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

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

卻說李翊南巡,在徐州進行了一些戰略部署。

還把潛在的威脅,妻兄麋芳給關羽帶回了北方去。

換了一個處事更加穩妥的趙雲,代理彭城相。

同時,又書信一封,請陳元龍配合出兵,水上截斷曹軍糧道。

與此同時,曹仁率軍進駐了沛地的鋕縣。

在那裡築起一座堅城,作爲魏軍東方重要的戰略要地。

關羽聞說後,立刻下令對曹仁發起進攻。

左右人諫曰:

“丞相走前,讓將軍以守待攻。”

“如今丞相方去,關將軍何以便違抗丞相軍令?”

關羽一捋頷下美髯,解釋道:

“……諸公所言不然。”

“兵勢無常,丞相之略固也,戰局之變活也。。”

“今曹仁築城於沛地,若不急擊而毀其壘。”

“俟其城固,吾輩必受制於人。”

“況且關某身爲都護將軍,本有專征統一調度之權。。”

“倘今日不主動擊之,將來悔之莫及。”

於是,關羽力排衆議,下令已經到彭城的趙雲,主動進攻曹仁。

恰好陳登組建的水軍,也已經北上了。

共計水軍一萬人,周泰爲主將,甘寧副之。

關羽便命周泰,隨趙雲一同出征。

命令下達兩天之後。

趙雲便率領公孫續,以及他麾下的五千幽州騎,正式出發。

除五千精銳騎兵外,還有一萬五千名步兵。

算上週泰、甘寧的水軍,便是三萬人。

三萬人作爲先頭進攻部隊,已經是一個不小的規模。

但作爲進攻方,除非人數完全碾壓,不然肯定還是吃虧的。

當夜,趙雲命人殺牛宰羊,大饗軍士。

隨後會集衆將,商議作戰計劃。

“曹仁在沛地築城,雖然我軍人數佔優,卻也未嘗倍於賊軍。”

“況曹仁乃世之名將,若彼執意堅守,誠難克也。”

“我等又無李相之才略,若是強攻,恐未必能下。”

趙雲有條不紊地爲衆人分析。

即便是李翊攻打曹仁,也是打了一個時間差。

抓曹仁沒來得及堅壁清野,用配重式投石機強行轟開城牆,取了一場巧勝。

“所以依雲之見,還是以誘敵爲主。”

“使曹仁主力出戰,我等便能夠匯合關將軍的主力軍衆。”

“一舉殲之!”

話落,趙雲又問衆將有沒有什麼意見。

衆將紛紛稱善,作戰計劃便這麼定下了。

趙雲大軍即刻奔至鋕縣。

鋕縣位於汝南、沛國交界處。

曹仁選擇在這裡築城堅守,的確高明。

進可以威脅徐州,退亦有汝南作後援。

汝南太守李通有勇有謀,曹仁十分信任他。

將汝南之軍事,盡數交給他,必叮囑勿負魏公。

李通以項上人頭作保,連連承諾。

曹仁這纔敢放心,前往沛地築城。

人報趙雲率兵主動來攻。

曹仁嘆道:

“齊將反應何其快耶?”

早有魏國細作報知曹仁,齊軍打算採取防守的戰略。

曹仁信以爲真,抱着僥倖的心理,希望齊軍真的不來攻。

這樣等他在沛地築好堅城之後,魏軍便能在東線戰場取得巨大優勢。

可惜,關羽也是一位優秀的軍事統帥。

敏銳的軍事嗅覺,使得他當即派趙雲主動來攻。

於是,曹仁問諸將道:

“誰敢去敵齊兵?”

人羣中走出一員老將,呼曰:

“末將願往!”

衆視之,乃大將蔡陽也。

蔡陽先隨曹仁在北方守禦,曹仁被調派去南方後,蔡陽就跟着一起去了。

衆將諫道:

“老將軍武藝雖然高強,但畢竟年老。”

“那趙子龍年富力強,只恐將軍有失。”

蔡陽大怒,叱道:

“廉頗八十,尚食鬥米肉十斤。”

“吾隨魏公,南征北戰,所向披靡。”

“豈不足敵趙雲匹夫?”

蔡陽在演義裡,是關二爺古城相會的背景板。

不過真實歷史上的他,其實是死在了汝南平叛的路上。

被備備所殺。

過五關斬六將、古城相會兄弟釋疑雖然都是演義虛構的,是文學作品的藝術渲染。

但真實歷史上,關羽直接回到劉備身邊,其實更顯得兄弟感情真摯。

因爲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需要解釋太多。

人回來了就好,兄弟之間都懂。

而蔡陽本人,實力也不弱。

膂力過人,刀法嫺熟。

是曹軍中久經沙場的宿將,威望頗高。

諸將雖言蔡陽年老,但當他請戰之後,並無人敢與他相爭。

“……壯哉!”

曹仁大喜,即命蔡陽出戰,試一試趙雲的實力。

大軍行至蘄縣時,正遇趙雲。

兩軍各自排開陣勢。

蔡陽列陣於西,趙雲佈防於東。

兩軍對壘,旌旗蔽空。

蔡陽素驍勇,自仗武力,又急於在曹仁面前表現。

乃策馬出陣,舉刀厲聲喝道:

“吾乃魏公麾下大將蔡陽也!”

“汝等鼠輩,何敢擋吾天兵?”

“可速速納降,免遭一死。”

趙雲橫槍立馬,朗聲應道:

“吾乃常山趙子龍,齊國上將。”

“爾等無端犯我齊境,今日當教汝知我槍利!”

蔡陽大怒,揮刀直取趙雲。

兩騎交鋒,刀槍並舉。

戰約十合,未分高下。

蔡陽軍鼓角齊鳴,步騎並進。

趙雲領弓弩手射住陣腳,自引三百白馬義從,突入敵陣。

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戰至興處,又拔劍亂砍。

衣甲平過,血如泉涌。

一連斬殺十餘名裨將。

蔡陽見勢急,親率親兵圍堵。

兩軍混戰,自辰時殺至未時。

於是各自收兵少歇。

蔡陽回到大營,卸下盔甲,有些疲憊地嘆道:

“……人言拳怕少壯,這趙子龍確實有些氣力。”

今日交戰,雖勉強戰了個平。

但蔡陽能明顯感受到自己有些力有不逮,身子骨已經適應不了高強度作戰了。

副將在一旁提醒道:

“趙雲白日廝殺一戰,恐晚上還要來。”

蔡陽一驚,被副將這麼一提醒,才發覺好像趙雲真有可能要夜襲。

今日廝殺一天,他已疲憊不堪。

若趙雲晚上好來,那他這把老骨頭可有得受了。

正說時,小卒來報,齊軍趁夜前來劫營。

蔡陽聞之,無奈只得披甲上陣,率軍迎戰。

雙方點起火把,挑燈夜戰。

從傍晚殺至天明。

直殺得屍骸枕藉,血流漂杵。

趙雲見日晨兵疲,乃喝令軍士結陣,緩緩而退。

蔡陽因傷亡過重,自己也身披刀槍十數處,不敢輕進。

也下令勒兵回營。

是役也,蔡陽軍折損士卒三千餘,失輜重車仗數十。

趙雲雖小勝了一場,然軍中亦有損傷。

兩軍乃各守大營,暫罷兵戈。

是夜,趙雲又與公孫續商議:

“蔡陽確實頗有勇力,麾下部衆,亦爲曹軍精銳。”

“昨日交戰一天,雖勝他一場,然我軍亦折裨將六人。”

“長此下去,縱然取勝,部衆亦必傷亡過重,不能復戰。”

“紹先有何高見,助我破敵?”

公孫續未及回話,人報諸葛軍師遣人過來勞軍了。

趙雲即率衆將出迎。

諸葛先生不愧是三國第一奶媽,戰端方啓。

立馬便爲前線的趙雲軍,置備了美酒三千甕,羊百頭,牛五十頭。

趙雲大喜,連連謝過。

一面使人重賞來使,一面又命人殺牛宰羊,犒賞軍士。

使者又單獨找到趙雲,對他說道:

“在下此來,除奉命勞軍之外,另有一新制之器,助將軍破敵。”

言訖,領趙雲觀之。

這新制之器,正是李翊此前託諸葛亮發明的損益連弩。

弩身以堅木爲體,機括以精鐵爲骨。

弦張如滿月,矢匣可容十矢。

匣上刻“損益”二字,取《易經》“損益盈虛,與時偕行”之意。

使者耐心爲趙雲解釋道:

“孔明先生奉丞相之命,監製此弩。”

“費時一月,總算製成。”

“此弩,輕捷可負於馬,迅疾猶勝弓矢。”

“共計三百副,以助將軍破敵。”

雖然生產的不多,但趕上戰事爆發,諸葛亮也急着實驗。

便迫不及待地命使者給前線的趙雲送去,看看它在戰場上的威力究竟如何。

趙雲乃令部曲試射,一弩十矢俱發。

聲如雷霆,矢去似電。

頃刻間靶垛盡穿,射滿。

衆將士皆驚,呼爲:“李相連弩。”

這相當於是古代的霰彈槍了。

一次射十發,完全可以彌補軍隊數量的不足。

於是趙雲乃選精銳之士,配了這三百副損益連弩。

公孫續乃言道:

“有此神弩,來日當詐敗,以埋伏之計勝敵。”

“待蔡陽入吾彀中,以連弩射之,賊不難破。”

趙雲沉吟半晌,道:

“昨日廝殺一日,我軍更佔上風。”

“來日再戰,蔡陽見我兵敗,豈不生疑?”

“況其爲軍中老將,必知兵法。”

“見地勢掩映,未必便肯追。”

公孫續乃問:“那子龍有何妙計?”

趙雲暗想,他隨李翊征戰多年,平日李翊對他言傳身教。

此時此刻,若換作是李丞相他會怎麼做呢?

趙雲來回踱步,見着運糧兵,推着李翊所發明的木流流馬,立時有了主意。

“吾見魏兵累次斷吾糧道,今卻用此計誘之,可斬蔡陽矣!”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雙方針對糧食的鬥智鬥勇永遠是最多的。

於是兩人商議,由公孫續攜一支運糧隊,出去誘敵。

公孫續領兵去了。

趙雲又令軍士於路撒下參石、鐵蒺藜,寨外多排鹿角,示以久計。

蔡陽次日引兵搦戰,趙雲不出。

又見齊軍寨外多有鐵蒺藜,排設鹿角,暗想:

“沛地據下邳不遠,糧食供應及時,若齊軍打算長久爲戰。”

“於吾軍絕非利好。”

乃分派哨騎,去打探齊軍的糧道。

哨騎報說:

“在蘄縣見着一支齊軍運糧隊,正用木流流馬搬運糧草。”

蔡陽乃道:

“齊國的李翊發明了什麼木流流馬,齊人用它押運糧草,事半功倍。”

“老夫奉曹徵南的命令,來斬趙雲。”

“若被趙雲困在此地相持,無顏回去。”

於是,便點了三千精兵,打算趁夜去斷齊軍糧道。

初更時分,引兵望蘄縣而去。

果然見着三百來個齊人,在那裡用木流流馬,裝載糧草而行。

蔡陽乃大呼一聲:

“殺賊!”

魏兵一聲喊起,全軍衝殺。

蔡陽一馬當先,搶在前面攔住。

齊兵見魏軍至,並不戀戰,棄糧車而走。

正常情況下的劫糧,一般都是直接燒燬糧草。

我得不到,敵人也不能得。

如果直接搶奪,很有可能使敵軍反應過來,派大軍搶回去。

但蔡陽見齊軍人少,自己又是半夜出行。

便抱着僥倖心理,認爲齊人不會來奪。

於是也不去追齊兵,只讓士卒把糧車押運回去。

大軍因押糧車,行軍速度便慢了起來。

行不到十里路,忽見兩邊火起。

齊兵左右兩路殺出。

蔡陽急勒馬回走,後面山僻窄狹處,亦有車仗截路,火光迸起。

視之,正是燕將公孫續。 “老匹夫休走,汝中吾家趙將軍之計也!”

蔡陽駭然變色,正欲廝殺。

忽聽得一聲號響,左右兩路軍殺來。

魏兵抵敵不住,四散奔逃。

蔡陽奮然拼殺,奪出一條血路。

又是廝殺一夜,人困馬乏。

正奔逃間,忽聞得身後蹄聲如雷。

正是趙雲引兵追之,高聲大呼:

“蔡陽老賊,速速下馬受降!”

蔡陽大驚無措,挺刀要殺趙雲。

被趙雲身形一晃,輕鬆躲過。

回身一槍,刺死蔡陽。

蔡陽跌下馬來,被衆軍亂刀砍得面目全非。

此時,公孫續也已經奪回了此前丟失的糧草。

追趕過來,問趙雲是否回去。

趙雲忙道:

“蔡陽雖死,其營尚衆。”

“如今將士士氣正旺,可乘勝追擊,殺散蔡陽大營剩下守軍。”

於是,便趁着天還未亮,從死去的魏兵身上扒去衣甲,叫齊兵們換了穿上。

更易旌旗,打着魏軍旗號,從小路徑奔魏寨去。

至四更時分,趙雲軍至。

守卒於寨門前喝問:

“可是蔡將軍回?”

趙雲使投降的魏兵喊話:

“吾等乃蔡將軍部曲,已劫得齊軍糧草。”

“蔡將軍恐齊兵來追,命我等押糧草先回,自引大軍斷後。”

“可速開寨門!”

守卒乃舉火照之,見衣甲無異,又有大量木流流馬。

乃不多疑,開寨門納之。

甫一入營,趙雲忽大呼曰:

“常山趙子龍在此!”

挺槍驟馬,直取中軍。

魏軍聞言,驚惶失措,自相踐踏。

雲部將士內外夾擊,四下縱火。

見人便殺,見活便砍。

魏營大亂,降者無數。

比及天明,趙雲軍已盡焚其寨,獲糧械輜重如山。

計斬首二千級,收降卒千餘。

餘衆皆散,不知所蹤。

趙雲斬了蔡陽,收降其部。

齊國軍威大振。

曹仁聞說失了蔡陽,悔道:

“……起初本不該用此輩。”

參軍滿寵諫曰:

“趙雲軍勝了一場,我軍又失了蔡陽。”

“宜當避其鋒芒,不宜再戰。”

曹仁連連道:

“君言甚善,吾正有此意。”

雖然失了蔡陽,但蔡陽沒有白死。

他成功幫曹仁爭取了時間,曹仁基本在鋕縣完成了築城。

曹仁又與滿寵商議:

“如今吾新城已堅,欲在北方的竹邑再築一城,與我鋕城互爲犄角之勢。”

“吾遍觀諸將,非伯寧不能當此任也。”

“勞君去竹邑築城,吾在此處爲你作援。”

“趙雲若來,我必取他性命。”

滿寵領命,率軍趕往竹邑。

趙雲聞之,知魏軍想在沛國紮根,威脅徐州。

於是與衆將商議:

“滿寵赴竹邑築城,城內必然糧草甚多。”

“吾意再去取竹邑,公等以爲如何?”

趙雲的作戰風格,受到了李翊的一些影響。

李翊打仗很喜歡搶糧燒糧,趙雲便跟着這個思路。

往糧草方面去想,總不會有錯的。

衆將剛殺了蔡陽,正是志得意滿之時。

於是紛紛拱手稱命,大軍直奔竹邑而去。

滿寵方在竹邑築城,聞聽齊兵已至。

急命麾下猛將,孟坦、韓福引兵,在城外十里處下寨。

滿寵的佈置方案與曹仁相似,都是先遣一支軍隊出去。

截住齊國來軍,不過戰不得戰得贏,都要爲其築城爭取時間。

贏了當然最好,輸了至少換來了寶貴的時間。

當然了,打仗就跟做買賣一樣,一切都要精打細算。

像蔡陽那樣殺身喪命,無疑是最虧的。

所以臨出征前,滿寵又叮囑二將,不可魯莽,只管敵住趙雲便好。

二將受命去了,迎着齊軍。

趙雲出馬,挺槍喝罵道:

“曹操欺君罔上,僭位魏公。”

“吾今奉朝廷明命,前來問罪,汝等當早降。”

“若還愚迷,全家誅戮!”

孟坦大聲而答:

“汝等甚爲無禮,數犯我國。”

“如不早退,令汝片甲不歸!”

言未畢,身後韓福已經舞雙刀出陣了。

趙雲擡手一槍,正中韓福面門。

只打得眼珠迸出,立死於馬下。

趙雲驅兵大進,孟坦抵擋不住,奔回寨中,堅守不戰。

趙雲於是命人取出新制的損益連弩,發火箭,射入寨中去。

火箭一發十矢,漫天而下。

ωωω✿ Tтká n✿ CO

寨內草屋一派燒着,魏兵自亂。

趙雲又命人取乾柴,使士兵抱薪殺入寨中去。

藉着大火之勢,一齊放火,烈焰沖天。

魏兵在寨內嚎啕痛哭,聲聞四野。

孟坦急道:

“齊軍利器何得如此多耶?”

正常來講,今靠火箭,很難點燃大寨。

故孟坦也未嚴加防備這一遭。

只是不曾想,趙雲所用之損益連弩,一發十矢。

點作火矢,大火立馬便着了。

饒是如此,孟坦依然不棄寨,命人一面救火,一面去擋住趙雲軍隊。

“衆將士守住,滿將軍必會來救我等。”

就在魏兵苦苦支撐之時,忽聞寨外喊聲大震。

趙雲勒馬回看,只見魏兵鼓譟搖旗,浩浩而來。

趙雲乃令後隊爲前隊,自立於門旗下侯之。

來迎之將,正是滿寵,滿寵持一杆鋼槍,率軍來救孟坦。

趙雲一面命公孫續接着攻打孟坦大寨,一面親自來敵滿寵。

雙方混殺在一處。

趙雲於亂軍中逢着滿寵,便來廝殺。

滿寵鋼槍一刺,被趙雲閃過,用肋膀夾住。

滿寵動彈不得,既棄了鋼槍,奔回軍中。

趙雲連連磋嘆:“可惜,可惜。”

當時只想着那滿寵是魏軍大將,欲待生擒。

早知叫他逃了,剛剛就該一槍刺死。

滿寵將孟坦救出,並不與趙雲廝殺,只奔回新築之城中去。

趙雲率軍猛攻,皆被滿寵設計擋回。

眼看糧草將盡,趙雲乃率兵退回蘄縣。

專侯關羽大軍到來,再作商議破曹仁、滿寵之計。

不表。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陳登受命,配合出水軍,來協助關羽對付曹仁。

陳登提一萬水軍,自肥水入淮水,再走渦水。

很快便趕至曹仁的駐地。

陳登本來想,關羽只讓他配合出擊,如今其大軍未到,他又何必着急進攻呢?

陳登並不想損傷自己的部曲,只讓船隊至龍亢口登陸。

然後靜靜等候關羽大軍,看他如何吩咐。

甘寧卻在想,他投靠劉備已有數年。

數年間,一直留在淮南,防患荊州、孫吳。

而跟隨李翊去北方的將領,卻是個個建功,人人封侯。

叫人看了如何不羨慕?

如今好不容易在淮南打上仗了,若不好好表現,豈不辜負了老天爺給的上好機會?

於是便找到陳登,獻策說道:

“我大軍新至,正好挫動魏軍銳氣。”

“府君何故留在渡口,不發兵進攻?”

陳登乃道:

“曹仁有將才,未可輕取。”

“況吾大軍不多,本爲策應關將軍,而非主攻。”

“今關將軍大軍在後,吾等又何必喧賓奪主呢?”

甘寧當然不想當個輔助,連聲說道:

“……府君之言,寧不敢苟同。”

“曹仁狂悖,在我齊國沛地築城。”

“如若不予以懲戒,叫魏人小覷了我齊人!”

陳登便問:“你待如何?”

甘寧連忙抓住機會,拱手道:

“寧願率一支勁旅,前去劫營,以挫曹仁銳氣!”

陳登搖了搖頭,道:

“曹軍勢大,不可輕敵。”

甘寧再道:

“吾麾下多有錦帆老兵,個個精壯勇猛。”

“願帶他們前去劫營,斬幾名裨將,爲府君做見禮。”

“你有多少人?”陳登問。

“一百人。”

甘寧伸手比了個一,“他們都是隨我多年的老兵,只須百人,破敵足矣。”

陳登考慮良久,乃道:

“……好罷,這是興霸你自己爭取而來的機會。”

“這些年你隨我鎮守汝南,並無升遷之運。”

“難得你有此雄心,我若再阻攔於你,你道我不近人情了。”

甘寧大喜,拜謝陳登。

陳登賜美酒五十瓶,羊肉五十斤給甘寧。

至傍晚時,甘寧拿來盡數賞賜軍士。

教一百人坐好,用銀碗斟酒,自吃兩碗,然後謂衆人說道:

“今夜吾奉命劫寨,請諸公各滿飲一觴,努力向前。”

或有人問道:

“將軍得了多少人?”

甘寧伸手一指自己,然後又指向說話那人。

一字一頓,慢慢說道:

“……只我……與諸公耳。”

啊?

衆人聞言,皆面面相覷,面露難色。

雖然他們確實勇猛精悍,但就一百個人,敢去劫曹仁的大寨。

那不是廁所裡打燈籠——找死(屎)嗎?

甘寧乃推心置腹地對衆人說道:

“諸君憶往昔乎?昔年,吾等棄蜀地,別黃祖,委身投玄德公下。”

“豈非欲立功名、榮妻蔭子耶?”

“然數載以來,困守淮南,與陳元龍朝夕相對。”

“雖盡心戍邊,未得寸進。”

“彼隨李丞相北伐者,皆封侯拜將。”

“吾輩錦帆兒郎,終名不掛朝堂!”

言至此,甘寧又擲杯於地,鏗然有聲地說道:

“今請劫營,陳府君初時不許。”

“吾三請其帳,膝行泣血,方得此機。”

“諸君何不惜之?此戰若捷,富貴可期。”

“寧之所爭,皆爲諸君耳!”

左右聞言,皆血涌面赤。

一卒拔刀斫案曰:“吾等鼠目,幾誤將軍!願效死力!”

遂豪飲美酒,率杯於地,以壯膽氣。

甘寧大喜,又朗聲道:

“……好極好極!我爲上將,且不惜命。”

“公等今晚隨我劫營,就不該遲疑。”

“此戰須捨生忘死,方得成功!”

衆人再拜,表示皆願效死力。

甘寧乃將酒肉與百人共飲食盡,至二更時分,取白鵝翎一百根,插於盔上爲號。

都披甲上馬,飛奔曹仁寨邊。

拔開鹿角,大喊一聲,殺入寨中,徑奔中軍要來殺曹仁。

曹仁聞得寨外喊聲大作,以爲是齊兵復來了。

出去一問,才知竟是陳元龍麾下的部將。

再一打聽,得知前來劫寨的,只有百來個人。

曹仁又驚又怒:

“齊人忒也狂妄了,吾自守城池,汝以我怯弱耶?”

於是親持盾牌砍刀,率軍去截住甘寧大軍。

甘寧麾下百騎,皆是健兒好手。

在魏軍寨中,左衝右突。

魏兵驚慌,又不清楚甘寧到底來了多少人,後面是否還有。

於是自相擾亂.

那甘寧百騎,在營內縱橫馳驟,逢着便殺。

各營鼓譟,舉火如星,喊聲大震。

甘寧見魏軍反應過來,寨中軍人越來越多,再不走,可能就真走不脫了。

於是率軍出東門,破寨而出,衆皆無敢當者。

陳登令周泰引一支兵來接應甘寧。

甘寧回到元龍寨,清點人數,不折一人一騎。

陳登驚歎道:

“前李相使興霸留於淮南,言將來必有大用。”

“吾未曾留意,今日方知興霸之勇略矣!”

(本章完)

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
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