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

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

當然,東非沿海地區屬於外向型經濟,並不能代表東非的全貌,尤其是內陸地區國情迥然不同,費爾南德斯以前只是看到東非表面的飛速發展和繁華,具體情況如何,還要體驗一段時間纔能有所深入瞭解。

…… щщщ▲ ttka n▲ ¢ Ο

馬普托市。

“目前我們已經恢復了馬普托周邊七十一處種植園的生產,原本馬普托周邊有大大小小種植園四五百處,在我們接手以後,對當地的種植園進行了全面整合,最終形成七十一個超大型種植園。”

“在種植園勞動的主力是葡萄牙人留下的黑奴,葡萄牙人在馬普托的黑奴就有四萬多人,戰爭時期他們又強徵了許多黑人,這些都可以在東部牲畜和機械到來之前,維持種植園的開發,不過到時候種植園就要變成大型農場了。”

熱帶種植園是典型的密集型勞動產業,就比如棉花收割,在19世紀想完成機械化是很難做到的。

世界三大棉花產地,美國,印度和遠東帝國無不是人口稠密的區域,像美國就是因爲棉花種植園人手短缺,所以引入大量黑奴,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種植園裡大量黑人,北方的資本家們肯定眼饞。

而東非對南莫桑比克的定位,顯然不是棉花等熱帶經濟作物種植,而是糧食種植業。

像莫桑比克南部這樣優質的黑土地加上面積廣闊的平原,不種糧食就太可惜了,這裡可以說比大湖區的土地還要肥沃,雨水溫度也剛好適中,處在南迴歸線附近,不偏不倚。

東非大部分國土都在南北迴歸線之間,尤其是北部,最遠也就抵達蘇丹南部地區,距離北迴線還有一段距離。

所以南非地區,對於豐富東非的氣候環境有巨大作用,最南端奧蘭治河流域已經越過南迴歸線,抵達南緯三十度左右。

當然,東非大部分地區受地形影響,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同時因爲海拔高的原因,溫度偏低,在特徵上類似於於亞熱帶氣候。

不要小看莫桑比克南部這塊在地圖上看起來不大的平原,其面積卻達到了33萬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的平原之一,而遠東帝國最大的東北平原也才35萬平方公里。

當然,相對於東非廣闊的國土,這點平原面積根本就不夠看,東非的平原基本集中在東部沿海,而且北部索馬里雖然是平原,但卻是熱帶沙漠氣候,蒙巴薩到基斯馬尤之間的平原也因爲降水稀少,以乾旱草原爲主。

而莫桑比克就不一樣,平均年降水量在750mm到1200mm之間浮動,而且河流衆多,河網密佈,上游多爲高原山地,在下游形成了廣闊的沖積平原,在這種情況下,莫桑比克的土地自然十分肥沃。

“根據達累斯薩拉姆市的消息,他們第一批農業拖拉機至少要等到今年年末才能抵達馬普托,因爲以前他們還沒有如此大規模批量生產過這麼多臺拖拉機,至於北方牧場的牲畜可能要等到八月份送達這裡,主要從蒙巴薩港調度,反倒是新漢堡港市可以臨時抽調一批幫助我們對莫桑比克南部進行開發。”

新漢堡港市屬於東非南方牧場範圍,南方牧場是東非畜牧業比較發達的區域,僅次於北方牧場,而且未來有可能超過北方牧場,所以新漢堡港市有能力調撥一批牲畜對馬普托進行支援。

當然,受到戰爭影響,新漢堡港的畜牧業受到了極大破壞,在開戰前大量牲畜被轉移到了黑興根省。

不過黑興根省到新漢堡港市之間有鐵路連接,所以戰後恢復速度很快。

“等到新漢堡港市到馬普托鐵路開通後,能極大緩解我們的問題,新漢堡港市本來就是工業大市,基礎農具也能有效幫扶馬普托,只不過現在南邊疆省也在恢復,所以我們想從新漢堡港市獲得全面支持至少要等到年後。”

對於馬普托政府而言,現在是缺人,缺工具,缺動力……不過東非其他區域皆是如此。

但是莫桑比克地區尤爲嚴重,併入東非時間太晚,加上葡萄牙人感人的“效率”,莫桑比克和安哥拉遠遠落後於東非其他區域。

就比如東非限制發展的黑興根省和南邊疆省,其農業也基本和兩地相當,至於工業就更無法比較了。

在葡萄牙統治下,莫桑比克完全零工業基礎,僅有幾家船舶修理廠以及因爲戰爭而臨時建造的三家兵工廠。

這三家兵工廠實際上就是大型槍械修理廠,根本不具備武器生產能力,而且隨着葡萄牙技術人員撤離,現在也陷入癱瘓狀態,機器倒是保存完好,這和安哥拉不一樣,安哥拉的葡萄牙軍隊最後從海上撤走,幾乎將羅安達和本格拉的生產生活設施破壞殆盡。

而馬普托在戰爭中後期就被東非封鎖,最後更是完全落入東非手中,所以馬普托在原葡萄牙的殖民地城市中保存較爲完好。

當然,依照標準,葡萄牙在南非的殖民地也就只有羅安達,本格拉和馬普托這三座勉強可以稱做城市。

“除了整合莫桑比克的農業以外,馬普托城內發展也應該恢復正軌,現在城裡很多地方都空着,酒店和旅館,船舶修理廠,手工作坊等等基本都停擺,這必須從其他城市尋求幫助,都要寫進政府彙報裡。”

在戰前,馬普托的商業還是比較繁華的,城內也有大量各國商人經營當地業務,將莫桑比克的資源輸出出去。

不過隨着戰爭打響,馬普托就陷入了停滯狀態,戰爭結束後,由於葡萄牙政府和大量平民退出,整個馬普托的管理體系更是直接崩潰。

如果僅僅是政府出問題,那很好解決,但是大量葡萄牙平民離開,直接導致了當地基層系統被摧毀,所以等到東非委派的馬普托政府抵達後,馬普托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

在之前,馬普托處於軍管狀態,如今馬普托也是軍人比平民多,當然,這是在不計算黑人的情況下。

當然,莫桑比克留下來的葡萄牙人並不算少,但是他們已經被東非政府臨時徵用,用來臨時管理黑人維持莫桑比克的生產活動。

也就是當地的種植園業,防止土地重新拋荒,至於馬普托的商業算是徹底完蛋了,短時間內各國商船都會避開這裡,而是在新漢堡港,亦或者英國納塔爾殖民地的德班港停靠。

同時,葡萄牙人帶走的還有他們傳統商業路線,就比如現在種植園收歸東非國有後,原葡萄牙種植園主的商業渠道也隨之切斷。

這些都需要未來馬普托市政府處理,不過依照馬普托的地理位置和條件,重新繁榮起來只是時間問題。

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36章 道路第1200章 電氣化第488章 情報戰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351章 過往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930章 漢薩省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351章 過往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320章 雙標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772章 心態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515章 狗咬狗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184章 通吃第368章 插曲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498章 和談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992章 入籍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402章 契卡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210章 小丑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484章 訓練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591章 歸途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15章 市場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248章 普吉島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513章 抉擇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574章 服軟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199章 討論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
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36章 道路第1200章 電氣化第488章 情報戰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351章 過往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930章 漢薩省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351章 過往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320章 雙標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772章 心態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515章 狗咬狗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184章 通吃第368章 插曲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498章 和談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992章 入籍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402章 契卡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210章 小丑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484章 訓練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591章 歸途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15章 市場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248章 普吉島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513章 抉擇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574章 服軟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199章 討論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