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

陳都,殘陽如血。

李翊獨入陳王府邸。

劉寵甲冑未卸,案前燭火搖曳,映出他眉宇間的憂色。

“殿下。”

一名僕役走入進來,“李子玉求見。”

“李翊?”

劉寵眉頭皺起,放下書卷,道,“快請他進來。”

須臾,李翊邁入門中,拱手作揖,神色肅然。

“殿下……”

“如今齊魏交戰,陳地已成修羅場。”

“魏軍雖退,難保不會捲土重來。”

“若再起兵戈,驚擾聖駕,我等萬死莫贖。”

“故在下特來與陳王相商,東遷天子事宜。”

李翊直接開門見山,闡明自己此行的目的。

爲防止出現夏侯惇之前所面臨的情況,李翊便直接找到了手握禁軍的陳王劉寵。

只要他點頭同意了,那麼東遷一事便再無任何阻力。

劉寵蹙起眉頭,沉聲問:

“東遷天子聖駕,這是足下的意思,還是齊王的意思?”

“是在下的意思,與齊王無干。”

“那麼爾等此來,是爲保駕耶?是爲劫駕耶?”劉寵又問。

“特爲保駕而來。”李翊不卑不亢答。

“既是保駕,爲何帶如此多的兵馬!”

李翊搖了搖頭,開導說道:

“殿下與我相識多年,當知翊之心志。”

“漢室傾頹,非一人可扶。”

“今魏軍北退,然其勢未衰,若復來攻,陳都無險可守。”

“東遷聖駕,暫避兵鋒,乃爲社稷之計也。”

劉寵沉默良久,指尖輕叩案上輿圖:

“天子若離陳都,與入你主掌中何異?”

李翊直視其目,正色答:

“今人爲刀俎,我爲魚肉。”

“殿下若執意留駕於此,他日魏軍復至,天子落入曹操之手,漢室纔是真正傾覆。”

“我主乃漢皇后裔,不論在哪裡,都當以漢室爲先。”

“若落入曹賊手中,難保曹操不會篡漢自立。”

窗外暮鼓沉沉,劉寵終是長嘆一聲:

“……罷了.孤隨你入宮面聖就是。”

德陽殿內,劉協獨坐案前,燭火映得他面色蒼白。

李翊、劉寵並肩入內,伏拜於地。

“陛下。”

劉寵率先開口,有些自責地說道:

“陳都殘破,恐非久居之地。”

“臣請暫移駕臨淄,以避兵禍,”

劉協指尖微顫:

“朕剛離虎穴,又要入新都?”

李翊叩首:

“臨淄城高池深,齊王已命孔大夫在此備好行宮。”

“陛下東巡,既可安百姓之心,亦可遠離戰亂。”

“待中原平定,再還舊都不遲。”

李翊不忘給劉協畫下大餅,說平定了中原,咱們還可以遷回來嘛。

到時候就是直接還於舊都雒陽了,豈不比待在陳都好?

時國舅董承立於帝側,低聲說道:

“陛下,青州自古便是齊魯大地,禮儀之邦。”

“孔文舉又是心向漢室之人,兼之臨淄遠離戰禍,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況且陳王都已出此言語,恐其已經權衡利弊……”

劉協又環視殿中其他諸臣,見無人反對,終是頹然頷首:

“朕准奏。”

次日,天子鑾駕出陳都東門。

劉協乘輿而行,望着兩側跪伏的百姓,神色恍惚。

劉備親爲前導,玄甲赤幘,威儀凜然。

陳王劉寵率蹶張士護駕於側,忽對身旁的李翊慨嘆道:

“今日之謀,他日史筆如鐵,不知是忠是奸?”

從劉寵的語氣中,能夠聽出他的無奈。

李翊目視遠方煙塵,淡淡道:

“成王敗寇,但求問心無愧便好。”

……

彭城,魏軍大帳。

時值梅雨,淮北平原上泥濘不堪,軍帳連綿數十里,旌旗在溼熱的南風中低垂。

這日黃昏,中軍大帳內燈火通明。

夏侯惇正與諸將議事,忽見斥候滿身泥水闖入:

“報!細作探得劉備已挾天子,準備東遷臨淄!”

曹洪拍案大笑:“果如元讓所料!”

夏侯惇獨目精光閃爍,撫掌道:

“劉玄德挾王駕,必不能速行。”

“我軍提前戰略轉移至彭城,真可謂是佔盡先機。”

“只要於此地,大破齊軍主力。”

“天子王駕最終還是會落入我們手中……”

話未說完,滿寵突然出聲打斷:

“將軍,今已深入徐州腹地……”

“這裡可是劉備的地盤,我們在此處與劉備交戰,只恐不利。”

樂進當即附和,“徐州乃劉備根基,我軍勞師遠征……”

“何況徐州四戰之地,無險可守。”

李典憂心忡忡,“萬一戰敗,恐盡失河南之地。”

軍中比較理性的將領們,都對徐州會戰提出了質疑。

畢竟這裡是劉備的地盤,人家有主場優勢。

而且正如樂進所分析的那般,徐州四戰之地,無險可守。

這也就意味着,魏軍只能夠與齊軍硬碰硬。

要知道,通過爆兵流抹平與齊軍人數差距並反超的後果,就是軍隊士氣低、素質差,單兵作戰能力不夠強。

帳中燭火忽明忽暗,夏侯惇緩緩起身,鐵甲鏗鏘作響。

他獨目掃過諸將,突然以劍鞘重重點在彭城位置:

“諸君可知此地典故?”

“自楚漢相爭以來,歷經五十餘場大戰,方定鼎於此!”

說着,他劍鞘劃過輿圖,激起細小塵埃。

“徐州地方,歷代大規模征戰無數,是非曲折難以論說。”

“但史家無不注意到,正是在這個古戰場,決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

“所以古來就有問鼎中原之說。”

“當年魏公領青州軍兵分三路會合徐州,替父報仇。”

“大軍所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陶謙見大勢已去,一度想要自縛請降。”

“初平四年,也正是在徐州城郊,我有幸親統虎賁健兒征討彭城。”

“謙軍敗績,伏屍數萬,泗水爲之壅塞。”

“當是時也,我軍凱旋,威震徐揚。”

”我不明白,爲什麼大家都在談論着項羽被困垓下,豈不謬哉?”

“彷彿這中原古戰場對我們註定便是要凶多吉少。”

“十七年前,我隨魏公從徐州踏上征途,開始了二伐徐州。”

“本軍所到之處,軍民百姓皆授首,真可謂佔盡天時。”

“那種萬物不生,雞犬不餘,天地肅殺的境界猶在眼前。”

“豈料短短十七年之後,竟視此勝地爲死地耶?”

夏侯惇目光掃過衆人,擊案鏗然,大聲道:

“不管怎麼講,今我八十萬雄師對六十萬之衆。”

“天時地利,盡皆我佔。”

“優勢在我!”

好!

在夏侯惇發表完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之後,衆將軍無不起身附和:

“夏侯將軍高見!”

“此戰我軍佔據天時地利,必勝齊軍!”

“戰!戰!戰!”

衆將隨之怒吼,聲浪震得地圖卷軸滾落。

夏侯惇於接下來,做出瞭如下部署。

以李典率領兩萬兵馬,部署在呂城,強化此地防線。

以曹洪、樂進、杜襲三隊軍馬,包打彭城,加強對此地的控制。

以曹純、郭淮兩隊軍馬,伏在泗水段,監視齊軍動向。

曹仁率本部兵馬,向南進駐汝南軍區。

在那片雨林裡,與諸葛亮、陳登周旋,儘可能地拖住荊州軍與淮南軍的步伐。

以便讓彭城戰場,魏軍的人數優勢發揮得更大。

夏侯惇本部軍馬,則作爲總預備隊。

隨時支援各隊人馬。

黎明前的彭城郊外,濃霧瀰漫。

傳令兵舉着火把在各營穿梭,馬蹄聲驚起陣陣寒鴉。

“李典將軍所部——即刻開赴呂城!”

東側營寨裡,老兵王五正給新兵繫緊皮甲。

少年顫抖的手按不住劍鞘,被老兵一巴掌拍開:

“抖什麼!呂城有現成的箭樓,比這兒安全多了!”

這少年年僅十四歲,便被曹軍抓上了戰場。

按照曹軍徵兵的標準,只要是年滿十二歲的,都應該拉上戰場作戰。

少年此前雖爲直接參加過陳野大戰,但令同鄉的人說,那場戰役簡直是地獄修羅場。

放眼望去,滿是骸骨死屍,宛如人間煉獄一般。

光是聽到這個描述,少年便驚恐不已。

因爲他聽說此次彭城會戰的人數規模,遠比陳野大戰時的規模要大得多。

不少中層軍官,都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隨自己的將軍奔赴到目標地點去了。

沒有人知道,前方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

比及暮色四合之時,齊軍前鋒已抵彭城三十里外。

探馬背插三支翎箭疾馳而來:、

“報!魏軍沿泗水佈防,呂城、彭城、泗水三處皆設重兵!”

劉備正欲傳令安營,打算召開軍事會議,商議作戰對策。

李翊突然按住其劍柄,“且慢!”

“王上,兵貴神速。”

“魏軍新至,部署未固。”

“此刻雷霆一擊,必可出其不意,亂其陣腳。”

王朗眼眸微眯,說道:

“夏侯惇並非庸才,恐有防備。”

李翊不假思索地說道:

“正因其善戰,必料我軍長途跋涉需休整。”

“如今其也是方軍剛到,若驟而擊之,必獲成功!”

劉備凝視着西方將墜的殘陽,原本皺起的眉頭漸漸鬆開。

解下腰間佩劍,遞給李翊:

“準卿全權調兵!”

“由你來負責指揮彭城之役!”

“榮幸之至!”

李翊接過指揮權,立刻開始調度軍隊。

常言道,狹路相逢勇者勝。

現在兩邊幾乎都將自己最大的軍隊人數,投入到了此次戰役中。

任誰打輸了,都將會是傷筋動骨的代價。

此時,魏軍也得知了齊軍趕到彭城的消息。

每一名軍士的弦都繃得緊緊的,焦急如焚地等待着。

忽然,泗水兩岸突然響起震天鼓聲。

齊軍分三路壓來,衝在最前面的,是齊軍最精銳的部隊。

披甲率極高,鐵甲反射出陣陣寒光。

對岸魏軍大營中,見齊軍來到,方陣陣型也開始變陣,戈矛如林攪動着燥氣。

“放箭!”

隨着李翊令旗揮下,不計其數的鵰翎箭騰空而起,在空中形成遮天蔽日的黑雲。

魏軍盾牆瞬間變成刺蝟般的箭垛,慘叫聲尚未落地,第二輪齊射又至。

關羽親率重甲校刀手,強渡泗水。

步兵推着百餘艘木筏衝入泗水。

對岸魏軍哨塔上立刻響起急促的梆子聲。

“敵襲!敵襲!”

箭雨頃刻間覆蓋了整片河面,箭雨將河水射得如同湯沸。

關羽站在首筏上,揮刀格開數支流矢。

“舉盾!”

士兵們立刻將包鐵木盾舉過頭頂,箭矢釘在盾牌上的聲音如同冰雹般密集。

“將軍小心!”親兵突然大喊。

關羽側身一閃,一支三尺長的弩箭擦着他的護心鏡飛過,將身後一名旗手釘死在木筏上。

河面已經漂浮着數十具屍體,鮮血在河水中暈開,形成詭異的紅色漩渦。

關羽看到第三批木筏上的士兵被火箭點燃,慘叫着跳入河中,卻因沉重的鎧甲直接沉底。

“加速劃!”

關羽怒吼,鳳目圓睜。

當木筏終於靠岸時,他一馬當先躍上河灘,青龍刀劃出一道寒光,三名魏軍弓箭手頓時身首異處。

北面的樺樹林中,張飛舔了舔乾燥的嘴脣。

“兒郎們,該俺們上場了!”

他翻身上馬,丈八蛇矛在夕光中閃着冷光。

與他一道的還有公孫續的白馬義從,共計五千輕騎兵,如離弦之箭般衝出樹林。

魏軍左翼的樂進部倉促應戰,長矛方陣還未完全展開,就被奔騰的馬羣衝得七零八落。

“此處怎會是全騎!”

樂進面色駭然,他的長矛方陣確實比較剋制騎兵。

但如果全是騎兵,那就麻煩了。

樂進自己也沒有想到,齊軍就如同開了視野掛一般,真的在此處戰場恰到好處的派出了全騎部隊。

“燕人張益德在此!”

張飛一聲暴喝,蛇矛刺穿一名魏軍偏將的胸膛,順勢一挑,將屍體甩出三丈遠。

他的鬚髮怒張,環眼圓睜,宛如戰神下凡。

樂進親自率親衛隊前來阻攔。

“鼠輩,速速上來送死!”

張飛獰笑着,蛇矛如毒蛇吐信,招招直取要害。

就在樂進疲於應付之際,公孫續的白馬義從已經成功完成了側翼包抄。

衆白馬祭出了少數民族的戰法,遊騎射。

魏軍正疲於應對張飛的輕騎,突然側翼遭遇箭雨,登時如同麥浪一般倒下。

戰爭從傍晚殺至天明,戰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夏侯惇的中軍大營前,屍骸堆積如山。

“劉備!可敢與我一戰!”

夏侯惇獨目赤紅,手持長槍立於陣前。

嚷嚷着叫劉備出來與他單挑。

眼下的夏侯惇早已經殺紅了單眼,眼下他別無所想。

就想劉備趕緊出來,他上去一槍把他捅死。

那麼這一切就都結束了。

劉備正要上前,李翊攔住他:

“主公且慢。”

他轉向身後的弩兵方陣,“三連射,放!”

三千張強弩同時發射,箭矢在空中形成一片黑雲。

魏軍前排的士兵如割麥般倒下,夏侯惇的肩膀也中了一箭。

比及正午,日上三竿。

經過了一天一夜的廝殺,兩軍將士都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拼死鏖戰。

魏軍終於抵敵不住,已經漸漸有了潰退趨勢。

隨着泗水北岸的魏軍陣線突然如堤壩崩塌。

魏軍便似連鎖反應一般開始大潰退,先是左翼的樂進部開始後撤,繼而整個中軍動搖。

不知是誰先喊了聲:

“逃啊!”

魏國大軍頓時土崩瓦解。

“不許退!頂住!”

夏侯惇獨目充血,連斬三名潰兵,卻止不住這潰逃的洪流。

一面寫着“夏侯”的大旗轟然倒下,被無數軍靴踏進血泥。

曹洪滿身是傷,渾身是血,衝上前來拽住夏侯惇的馬繮:

“元讓!大勢已去矣!!”

“唔……”

夏侯惇捂住胸口,實在不願接受這個現實。

他並不覺得自己的部署有什麼問題。

這場大規模的會戰,兩邊主帥都將所能做的都做了。

剩下的,就是靠將士們頑強的意志,硬生生去拼搏。

魏軍沒有一開始就潰退,說明他們並沒有犯錯,戰略部署是正確的。

但最終就是沒有拼贏。

捱打要立正,輸了要承認。

但正因爲如此,才更加令夏侯惇等衆感到遺憾與不甘。

畢竟拼殺了整整一天一夜。

萬一再咬牙堅持堅持,說不定就贏了呢?

“……撤……撤……罷……”

最終,夏侯惇眼中滿是不甘地接受了這個結局。

張飛、公孫續率領輕騎追擊魏軍,率先衝入潰軍之中。

“燕人張益德在此!”

張飛對底層士兵可不會有什麼同情心理。

如今見其潰退,那肯定是應殺盡殺。

丈八蛇矛橫掃過去,三名魏兵頭顱同時飛起。

他身後的騎兵如鐮刀割麥,將逃跑的魏軍成片砍倒。

丟盔棄甲的魏兵跪地求饒,卻被馬蹄踏碎胸骨。

跳河逃生的士卒在紅色河水中沉浮,最終被箭雨覆蓋。

十幾個傷兵互相攙扶着逃跑,被一隊弓弩手當成了活靶。

當追擊的號角終於停止時,彭城平原已成地獄繪卷。

泗水完全被屍體堵塞,形成駭人的“人肉堤壩”。

上游的水流被阻,下游竟露出乾涸的河牀,上面密密麻麻插着折斷的兵刃。

戰場中央的屍堆高達丈餘,最底下是被活活壓死的傷兵。

不知從哪兒竄出來幾隻野狗,正在那裡撕咬一具無頭的屍體,扯出的腸子足足被拖出了十幾步遠。

黃昏時分,軍需官顫抖着彙報着戰果。

收殮出的屍體共十一萬具。

由於許多面目全非,短時間內不能分辨出是魏軍屍體還是齊軍屍體。

但肯定是魏軍居多。

此外,泗水打撈起的浮屍尚在清點

重傷不治者,每刻都在斷氣。

劉備走過臨時搭建的傷兵營,聽到此起彼伏的慘叫。

一個被削去雙腿的年輕士兵,兇狠地抓住同袍的大腿,嘶吼着:

“殺了我……殺了我……”

劉備見此情景,不由發出一聲長嘆。

這種煉獄一般的大戰,還是他平生第一次打。

跟這次彭城會戰比起來,之前的陳野之戰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鬧。

李翊站在屍山頂端,靴底沾着碎肉和腦漿。

手中令旗還在滴血,他的戰袍早已被血浸透,下襬凝結着暗紅的血痂,在風中僵硬地擺動。

腳下堆積的屍體中,一支斷手突兀地指向天空,彷彿在質問着什麼。

晚風吹來腐臭與血腥,卻吹不散這籠罩彭城的死亡氣息。

劉備踏着血泥走來,戰靴每走一步都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黏膩聲響。

“……子玉爲何出神?”

他輕聲問道,聲音在死寂的戰場上格外清晰。

李翊沒有立即回答。

他望着遠方泗水方向,那裡漂浮的屍體已經堵塞了河道,形成一座駭人的“人橋”。

幾隻烏鴉站在浮屍上,時不時啄食着蒼白的皮肉。

“主公還記得我們初見時的景象嗎?”

李翊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

劉備走到他身旁,望着同樣的方向:

“記得。”

“那時你被曹軍追殺,備砍倒了一名騎士,方將你救下。”

他試圖緩和氣氛,強笑道:

“這次倒是輪到我們追殺曹軍了。”

一滴淚水突然砸在李翊胸前的鐵甲上,發出輕微的“嗒”聲。

劉備驚訝地轉頭,發現這個向來冷靜的謀士竟已淚流滿面。

“主公有所不知……”

李翊的聲音顫抖着,“當年我被您救下時,曾對着泗水發誓……”

他指向遠處血色的河流。

“我說‘我來之前,泗水爲之不流;我來之後,泗水仍爲之不流,那我豈不是白來?’”

“那時我便立誓,絕不讓這等慘劇重演……”

他的話語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壓抑的抽泣。

劉備從未見過這樣的李翊——這個總是從容不迫的謀士,此刻肩膀顫抖得像風中落葉。

暮色漸濃,最後一縷陽光照在泗水上,將整條河流染成刺目的紅色。

劉備張了張嘴,卻發現喉頭哽住。

他想起十七年前第一次見到李翊時,那個滿身傷痕卻眼神倔強的年輕人。

想起他們徹夜長談平定天下的理想。

想起李翊總是說,“以殺止殺非仁政,此所以明公與曹所不同也”。

此刻他才明白,這個看似冷靜的謀士心中,一直藏着怎樣熾熱而痛苦的理想。

“子玉……”

劉備最終只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卻發現李翊的鎧甲冰冷刺骨,彷彿已經失去了所有溫度。

李翊擦拭掉了眼淚,重新振作起來。

他有感而發,命人取來紙筆,寫下一首《泗水吟》。

血染長河落日昏,

屍橫遍野斷人魂。

非吾願作修羅手,

只爲蒼生少覆盆。

他年若遂平生志,

願鑄犁鋤棄劍痕。

但使干戈成舊事,

不教血浪噬兒孫。

李翊擱筆,墨跡未乾,紙上已沾了兩滴淚痕。

劉備接過詩卷,默讀片刻,長嘆一聲:

“子玉此詩,字字泣血。”

李翊望向遠方,泗水仍在流淌,只是那水色暗紅,浮屍未散。

他慨嘆道:

“此戰雖勝,然我罪孽難消。”

“我本不願以殺止殺,可若不在此殲滅魏軍主力,戰事綿延,死傷更甚。”

“亂世之中,有時不得不行霹靂手段。”

劉備不知如何安慰李翊,只是一味地沉聲點頭。

李翊搖頭:

“手段可狠,心卻不可冷。”

“今日我下令放箭時,每一支羽箭離弦,都似紮在我心上。”

“因我知魏軍士卒,多爲曹賊強徵兵役的河南民衆。”

“他們的命運與當初李某初遇大王時,何其相似?”

“只是我能遇着大王相救,而他們沒有罷了。”

夜風嗚咽,捲起營帳前的戰旗,獵獵作響。

遠處,傷兵的呻吟與烏鴉的啼叫交織,彷彿亡魂的低訴。

劉備沉默良久,最終道:

“來人,在此處立碑,將丞相所寫詩句刻在碑上。”

“待天下平定之後,齊國所有高官,都須來此碑前祭奠。”

“讓後世之人,不!是讓千世萬世的後人,都要來此碑前祭奠,使之明白和平之可貴。”

“也希望他們能明白,我們這一代人,已經盡我等所能爲他們爭取一方淨土了!”

李翊閉目,輕聲道:

“願那一日早些到來。”

……

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
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