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連載到了高潮的部分的時候,遠在巴黎的《八十天環遊世界》,其連載的進度基本上也已經來到了尾聲。
畢竟是每天都要連載新的內容,唯有周日或者是碰到了別的什麼節假日和意外才有可能停下來那麼一天,再加上《八十天環遊世界》這部小說頗爲緊湊,因此差不多隻連載了兩個月的時間,這部小說似乎就要正式走向完結了。
對此一直關注着這部小說的大仲馬在知道了這件事情後可謂是痛心疾首:
“糊塗!糊塗啊!以這部小說目前受歡迎的程度,怎麼才寫了這麼點就結束了呢?要是讓我來,我肯定每個地區都要添上好幾個新人物,再填充大量的新情節,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完全可以增添各種細節啊!
就比如把他們吃什麼喝什麼精心描繪一番,再大段大段的書寫沿途景物,描寫日常出行的各種小事.
屠格涅夫,將我的這些意見統統傳達給那位米哈伊爾吧!他實在是太誠實了,這是不行的!”
這樣的反應當然不是假的,畢竟以《八十天環遊世界》這部小說目前在巴黎的受歡迎程度,似乎完全可以跟他那部《基督山伯爵》比比看了!
而別人不知道《基督山伯爵》到底多能賺錢,他本人難道還不清楚嗎?
那可都是明晃晃的法郎!
大仲馬是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出的建議,而正常來說,報紙這一方無疑會非常痛恨這種騙稿費的行爲,豈料在有一次見面的時候,《世紀報》的編輯吉拉丹也是將屠格涅夫拉走然後說起了悄悄話:
“我也覺得就這樣完結實在是太遺憾了,我非常喜歡這部小說也想看到更多的內容,所以我願意找我們雜誌社的老闆再努力爭取一番,延長這部小說的篇幅再爲那位米哈伊爾先生爭取更多的稿費!
因此請您儘管聯繫那位米哈伊爾先生吧!最好是再增加好幾個月的篇幅!”
當然了,這話雖然聽着好聽,但實際上還是因爲這部小說在連載期間已經爲《世紀報》帶來了快五千的訂戶!雜誌社最近的效益可謂是猛漲了許多,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怎麼可能希望這部小說這麼快就完結?
至於說換個好聽的說法,那肯定還是籠絡一下這位作者的心,要讓他知道《世紀報》這邊到底有看重他和尊敬他!
對於這個問題,始終關注着這本書的情況的屠格涅夫當然也知道這部小說究竟有多大的潛力,因此在聽了聽別人的意見後,屠格涅夫當即就寫信詢問了米哈伊爾的意見,看看米哈伊爾要不要再繼續延長內容,或者乾脆趁熱打鐵,來個《八十天環遊世界續》。
只是面對這樣的提議,米哈伊爾只是回了一句:
“不用了,就這樣吧,故事到這裡結束剛剛好。”
等米哈伊爾的回信過來了以後,知道了這個消息的大仲馬頗爲遺憾,而吉拉丹則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這種白白撿錢的事情竟然都要拒絕嗎?
至於另一位知情人巴爾扎克老師,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先是不解地搖了搖頭道:“怎麼會有這種傻瓜?”
接着把頭扭過去後便忍不住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巴爾扎克老師的臉上也是難得露出了快活的神色。
好險啊!差點就見證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實現財富自由了!
如此年輕,不欠債就好了,實現財富自由是想幹什麼?!
年輕人就應該嚐遍世上的艱難纔能有一番成就!
面對衆人這樣的反應,雖然屠格涅夫心裡面也有一絲不解,但他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在衆人面前雲淡風輕地說道:“各位,金錢想必是米哈伊爾最不在意的東西了!他在這方面有着非常獨到的看法,想必從《項鍊》和《我的叔叔于勒》你們也能看得出一二了”
儘管不少人都對屠格涅夫的這種說法有些懷疑,但是考慮到那兩篇小說的存在的話,也有不少人覺得這種事確實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上次在喬治·桑和巴爾扎克面前讀了那篇《我的叔叔于勒》之後,這篇小說也很快就發表在了巴黎的文學雜誌上。
畢竟就算是想要挑刺的巴爾扎克,也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一篇很不錯的文學作品,即便是在如今的法國文壇上,似乎也稱得上一句質量上乘。
而由於《八十天環遊世界》的連載給米哈伊爾帶來了很大的名氣,因此在這篇小說發表後,就算是巴黎的普通民衆都專門找到了有這篇文章的那一期文學雜誌,然後饒有興致地看了起來。
像《我的叔叔于勒》這種文章,對於普通市民的觸動反而是最大的,畢竟那種爲了生計問題日夜忙碌乃至不得不爲了一些小錢斤斤計較的生活,又怎麼可能不是普通市民的生活的真實寫照呢?
等衆多讀者讀完這篇小說後,關於小說中的菲利普一家和于勒叔叔到底誰對誰錯,一時之間也是成了雜誌報刊上熱議的話題,與此同時,巴黎的不少評論家們也是紛紛用着驚奇的目光在分析和討論着這篇小說:
“以我之見,這篇小說同巴爾扎克先生的那部《高老頭》有着比較相近的主旨,不過比起高老頭所描寫的上層社會,這篇小說則是將目光聚焦在了金錢對於社會、對於普通民衆們的侵蝕,這樣的目光無疑是超前的,一介俄國人竟然能夠有這樣的眼光?”
“真是罕見!一個奴隸制國家出身的人對於某些東西的洞見竟然如此深刻?”
“並非不能理解,他的筆觸已經將手伸到1872年了!說真的,他的那部小說我越讀便越覺得未來或許真是這個樣子,至少也是相近的!有着這樣敏銳的洞察力,寫出這篇《我的叔叔于勒》我倒是覺得很正常。”
“不要再提那部《八十天環遊世界》!在我看來,除了討好讀者以外,這部小說的文學價值幾乎就等於沒有!只有上帝才知道爲什麼這樣毫無文學素養的小說竟然會受到這麼多人的歡迎!
我本以爲這位作者在《項鍊》之後就因爲金錢快速墮落了,但是這篇《我的叔叔于勒》卻是再次扭轉了我對他的看法。”
“用法語竟然都能寫出這樣精彩的小說,想必他的法語水平絕不在他的母語水平之下。”
有這樣稱讚的聲音,負面聲音當然也不會少,但是作爲最近在巴黎正熱門的人物,關於米哈伊爾的負面消息其實已經引起不了太大的波瀾,畢竟拋開他的成功先不談,他人都沒在巴黎呢!
說再多又有什麼用?
而當巴黎文學界對於《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的討論仍然在繼續的時候,有關《八十天環遊世界》的討論更是最近的巴黎雜誌界討論的重中之重。
別的暫且不說,至少屠格涅夫和別林斯基每每去實地考察的時候,他們便能在街頭、咖啡廳和小酒館聽到這樣的聲音:
“《世紀報》呢?快給我來一份!”
“哪個狗孃養的在擠我?哎呦!快給我一份《世紀報》!”“Merde!爲什麼沒了?!你就不能多帶來幾份嗎?!有誰拿到了?快跟我講講今天的劇情!”
“快些講吧!聽完我就要工作去了,倘若沒聽到,我這一天都不會踏實的!說不定就要因爲心不在焉被老闆開除了!”
“故事發展到哪了?唉!越到最後面的時候反而遇到了越多的麻煩!坦白說,我真有點欣賞那個英國佬了,反正贏的也是英國佬的錢。那個該死的偵探,一切都是因爲他!”
毫無疑問,小說越到後面便越讓很多讀者感到心驚肉跳,以至於讀者們現在完全不知道這位福格先生究竟能不能成功。
儘管有人保證說:“放心吧!都到了這個地步了,他怎敢讓這位福格先生失敗呢?倘若要是真讓這位先生失敗了,我第一個不答應!我一定會衝進他的住處,狠狠地揍他一頓!”
但是最新一期的內容,似乎還是狠狠地打了他們的臉
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天環遊世界》的主要劇情基本上已經要走完了,簡單來說,福格先生和他的僕人行動之後,一位懷疑福格先生是竊賊的偵探隨之便追了上來,但爲了等到逮捕令,這位名爲費克斯的偵探便一直跟蹤着福格一行人,還試圖策反僕人路路通。
而在這個過程中,福格一行人在印度拯救了一位被要求殉葬的寡婦艾娥達,又遇到了諸如延誤、被搶劫、錯過輪船等一系列麻煩。
對於有些情節,米哈伊爾當然還是親自上手添了一些內容,畢竟《八十天環遊世界》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就像小說中寫了印度野蠻落後的殉葬制度,但並沒有深入討論一下大英在殖民政策上的大缺大德。
關於殖民這一塊,大英確實是很有心得的,一個比較普遍的方法差不多就是讓本地人來治本地人,而爲了不至於讓本地人聯合起來造反,因此對於殖民地的很多落後風俗,大英這邊反而是進行了一定的強化。
畢竟殖民地要什麼文明?最好是一直保持野蠻落後的原始風貌。
像這一塊的話,米哈伊爾無疑是在不影響故事的前提下添了些筆墨,至於什麼鴉片戰爭那就更是了,除此之外,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內容大意就是:
“你們以爲掠奪來的好處最終都是到了誰手裡?如你所見,英國依舊在發生饑荒,工廠裡的人依舊永世不得翻身。”
當然,並沒有展開大篇幅的議論,而像這部分內容的話,巴黎人無疑也是看的很樂呵的,看着看着,有些市民也是不無諷刺地在小酒館或者咖啡廳裡高呼:
“你們以爲只有英國人是這樣嗎?法國在這方面也是一樣的!俄國說不定就更是了!寫這部小說的先生真是‘用心險惡’啊!”
屠格涅夫和別林斯基在實地考察的時候,確實聽到過這樣的聲音,每每這種時候,別林斯基便忍不住露出了快活的笑容:“沒錯!這纔是米哈伊爾!即便是在再簡單不過的文章裡面,人們總得看到他難以掩飾的正義感和鮮明的立場!”
屠格涅夫雖然不至於露出快活的微笑,但也是不得不搖頭感慨道:“是啊,不這樣寫就不是米哈伊爾了。”
而爲什麼要說最新一期的內容似乎打了很多讀者的臉,只因在最近的內容當中,福格一行人好不容易已經走到了最後這段路程,那位一直跟蹤着他們的偵探費克斯終於是亮明瞭自己的身份,然後逮捕了福格。
福格被關押後,儘管過了幾個小時便查明真劫匪已經落網,福格先生也被無罪釋放,但這確實已經耽誤了關鍵的時間,因此:
“三點鐘,斐利亞,福克跟司機說了幾句話,許了他一筆獎金,福克先生帶着艾娥達夫人和他的忠實僕人,坐着火車飛快地開往倫敦去了。
火車必須在五個半小時之內跑完這一段從利物浦到倫敦的鐵路,如果沿途不錯車,能一直不停地開,趕到倫敦還是很可能的,但是路上偏偏又有些耽擱,當這位紳士到達終點車站時,倫敦市所有的大鐘都指着九點差十分。斐利亞·福克完成了他的環繞地球的旅行,但是遲到了五分鐘!……”
什麼?
開什麼玩笑?!
就在這一期發行的時候,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在巴黎的各大咖啡廳和酒館當中,在許多居民的家中,甚至說是在一些豪華的府邸當中,全都有人坐不住了。
有人拿着報紙目瞪口呆地停留在了原地,完全忘記了自己要去工作這件事,有人的咖啡和酒突然就潑在了他們的衣服和褲子上,但他們卻沒有絲毫的反應,更有人在一氣之下,乾脆直接就將手上的東西摔在了地上
“上帝啊?!他在搞什麼啊?!竟然真的沒有趕上?”
“作者呢?作者到底想幹什麼?有沒有人能告訴我他的住址?!”
“狗屎!我就知道這該死的偵探要壞事,結果偏偏就在這個重要的時刻!”
“上帝啊!更加不能讓人接受的事情來了,你們猜明天是周幾?星期日!正好是雜誌休息的日子!偏偏就卡在了這樣的時候?!”
“爲什麼會這樣?一路上經過了這麼多波折,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局?那這個英國佬豈不是要破產成爲窮光蛋了?那他接下來可怎麼辦?”
“完整看了整部小說,這位向來冷靜機智的福格先生這裡是真的生氣了,難怪以他的性格都狠狠揍了這個傻瓜偵探兩拳!”
“難不成結局真的是沒能完成這個賭約,作者是怎麼敢寫出這樣的結局的?他現在在哪裡?我要他的命!”
“要他的命!”
就這樣,在最新一期的《世紀報》發售之後,巴黎處處都能看到不知爲何破了防的巴黎人,屠格涅夫和別林斯基在目睹這樣的場景的同時,竟然也是在異國他鄉聽到了熟悉的鄉音:
“我要你的命!”
聽到這樣的話後,即便是在國外非常不適應、每天都想要回去的別林斯基,此時此刻竟然也忍不住對屠格涅夫說道:“多親切的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