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各方爭功(1)

在五寨堡的北門口,黃來福帶領何副千戶等人,還有一干五寨堡商賈代表如渠源銳等人,在堡門口歡迎張文保一行人。

在快要進堡的時候,張文保讓家人快馬進堡通知五寨堡千戶黃來福等人。黃來福得到消息後,雖然覺得突然,但還是趕快通知了何副千戶,江永勝江百戶,楊安章楊百戶,李安、李成、韓炳等百戶,讓衆人一起出來迎接。這些老軍官們,雖然現在不管事了,但拿來充門面,還是好的。

在堡門口的時候,黃來福和何副千戶等人議論了幾句,猜測這山西戶部管糧主事來五寨堡的用意,看來自己五寨堡的大豐收,是引起上頭的注意了,這次這個叫什麼張文保的戶部管糧主事前來,怕是來察看五寨堡情形兼打秋風的吧,就不知道這次打點,要花去自己多少糧米了。

當然,此時黃來福還不知道,自己五寨堡大豐收,在朝堂中引起的激烈反應。

而這個管糧主事,一直是負責山西鎮的軍兵糧餉發放和屯糧徵收,這官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雖然品級和自己相同,但他身在戶部做事,又是文官,自然可以對自己拿腔拿調。現在的黃來福,雖說和別的軍堡不同,糧餉可以自給自足,不用擔心上頭剋扣,所謂邊鎮軍戶的屯糧徵收,也早在許多年前就成了一紙空文了,不過即是上頭派來的,自己便小心應對便是了。

在堡門口等不了多久,黃來福就等到了張文保等人,只見這幾人風塵僕僕,已是一身的泥塵,眼下大明朝的路況。不吃塵土是不可能的,這纔有了接風洗塵的成語。而此時大明朝地官員們,雖有坐橋子的習慣,不過看此次的張文保等人,幾個家丁們皆有幾個小吏。卻並沒有坐橋子,也沒有乘馬車,而是人人騎了一匹馬。

此時張文保到了衆人眼前。下了馬,黃來福等人忙迎了上去。

“張大人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黃來福上前施禮笑道。

他觀察這個山西鎮管糧主事張文保,只看他四十多歲的樣子,人很高瘦,三絡長鬚,身着正五品的官服,頭戴三樑冠。革帶飾銀綬帶,上有盤雕圖案,舉止有種一板一眼地感覺。

“某身爲朝廷命官,職責所在,何辛苦之有。林雷”

張文保略略還了一禮,他雖和黃來福同品同級,但身爲文官的優越感,還是讓他略略還了一禮便罷。他仔細打量這個讓他先前路上震驚的五寨堡千戶大人,黃來福第一給他感覺是年輕,怕不到二十。

第二感覺是黃來福地風度。其外表雖是一個年輕粗獷的軍漢樣子。但舉止卻是很得體,不卑不亢,這在一干武將身上是不多見的,讓張文保心中暗暗稱奇。

黃來福又爲他介紹何副千戶等人,比起黃來福,何副千戶等人在張文保就緊張了許多,而對上這些人。張文保就更是拿着架子了。衆人對他施禮,他只是微微點頭。

衆人寒暄了幾句。便往堡內而去,一路上,一行人引來了觀看的人羣無數,似乎是因爲堡內難得見到上頭的文官下來的緣故,五寨堡的各人,都拿着有些奇異而又略略畏懼的神情看着張文保等人。而見黃來福前來,街旁地軍戶,商賈們紛紛向黃來福施禮,問好聲不斷,這一切,都讓張文保若有所思。

進入五寨堡內,裡面的一切,又給張文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寨堡不大,但很繁華,有種雜亂而生機的感覺,街上擠滿了攤販,將各個街頭路口,擠得水泄不通,每但有車馬行進時,車伕便要大聲吆喝。放在後世,就是典型的髒亂差了,但放在此時的五寨堡,卻是繁華的表現。

在張文保眼中,五寨堡內,到處是林立的商店,到處是各地口音的商人,堡內走動的,也都是精神氣壯地軍戶們,和其它堡內地軍戶們那種瘦骨嶙峋,對生活充滿了麻木絕望的神情相比,五寨堡的軍戶們,明顯的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

進入大東街後,看見滿街的糧行和米鋪,滿街的布莊,茶店,油糖店鋪等,再看各個運糧地米商來來往往,車馬往來不絕,張文保等人就更是驚訝,看來這大豐收地事是千真萬確了,真不明白,這五寨堡聽說原本只是一個窮困之地,根本就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在各地都普遍糧食歉收地時候,五寨堡爲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改變?

老實說,五寨堡論建築,繁華,當然不能和太原,代州,寧武關等大州大城相比,不過在山西鎮衆軍堡中,比起各軍堡那種冷清蕭條,軍戶們的困苦,五寨堡雖小,但這種生氣,一見便讓人難忘。

很快衆人進入了五寨堡的官署內,衆人進入議事大廳,分賓主坐下,獻了茶。

張文保坐定後,撫須感嘆道:“真沒想到,黃大人將五寨堡治理得如此生氣勃勃。先前聽說了五寨堡的事後,本官還不相信,此時一見之下,不能不歎服啊。”

黃來福欠身道:“張大人過獎了,下官只是儘自己的本分而已。五寨堡現在的一切,都是仰賴聖上洪福,同僚協力,方纔有了現在的成就。”

張文保點頭讚許道:“黃大人雖是年輕,但不驕不躁,這份心力,實在是年輕武將中的楷模。”

黃來福笑道:“大人過譽了,黃某實不敢當。”

張文保道:“黃大人何必謙虛,本官從代州一路而來,何經之處,皆是災荒連連,百姓流連失所,路經各軍堡時,也是滿目瘡痍,冷清蕭條。唯有五寨堡一地,糧米豐足,堡內軍戶生氣勃勃,這都是黃大人之功。”

他這話說得黃來福更是高興。張文保頓了頓,說道:“黃大人,本官有一事請教,吾一路而來,觀五寨堡各個農田中,似有各種灌井和水車,難道五寨堡此次大豐收,便是仰賴於此?”

黃來福說道:“大人慧眼如炬,五寨堡此次能豐衣足食,便基本是仰賴於這各式的大水車了。”

張文保撫手讚歎道:“這感情好,這感情好,本官當領銜上奏,向戶部奏報此事,想必這些水車等物在我大明各地推廣後,便能如五寨堡一般,在大災年中,也有獲得好收成了。而到時水車等物推廣開後,黃大人便是爲我大明立下一功了。”

黃來福道:“張大人所言極是,能爲聖君分憂,是我等之福,至於些許微功,來福不敢愧領。”

心下卻是對張文保所說的話不以爲然,只是不想打擊他的熱情。

在農業社會裡,要推廣一些花費頗大的科技產品,是很困難的,主要是資金的問題,這些水車,每樣花費都很大,普通的農戶,便都是承受不起,否則,現在的黃來福大水車,黃河邊稱爲的蘭州大水車,早在嘉靖年間就出現,如果容易推廣的話,想必早已就推廣到各地,也不會等到黃來福來賣弄了。

就拿五寨堡外的各地民堡來說,他們是最先接觸黃來福各種灌溉工具的地方,但現在除了一些較富足的人家外,能用上一些黃來福大水車,黃來福大灌井等,大部分人,還是用不起這些灌井工具。

事實上,五寨堡今年之所以大豐收,除了這些灌溉工具外,還是黃來福施展的大農場計劃之功,運用大組織的力量,合理的制度,調動軍戶們的積極性,強悍的水力系統,配套昂貴的耕具等,一系列的運作下來,纔有了五寨堡最終的結果。

五寨堡是個特例,地廣人稀,可以辦大農場,但放在其它地方,特別是內地州縣,是決對不可能的。就眼下和張文保說起農場制度,怕他也不理解,還是不說了。當然,不辦大農場,這些水車等能推廣到一些地方也好,至少可以緩解一些地方的災荒,讓百姓們多少有些正常的收成,儘量延遲大明的社會矛盾。

討論了一陣大水車和灌井後,何副千戶看了看天色,在旁陪笑道:“張大人一路來辛苦了,不如先去沐浴更衣,我等和千戶大人將略備薄酒,以爲大人接風洗塵。”江永勝江百戶,楊安章楊百戶等人也是在旁紛紛陪笑應和。

張文保道:“不急,本官還有些公務要辦。”

他看了一眼黃來福,道:“對了,黃大人,聽說五寨堡此次大豐收,收取屯米四十餘萬石,可有此事。”

黃來福說道:“這都是五寨堡將士之功,些許糧米,不足掛齒。”他知道自己的各個農場大豐收,是瞞不過別人的,當下含笑應道,心想這什麼管糧主事終於談到此事的正事了。就不知道這次這位老兄來打秋風,要讓自己的五寨堡出多少血。

張文保道:“黃大人過謙了,屯糧四十萬石,決對不是些許糧米,放眼整個邊鎮,也只有黃大人一人有此大功,本官將領銜上奏,請戶部表彰大人的功勞,……不過,本官先前一路而來,見堡內商賈雲集,運糧的車馬四出,似乎是黃大人將堡內的糧米出售,這應都是上繳戶部的屯糧,黃大人私自售出,此法不妥啊。”

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34章 城破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75章 大過年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08章 決戰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38章 衛學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5章 火熱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4章 開始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7章 變化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61章 成親(1)第193章 除夕日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4章 開始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68章 迎接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34章 岢嵐州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84章 蒼涼第246章 談判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08章 決戰第82章 血腥鎮壓第61章 成親(2)第246章 談判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33章 離別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18章 劉二妞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166章 上任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226章 踊躍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227章 探獄第100章 又震動第132章 跋扈第7章 謀劃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227章 探獄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
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34章 城破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75章 大過年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08章 決戰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38章 衛學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5章 火熱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4章 開始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7章 變化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61章 成親(1)第193章 除夕日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4章 開始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68章 迎接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34章 岢嵐州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84章 蒼涼第246章 談判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08章 決戰第82章 血腥鎮壓第61章 成親(2)第246章 談判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33章 離別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18章 劉二妞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166章 上任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226章 踊躍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227章 探獄第100章 又震動第132章 跋扈第7章 謀劃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227章 探獄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