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

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

卻說呂布正與衆將狩獵於汝南,正是志得意滿之際。

忽有一哨騎飛奔而來。

“報——”

“稟溫侯,朝廷有詔書到。”

呂布及成廉、魏續等將聞言,齊齊下馬,聽候詔書。

其書略曰,袁紹不仁,興叛逆之兵南下黃河,意欲危害天子。

今召溫侯呂布,即刻入京保駕勤王,不得有誤。

待使者將詔書內容宣讀完畢之後,呂布等衆無不爲之一驚。

“……袁紹竟要南下了?”

諸將竊竊私語,紛紛感到震驚。

這段時日,他們一直待在汝南過着逍遙快活的日子。

竟還未注意天下局勢即將發生巨大的變動。

“溫侯,現在該怎麼做?”

諸將問。

呂布也有些遲疑難決,他最不擅長的就是這種站隊問題。

“今茲事體大,須得去跟公臺先生商議一番纔是。”

於是,呂布領着諸將一同回到郡府,找到陳宮,備言其事。

陳宮這段時間,陪着呂布在汝南靜養着。

雖然呂布等將是得過且過,但陳宮卻從未放棄過心中的大志。

今將朝廷勤王詔書發來,亦是興奮異常,拿起詔書來,反覆觀摩。

然後才激動地對呂布說道:

“溫侯,這可是天賜良機啊!”

“什麼天賜良機?”呂布問。

“今袁紹勢大,舉兵南下,曹劉困守河南。”

“此戰勢必決定天下局勢。”

“以溫侯之勇力,可以獨身事外乎?”

呂布怔怔地回答說不能。

щшш ●тт kan ●C O

陳宮又道:

“今我汝南多年未起兵事,中有數萬黃巾賊於中作亂。”

“以我之見,袁紹爲取得戰爭勝利,必煽動汝南叛亂。”

“若使汝南於後方作亂,曹操、劉備可得安心否?”

呂布一時默然,不知該說什麼好。

“公臺先生的意思是……?”

“於中要價,價高者得。”

陳宮意味深長地一笑。

歷史上的陳宮是一個投機倒把的政客。

作爲兗州士族的代表,之前煽動呂布叛亂卻以失敗告終。

但陳宮從未想過,放棄自己家族在兗州的利益。

現在河南、河北大戰,對他而言就是一個機會。

陳宮希望呂布於中牟利,看看到底是袁強曹劉弱,還是袁弱曹劉強。

袁紹勢大,若是曹劉頂不住,那呂布便可與袁紹南北夾擊,共分河南領土。

以袁紹寬仁的性格,定會在戰後將兗州分給他們。

這能完成陳宮光復兗州的目標。

若是袁紹不敵曹劉,那麼就響應朝廷號召。

協助曹操、劉備共同對抗袁紹。

然後從中攫取利益,另尋光復兗州之法。

很明顯,前者是更能幫助陳宮實現光復兗州目標的。

但戰爭纔剛剛開始,自古以來,以弱勝強的不在少數。

如今勝負未分,不該輕易作出決斷。

只需靜靜等候戰局的進行便好。

“這……”

呂布卻有些遲疑,“今朝廷發詔命我進京勤王,若有詔不奉,反而俄延推阻,只恐不妥。”

“誒呀!”

陳宮有些着急,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奉先吶,你好生糊塗!”

“今朝廷天子詔令,悉出於司空府、左將軍府。”

“不知詔令是天子之詔令,還是他曹操、劉備之詔令?”

呂布來回踱了兩步,沉吟半晌,緩聲說道:

“司空乃大漢之司空,左將軍乃天子任命的左將軍。”

“司空、左將軍之詔令,即是大漢之詔令也。”

陳宮一時無言,沉默了許久,纔開口問:

“難不成奉先你還打算北上,去對抗袁紹?”

呂布答道:

“既然先生說,此戰事關天下大局,布莫能作壁上觀。”

“今既是天子有詔,我等起兵北上便是義兵,爲何不去?”

陳宮勸道:

“奉先,你可想清楚了,若是北上去了,便是徹底與袁氏爲敵。”

“再無任何迴轉餘地!”

呂布眉梢一挑,臉上反倒涌現幾分傲氣。

“吾有方天畫戟,嘶風赤兔馬。”

“吾怕誰來?”

“況自長安出奔以來,吾先投袁紹,彼用我擊黑山賊。”

“吾數破張燕軍有功,袁紹非但不能用我,反倒屢屢派兵攻殺我。”

“袁紹氣量如此狹小,不能容人。”

“今棄曹劉義兵不入,反倒投袁紹,爲虎作倀耶?”

陳宮頓時沉默了。

他暗想袁紹爲什麼派兵攻殺你,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你帶兵劫掠他郡縣的事兒,你是隻字不提啊。

“……先生不必多言了。”

“吾視天下鼠輩如草芥耳。”

呂布面色一正,揚起眉毛道:

“從前袁紹勢力強大,吾不能及,故而只能委曲求全。”

“今曹劉同時對河北用兵,需我助力,我正好藉此機會,向袁氏復仇。”

微微一頓,又補充一句。

“況如今是河北強,河南弱,若我投袁紹,袁紹必不重我。”

“人人都言袁紹此人外寬內忌,若彼記我舊惡,便更不能容我。”

這筆賬,呂布還是能算明白的。

陳宮作爲謀主,他當然可以在河北、河南之間奇貨可居。

但呂布卻不能。

以袁紹的性格,容不容得下他就是一個問題。

反倒是河南這邊,呂布之前對劉備一口一個賢弟,劉備也沒拒絕。

說明人家肯定是拿自己當兄弟的。

何況李翊如今成爲了河南謀主,督四州兵馬。

之前自己兵敗走投無路投徐州時,李翊可是明確跟自己說了,若是有困難就儘管找他。

就沖人家這份義氣,呂布說什麼也得給河南幫幫場子。

“吾意已決,此事不必再議!”

呂布站起身來,鄭重其事地說道。

“傳我令,各部將校即刻回營,點齊兵馬,然後北上。”

“進軍陳地,保駕勤王,怠慢者斬!”

見呂布已將軍令下達,陳宮也不好勸阻,只能無奈嘆一口氣。

既然集團老大都已經選擇站隊河南,那麼接下來陳宮也只能全力輔佐河南打贏這場仗了。

然後才能夠寄希望於,戰後瓜分到儘可能多的戰利品。

很快,成廉、魏續、侯成、宋憲等將,各自回營點齊兵馬。

呂布將妻兒留在汝南,隨後準備了些冬日的衣物。

便帶着陳宮、及剩餘衆將,率兵八千北上陳地。

不表。

……

汝南呂布一路兵,已正式加入河南陣營,併發兵北上,支援曹劉。

再往西邊一路,乃南陽張繡一樣。

率先發往南陽的詔書,亦是來自於陳地朝廷。

當然,這是以曹操、劉備兩人聯手發來的。

劉備方面,自然是讓張繡屢行前諾,馬上發兵北上,給河南陣營幫幫場子。

曹操方面,也表達了自己願意摒棄前嫌,既往不咎的態度。

區區殺子之仇,不報也罷。

只要張繡肯舉衆歸降,曹操願意即刻表奏張繡爲揚武將軍。

同時,爲了使張繡放心。

曹操甚至表示願意讓宗室子女,與張繡聯姻。

這個時代,姻親血緣紐帶的地位自不用多說。

曹操願意與張繡結親,就是爲了表明自己是真的願意放下舊恨,請張繡放心。

之所以,曹操願意做出這麼大的犧牲。

一是因爲張繡本身率領的兵團,是繼承於張濟的涼州兵團,戰力本身就很彪悍。

二是張繡的位置,離曹操大本營實在太近了。

如果曹操短時間之內滅不了張繡,就只能將他拉攏到自己這邊來。

由於之前已經說好,故張繡並未有什麼遲疑。

這些天,他一直在厲兵秣馬,早已經將士卒練得龍精虎猛。

就等曹劉這邊發信號召他去前線。

信號既到,張繡正準備應允。

忽有人報,袁紹使者到。

張繡一怔,正準備請袁使上座,不想賈詡卻正色叱道:

“歸謝袁本初,兄弟尚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國士乎?”

乃命武士將袁使亂棍逐出。

張繡大驚,忙問賈詡道:

“今袁紹勢大,天下莫能與敵,縱不與之交好,也不該得罪。”

“先生何以如此決絕,不留任何餘地?”

賈詡卻正言說道:

“將軍莫不是忘了,您已答應徐州,將在河北、河南戰事之中,幫助曹劉。”

張繡一怔,擺手道:

“實不敢忘!”

“只是卻也不該如此對待袁使!”

張繡其實是很缺乏安全感的。

他本身就寄人籬下,依附於劉表。

之前又開罪了曹操,有殺子殺將之仇。

儘管曹操本人已經表示願意放棄舊仇,劉備也表示願意從中作保。

但張繡畢竟勢力太過弱小,他希望自己能多留一些底牌。

那邊賈詡卻顯得很自信,耐心開導張繡道:

“將軍既已下定決心和曹劉合作,就該斷絕與袁使來往,勿使曹劉生疑。”

“若不然袁氏那邊未能結盟,曹劉這邊也未能取得信任。”

“兩邊不討好,竊爲將軍所不值。”

這……

張繡被賈詡這番話懟的啞口無言。

顯然這話是在批評他想既要又要。

但政治哪有那麼多兩全其美,很多時候它就是要你做出抉擇。

賈詡的話還在繼續傳來。

“今河北強,河南弱。”

“今我以少衆從之,袁氏必不以我爲重。”

“河南弱勢,必以得我爲喜。”

“更兼曹公身在潁川,僅以我等爲後顧之憂。”

“願將軍勿疑!”

見此,張繡終於下定決心,舉衆向河南投誠。

張繡這一路兵,也正式加入河南,並奔赴戰場。

自此除河南本土外,已有兩路兵加入反袁同盟中來。

但真正有威脅,有力量的,還是西涼馬騰、韓遂這一路。

不同於呂布、張繡這兩個兵蠻子。

馬騰、韓遂是真正的一方諸侯,其對戰局的影響力甚至不亞於劉表。

劉表在官渡之戰中只是沒有正式下場,但凡他下場站隊任何一方,鹿死誰手都不好說。

而馬騰、韓遂在西涼擁有精兵數萬人,並且有着漢末最能打的軍團。

他們的站隊,就成了至關重要的所在。

早在滅袁術時,曹操、劉備便商議好了,一同拉攏馬騰、韓遂。

軟硬兼施,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決定中原勝負的戰事中,幫助河南。

而袁紹方面,自然也能意識到馬騰、韓遂的重要性。

在袁營看來,只要西涼陣營支持河北。

那他們就能夠出兵關中,曹操方面爲了抵抗袁軍主力,必然守不住關中地區。

一旦關中失守,則袁紹又能騰出一路兵來。

自幷州出發,往雒陽地區發兵。

這對曹操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所以曹操寧願頂着關中這個放血槽,也要將之佔下來。

爲得就是防止袁兵在關中登陸,給曹操西線戰場施壓。

不論是袁紹還是曹劉,都在儘可能的拉攏馬騰、韓遂。

這兩人本就是趨炎附勢之徒,面對兩大強權的拉攏,自然是左右逢源,兩頭吃肉。

在跟曹操曖昧的同時,又暗自接收袁紹送來的錢糧。

但現在,戰爭正式爆發。

馬騰、韓遂已經不可能再向之前那樣兩頭吃了。

因爲不論是河北還是河南,都逼着二人必須馬上表態。

就算你態度再曖昧不清也沒用,因爲只要你不發兵站隊,就直接視你爲敵人。

這也算是馬騰、韓遂兩頭吃的後果。

當然了,你像劉表那樣作壁上觀,就是不下場可不可以呢?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

畢竟不論是曹劉還是袁紹,都不希望受到外力的干擾,尤其是不確定因素。

馬騰、韓遂投河南,便可以直接發兵幷州,威脅袁氏左翼。

若是他們投河北,便可以發兵關中,威脅河南側翼。

所以才說西涼這股力量極爲重要,是能夠影響到戰局的。

曹操命鍾繇爲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

所以曹營是最先能夠接觸到西涼軍的。

曹操全力應付北方戰事,現在他只能將關中事務盡數交給鍾繇。

也只能選擇相信他,相信這個荀彧力薦的潁川名士。

鍾繇乃遣倉曹屬傅幹前往漢陽,面見馬騰。

時馬騰與韓遂爲結義兄弟,雖然是塑料兄弟。

韓遂殺了馬騰的妻子和嫡長子,並且交戰了數年。

但關中十幾個軍閥中,仍舊是以馬騰、韓遂勢力最強。

於是兩人又莫名其妙地達成了和解。

史書上並未明確記載兩人是怎麼和解的。

可能在這些西涼武人眼中,區區殺妻殺子之仇,不報也罷吧。

但兩人現在確實是共治涼州,麾下皆有精兵萬餘衆,實力不容小覷。

面對鍾繇派來的使者,韓遂與馬騰皆不敢輕慢,馬上召集文武開會。

“壽成吶,你說曹操遣使前來意欲何爲?”

韓遂語帶玩味的問一旁坐着的馬騰。

“我聞袁紹起八十萬大軍南下,將平河南。”

“曹操遣使來,必是向我西涼求援。”

馬騰淡淡地答道。

“哦?袁軍足有八十萬衆?”

“如此強大,我等何不回絕了曹使,交好袁紹?”

韓遂佯作驚怕,語氣中卻又透着幾分戲謔。

堂內氣氛一度凝固,在場之人皆知馬騰、韓遂二人的關係十分微妙。

馬騰卻並不着急回話,反而問身後的少年郎道:

“孟起,你來說我等該不該回絕了曹使?”

話落,馬騰身後走出來一員手持長槍的少年郎。

身長八尺,眼若流星。

虎體猿臂,彪腹狼腰。

當真生的英俊瀟灑,矯健有力。

故時人皆謂之爲錦馬超。

聲若洪鐘,響徹大堂。

“古人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今曹使既來求見,見之一面又有何妨?”

“如若說不通,再將之逐出關外,亦無不可。”

馬騰聞言,仰頭大笑。

“吾兒言之有理,未知韓兄覺得如何?”

韓遂只淡淡一笑:

““既然孟起賢侄都如此說了,便見一見這曹使罷。”

言訖,即命傅幹入內。

“倉曹屬傅幹,見過兩位將軍。”

沒有多餘的廢話,傅乾乾淨利落地與二人見了禮。

韓遂冷聲問:

“汝來此何爲?”

傅幹開門見山答:

“特來爲河南做說客。”

哈哈哈……

此言一出,在場有不少人都發出了笑聲。

他們雖然都是些武夫,沒甚文化。

但也知古來說客,大多牙尖嘴利,彎彎腸子極多。

哪有上來就露底牌,沒有絲毫委婉的?

韓遂見傅幹如此直愣,心中也想欺負一下他。

這些西涼武人,就喜歡欺負老實人。

乃寶劍出鞘,面露兇光,厲聲叱道:

“汝可知我等已投了袁公!”

傅幹淡淡答,“未知也。”

韓遂語氣更重:

“我西涼軍已舉衆向袁公投誠,今汝既爲曹劉而來……哼!”

“吾軍中正缺一福物,正好拿汝頭來祭旗!”

他們這些西涼武將本就是說殺就殺,沒有那麼多顧慮。

底下有不知情的人,便紛紛起鬨,揚言要將傅幹推出去斬首。

不想傅幹此刻卻表現的異常冷靜,面對咄咄逼人的西涼衆將,反倒仰頭大笑。

“……哈哈哈哈哈!”

韓遂面上罩了一層寒霜,咬牙罵道:

“汝聽明白沒有?我等要將你推出去斬首。”

傅乾笑聲未絕,“乾死不足惜,只是笑汝等將有禍事而不自知。”

韓遂一怔,轉頭與馬騰對視了一眼。

馬騰便問:“我等有何禍?”

傅幹目光逡巡一圈,見左右武將卻拔刀在手,惡狠狠地瞪着他。

乃淡淡地對馬騰、韓遂二人說道:

“公等既是要聽我明言,奈何左右擺下刀斧手之陣。”

“此豈是待客之道乎?”

韓遂沉吟半晌,乃一揮手,示意衆人把刀劍收好。

“刀斧盡已撤去,現在先生可以明說了罷?”韓遂問。

傅乾點了點頭,這才正步走出,語重心長地說道:

“古人有言,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今曹司空、劉將軍,共奉天子於陳,誅暴滅亂,法明國治。”

“上下用命,有義必賞,無義必罰,可謂順道矣。”

“袁氏背王命,驅胡虜以陵中國。”

“寬而多忌,仁而無斷。”

“兵雖強,實失天下心,可謂逆德矣。”

“今將軍既事有道,不盡其力,陰懷兩端。”

“欲以坐觀成敗……”

傅幹一針見血指出馬騰、韓遂二人慾作壁上觀的想法,故語氣中帶有幾分戲謔。

“……幹只恐兩位將軍成敗既定,奉辭責罰。”

“將軍先爲誅首矣。”

傅乾的意思也很明確,告訴馬騰、韓遂。

你二人想坐上看虎鬥,就慢慢看吧。

等戰事結束後,河南方面可是要給你們二位來個三族消消樂的哦~

此言一出,馬騰、韓遂皆面有懼色。

他二人到底還是西涼武人出身,有着與其他武人一樣的缺點,缺乏政治頭腦。

面對傅乾的言語恐嚇,二人一時間竟真的被唬住了。

也沒來得及細想其中關節。

周圍也沒個像賈詡一樣的謀士,爲二人分析。

就這樣被傅幹牽着鼻子走,完全進入到了他的節奏中去。

而傅乾的話卻還在繼續:

“……智者轉禍爲福。”

“今曹司空、劉將軍與袁氏相持,而高幹獨制河東。”

“李子玉雖有萬全之計,卻不能禁河東之不危也。”

將軍誠能引兵討援,內外擊之,其勢必舉!”

“是將軍一舉,則斷袁氏一臂。”

“解一方之急也。”

傅幹微微一笑,接着道,“誠如是,不論是曹司空、還是劉將軍都必重兩位將軍。”

“將軍功名,竹帛不能盡載也。”

“唯兩位將軍審所擇!”

傅幹一字一頓地勸諫馬騰、韓遂仔細考慮。

如果說前面一段話,還是勸馬騰、韓遂該怎麼站隊。

而後面一段話,則是連具體的戰略部署都給二人佈置好了。

就是讓他們出兵河東,攻打高幹所在的幷州。

也就是傅乾的原話,“斷袁氏一臂。”

可不能小看這股力量。

一旦西涼軍牽制住了幷州軍馬,這將能極大緩解河南西線壓力。

反之,不僅曹操疲於應付兩路軍馬。

就連劉備都不得不抓緊時間,向兗州投放援軍。

不然袁軍一旦從關中南下包餃子,曹操根本抵擋不住。

靜。

一片安靜。

過了許久,還是馬騰率先起身,走到下面握起傅乾的手說道:

“先生之言,振聾發聵。”

“騰敬從教!”

雖然西涼此時是馬騰、韓遂共治。

但當馬騰做出站隊這麼重要的決定時,卻並未問過韓遂意見。

反而是自己便做決定了。

“……呵呵,馬將軍是做了明智之舉吶。”

於是又看向上面的韓遂。

此時的韓遂也是騎虎難下。

答應吧,自己還沒考慮好。

不答應吧,那邊馬騰都已經應下了。

“兄長還在猶豫什麼,機不可失!”

馬騰出聲跟着傅幹一起勸。

韓遂無奈,只得起身拱手說道:

“願從公言,與曹司空、劉將軍併力討賊。”

馬騰爲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又對傅幹問道:

“曹司空,劉將軍是否已經動兵?”

傅乾點頭,“幹出使前,河南已經開始舉兵北上,願將軍勿要延誤戰機。”

馬騰一揚眉,正色說道:

“既如此,我即刻遣吾子馬超,領精兵萬人。”

“令龐德副之,即刻西取幷州,爲河南助力!”

……

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383章 百里長街送孔明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351章 孫權:合肥,孤來了!第388章 英雄們戰勝了長江,百萬雄師過大江!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74章 二龍競食,潛龍在淵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85章 似李相爺這般敢功成身退,尋仙訪道,縱情山水的又有幾人呢?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392章 歲月使李相變老了,可這天下卻不允許李相你老去!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386章 諸葛亮出任雍涼總督,司馬懿加封蜀地丞相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355章 一句久違知是我,卻問當年狂客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353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江東鼠輩得其名第349章 加稅!加稅!制裁!制裁!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
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383章 百里長街送孔明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351章 孫權:合肥,孤來了!第388章 英雄們戰勝了長江,百萬雄師過大江!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74章 二龍競食,潛龍在淵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85章 似李相爺這般敢功成身退,尋仙訪道,縱情山水的又有幾人呢?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392章 歲月使李相變老了,可這天下卻不允許李相你老去!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386章 諸葛亮出任雍涼總督,司馬懿加封蜀地丞相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355章 一句久違知是我,卻問當年狂客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353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江東鼠輩得其名第349章 加稅!加稅!制裁!制裁!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