忙問:

“伯言此話何意?”

陸遜有條不紊地解釋道:

“如今魏國強,東吳弱。”

“若劉備執意坐觀成敗,則曹魏盡得江淮之地。”

“徐州之門戶亦將洞開,彼豈不知脣亡齒寒之理?”

“而曹操已遷都至魏郡鄴城,便說明其重心已在河北。”

“北有馬超、李翊,曹操焉能久耗於我?”

“以遜觀之,吾東吳只需堅守百日,便可使曹軍疲敝。”

“然後反邀劉備共擊之,則曹兵可退也。” 孫權聞言大喜,於是留呂蒙守廬江。

命其撫定這裡的降軍。

一面又再次發書,催督陳登加緊派遣水軍,來援東吳。

最好是能派出小股艦隊,幫忙襲擾魏軍的漕運。

一面又派人去往鄴都,找曹操求和。

雖然不指望能與曹操真的和談,但只要能拖延一會兒,便是一會兒。

……

公元204年,冬十一月。

曹休兵敗淮南,損失萬餘,丟失廬江全境。

自知有罪,乃單騎走還鄴城。

是日天雪初霽,曹解甲釋劍,負荊跪於相府門前。

曹操聞報,勃然作色,擊案震碎茶盞,罵道:

“豎子喪師辱國,該當何罪!”

即令虎衛押曹休入殿,

殿中諸將屏息,唯聞曹休膝行時,鐵鏈拖地之聲。

曹操擲竹簡於地,簡裂如刀,叱曰:

“孤念汝爲吾曹家千里駒,故留汝於廬江歷練。”

“汝怎敢擅自進兵,輕信賊人詐降之計。”

“以喪我江淮精銳,使吳兒氣焰囂張!”

話落,喝令左右,命將曹休推出去斬首。

衆人聞言皆驚,曹操背過身去,做出一副不願聽衆人求情的樣子。

程昱立時明白,不願別人求情,就是在暗示他們趕快求情。

於是程昱率先出列,諫道:

“今劉備虎視兗、豫,若斬大將,是自毀長城!”

“況文烈尚且年輕,哪是周瑜敵手?”

“不若先暫時收押,等來日再給其戴罪立功的機會。”

衆人一開始見曹操如此憤怒,以至於真不敢去給曹休求情。

見程昱去求情,還暗道他如何這麼勇時。

卻見原本盛怒的曹操,竟陷入了躊躇,彷彿正在糾結要不要殺曹休。

這下即便是傻子也明白曹操是什麼意思了。

丟失廬江是重罪,不嚴懲不能服衆。

但曹休又是老曹家的後起之秀,曹操不可能真的殺他。

既然曹公想演這場戲,大夥兒們也只能是配合他演出。

於是,衆文武紛紛出列,向曹操拜道:

“請魏公暫赦其罪,令其戴罪立功罷!”

曹操面色稍霽,背身而立。

良機,才長嘆一聲:

“諸公皆以爲不可殺耶?”

遂轉身,嘆道,“罷了!然國法不可廢——”

乃削去了曹休廬江太守的職位,貶爲蕩寇校尉。

另罰俸一年以撫陣亡將士。

衆人聽完曹操的處罰,紛紛慶幸剛纔求情是求對了。

曹操是真沒打算要嚴懲曹休。

收回廬江太守之職?

現在廬江都丟了,收不收回都沒什麼兩樣。

貶爲蕩寇校尉。

意思就是曹休丟了廬江,損兵折將,居然還能保有兵權?

至於罰俸一年,問題是曹休作爲曹家宗室,也不指望那點俸祿養家餬口啊。

戲演完了,曹操也該真正處理眼下的問題了。

一年不到的時間,馬超寇略魏境,襲擾邊關。

東吳舉兵,襲取了廬江。

失廬江,丟上黨。

曹操在全力與劉備爭鬥之時,不知不覺間竟面臨了南北腹背受敵的境地。

這一定不會是巧合。

“……李翊。”

曹操目光蹙起,咬牙切齒。

這是一個令他又愛又恨的名字。

當初屠徐州時,使這小兒意外被劉備所救。

不想一遭失縱,竟釀成如此大患。

可怒,可惱也……

“……奉孝,依汝之見,何以應之?”

曹操問計郭嘉,該如何應對李翊這一套打下來的組合拳。

郭嘉乃道:

“李子玉假外兵犯我魏地,蓋因其新定幽燕,遠征遼東。”

“士民疲敝,不宜大動兵戈耳。”

“今明公宜撫定內部,修耕植以蓄軍資。”

“待養足氣力之後,方纔好與李翊爭河北。”

郭嘉勸曹操趁着河北剛剛打完遼東,國力疲敝之時,抓緊時間搞生產。

“幽州豪族甚多,久不沐王化。”

“可密使人齎金珠,賄賂當地豪強耆老,煽動幽州諸郡叛亂。”

曹操大喜,採納郭嘉之計。

用棗祗爲典農校尉,命他來魏地組織新的屯田。

一面又遣滿寵執行間諜工作,暗中資助幽州的地主豪強。

使他們在李翊背後,煽風點火。

至於廬江,曹操則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舉動。

他竟真的沒有報復孫權,反而使人交好於他。

此舉,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曹操就是想把孫權拉出孫劉同盟。

你劉備不是資助了孫權大量糧秣器械嗎?

好,我直接讓出廬江來收買孫權。

看誰更狠!

曹操這一舉動,可以說是震驚了天下人。

有人罵曹操軟弱無能,白白浪費土地,資助強敵。

但也有人稱讚曹操善於隱忍。

犧牲廬江,拉攏了一個潛在盟友。

倘若孫劉關係因此破裂,曹操的計劃便成功了。

到時候,劉備要是想征討孫權,他便有機會將孫權拉到自己這邊來。

果不其然,在得知曹操不會發兵廬江的消息後。

孫權又驚又喜,待看過曹操的書信之後。

孫權也回信一封,又命人採了四十擔橘子,送去鄴城,表示感謝。

至於劉備處,孫權也不是傻子。

依然寫信,向他表達了感激之意。

反正東吳弱小,齊魏兩國都得罪不得。

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苟着發育,等待像這樣奪取廬江的機會。

劉備見曹操如此能沉住氣,亦是頗感震驚,乃問孔明說道:

“曹操於孫權不予征伐,先生如何看?”

諸葛亮輕搖羽扇,微笑對曰:

“大王當浮一大白!”

劉備詫異,他原計劃是希望曹操征伐東吳。

使得魏國在與齊國競爭發育之時,疲於奔命。

最後兩國生產力越拉越大,劉備便能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吞併魏國。

可曹操的隱忍不發,的確令劉備有些始料未及。

諸葛亮分析道:

“廬江乃乃淮南鎖鑰,今歸東吳,曹操失一糧倉。”

“如斷一臂,於齊有利。”

“孫權懼報復而益親我,此畏威懷德之效。”

“吾料孫權必不爲魏所攏。”

“李丞相所定之國策,乃固根制本。”

“今馬超興於上黨,孫吳崛起於淮南。”

“曹操已失其勢,吾料漢室必興於大王之手。”

劉備大喜過望。

乃使賀孫權得廬江,又贈戰船三十艘,陽示支援。

不表。

……

冀州,渤海。

就在曹操爲南北兩處的戰事,急得焦頭爛額之時。

李翊正在全力與民生息,休養國力。

自甄家舉家搬遷至渤海後,李翊又親自接待了甄堯之母張氏。

給足了甄家面子,進一步提高了甄家的商界地位。

然後,接着這個機會,李翊又單獨找到張夫人,問道:

“夫人誠乃巾幗雄傑,久著河北商界之望。。”

“今欲煩請夫人,召冀州諸賈。”

“擇其重信義者,選資財雄厚之家,來我渤海。”

張氏便躬身問:

“妾自先夫棄世,獨力撐持門戶,幸得商界同仁擡愛。”

“若下帖相召,想必不至推辭。”

“惟丞相此番大集商賈於渤海,未知有何深謀?”

“妾願聞其詳。”

商界也有商界的規矩,越是有勢力的,越不能明着坑同行。

尤其是要摻和政治的時候。

即便是李翊貴爲丞相,張氏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詢問細節。

“……哈哈。”

“張夫人勿憂,翊並非不懷好意。”

“只是單純想宴請冀州諸賈來我渤海飲宴,僅此而已。”

飲宴?

張夫人眼睛骨碌碌一轉,商人最是精明。

她當然不會聽信李翊的一面之詞。

乃俯身向李翊拜道:

“妾家若無丞相力保,早爲曹賊所擄。”

“甄家永念丞相恩情,絕不反叛。”

“惟望丞相以實言相告,但有用我甄家之處。”

“甄家自當肝腦塗地。”

張氏向李翊表忠心,表示相府不管有什麼安排,他們都會努力配合。

但李翊依然只是說道:

“今欲借夫人之力,宴請冀州諸商魁,僅此而已。”

“夫人當知,寒荊麋氏本商門之女,其兄現居齊國上卿要職。”

微微一頓,又漫不經心地提了一句。

“令郎資質穎秀,大可栽培。”

“吾欲爲其遷升久矣,恨不逢其時耳。”

話暗示到了這個地步,張氏再無任何顧慮。

罷了,李丞相不願說就不願說唄。

就算真賭上甄家的商界名譽,害了冀州的同行,那隻能怪你們倒黴。

這下加起來也比不上她兒子,平步青雲重要。

商政不分家。

商界的盡頭是仕途,亙古如此。

於是,張氏乃以甄家名義,向冀州同行廣發請帖。

言丞相在渤海設宴,想邀請各家族族長前來赴宴。

由於李翊的名聲擺在那裡,衆人僅是出於攀附權貴的需要,都得前來赴宴。

更別說由甄家出面牽頭。

一時間,冀州各郡縣大家商賈,紛紛趕赴渤海南皮。

萬人空巷,車水馬龍。

南皮衙署院落之內。

幾十張桌案依次擺放,一個個商賈快步走入其中。

不時的交頭接耳說着什麼。

每有一人坐在桌案的一側。

就有僕人將一盞溫酒,擺放在他們身側的案几上。

不多時,衆商賈坐定。

他們當中有來自渤海的,有來自章武的、中山的,鉅鹿的。

甚至還有從曹操常山郡、鉅鹿郡偷偷跑來的。

足見李翊如今在北方的影響力之大。

但衆人還不知道李翊這麼隆重地召他們過來,是要幹什麼。

漢朝重農抑商,商人的社會地位其實是偏低的。

但到了漢末時,商人的地位驟增。

因爲天下大亂,飯都吃不飽了,誰管你是商人還是農民?

此所謂,

衣食足而知榮辱,倉稟實而知禮節。

只要你有錢有糧,能養多餘的人口,那你就是牛逼。

所以很多諸侯要麼自己間接的經商,要麼也要重用商賈,給他職位。

以取用他們背後巨大的財富。

而商賈也需要諸侯們強大的兵力,來保護自家的產業。

這使得漢末諸侯與商賈之間,形成了一道微妙的社會關係。

衆商賈方竊竊私議間,忽聞環佩鏘然。

但見紫雲出岫,李翊着絳紗紫袍。

腰纏紫綬,相映生輝。

眉如利劍出鞘,目似寒潭映月。

行至堂前,忽展袖朗笑,聲若清磬破雲:

“勞諸君久候矣!”

衆商不覺屏息,久聞李翊丰神飄灑,神仙氣概。

今日一見,果真見之不俗。

而李翊今天也的確是精心打扮了一番,畢竟是重要宴會,又是請的賓客。

紫色是很難染的顏色,所以古代以紫爲貴。

一般都是重要的宴會,或是慶祝豐收,纔會穿紫色。

李翊今日穿紫衣,也是爲了表現自己對此次宴會的重視。

李翊拱手向席間揖道:

“諸君今日惠臨寒舍,翊不勝欣幸。”

復環視四座,朗聲道:

“座中皆商界翹楚,各擅一方之利。”

“故不敢虛言,今請諸公來,實有要事相商。“

衆商一下子屏住了呼吸,紛紛將目光落在了李翊身上。

李翊見此,忍不住撲哧一笑,溫聲道:

“諸君毋需惶懼,寒荊亦出商門,與諸君本是同源。”

“今日之會,惟求互利,斷無相難之意。”

一頓,又緩緩吐出幾個字。

“翊所求者——”

“一曰糧,二曰人。”

……

(本章完)

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
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