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

“原來大人在這裡。”

這時渠源銳在幾個商賈家人的陪同下,向黃來福這邊而來。

黃來福注意到渠源銳身旁一個大商賈,身着華貴的綢袍,身材矮胖,圓滾滾的象一個肉球,見到黃來福,他忙搶上一步磕頭:“小的賀衛方,見過黃大人。”

黃來福擡手道:“免了。”

目光看向渠源銳,道:“之信,這位是?”

渠源銳笑道:“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延綏鎮城內最大的糧商,賀家賀大掌櫃就是。他長年爲延綏鎮官兵擔供糧米草料,生意做得非常大。此次我聯繫上他,賀掌櫃的也是個熱心之人,聽說大人過境平叛,當下便願意擔供三千石糧草,以爲大人所用。”

黃來福笑道:“那敢情好啊,不知道賀大掌櫃的,願意用多少銀錢,將糧草賣於黃某呢?”

那些商賈們黃來福不管,連輔兵在內,黃來福的三千多兵每日吃的糧食衆多,按一個兵一人一天一大升糧食,也就是兩斤米算,三千多人,一天就要消耗30石糧,還有三千多匹馬,由於行軍在外,更是八倍於士兵吃的糧食馬料。

一天下來,就要花去黃來福幾百石糧。糧食消耗,可說是非常巨大。將來還要作戰數月,需要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所以每過一個供糧點,黃來福都要儘量多買糧。

賀衛方臉上笑開了花,更顯得紅光滿面,他笑道:“大人遠赴千里到寧夏鎮平賊,其忠義真是感天動地,賀某雖是一介商賈,也知道忠君報國的道理,這糧價決對不敢多賣,只以每石糧一兩銀的價格賣於黃大人就是,並願意隨軍運送。”

從去年開始,賀衛方己經關注上五寨堡這個糧源,並陸續從五寨堡進貨,而且五寨堡的各種商品,也是他強烈關注的對象。不過他是個精明的生意人,知道要想做好五寨堡的生意,首先要交好五寨堡的掌舵人黃來福,今天好容易遇到黃來福,哪有不趁機巴結的?所以他寧願少賺錢或是虧錢,也願意平價將糧賣於黃來福。以便讓黃來福對自己留上心,將來好合作。

聽賀衛方這樣說,黃來福果然高興,他道:“每石糧一兩銀?那賀掌櫃的可不就虧了?”

黃來福當然知道市價,眼下的糧食,在邊鎮最少都是賣到一兩四錢銀,很多地方,還賣到一兩六錢銀到一兩八錢銀。這姓賀的只以每石糧一兩銀的價格賣於自己,還隨軍運送,確實是虧了。

賀衛方正氣凜然道:“這也是向大人學習,爲國爲民,理應如此。”

黃來福很是滿意,道:“好,賀掌櫃這樣的良商,黃某就記在心上了。”

賀衛方更是高興,他趁機道:“大人一路前來,實在是辛苦了,小的也在府上備下酒席,以爲大人接風洗塵,不知小的有沒有這個福份讓大人賞臉?”

黃來福聽他說得恭敬,當下他道:“也好,黃某也想看看延綏鎮城的風情。”

賀衛方大喜,連忙在前面引路,然後又低聲吩咐了手下家人幾句,其中一個家人忙騎上馬匹,往鎮城而去了。

延綏鎮城,又叫榆林城,大明歷史上,先後進行過三次較大規模的維修擴建,從明成化年,一直修到明萬曆年,南關外城,一直推至榆陽河沿,全以青磚包砌。全城牆上共建有城樓14座,東門、南門有甕城,並設千斤閘,與城牆構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鎮城的東西南面,都是城門衆多,只有北城垣無城門。黃來福等人,從南城的鎮遠門進入城內,進了鎮城內,守門的軍士對賀衛方都是點頭哈腰,見黃來福等人有賀衛方的陪同,並沒有上前來察問。這讓黃來福暗暗搖頭,如果是他手下的軍士,進入五寨堡及老營堡時,不論是誰,都要察看路引及貨物。

進入鎮城內,此時己是夜幕降臨,鎮城內各處己是點上燈火。黃來福好奇地看着,只見城內衆多的店鋪及廟宇,民居多爲四合院。街道都用石子鋪就,灰色磚房的院落,木製門窗上的精美銅環,很有風味。各街上,商人居民來往,熙熙攘攘,各式人樣都有,不愧爲九邊中商業氣氛最濃的軍鎮。

不過也可以看出邊鎮中普遍的問題,就是城內軍戶普遍衣衫襤褸,就是那些營兵,也是衣甲破爛。而那些商賈們,則是個個衣着光鮮,就是那些夥計,臉色衣飾,都比軍人們來得好,讓黃來福暗歎不己。

賀衛方的府邸在北城,府內非常的豪華,在黃來福進入府內時,大廳上,早己是備下了豐盛的酒席,不單是賀府中人,就是鎮城內衆多的當地商賈,也都在邀請之列。

當晚,黃來福歡飲。

當然,在宴後,黃來福謝絕了賀衛方讓自己在賀府中留宿的念頭,自己的大軍在城外紮營,哪有主將不在營中的道理,在宴後,黃來福還是帶着江大忠等人,回往自己的營地。

出城後,天色己大黑,滿天的繁星,此時不比後世的污染嚴重,星光非常的燦爛。只有遠處五寨堡軍隊的營地,燈火通明。

來到營地大門前,聽到有腳步聲傳來,把門的百總早己喝道:“夜號。”

黃來福道:“平賊!”

那把總喝道:“取出腰牌吾看。”

黃來福和江大忠等家丁十幾人,個個取出自己的腰牌,讓江大忠全收了,遞給了那百總,那百總看了,道了一聲:“大人請稍待,等末將請出主將司令令旗,才能開門放行。”

黃來福點了點頭,他出營後,便讓千總徐佑代爲主將,沒有主將司令的令旗,誰也不準進營,包括黃來福在內。

不久,只聽營門內響起小杖三聲,然後聽守門軍士各個迴應,應訖,那百總大聲道:“有令開門。”

只聽木門吱呀吱呀地開啓,連守門百總在內,每個軍士,都是手執自己武器,嚴陣以待。

進入營內,百總等人向黃來福致意,又關了營門。黃來福掃目之間,發現除了營門明哨外,營牆處的暗哨,並未所動,不由滿意。

此時營內將士,大多休息,只有一些巡營的夜不收,還在巡邏,見到黃來福等人過來,一個夜不收喝道:“何來?”

黃來福答道:“某來。”

那夜不收去了。

黃來福和江大忠等人,也回中軍營房休息。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上午,何如鎮負責的輔兵後勤部都在延綏鎮城採購,而那些隨軍的商賈們,也抓緊機會,和當地的商人交易。這些五寨堡商賈們運來的各種五寨堡商品,在延綏鎮可是暢銷貨。

而五寨堡軍士們,則是一大早就起來,在營房外面操練。殺聲震天,引來了當地許多百姓軍戶商賈觀看,一些延綏鎮當地的軍兵們,也夾在一旁觀看。

延綏鎮官兵,自然是感慨五寨堡軍隊的精良,訓練的勤奮,怪不得人家能大敗入寇的蒙古人。而那些延綏鎮當地的百姓們,也是對五寨堡軍隊印象良好。這些大兵們,雖然看上來都是凶神惡煞,虎狼之士的樣子,但卻爲人和氣,秋毫無犯。

昨天下午,他們到延綏鎮時,就一直住在營房內,並不進城騷擾,那些看起來是五寨堡軍隊的輜重兵們,軍紀竟比自家的官兵還要好,不但不會騷擾大姑娘小媳婦的,買賣時也是非常公平親切,讓人好不適應。五寨堡軍隊雖只在延綏鎮停留不久,但己獲得仁義之師的稱號,成爲當地的談資。

而聽說了五寨堡軍隊的待遇後,很多當地的青壯,都起了參軍的念頭,這在延綏鎮可是個新鮮事,人說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在延綏鎮,只有看到不斷的逃兵,很少看見有良家男子,主動要求從軍的,不過和在岢嵐州一樣,這些人的參軍要求,遭到了拒絕,這出乎當地人的意料之外。

這種反常的事情,讓延綏鎮當地的軍民商賈,談論了好久。

下午時,黃來福下令收營開拔,在開拔前,黃來福下令將昨晚人和牲口搞出來的垃圾掩埋焚燒,又撒上了生石火消毒,這才下令離去。

而在五寨堡軍隊開拔時,隨在軍隊後面的商隊中,又多了很多延綏鎮當地的商賈,這讓五寨堡車隊的隊列,越發的龐大。

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96章 連升三級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6章 這一年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86章 商路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41章 感嘆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147章 面聖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21章 商議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26章 踊躍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09章 冗濫第2章 家人溫馨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8章 轟動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78章 大移民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27章 探獄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章 附身邊軍第252章 還鄉第27章 變化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章 附身邊軍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34章 城破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84章 蒼涼第14章 開始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33章 掩護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5章 火熱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33章 離別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48章 商賈雲集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32章 跋扈第18章 轟動第93章 軍議、回家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41章 徵日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235章 潰散第61章 成親(3)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
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96章 連升三級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6章 這一年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86章 商路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41章 感嘆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147章 面聖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21章 商議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26章 踊躍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09章 冗濫第2章 家人溫馨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8章 轟動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78章 大移民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27章 探獄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章 附身邊軍第252章 還鄉第27章 變化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章 附身邊軍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34章 城破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84章 蒼涼第14章 開始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33章 掩護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5章 火熱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33章 離別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48章 商賈雲集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32章 跋扈第18章 轟動第93章 軍議、回家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41章 徵日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235章 潰散第61章 成親(3)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